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退录》:东方智士说
东方有个人,自己号称叫“智士”,很是崇明,却有些狂妄。凡是自古以来的圣贤,和当今的高官大员、有名气的人,他都指摘他们的缺点,批评嘲弄他们;可是,他出生贫寒之家,又没有谋生的本领,所有总是不免要受到饥饿和冻馁。
智士的同乡,有个富人,家里的住宅很是雄壮,超过这个国家里的其他人家。富人家的马车和奴婢,已经家里的摆设家具,都是样样华美。
一天,富人把智士召唤来,对他说:“我将要出远门,现在把我的住宅借给你。家里所有的金银珠宝、生活享乐的器具都完备无缺,全部交给你随意使用。一年以后,我回来时,你再归还给我。”
富人坐上马车,出门走了。
智士兴冲冲的来到这座大宅子里。那里的男女仆人,一起在厅堂下向他跪拜,迎接他。他们一个个地把自己说负责的事情和掌管的记录,都向智士做了汇报。仆人们称呼智士为“假公”。
于是,智士察看了宅子里的所有房屋,确实富丽堂皇,超过王侯人家。他心里很是欢喜。
他来到东边的厕所里,抬头看见这里很是低矮狭窄,低头看见地基潮湿阴暗,心里郁郁不快乐。
他把管家仆人找人,责问说:“这所宅子,很是高大宽阔,可是这个厕所却很不相称。”
管家说:“一切全听您的吩咐。”
智士就下令彻底地重新营建厕所,将原来狭窄的空间扩大了,低矮的屋顶增高了,还说这样才能应付得了寒冷的冬天和炎热的夏天,才能遮蔽风雨。他让人把墙壁粉刷一遍,梁栋都油漆一新。还有原来堆积的污秽清理干净,将苍蝇赶跑,把蛆虫扫除干净,各个地方都安排妥帖。
凡是任何不恰当的事情,他都不停地予以纠正,一定要做到尽善尽美。
智士亲自拿着斧子和扫帚,跟家里的工匠仆人们一起劳作,手上和脚上都长了疮和茧,头发乱蓬蓬的,脸上都是泥垢。他感动废寝忘食,仍然孜孜不倦地工作,唯恐没有把事情做得完美。
不知不觉,这样就过了一年,他的事情,却还是没有全部完成。
一天,守门人忽然跑来报告智士说:“我家老主人回来了。”
智士这才想起来,仓皇地扔掉扫帚,出门来迎接富人,一起来到厅堂上面。
富人慰劳智士说:“你住在我的宅子里,快乐吗?”
智士恍恍惚惚、失魂落魄地说:“自从你离开以后,我只是在厕所里忙碌。根本没有领略厅堂上的温暖闲暇,侧边馆阁中的空旷爽朗,北边亭台上的风光,南边高楼上的明月。西边花园里鲜花和竹林的美景,我没有时间观赏;后边卧房里美妙的歌舞,我没有去饮酒享受。所以,这所宅子里的乐器都埋在蜘蛛网里,美食器皿都堆满了灰尘,我忘记了时间,你就回来了,重新站在了我的面前。”
富人礼貌地把智士请出了宅子。
智士回到自己的家里,又悲伤又叹息,悒悒不乐地死去了。
住在南城的一个官僚,听说这件事情后,觉得很是好笑,告诉了住在北边山里的愚公。
愚公说:“你笑什么啊?象智士这样帮别人整理厕所的人多得很,你笑什么啊?”
