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边乃是一棵西府海棠,其势若伞,丝垂翠缕,葩吐丹砂。众人赞道:“好花,好花!从来也见过许多海棠,那里有这样妙的。”贾政道:“这叫作‘女儿棠’,乃是外国之种。俗传系出‘女儿国’中,云彼国此种最盛,亦荒唐不经之说罢了。”众人笑道:“然虽不经,如何此传久了?”宝玉道:“大约骚人咏士,以此花之色红晕若施脂,轻弱似扶病,大近乎闺阁风度所以以‘女儿’命名。想因被世间俗恶听了,他便以野史纂入为证,以俗传俗,以讹传讹,都认真了。”众人都摇身赞妙。
这是怡红院中那棵海棠的第一次亮相,这株海棠倒也是个不大不小的“角色”。
你看在二十五回。
宝玉便靸了鞋晃出了房门,只装着看花儿,这里瞧瞧,那里望望,一抬头,只见西南角上游廊底下栏杆上似有一个人倚在那里,却恨面前有一株海棠花遮着,看不真切。只得又转了一步,仔细一看,可不是昨儿那个丫头在那里出神。待要迎上去,又不好去的。正想着,忽见碧痕来催他洗脸,只得进去了。不在话下。
这里这棵海棠花倒是重要的配角了,而脂砚斋更是说“此非隔花人远天涯近乎”。
而在五十九,我还看到这棵海棠还有晒帕子的用处呢。
袭人气的转身进来,见麝月正在海棠下晾手巾
西府海棠最后一次登场则是在宝玉的口中。
宝玉道:“不是我妄口咒他,今年春天已有兆头的。”袭人忙问何兆。宝玉道:“这阶下好好的一株海棠花,竟无故死了半边,我就知有异事,果然应在他身上。”袭人听了,又笑起来,因说道:“我待不说,又撑不住,你太也婆婆妈妈的了。这样的话,岂是你读书的男人说的。草木怎又关系起人来?若不婆婆妈妈的,真也成了个呆子了。”宝玉叹道:“你们那里知道,不但草木,凡天下之物,皆是有情有理的,也和人一样,得了知己,便极有灵验的。若用大题目比,就有孔子庙前之桧,坟前之蓍,诸葛祠前之柏,岳武穆坟前之松。这都是堂堂正大随人之正气,千古不磨之物。世乱则萎,世治则荣,几千百年了,枯而复生者几次。这岂不是兆应?小题目比,就有杨太真沉香亭之木芍药,端正楼之相思树,王昭君冢上之草,岂不也有灵验。所以这海棠亦应其人欲亡,故先就死了半边。”袭人听了这篇痴话,又可笑,又可叹,因笑道:“真真的这话越发说上我的气来了。那晴雯是个什么东西,就费这样心思,比出这些正经人来!还有一说,他纵好,也灭不过我的次序去。便是这海棠,也该先来比我,也还轮不到他。想是我要死了。”
要不是玉兄以花比人,谁又知道这株海棠已枯花了半边,更是引出了长篇大论来证明草林皆有情理,我倒是挺相信这话的。而又见袭人说“他纵好,也灭不过我的次序去”,不禁想到又副册中偏偏是晴雯排在首位,偏偏灭过了她的次序去,不知袭卿看到又是如何?
在那篇《芙蓉女儿诔》中又是写道“芳名未泯,檐前鹦鹉犹呼;艳质将亡,槛外海棠预老。”
当然红楼梦中的“海棠”还有很多,这里我只是关注的怡红院中的海棠花,也许是我对海棠的喜爱,才会被她所迷住,也就收录进了我的惊红一瞥之中,同时把我这份喜欢海棠的心情分享给大家。
此文写于2010-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