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的午餐由周明在公司附近的一家西餐馆请客,我、黄志强、弗兰克以及之前见过的人力资源总监林兰四人列席。周明很喜欢讲话,一直滔滔不绝地说着互联网的前生今世,在他面前,我们三个人都成了俯首贴耳的小学生。黄志强适时地应和着周明的话语;我仍在摸情况,继续观察别人的表现;弗兰克话很少,偶尔说几句,能感觉到他逐字逐句地在思考,有些实在不知如何表达的词语便会用英语代替,由英文思维倒腾到汉语思维,着实有些辛苦。我有些纳闷公司为何会请一个ABC来做市场总监?沟通如果都成问题,这推广将如何做下去?他和黄志强是如何进入公司的?内部推荐,裙带关系,还是猎头推荐?
点餐的时候发生一点小插曲。周明点了一份餐之后,递给黄志强,没想到黄志强跟侍者说,“来一份和他一样的。”这令周明皱了皱眉,我估计他心头在骂,“讨厌的家伙,为什么和我一样?”
我看了看菜单,“意大利肉酱面”几个字没费什么劲就跳到我的视线里来,我喜欢吃这个,不过,今天跟老板以及同事一起进餐,还是忍忍吧,不要一进西餐馆就想吃意粉,这种难以进食、容易使吃相很难看的东西还是尽量不要点。和领导或重要客人就餐,类似不能点的菜式还有凤爪、蜗牛、生蚝、小龙虾、基尾虾、猪羊排骨。
席间我问起周明,“你的第一桶金是如何挖到的?”
这一招几乎百试不殆,跟陌生的高管谈话,倘若没有太多话题,那么祭出这一招多半能收效。意气风发的周明立刻闪回当初孤身一人在京闯荡的情形,他开始回顾过去忆苦思甜,此情此景犹如答记者问。
“大家都知道我做博客网站融到了美金,却绝少人知道我的第一桶金来自免费邮件系统。”周明的这个爆料要是被记者听到,一定很受欢迎。不知弗兰克对此有无想法,如果他能把周明讲的这段话写入软文,发给记者做宣传用,也未尝不可。我看了弗兰克一眼,发现他也在专注地倾听。
“哦?这还真是第一回听说。”我权且做回记者吧,今天就引导周明把他的发家史讲来给大家听听。
“1998年,我还是科技大学一年级的学生,业余时间我开发了国内第一个全中文界面的电子邮件系统,后来以30万元成交卖给了电信公司,当时还搭进了一个中文域名。受这次成功的影响,我又一举申请了10来个域名,后来又成功地把免费邮件系统卖给了其他用户,那一年,我既是老板,又是销售员,四处出差,风餐露宿,走遍了大江南北,吃尽了各种苦头。其实,建立博客网站以来,一旦经营状况吃紧,我都顺带卖几个邮件系统,拆东墙补西墙,这样苦苦支撑着博客网站的运营,直到有风险投资进入,你们的加入,是我新的希望所在。”
有时候,我发现自己还是满会应付这种餐会的。多数时候我不主动讲述自己,因为言多必失,但我会让其他人讲一讲他们自己,我只带一副耳朵去倾听即可,让其他人在我的暗示下讲完他们的奇闻轶事。我仅需在他们讲完一长段话的间隙适当“啊”、“哦”以作提示,当然得记住,这种情形下通常使用疑问语气,这会使讲话者感觉意犹未尽,于是愉快地继续为我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