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玲的爸爸既然先回家了晚饭自然是他做。史玲已经在他回家之前把该准备的都准备好了,他做起来就方便多了。
饭菜刚好,史玲的妈妈就高高兴兴地回来了,她还在因为中午饭后观看吕聪下象棋的事而称赞不已。不管怎样,毕竟她也是个教育工作者,对孩子有一种因受职业影响而自然的无处不在的关怀欣赏。即使是别人家的孩子,当看到他们身上有种种可爱的品质和优秀的长处的时,她也会由衷地称赞并且感到高兴。不仅如此,作为一个不只工作成绩优异而且深深领悟教育理念精髓的老师,史玲的妈妈拥有能够轻而易举地在每一个性格不同、成绩不同的孩子身上发现其闪光出彩地方的能力。她身边日夜围绕的是史玲这样性格开朗的孩子,虽然她很喜欢自己女儿这种性格,但天天面对也就不觉得有什么新鲜可爱的了。突然吕聪这样与女儿性格截然相反的女孩出现了,这个女孩又确实拥有十分地另一种地可爱与优秀,她发现了它们,更有别开生面、新鲜别致之感。她感叹地想,只是计划生育不能生二胎,要不再生一个像吕聪那样乖巧安静、聪明可爱的孩子多好,正好和史玲互补,都是我的小宝贝。
可惜呀,一些现实的原因注定了史玲妈妈的这种正常又可爱的想法与憧憬是很难得偿所愿的。
饭桌上,史玲爸爸一如既往地沉默,只是低头吃着自己的饭。主角依然是史玲母女俩个。
做妈妈的等到全部咽下刚才送进嘴里的饭菜才问女儿:"我走后,你们又玩了几局?〃
史玲边嚼着已经放进嘴里有一会儿的饭菜边说:"就玩了一局,您走后不知怎么我们下得又慢了,第三局下了很久才分胜负。〃
做妈妈的又关切地问:"那之后吕聪就回家了?怎么样,她玩得开心吗?有没有说以后还要多来玩的话?〃
史玲伸长脖子费劲地咽下已经嚼得稀巴烂的满嘴饭菜,一一回答:"嗯,嗯,您猜得真对,简直料事如神!第三局下完了后她就走了。我想——我直觉着她应该玩得挺开心的,虽然她没有哈哈大笑,不过我记得我跟她说过以后常来坐客的话后她没有不高兴,还皱着眉头严肃地思考了会儿呢,如果不是要急着下棋,我敢肯定她还会想下去,我已经比较了解她的性格了,能看出来。这说明她愿意以后经常来玩,只是她的性格,您也应该能多少看出来,她很喜欢来这,可也要心里挣扎一番。〃
做妈妈的十分满意女儿的回答,一时无可说,把嘴凑到饭碗边用右手拿着的筷子往嘴里送了不多不少一口饭,边嚼边想着,仿佛在寻找话题,果然过了一会儿,她又对女儿说:"吕聪的性格容易不好意思,她愿意来自然以后会常来玩。你不要太过热情总是邀请她,让她觉得不来不好,心里又觉得勉强,左右为难。〃
史玲对妈妈这次餐桌上的教导感到不满,赶紧面红耳赤地咽下塞得嘴里满满的饭菜,差点没噎着,紧接着咳嗽着喝了一口汤,刚要说话,做妈妈的看着她把自己的手伸到她的背后替她温柔有力地轻轻拍着,轻声嗔怪她怎么又这么着急又浮躁,有什么话慢慢说不行吗?
史玲感觉好些了,但脸上还留有残红,撇着嘴说:"您冤枉人,怎么能怪人家着急?〃
做妈妈的"嗤〃的一笑,小幅度地摇了摇头,用一副不相信的表情看着女儿,却耐心地问:"这话怎么说?我哪里冤枉你了?你倒是说说。〃
史玲一得辩白的机会,一张美丽可爱的小嘴便说开了:"您刚才让我不要在吕聪面前说过分热情的话,我和吕聪相处的时间也不短了,她的性格我比您了解,我当然知道这么做会让她不好意思,怎么还会这么做呢?您也太小看我的观察力和智商了!〃史玲在妈妈的熏陶下近水楼台先得月地从小便接触了很多教育方面的书籍,像"观察力〃、"智商〃还有更多地诸如"自信心〃"独立〃这样的教育领域里的词汇都已经潜移默化地渗透进她的潜意识中了,以致平常的对话中总是能够张口就来。在温柔开明又有耐心的妈妈面前,史玲总是能够任性地做自己,展示她性格中那娇蛮的一面。
做妈妈的并不生气,起码表面上还是那么平静,想想又觉得女儿的话说的有理,便继续问:"你说得也对,妈妈刚才没想这么多,忘了你是吕聪很久的玩伴了。可是,你不记得你刚才说过的话了?你说你跟吕聪说过要邀请她常来玩的话,那之后吕聪还思考了一会儿呢。你说从这可以看出来吕聪是愿意来的,即使表面上不能轻易地看出来。〃
史玲似崩溃地"啊〃了一声,紧接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