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字奉孝,东汉末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原为袁绍部下,后转投曹操,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官至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在曹操征伐乌丸时病逝,年仅三十八岁。谥曰贞侯。
这是刘青知道的郭嘉,但又不能说与刘备听,见刘备不信,刘青也没办法了。难倒告诉刘备自己是穿越而来的么!估计说了以后,刘备会认为他发疯了!
到时沮授显然对郭嘉很好奇。问道“文月说天生郭嘉,鬼才无双?”刘青点了点头!又说道“这颍川书院,除了郭嘉,还有戏志才,荀攸,荀彧等人。荀彧号称王佐!荀攸是为谋主。而戏志才!”沮授见刘青不说了,问道“这戏志才又如何?”刘青一脸可惜的说道“戏志才之智,不下郭嘉,然身体不好,怕有早夭之像!”沮授楞然!
走过青石板路,正对着是一间大屋,屋宇方正,青砖砌就,上有雕花瓦当,屋中央是一个大大的香案,香案后悬着孔夫子的画像,黄铜香炉中插着几枝香,袅袅香烟缓缓上升,浙浙散开,穿过旁门,就是读书的地方,矮几上满满都是书卷,坐垫分散四周,造型精美的古琴摆放一边,轻轻拨弄一下琴弦,音色圆润清脆。
此时,房间里郎朗的读书声清脆入耳,一人着青色布衣,头戴蓝冠。正持书行于学生之间。鬓角发白,不是荀爽,又是何人!三人立在门外,静静的听着!只见郭嘉跪坐于最后一排,并未跟着朗读,而是抱着一卷书册,看的入神!荀爽并未阻止。刘青瞧见,苦笑不得。只怕今日教的内容,郭嘉早已倒背如流,这才自己温习功课!如果刘青能看到郭嘉手里的书卷,怕是会气的吐血,具体是什么书,咱就不说了。各位看官都懂得!
刘备左顾右盼,不耐之色溢于言表。沮授却是摇头晃脑,跟着一起朗读起来。荀爽抬头看了眼三人,微微颔首。便又继续读起了手中的书卷!
直到书卷讲完,荀爽这才宣布下课。学生们三三两两的结伴而出。路过三人的时候都微微颔首!不多时,郭嘉出来了,看见三人,笑嘻嘻的说道“还在啊!”沮授感叹道“颍川书院果然不俗!”这时一学子走了过来。一身青衣,头发盘起,一灰色额冠随意扎起。面色发黄,笑道“三位是来拜访老师的么?”刘备点了点头。刘青上下打量了一下。笑道“志才风采照人!”戏志才一愣,奇道“先生知我?”郭嘉拍了拍戏志才的肩膀,笑道“真是邪门了,你我二人还未出山,便以人尽可知了么?”
说话间,一人来到眼前,朝三人行礼道“先生请诸位过去!”刘备三人点头应是!郭嘉却叫道“文若,一会来我住处喝酒!”刘青闻言,好奇的望了过去“这就是王佐么?”荀彧笑道“一定!”说完,便引三人往内堂走去。一路上书香扑鼻,琴声入耳,好一个人间仙境!
穿过回廊,正对着是一间竹屋,翠绿的竹子映入眼眶。清风袭来,卷起一阵清香。屋内摆着几个矮几,上面已砌好茶水。热气缓缓上升,渐渐散开。悠悠茶香,暖人心肺!三人不由自主的吸了口气。朝主座上的荀爽微微欠身。荀爽爽朗一笑“贵客临门,蓬荜生辉!请!”三人分为落座!再次朝荀爽行礼。刘备开口道“久闻先生大名,一直无缘得见,今冒昧前来,还望赎罪!”荀爽洒然一笑“区区薄名,不足挂齿。请用茶!”三人颔首,端起茶杯,吹了吹热气,轻轻地抿了一口,唇齿留香。刘青不禁轻声叹道“好茶!”
刘备说道“琢郡刘备,谢茶!”荀爽微微一笑“山野粗茶,不值一晒!”沮授微微欠身“广平沮授,见过先生!”刘青也笑道“琢郡刘青,谢过先生,若是粗茶,送我二两可好!”荀爽一愣,笑道“先生风趣!”
喝完茶,荀爽起身为三人斟茶,三人忙说不敢。荀爽好似不经意的问道“几位来我这书院,只是为了见见我这老头子不成?”刘备连忙说道“现如今,黄巾肆虐,民不聊生。备有心杀贼,奈何我等皆是粗人,不通文墨。特来向先生求救!”荀爽微微一笑“老夫倒是教了几个劣徒,使君看上哪个,尽管领走!老夫绝不阻拦!”刘备面漏喜色“多谢先生成全。”荀爽微微颔首。
刘青冷眼旁观,事情怕不是这么容易。果然。荀爽问道“使君现居何职?”刘备一愣,尴尬的说道“备只是个白身!”荀爽的脸色顿时冷了下来,厉声道“使君在戏弄老夫了?”刘备不得言。
刘青拱手而出,笑道“慈明先生莫怪!我主自琢郡起兵,大小百余战,扫灭黄巾几十万,官身怕是不久就会下来。不会耽误先生的高徒!”荀爽脸色稍稍变好。只是喝茶,并不回话。
沮授见状,微微欠身,笑道“文月说得不错。前几****主曾助左中郎将,皇甫嵩将军与长社大破黄巾。而且我主乃汉室宗亲,区区官身,不足挂齿!”
荀爽脸色转晴。端起茶杯,抿了一口,也不回话!
三人见状,微微行礼,转身退了出来。刘备不由得叹了口气!
刘青笑道“若是人家非得跟我们走,那荀爽老头还能阻拦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