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南北朝时湖北湖南地区的一年之中,时令节日的习俗。有些地方,今天的习俗,可以追溯到那个时候。
******
正月一日,鸡叫就起床,先在庭院前点燃空竹杆,竹节被烧裂时的爆炸声,可以驱赶山臊和恶鬼。这就是爆竹。所谓山臊,是个一尺多长的小人,只有一只脚。它不怕人,人如果撞到它,就会得伤寒或热病。
这一天,全家老少都穿上正式的新衣服新帽子,逐一地跪拜祝贺新年。
依次喝椒柏酒,喝桃果汤。再喝屠苏酒,尝麦芽饴糖。这些都是中药炮制的药酒,和本地土制的食品。
然后,咬食葱、姜、大蒜、韭菜、洋葱五种辛辣的菜。服食“敷于散”、“却鬼丸”两种中药。再每人吃一颗鸡蛋。
最后,用一块精巧的桃木板,挂在门户上,称为仙木。
以上喝酒吃菜的顺序,都是从年纪小的开始,最后才是老人。
正月开始的几天,还要在门上贴上门神画,门楣上面,悬挂一束芦苇,旁边插上桃木符。这样各种恶鬼就害怕,不会进门了。
有的地方,还有个习俗,把一些铜钱系在拐杖的脚上,外面走一圈回来后,用拐杖敲打粪坑里的扫帚,说是可以一年心想事成。
*
这里,有个故事。
南北朝的梁朝的时候,湖北江夏人刘次卿,正月初一日到集市上行走,看到一个书生走过街上时,那些鬼魂都避让他。
刘次卿就问那个书生:“你有什么法术,能让鬼魂趋避的呢?”
书生说:“我原本就没有什么法术的。我出门的时候,我的师父把一些药丸裹在一个绛色的锦囊里,然后系在我的手臂上。就是防备邪恶的气息而已。”
于是刘次卿就向这个书生借了那个药囊,到有鬼魂的地方走动。只见所到之处,所有鬼魂都惧怕地躲开他。
从此以后,正月初一,手臂上系上药囊,就成了习俗。
这个药囊的方子,是这样的:
取甘肃武都产的雄黄药沫二两,用蜡调合,做成弹丸大小的小丸子。放进绛红色的锦囊里,系在手臂上,就可以了。
******
正月初七的这一天,用七种不同的菜,做成羹汤。
用彩色的纸或者镂金的薄片,剪成人的样子,贴在屏风上。也可以戴在头发鬓角的头饰上。
用金银丝线,做成鸡冠一样的帽子,赠送给别人。
登上高处,赋诗。
******
立春的这一天,用彩色纸剪成燕子的模样,贴在门窗上。门上也贴上大大的“宜春”二个字。
******
正月十五,磨豆粉,加上油膏,祭祀门户。
先用杨树枝条插在门上,随着杨树枝条的指向,摆好酒肉饮食、以及豆粥碗筷,然后祭祀。
到了这天的晚上,迎接紫姑仙子,占卜这一年的蚕桑养殖是否顺利,也问询其他事情的吉凶。
******
正月里的夜里,外面有许多“鬼鸟”,所以家家户户睡觉前敲打床架和门户,拧家里狗的耳朵,早早地熄了灯火。
这种鬼鸟,叫做“姑获”,或者叫“天地女”、“隐飞鸟”、“夜行游女”等名字。喜欢偷取人家里的女孩子去抚养。有小孩的人家,用血点在孩子的衣服上,防止鬼鸟骚扰。
******
正月的最后一天夜里,在井台边和厕所里,用晒干的芦苣叶杆点火照亮,驱赶鬼魂。
从正月初一到这个月的最后一天,每天,家里人都聚在一起喝酒吃饭。年轻的男女可以坐船游玩,或者在水边野餐。
******
春分的这一天,在屋顶上中上“戒火草”,防止火灾。
******
社日,是祭祀土地神的节日。那一天,四乡八镇的人都集合到举行祭祀的地方。在树下搭起临时的房屋,宰杀牛羊,祭祀神灵。然后,用祭祀完的酒肉,招待所有来客。
******
寒食节,就是冬至以后的第一百零五日。这一天,总是有疾风骤雨。三天里,人家家里都禁止点火,吃之前准备好的大麦粥。
之后的日期里,人们又有不同的活动:
斗鸡,在煮熟的鸡蛋上雕刻花纹,或者直接在鸡蛋壳上画图。人家之间争奇斗艳。
打球、秋千、施钩的游戏。
******
三月三日,无论是士族还是普通民家,都到江河湖泊边,做流杯曲水之饮。就是把装了酒的杯子放在流动的小溪里,人坐在溪边,杯子流到那里,人就随手拿起来饮用。
这一天,还要用鼠麴草汁蜜糅合面粉,做成食品,以顺应时令的气息。
******
四月,有布谷鸟,呼唤农民犁杷上岸,开始播种。
******
五月,俗称是恶月,有许多禁忌。忌晒床上被子床单和枕席,也忌盖房子。
******
五月五日,百姓出门踏青,采集艾草,悬挂到门楣上。有人出入时候,手可以触碰到,祛除毒气。
这一天,还要进行划船比赛,采集草药。
用五色的丝带,系在手臂上,名叫“辟兵”,让人不得瘟病。亲朋好友,相赠布条等纺织品。
******
夏至这一天,吃粽子。
******
六月的三伏天气里,做汤饼,名叫“辟恶”。
******
七月七日,是牵牛星和织女星相会的日期。家里的妇女都用彩色布带子打结,用七孔针穿线缝牢。
在庭院里放上瓜果,许愿祈祷,名叫乞巧。如果在瓜上面现出喜字,则是愿望达成了。
******
七月十五日,盂兰盆会,佛家的僧俗人等,都用盆子盛着供品,献给佛祖。这是佛教中目连救母故事,在很早就影响了中国的习俗。
******
八月十四日,百姓都用红色的墨水点在额头中央,名叫天灸,祛除疾病。
又用彩色的小锦囊,盛放朝露,相互馈赠,名叫眼明囊。
******
九月九日,百姓都到外面野餐。攀登到高处,喝菊花酒,佩戴茱萸。
******
十月初一,用麻羹豆饭祭祀,称为“黍嚯”,也叫秦岁首。
******
十一月,制作腌菜。
******
十二月八日,称为腊日。全村的人都敲击细腰鼓,戴上特殊帽子,扮作金刚、力士的样子,驱逐疫病。
这一天,还要用猪肉和酒来祭祀灶神。
******
过年之前,又有藏钩的游戏。家里的男女老人,分成两队,比赛藏钩。有禁忌的人家,不举行这种活动。
******
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家家准备菜肴,准备守岁,迎接新年。家人相聚畅饮。
保留一部分饭食,放到新年的第十二日,扔到街上或大道上,表示去故纳新。
******
唐朝之前,还没有中秋节。其他的一些节日,或者不是湖广地方的,或者还没有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