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有皮肤或黏膜外伤史、产后感染或新生儿脐带消毒不严等病史。(2)潜伏期一般为6—10d,但亦有短于24h或长达数周、数个月者。(3)常有乏力、头痛、失眠、全身不适、烦躁不安等前驱症状。(4)早期症状为张口有点僵,应提高警惕;后颜面肌和嚼肌痉挛而致“苦笑”面容、张口困难和牙关紧闭。(5)较轻微的刺激即可引起阵发性抽搐发作。
(第三节)特异性感染
9(6)病程中患者神志始终清楚。
R.治疗程序
1.一般处理
(1)隔离:患者应在隔离病房,保持安静,尽可能减少外界刺激。
(2)补充营养:鼻饲、空肠造瘘,也可给予静脉营养。
2.药物处理中和毒素,控制痉挛,抗破伤风杆菌感染。抗感染药物可选择青霉素或头孢菌素,加甲硝唑。
3.特殊治疗(1)气管切开:呼吸道分泌物多排出困难者、痉挛时间长或已发生窒息者应及早行气管切开,注意吸痰。
(2)伤口处理: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伤口,保持引流通畅。
R.处方
R.警示
(1)开放伤口均需进行早期彻底清创。农村要提倡新法接生。
(2)控制和解除痉挛是治疗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在极大程度上可防止窒息和肺部感染的发生,减少死亡。(3)合理使用药物,尽量减少给药次数,以减少刺激。
二、气性坏疽
气性坏疽是多种厌氧杆菌所致的一种特殊性厌氧菌感染,好发于战伤和农业劳动时的外伤。最主要的致病菌是产气荚膜杆菌,起病急骤,病情发展快,死亡率高达25%—40%。
R.诊断要点
(1)外伤史,多发生于下肢,潜伏期10—48h,也可长达5—6d。
(2)局部组织肿胀和胀裂样剧痛。(3)伤口周围皮肤高度水肿,有捻发音。(4)创面有淡棕色稀薄的渗出物,混有气泡,恶臭。创口内肌肉呈暗红色,如煮熟的牛肉,无弹性,切割也不流血。(5)全身有明显的毒血症,高热,可出现感染性休克。(6)X线摄片可见肌肉间隙内有透亮的气体阴影。
R.治疗程序
1.一般处理
(1)隔离:患者住隔离病房,换药工具要专用,用过的敷料要焚毁。
(2)支持疗法:间断给予新鲜全血,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及营养的维持。
2.药物处理大剂量应用青霉素或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可同时应用甲硝唑(灭滴灵)。
3.手术治疗沿伤肢做纵行切口,彻底清除失活的肌肉、血块、异物等。用大量3%过氧化氢溶液(双氧水)冲洗伤口,保持伤口开放。
4.特殊治疗有条件者,可采用高压氧治疗。
R.处方
R.警示
(1)对疑有气性坏疽的伤口,可用3%过氧化氢溶液或1∶1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湿敷。对已缝合的伤口,应将缝线拆去,敞开伤口。
(2)及时彻底清创是预防气性坏疽的根本方法。
三、狂犬病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本病是狗、狼、猫等动物的疾病。病兽的唾液中含有病毒,人被病兽咬伤或其唾液沾染皮肤伤口后,可得此病。
R.诊断要点
(1)有被狂犬或其他病兽咬伤或抓伤史。(2)潜伏期短者10d,长者1—5年以上,多数30—50d,创口深广、接近头部者,潜伏期短。(3)伤口周围出现疼痛及麻木,伴发热、烦躁、乏力、吞咽困难、恐水及咽喉痉挛,最后出现抽搐及瘫痪、昏迷、死亡。(4)实验室检查:用荧光抗体染色,可检测唾液中的狂犬病病毒抗原,阳性率和特异性都很高。
R.治疗程序
1.一般处理严格隔离,专人护理。
2.药物处理
(1)中和狂犬病病毒毒素。
(2)减轻患者的兴奋性:可给予巴比妥类药或水合氯醛,也可注射较大剂量的地西泮或氯丙嗪。
(3)呼吸支持:预防呼吸肌痉挛,可做气管切开,人工呼吸,给氧。
