第三十一章:诸侯们为什么会反对韩馥和袁绍立皇帝?
公孙瓒对刘备特别好,袁绍也是格外的关注刘备,在袁术侮辱了刘关张之后,就连曹操也是连忙去抚慰刘备三人。
可见,尽管刘备是个无名小卒,但公孙瓒曹操袁绍三人,都意识到了皇族身份的重要性,他们的政治嗅觉都很灵敏。
华雄被打败之后,董卓派比华雄更猛的吕布来抵挡联盟军,联盟军和董卓各有胜败。
其实按理来说,联盟军是全国十八路诸侯共同组建的一支庞大军队,实力非凡,应该是能打得赢董卓的,毕竟董卓之前也不过是一路诸侯而已。
可是问题是:为什么联盟军打来打去的就始终打不赢董卓呢?
这里面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联盟军始终都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制度和政治体系,所以,他们的凝聚力完全比不过董卓。
说的简单点就是:十八路诸侯里面,没有真正的老大去带领他们。(皇帝,或是把持朝政的皇帝代理人。)
十八路诸侯中,并没有任何一路诸侯的实力可以强大到压制剩余十七路诸侯的地步,所以十八路诸侯向来就没有真正的老大,大家就是各玩各的而已,谁也别想指挥谁。
你看袁绍,说是什么天下诸侯盟主,但其实根本就没人鸟他。在对付董卓这件事上,大家想打了就打,不想打了就走,是完全不怕袁绍敢处罚自己的。
像孙坚,拿着玉玺光明正大的就走了,这几乎就等于公然造反了,可袁绍都拦不住他。还有那个鲍信,不遵从军令,偷偷地去打华雄,当场就被华雄好一顿揍,大大的提高了华雄军队的士气,袁绍也没敢拿他怎么样。
上面说的这几个例子,这要是放在有完整政治体系和制度的王国里面,只要皇帝一句话,孙坚鲍信这俩人必死无疑,没商量的。
你看后来王允专权的时候,王允就是朝廷里实际上的老大。那时侯李肃打了败仗,立刻就被王允砍头了,毫不含糊。
李肃打了败仗,其根本原因是李肃实在打不过别人,没办法的,不是他故意要输。可是在有政治体系的朝廷里,我管你为什么输,我让你赢,你居然没赢,那我就要砍你的头,哪有什么道理可讲呢?
你再看那个鲍信,他和李肃完全不一样,他是不听盟主的命令,私自出兵然后被打败的,情节极其恶劣,按理来说更要砍头了。可实际上,袁绍只是大家的盟主而已,并不是大家的皇帝,所以袁绍别说砍鲍信的头了,他根本就不敢处罚鲍信。
为什么不敢呢?因为袁绍并没有权力处罚鲍信,袁绍要是敢处罚鲍信,鲍信就绝对会给袁绍两种反应。
1,如果鲍信打不过袁绍,那么鲍信就会撤股,离开联盟军,到时候联盟军就更打不过董卓了。
2,如果鲍信打的过袁绍,那鲍信说不定就会和袁绍火拼,甚至把袁绍干掉。最差的,鲍信也不会干坐着让袁绍来处罚自己,肯定会反驳的。
所以说,联盟军输就输在没有一套完整的政治体系,他们的内部结构实在是太松散了——说通俗点,就是没有一个真正的老大!
大家都是不鸟袁绍这个水货的,大家都是各自为政的,赢了问袁绍要奖赏,输了袁绍也不敢处罚他们,大家都是混日子而已,能赚就赚,赚不到就不出力,袁绍也拿他们没办法。
所以在这时,公孙瓒,袁绍,韩馥等人想要立一个新皇帝出来,让联盟军全都听这个新皇帝的话。
立新皇帝这件事情,里面虽然也有他们自己的私心在作怪(他们可以趁机把持联盟军的朝政),但实际上,公平的讲,这也是一个为了联盟军好的措施——立一个新皇帝,制定一套完整的政治体系,联盟军才有可能战胜董卓。
如果立新皇帝这件事情真的做成了,等联盟军的政治体系逐渐成熟了之后,大家的关系就会变成君臣关系:你做的不好,我是会杀你的。而不是现在的盟友关系:你做的不好,我实在是不好意思说你,我也没那个权力说你。
同时,像我之前分析的一样,立皇帝也可以让联盟军拥有合法的封官的权力,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的加盟。
总之,说一千道一万,董卓手里有个皇帝,联盟军手里如果没皇帝的话,怎么看都是比董卓吃亏的。
这里面,韩馥袁绍二人抢先了公孙瓒一步,准备立汉室宗亲刘虞当皇帝。
立新皇帝这件事对打董卓来说是有很大的战略意义的,我们甚至可以说,你不立一个新皇帝出来,就凭十八路诸侯这一盘散沙,他们是永远弄不死董卓的。
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大家的利益不统一。就像后来董卓烧了洛阳走了,大家有的想追有的不想追一样,大家的利益都不统一,大家的行为又怎么可能统一呢?
