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聪,快起床了,要不上学该迟到了。〃吕聪躺在自己卧室的单人床上朦胧睡着,隐约听到妈妈在门外敲门说话的声音。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吕聪懒洋洋地睁开睡眼,在床上坐了起来,对门外喊着:"知道了!我已经起来了!〃
吕聪是一个十一岁的小女孩,现在正上小学六年级,昨天下午她去学校报过道了。这意味着她又升了一级,即将要面临小考了。
吕聪把被子叠好,下床走到梳妆台前,对镜梳头。这是她每天早上起床后最先要做的事。
她的头发又黑又厚,天生的自来卷,如今养得很长,在脑后扎成一个马尾辫。每次她梳头的时候都觉得很费力,最后往往在勃然大怒中才勉强地把一大把头发用黑色皮筋扎上。她用一把塑料梳子从脑瓜顶上分出一道印,从而头发被分在两边,两边的头发一样得厚。梳的过程中她总是刚刚把左半边的头发捋顺整齐了,右边的头发又乱了,"按下葫芦浮起瓢〃,显得左支右绌。
这天她又花了不短的时间才把头发梳好,心里很是恼火,但来不及发脾气,打开上了锁的卧室门,匆匆看了一眼正在厨房里忙碌着给她做早饭的妈妈,便一头走进位于家门口右侧的卫生间。
过了十分钟左右,吕聪从卫生间出来,一看挂在客厅与餐厅过道门上白色墙面的钟表,已经六点过五分了。她暗暗松了口气,心想,还不晚。
于是她从容地走进了餐厅,早饭已经摆上了餐桌:一杯热牛奶,一个纯白色饭碗里盛着一只煮好的带壳的大小适中的鸡蛋,又有一盘是妈妈刚从小区门口的早点铺里买回来的两个菜包子。妈妈应该是忙完了这些又回卧室睡回笼觉去了。吕聪不用想就知道。她们已经过了无数个这样的早晨了。具体、准确地说是五年这样的早晨,从吕聪上小学一年级开始。这也是她们一家三口从一开始入住这个小区到现在的时间。
吕聪一个人安静地享受着一桌子早餐,她的胃口一向不错,细嚼慢咽地吃完后时钟已经显示六点二十了。
吕聪背起放在客厅沙发上的书包,向还在大卧室里睡觉的爸妈打了个招呼便走向他们家那蓝色的大门边,站到门外回转身又轻轻地关上门后,便脚步快速地下了楼,开始了她一天的学习生活。
吕聪家住在二楼。妈妈跟她说过,之所以当初买房子的时候选择二楼这个楼层,是因为二楼既不像一楼那样容易潮湿,也不像住在顶楼那样需要很劳累地爬上好几层楼才能到家,至于二楼和顶楼之间的那几层,则是因为楼层位置虽合适但是比二楼要多花不少钱才能买得起。
吕聪家的房子是在整个小区里最先建成的第一批楼房中的一号楼一单元里,所以她一出楼门口不用走多远便到了小区门口。
这个小区位于A县城的偏僻地段,离汽车站和县第一中心小学的校园都很近。吕聪就是第一中心小学的学生,这么一来,她上学的路程就大大缩短了,出了小区门口再走十分钟不到的时间就到了学校门口,十分方便——既不用父母接送又可以享受走路的乐趣。
这天早上吕聪走过小区门口的时候,被小区门口一家卖豆浆包子的早点铺的四十岁多岁的女店主看到了,她正从店里面走出来,腰上围着围裙,身材臃肿,一看到吕聪经过,带着十分热情的笑容向吕聪打招呼。她十分喜欢吕聪,不仅是因为吕聪偶尔会去她那里吃早饭,也因为吕聪长得漂亮、性格文静。她曾经仔细观察过吕聪吃饭的样子,发现每次都是那么慢悠悠地,她对此经常向吕聪的父母和周围人夸奖吕聪真是个小淑女,不跟别的孩子似的吃饭时总是狼吞虎咽。因此,她还总是在吕聪去吃饭的时候,大多数时候吕聪要的是半碗豆浆——一碗喝不了,她却非得给吕聪盛满,还不多要钱。吕聪对此常常感到不好意思。
吕聪也跟她小声打了招呼,便匆匆地向学校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