(4)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
(5)预防破伤风感染。
针对各器官系统出现的并发症给予及时处理,尤其要防止心脏和肺部并发症。
3.特殊治疗伤口及时用大量肥皂水或清水冲洗,伤口内可用3%过氧化氢溶液反复冲洗,彻底清创,伤口不做一期缝合。
R.处方
R.警示
(1)该病以预防为主,一旦发病,患者几乎都在几日内死于心脏或肺部并发症,经积极治疗可延长存活期,个别可治愈。(2)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时要戴胶皮手套,以免患者唾液中的病毒污染医务人员皮肤破损处。(3)加强宠物的管理,捕杀野犬。(4)被病兽或可疑病兽咬伤后,立即去医院彻底清创,伤口要敞开;立即注射人两倍体细胞疫苗,共3次(每次间隔3—4d)。
(第四节)肿瘤
一、皮肤乳头状瘤
皮肤乳头状瘤系表皮乳头样结构的上皮增生所致。
R.诊断要点
1.乳头状疣(1)非真性肿瘤,多由病毒引起。(2)表面乳头状突出,见多根细柱状突。(3)有时可自行脱落。
2.老年性色素疣(1)多见于头额部近发际、显露部位或躯干等部。
(2)高出皮面,黑色,斑块样,表面干燥。(3)基底平整,不向表皮下延伸。
R.治疗程序和处方
1.一般处理密切观察瘤体的生长速度,如局部扩大增高,出血破溃则有癌变可能。
2.手术治疗怀疑癌变者,局部切除。手术切除是该病主要的治疗方案。
无具体药物处方。
R.警示
同时向表皮下乳头延伸,易恶变为皮肤癌。
二、皮肤癌
多见于头面及下肢的恶性肿瘤,常见为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
R.诊断要点1.皮肤基底细胞癌(1)来源于皮肤或附件基底细胞。(2)发展缓慢,呈浸润性生长。(3)破溃者呈鼠咬状破溃边缘。(4)很少有血道或淋巴道转移。
2.鳞状细胞癌(1)早期即可呈溃疡,常继发于慢性溃疡或慢性窦道开口。(2)表面呈菜花样,边缘隆起不规则。(3)底部不平,易出血,常伴感染致恶臭。(4)可局部浸润及区域淋巴结转移。
R.治疗程序和处方1.皮肤基底细胞癌对放射线敏感,可行放疗,也可手术切除。
2.鳞状细胞癌以手术治疗为主,区域淋巴结清扫。放疗亦敏感,但不易根治。
(第四节)肿瘤
3无具体药物处方。
R.警示
手术和放疗是主要治疗方案。化疗疗效不好。
三、黑痣与黑色素瘤
R.诊断要点
1黑痣为良性色素斑块,可分为:(1)皮内痣:痣细胞位于真皮层,生长后可高出皮面。表面光滑,可存有汗毛,很少恶变。(2)交界痣:痣细胞位于基底细胞层,向表皮下延伸。局部平扁,色素较深。易受激惹,易恶变。多位于手和足。(3)混合痣:为皮内痣和交界痣同时存在。
2黑色素瘤为体表高度恶性肿瘤,发展迅速,当妊娠时发展更快。表面隆起,边缘不规则,易转移。
R.治疗程序和处方
1.一般处理皮内痣可定期观察。
2.手术治疗
(1)交界痣和混合痣宜早期切除,送病理检查。切除时强调完整切除,忌做不完整的切除或化学烧灼。
(2)黑色素瘤以手术治疗为主,局部扩大切除,如截趾(指)或截肢,4—6周后行区域淋巴结清扫。晚期或估计切除难达到根治者,可行免疫治疗或冷冻治疗。
3无具体药物处方。
R.警示
(1)当黑痣反复受到外伤刺激或感染,瘙痒疼痛破溃时,应警惕其有恶变的可能。不提倡冷冻治疗。(2)黑色素瘤切除不完整或切取活检,可迅速出现卫星结节及转移。
四、脂肪瘤
脂肪瘤为正常脂肪样组织的瘤状物。
R.诊断要点
(1)好发于四肢、躯干。(2)境界清楚,呈分叶状,质软,可有假囊性感,无痛。(3)生长缓慢,但可达巨大体积。多发者体积较小,有家族史。
R.治疗程序和处方
1.一般处理无症状者可不处理,定期观察。
2.手术治疗瘤体部位深者可恶变,应及时切除。
3无具体药物处方。
R.警示
(1)单个体表脂肪瘤应与转移性肿瘤相鉴别,必要时行病理检查。(2)腹股沟区、腋窝、锁骨上区的脂肪瘤行手术切除时应防止损伤血管、神经。
五、纤维瘤及瘤样纤维病变纤维瘤及瘤样纤维病变为位于皮肤及皮下纤维组织的肿瘤,瘤体不大,质硬,生长缓慢。
R.诊断要点
