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华早些天和成江互留了电话,就回了尚海市。成江一般也就和老郑、王宇龙聊聊天。老蒋看他又蹲在宿舍改画,冲着他赞道:
“你现在的画已日渐长进,进步很大哟!”
成江望了一眼自己被第三次晒伤脱落表皮的手臂
“哈!是吗?应该得有些进步了,不然怎么对得起我的手臂呢?”
说着朝老蒋他们晃了晃花斑的手臂。
”老蒋,你画画这么老练,你画多长时间了?”
“我在厦江市画了七年的行画,后来订单渐少,就到北京通州画家村附近安营扎寨,又画了两年。”
“厦江市?你也是F省的人?”
成江听说厦江市就觉得亲切,他就是那毕业的。
“不是,我只是在厦江市画行画,我是浙江人。“
“难怪你画的那么老练,画那么多年的行画,应该赚了不少吧?赚够了又来这儿进行艺术改造。”
“哈!一般,也就混个生活,现在行画业有些不景气。”
“真羡慕你们年轻人,可以到处跑。”
躺在床上看书的老郑,也时不时的插上一两句。
黄老师推门进来,看到成江在改画,投来赞许的目光,他已好多次看到成江独自在宿舍蹲着改画。
“成江,还在画?”
“嗯,闲着就多练练,在修改中熟悉色彩。”
“还真不错,进步挺大!”
黄老师表扬完成江,接着冲大家说:
“大伙听好了,就两三天时间了,明天我们去南戴河写生,大家都准备一下。”
“好!”
“太好了!”
“真好!”大伙一听又要包车出去画,那是个个像小孩似的,欢呼雀跃连声叫好呢。
到了南戴河,大伙三五成群地分散开找景物画,一些人画码头港口;一些人画民房小巷;另一些人画群船层叠。
成江望见远处的沙滩上停着一艘大木船,在茫茫的诲滩,空旷的海天之间显得分外孤独。
成江心头一紧,哪不正是自己的影子吗?他有些顾影自怜,它触动了他心中的悲情,让他情绪翻滚有如那一波接一波的海浪席卷而来,他鼻头一酸,眼泪瞬间落在了心底。
他点上一支烟平稳自己的情绪。背着十几天来已被颜料蹭擦的色彩斑驳的画箱,缓缓地走向了大木船,他找了个适当的角度和距离支起画箱,架起画布,挤出所需的颜料。
一切就绪后,首先考虑的就是构图,他选的位置斜正对着船头,船体向左微斜,船头歇在沙滩上,船身的部分还泡在水里,一副歇息后随时再扬帆搏击风浪之势。
他看到的不再是一个船头,而是一张经历风风雨雨之后沧桑的脸,如果把这脸画小了,背景海天画大了,强调的是孤独感,如果把这脸画大了,海天只是个渲染氛围,强调的是沧桑感却不缺失一份孤独,他选择了后者的构图,船头占据了大半幅画面。停泊在海滩的大木船有些微斜,为了构图上美感及强调摇摇欲倒的感觉,他把船画得比实际更斜了一些。
起完稿,他开始整体铺色定色调。而后,一步步地用他的画笔在画布上表现着内心的感受,他的画笔在画布上滞涩地寻觅着,沉浸在画面与现实对话中,他忘了停下抽一根烟,甚至不知道王宇龙是什么时候到他附近画着相同的景物。
王宇龙比他晚来,看他用心作画就没吵他,比他更快画完回了聚集地。等他基本画完已到了中午,好在多云的天气,他没被晒毙。
他终于想到了点上支烟,退后一些,重新审视画面,觉得画面还不够理想,便在画上自行想象加了艘淡淡的小船和几根隐约的船杆,最终完成了画作。
午饭后,他又到海边画了一幅中景正侧面的一艘渔船,这是他第一次达到黄老师所说一天两幅写生的要求,但训期即将结束。
最后一天,学员们迎来了重量级人物,央美的博士生导师,中国第二代油画家,堪称油画界泰斗的钟先生。一个六十多岁健康乐观、豁达开朗慈祥的老人,看不出一丝曾在“文X”时被下放农村,历经磨难的影子。成江心里感叹:这才叫做境界哪!
先生到每个宿舍都转了一圈,看到宿舍到处都挂满了油画,兴奋地嚷嚷着:
“太棒了!太棒了!这么短的时间画这么多画,你们很努力!”
他笑哈哈地发自肺腑的称赞,是对这二十天研修班成果的整体肯定。
“钟先生,我们可以和您拍张照片吗?”
成江听到有些同学提出和先生拍照的要求,
“好啊!可以,可以!”
钟先生热情地响应,毫无泰斗的作派。大多数学员都各自和先生拍了照片。成江也不例外地走到先生的旁边,有些拘谨地站着,倒是先生乐哈哈地伸出手,从背后亲切地拥握着他的手臂,让他感到一阵暖意。拍完照,先生在大厅给大伙做了自由式的艺术讲座。
午休后,李倩甜美的声音在宿舍走道响起:
“黄老师通知,所有学员各自挑选一幅自己最满意的作品,摆放于大厅,要评选优秀作品刊发于下期的油画刊物上。”
各宿舍一阵忙乱,大伙都在自己一大堆的作品里挑选最好的作品,陆续摆放到大厅。成江就几幅画,没什么好挑的,也不抱希望,就把前一天上午画的大木船拎到大厅,这时,他才看到老蒋画了一幅和自己相近似的画,他觉得画得比自己的那幅船老练流畅多了,自己的画却是略显生涩,心想,要被选上优秀作品更是没戏,自己只有看的份儿了。
黄老师的目光稍微扫了几分钟所有的画,然后就谁的这幅,谁的那幅,快速地点了十多幅作品。看来黄老师平时不怎么说话,却每天都注意着各位学员的作品,而且记忆特别好,都记得住哪幅是谁的画。
成江没想到的是,他的画竟然被点到了,老蒋的却落选了。黄老师看出来老蒋有些不服,便当场分析了两幅画:
“老蒋这幅看似技术娴熟,但明显流于表面的油滑,缺乏表现的深度。”
他顿了一下,接着说:
“而成江这幅看起来的生涩感,使作品更有画味和艺术表现的深度,更能感受到画面传递的情绪和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