所以,韩馥和袁绍立皇帝,对于打董卓这整个大局来说,是个好事。
但是,这件好事却受到了很多诸侯的反对。
先是袁术反对,然后是曹操也反对,曹操坚决的说道:【今幼主微弱,制于奸臣,未有昌邑亡国之衅,而一旦改易,天下其孰安之?诸君北面,我自西向。】
为什么袁术和曹操会坚决的反对韩馥袁绍立一个新皇帝呢?当然不是因为他们忠君爱国,而是因为立新皇帝这件事不符合他们的利益。
立了新皇帝之后,十八路诸侯就会变成一路完整的势力,成为一个新的朝廷。可以想象的是,到时候皇帝一定会被袁绍韩馥两个人紧紧攥在手里的,因为皇帝是他们的人,他们两个绝对会成为联盟军新潮听里最牛的人,是相当于原来的董卓的。
而袁术和曹操这群和新皇帝完全没有关系的诸侯,则一定会受到袁绍韩馥两人的压制,就像和汉献帝没关系的袁隗王允受到董卓的压制一样。
冀州老大韩馥本来就是十八路诸侯中极其强大的诸侯,袁绍又是十八路诸侯名义上的老大,还有袁家这个人脉关系做背景,他们两个人联手本来就是一个十分强悍的组合了,如果再让他们掌握了皇权,那么他们对诸侯们的危害,其实是比董卓对大家的危害还要大的。
也就是说,大家宁愿让董卓把持朝政,作威作福,也不可能让韩馥袁绍这个组合把持朝政的。
所以,诸侯们就不可能同意韩馥和袁绍立新皇帝。
因为如果把联盟军看成是一个国家的话,那么韩馥袁绍现在干的事就是当初董卓干的事!废皇帝,立新帝!然后把新皇帝牢牢地握在自己的手里!
正义联盟的韩馥和袁绍在立皇帝这件事上,和所谓大坏蛋的董卓是完全没什么分别的。
所以,地位相当于朝廷官员的其他诸侯,是坚决不可能同意韩馥袁绍干这种事的。并且,这十八路诸侯里面,袁术反对袁绍的理由更加充分,
首先,如果大家不立新皇帝,而是去老老实实打董卓的话,那么等联盟军打败董卓之后,袁家的掌门人袁隗就会把持朝政,会成为新的董卓,这个可能性是最大的,至少比别的诸侯强行篡权的可能性是大。
而等过上几年,袁隗等老一辈过世了,那么,袁家下一代掌门人就会接替袁隗,成为新的把持朝政者。
这个接替袁隗的人会是谁呢?应该会是袁术,因为袁术是袁家的嫡子,而袁绍是庶子。按照传统来看,袁术接班袁家的可能性远远超过了袁绍。
也就是说,如果不立新皇帝的话,那么等过上几年,袁术就会成为新的董卓,成为朝政的把持者。
本来只要打败了董卓,袁术就可以成为新的董卓,那么袁术又怎么可能傻的赞成袁绍立新皇帝,然后让袁绍成为新的董卓呢?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袁术绝对会坚决反对立新皇帝的,他是不会让袁绍有可乘之机的。
这也是为什么袁绍和袁术对刘备的态度完全不一样的原因。
袁绍如果不立新皇帝的话,那么他的下场就只有两种:
1,打不过董卓,继续被董卓欺压。
2,打赢了董卓,然后袁术成为新的董卓,继续被袁术欺压。
你看,如果袁绍不立新皇帝的话,那么他不管能不能打赢董卓,都是要被欺压的,袁绍想要把持朝政的唯一的办法就是立一个新皇帝,然后把新皇帝攥在自己的手里。
所以,袁绍就会留意每一个有可能当上新皇帝的人,像刘备,一个无名小卒而已,但是袁绍还是热情的和他做了朋友,还说道:我不是尊敬你的地位,而是尊敬你汉室皇族的身份。
再看袁术,只要董卓一死,旧皇帝就会落入袁家手里,所以袁术就完全不必自找麻烦,大逆不道的去立一个新皇帝,他如果傻的去立新皇帝,那他就无异于是在给自己找麻烦。
所以,袁术完全不鸟这群姓刘的人,并三番两次的侮辱刘备等人,为什么?因为袁术用不到他们。
请注意:袁绍十分看重刘备,而袁术十分反感刘备,这并不能证明袁绍多聪明,袁术多愚蠢之类的,这只能证明:刘备对袁绍有用,所以袁绍对刘备特别的好。而刘备对袁术没用,所以国家总理的亲戚袁术自然不必把刘备这个小县长放在眼里了。
看不看得起刘备,这是根据个人的需求来表现出来的情绪,和智商啊,远见啊什么的都没关系的。
不信你看后来官渡之战的时候,袁绍用不到刘备了,一怒之下就想杀刘备,哪有半点尊敬皇族的样子?吓得刘备赶紧跑了。
所以说,诸侯们都不会同意韩馥袁绍改立新皇帝——凭什么莫名其妙的你俩就成新董卓了呢?做美梦呢?
所以,原本也准备立新帝,趁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公孙瓒,在看到这一点之后,也不打算立新帝了。
为什么?因为韩馥袁绍就是他的榜样——这种只有你赚便宜,别人全都亏的事儿,是不可能被大家同意的,哪怕这个提议真的有利于大局,可又有几个人在乎大局的得失呢?大家只关心自己的利益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