1.黄色纤维瘤位于真皮层及皮下,多见于躯干、上臂近端,直径一般1cm以下;常由不明外伤或小丘疹所致;肿块质硬,边界不清呈浸润感,呈深咖啡色。
2.隆突样皮纤维肉瘤源于皮肤真皮层,表面皮肤光滑,似瘢痕疙瘩样隆突于表面,多见于躯干;低度恶性,具有假包膜。
3.带状纤维瘤位于腹壁,为腹肌外伤后或产后修复性纤维瘤,常夹有增生的横纹肌纤维。
R.治疗程序和处方
1.一般处理黄色纤维瘤直径在1cm以内,生长缓慢的可定期随访。
2.手术治疗
(1)黄色纤维瘤:如增大应疑有纤维肉瘤变,切除送病理检查。
(2)隆突样皮纤维肉瘤:手术切除,范围应包括足够的正常皮肤及足够的深部相应筋膜。
(3)带状纤维瘤:虽非真性肿瘤,但无明显包膜,应完整切除。
3无具体药物处方。
R.警示
(1)短期增大应考虑恶变可能。(2)隆突样皮纤维肉瘤行局部切除极易复发,多次复发易恶变,并可出现血道转移。
六、神经纤维瘤
神经纤维瘤包括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前者由鞘细胞组成,后者由特殊软纤维组成。
R.诊断要点
1.神经鞘瘤(1)中央型:位于四肢神经干部位,有包膜,呈梭形,压之有麻木感。(2)边缘型:位于四肢神经边缘部位,梭形,活动度可。
2.神经纤维瘤多发,常对称;夹杂脂肪、毛细血管等,皮肤常伴咖啡样色素斑;可伴明显疼痛。
R.治疗程序和处方
1局部手术切除。
2无具体药物处方。
R.警示
(1)手术应沿神经纵行方向切开包膜分离肿瘤,防止损伤神经。
(2)神经纤维瘤伴有血管者,术中注意大出血。
七、血管瘤
血管瘤按其结构分为三类,诊断和处理各不相同。
R.诊断要点
1.毛细血管瘤多见于婴儿,多数是女性;皮肤红点或小红斑,逐渐增大;瘤体境界分明,压之稍退色,松开后恢复红色。
2.海绵状血管瘤多数位于皮下组织内,也可在肌内,由小静脉和脂肪构成;局部隆起呈青紫色;肿块质地软,境界不清,有触痛。
3.蔓状血管瘤常侵袭皮肤、肌肉和骨组织,范围大;多数由静脉,也可由动脉和动静脉瘘组成;瘤外常见蜿蜒的血管,有明显的压缩性和膨胀性;部分有血管杂音;累及骨组织的青少年,肢体可增长、增粗。
R.治疗程序
1.毛细血管瘤可施行手术或液氮冷冻治疗,瘤体大者易留有瘢痕。亦可局部X线照射,但目前不常用。
2.海绵状血管瘤应及早手术切除。术前充分估计病变范围,必要时行血管造影。瘤体小者可局部注射硬化剂(5%鱼肝油酸钠或平阳霉素等)。
3.蔓状血管瘤争取手术切除。瘤体大,与骨、神经组织关系密切者,估计难以手术切除时可用弹力绷带包扎治疗,以缓解病情。
R.处方
处方治疗瘤体较小的海绵状血管瘤,局部注射:
5%鱼肝油酸钠适量或平阳霉素适量
R.警示
(1)治疗强调早期,以免病变范围扩大,丧失治愈机会。(2)海绵状血管瘤尤其是蔓状血管瘤常呈恶性生长方式,瘤体边界不清,侵袭多种组织,手术难度较大,术后易复发。(3)术前充分评估,防止大出血和损伤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
八、囊性肿瘤及囊肿
R.诊断要点
1.皮样囊肿囊性畸胎瘤,呈圆形或哑铃状,浅表者好发于眉梢或颅骨骨缝处,表面无异常,无压痛。皮脂腺囊肿:为皮脂腺排泄受阻所形成的潴留性囊肿。多见于皮脂腺分布密集部位如头面及背部。表面有皮脂腺开口受阻的小黑点。囊内为皮脂腺与表皮角化物积聚的油脂样豆渣物,易继发感染。
2.表皮样囊肿明显或不明显的外伤所致表皮进入皮下生长而成的囊肿。多见于易受外伤或磨损部位,如臀部、肘部。
3.腱鞘或滑液囊肿非真性肿瘤,由浅表滑囊经慢性劳损诱致。
多见于手腕、足背肌腱或关节附近,圆形,坚硬感。
R.治疗程序和处方
1.腱鞘或滑液囊肿,可加压击破、抽出囊液注入醋酸氢化可的松或手术治疗。
2.其余两种均应手术治疗。
3无具体药物处方。
R.警示
(1)皮样囊肿与颅内交通者,术前应充分估计。(2)腱鞘或滑液囊肿治疗后易复发。(3)腹股沟区、腘窝部位的囊肿应与动脉瘤相鉴别。
(刘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