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事情过去这么多年,杨广以为自己已经从那段惨痛的情感记忆里彻底摆脱出来了。特别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杨广从一个懵懂的少年,已经成长为真正的英雄,不仅可以独立总理藩镇军政事务,还统帅举国五十多万大军,以摧枯拉朽之势灭亡腐朽的陈朝,建立盖世功勋。不仅位高权重让世人羡慕,其才能和品德,同样赢得了朝野内外、举国上下的普遍赞誉。在这几年的时间里,杨广也从一个情窦初开的纯情少年,变成了一个儿女绕膝的父亲。三个孩子皆聪明可爱,爱妃萧氏更是才貌双全。夫妻恩爱,琴瑟和谐,神仙眷侣,羡煞旁人。
杨广晋王妃萧氏,出自被誉为“派别天潢,支分若木”的顶级门阀兰陵萧氏。
兰陵萧氏源于汉初萧何的说法被人质疑,兴起于西汉宣帝时期太子太傅萧望之则被世所公认。最初居山东兰陵县,至西晋末年,萧望之十四世孙淮阴县令萧整带领家族过江南迁,被安置在江苏武进,并侨置兰陵郡,史称“南兰陵”,仍以兰陵萧氏相称,为南朝“四大侨望”,贵不可言。
从萧整五世孙萧道成开始,兰陵萧氏开始飞速发展。他们不仅仅是南齐、南梁的皇室宗族,更是一群杰出的文学家。如竟陵八友竞相投拜的萧子良,以及编修前朝国史的萧子云、萧子显。昭明太子萧统更是将兰陵萧氏在中国文学界的地位推向了颠峰。而南梁接连几位皇帝,本身也都是著名诗人。可谓满门文武相兼,人才济济。
侯景之乱后,554年,西魏攻下江陵,杀梁元帝,立梁武帝萧衍之孙、昭明太子萧统第三子萧詧为帝,史称西梁,又称后梁。西梁其实就是西魏的属国,统辖的疆域,只有江陵一州。
称帝之后,大臣尹德毅曾劝说萧詧脱离西魏自立,并献计利用犒赏宴请西魏诸将的机会一举除掉他们,然后安抚江陵百姓,图谋江南。萧詧认为尹德毅言之有理,而且计谋也妙,唯有觉得西魏待己甚厚,不愿忘恩背德,坏了名声。从而拒绝了尹德毅的建议。直到后来,夹缝中求生存,处境艰难,萧詧非常后悔当初没有听尹德毅的建议,但已经为时已晚。
556年,实际执掌西魏朝政的宇文泰去世,其子宇文觉继任大冢宰,自称周公。第二年,宇文觉废西魏恭帝自立,国号周,史称北周。萧詧统辖的西梁随之成为北周属国。
562年二月,萧詧驾崩,太子萧岿即位,仍隶属于北周。杨坚为北周丞相,总理国政,尉迟迥作乱,有大臣提议响应尉迟迥,萧岿坚决不肯。581年,杨坚接受北周皇帝禅让,建立隋朝,西梁为隋朝属国。杨坚待萧岿及西梁甚厚。
萧詧和萧岿父子在位,偏居江陵弹丸之地,实力非常有限,无法在政治、军事上和同为江南的陈朝一较长短,只能托庇于北方越来越强大的西魏、北周和隋朝,为西梁争取生存空间。虽然难以在政治、军事方面有大的作为,但因为家学渊源,且萧詧和萧岿父子皆才情过人,在文化领域一直捍卫着兰陵萧氏的尊崇地位。
杨广晋王妃萧氏,即为萧岿之女,母亲张皇后,生于567年二月。虽然西梁是仰人鼻息的小国,萧氏终究还是公主身份,只是经历的坎坷曲折出乎人们的想象而已。
按照江南当时的习俗,二月出生的孩子为不吉。于是,按照迷信的说法,萧氏出生之后,即被萧岿和张皇后送出皇宫,给别人抚养。当然,因为是皇帝之女,且为嫡出,所送养的人家也绝不是普通人家,而是萧岿的弟弟萧岌。
萧岌秉性淳和,幼而好学,被封为东平王,曾官至侍中、中卫将军等等。照理说,萧氏就算是出了皇宫,也还是在亲王府内,即便不是公主,但至少还是郡主身份,也不算太悲惨。可世事就是难料,萧岌夫妇收养了萧氏,居然在几个月之后,相继去世。萧氏出生不吉的说法,似乎得到了验证。
皇宫显然是更加回不去了。于是,萧氏被送给张皇后的弟弟张轲抚养。张轲权位不显,仅为萧岿弟安平王萧岩僚属,但其祖上和兰陵萧氏却有极为深厚的渊源。
张氏为范阳方城人,张轲的祖父张弘策,乃梁武帝萧衍的从舅。以纯孝著名,精于学问,擅长占候。张弘策和萧衍年纪相当,是帮助萧衍称帝的重要功臣,历任散骑常侍、洮阳县侯、辅国将军、卫尉卿等职。
张弘策的儿子张缅,曾为豫章内史,后迁侍中。但他不慕权位,醉心于学问,是当时极为著名的藏书大家。他幼时聪明好学,手不释卷,精于诸子百家,对后汉书及晋书有很深的研究,在当时名声极响。有人仰慕他的名声,常拿着书向他发问,无论问到书中什么内容,他都能从容应答,绝无遗漏和错误。他家里有藏书数万卷,抄录各家不同的后汉书四十卷,晋书三十卷,著作文集五卷。
张缅的弟弟张缵,在十一岁的时候娶梁武帝萧衍的女儿富阳公主为妻,拜驸马都尉,封利亭侯。及长,朝廷屡次要委任给官职,他都断然拒绝。整天沉浸在兄长张缅浩若烟海的藏书之中,并立志要遍观朝中所藏图籍。一直到了二十岁,才出任太子舍人,转太子冼马。最后官至吏部尚书,相州刺史。著有《鸿宝》100卷,文集20卷。藏书两万余卷。
张缵有两个女儿,两个儿子。大女儿即为萧岿张皇后,小女儿嫁作萧岿的弟弟始兴王为妃。小儿子张希,娶梁简文帝的女儿海盐公主。和萧氏皇族唯一没有姻亲关系的,就是长子张轲。
张轲本人既和皇族没有直接的姻亲关系,官职权位也不高,萧氏被其收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成长,和皇宫乃至亲王府内,肯定是有巨大差别的。虽然不至于衣食不继,但更多的是寻常人家的简单生活,绝无皇宫、王府的豪奢淫逸。也没有过多的家仆供差遣使唤,许多日常生活尚需自己亲力亲为。如此现实状况,对萧氏的性格养成及日后的行事风格,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另一对萧氏产生深刻影响的因素,则是张轲的家学渊源和浩瀚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