******
《宾退录》:吴五百
有个安徽的和尚,来到苏州,每天在街市上喝酒。喝醉了就发狂,在街上横冲直撞,路过的人都纷纷躲避。
集市上的巡逻兵把这件事情象姓吴的知府报告。吴知府把和尚抓起来,写了一道文书,交给一个叫吴五百的公差,让他护送和尚,返回安徽。
吴五百辱骂和尚,道:“疯和尚,因为你让我走这趟上千里的苦差事,我真是倒霉啊。”
每天一大早天还没亮,他就催促和尚上路,不断地鞭打驱赶和尚,让和尚无法休息。夜里,吴五百把和尚的脚戴上枷锁。
他们来到奔牛埭这个地方,和尚从腰间拿出银子,买了一斗就。夜里,和尚把吴五百灌醉了,然后把他的头发剃光,把自己的衣服给他穿上,又把枷锁给他戴上。
然后,和尚在墙壁上挖个洞,逃跑了。
第二天,太阳老高了,吴五百才醒过来,他看看四周,不见那个和尚。他看见墙壁上有个洞,说道:“啊!他逃跑了。”
他再看看自己身上穿着和尚的衣服,摸摸光秃秃的头顶,又看见自己的手脚上的枷锁,没法走出门去。
他就大声地呼唤客店的老板,说:“疯和尚在这里,可是我却不见了。”
后来,客店老板遇到苏州人,就说起这个故事。苏州人往往大笑。
******
《贵耳集》:李师师
一次,宋徽宗来到李师师的家里,恰巧周邦彦先在那里了。他听说皇帝来了,只好躲藏在床底下。
宋徽宗带来一个新鲜的橙子,说:“这是江南刚刚进贡来的。”
于是,宋徽宗跟李师师说了许多亲热的话。
周邦彦全部听到了,后来,他把这件事情,写成一首词,叫《少年游》吗,道: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
接着,他又写道:
“严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一次,李师师唱起这曲歌词,宋徽宗问是谁写的。
李师师上奏道:“是周邦彦的词。”
宋徽宗大怒,第二天上朝时,告诉宰相蔡京,道:“开封府有个负责盐税的官叫周邦彦,听说收取的税额没有达到数额,怎么开封知府不上报上来啊?”
蔡京不知道怎么回事,就上奏说:“请容许我退朝以后,向开封知府询问,然后再来上奏。”
开封知府来后,蔡京把皇帝的话告诉了他。
开封知府说:“可是周邦彦收到的税额超过了预算的。”
蔡京说:“皇上的意思是这样,你就按照皇帝的意思办。”
开封知府领命,判处周邦彦工作荒废不认真,立刻押送出京城开封。
过了一二天,宋徽宗又来到李师师家,他没有见到李师师。他询问李师师的家人,这才知道是送周邦彦去了。
宋徽宗正在为周邦彦离开京城而欢喜,他就住在李师师家里等她。坐了很久,到天黑以后,李师师才回来,愁容满面,泪痕斑斑的,神情憔悴不堪。
宋徽宗大怒,说:“你去哪里了?”
李师师说:“臣妾罪该万死,听说周邦彦得罪,被押送出京城,我就稍微备办了些饮食,给他送别。我不知道陛下前来的。”
宋徽宗问周邦彦又写了什么词没有?
李师师说:“他又写了《兰陵王》这首词。”
宋徽宗说:“你唱一遍听听。”
李师师回奏道:“容许我奉上一杯酒,唱这首歌词,给陛下助兴。”
她唱完歌词,宋徽宗大喜,又重新把周邦彦召唤回来,让他担任宫廷乐队的主管。后来,周邦彦做到皇家乐队的侍卫随从。
周邦彦的歌词很是流星,当时人们就赞美他的作品。人们却不知道他的文章也写的非常不错,他写过《汴都赋》,还有奏章随笔等等,都是杰作,可惜因为他的歌词太杰出,那些作品被掩盖了。
当时,来到李师师家的,有二个邦彦:一个周邦彦,一个李邦彦,都是陪同宋徽宗游玩的臣子。李邦彦还做到宰相,是靖康之难的主要奸臣之一。
哎,皇帝和大臣,相遇在下贱的娼妓的家里,国家的安慰,天下的混乱,可想而知了。
******
《贵耳集》:二圣环
宋高宗绍兴初年,大将杨存中来到南京。当时的军队旗帜上,都有两个相交的圆环,称为“二圣环”,意思是要迎接宋徽宗宋钦宗回来的意思。杨存中得到一块美玉,就把它雕琢成帽子上的玉环,进献给宋高宗,称为“尚御裹”。
一次,有个伶人来到宋高宗的旁边。宋高宗指着帽子上的玉环,说是杨存中进献来的,名叫“二胜环”。
那个伶人接口说:“可惜二圣环,放在了陛下的脑后。”
因为那个玉环,正好戴在宋高宗帽子的后面。
宋高宗听了,脸色一变。
这就是伶人也以技艺向皇帝进谏的例子啊。
******
门神
东海当中,有座山叫“度朔”,上面有一棵大桃树,绵延三千里。
桃树的一个小枝条,向着东北方向,叫做鬼门。这里是所有的鬼来往的地方。
上面有二个神人把守,一个叫荼与,一个叫郁雷,负责抓捕干了坏事的鬼。
所以,世上的人家,都刊印这棵桃树枝,年初一时贴在大门上。
这个传说出自《战国策》里,关于桃梗的注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