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悠悠,绿水长流。蜀国奉阳城极乐镇,在这山清水秀,人口仅万余人的小镇,熙熙攘攘的桥边小道上,一个晶莹剔透的光头,明媚的阳光下,格外刺眼醒目。
“哟,小和尚,又来打水啊。”正在桥边洗衣服的王大婶看见小光头顿时起了兴致,打起趣来。
小光头撇着嘴,一脸不忿:“我不是和尚!”
“那你怎么和你师父一样是光头,”正在漂洗衣服的张大妈凑热闹道,“你师父是和尚,你自然也是和尚。”
“我师父是和尚,我又没出家,我剪光头只是为了凉快。”
“别狡辩了,哪有人深秋了剪光头图凉快的。是不是看上哪家的小丫头不想当和尚啦,告诉大婶是谁家的小丫头,大婶帮你说媒去。”
王大婶一席话逗得周围一片欢笑,小光头也不答话,红着耳朵,急忙忙打了两桶水,挑着扁担就往寺庙疾走。虽然形体单薄,挑着两桶水却是步伐稳健,胜似成年汉子。
******
秋风微凉,山间亦显几分萧瑟枯冷,小光头挑着扁担来到一座清冷的寺庙前,只是这寺名却是不知让人作何评价。朱漆斑驳的大门,正上方牌匾书“一座寺庙”,字迹倒是认真,只可惜这题字之人的水平实在让人不敢恭维。或是佛门大士自有其深意,非我等凡俗可堪破。
“老和尚,我回来啦。”小光头径直走到庭院,将水倒入庭间水缸,冲着庙内喊道。
落寞的一间小庙,堂上牌匾却是引人注目,无需精雕细刻,只这红纸黑字,那一大气磅礴,浑然天成的“佛”字,便仿若可以吸引人的全部心神。视线下移,佛堂中却是一尊黯淡无光的闭目大佛。大佛双手捏佛家印诀,盘坐莲台之上,仔细看,确是泥菩萨无疑。也不知用了何种手法,岁月腐朽了这间小庙,这泥塑大佛却是未有丝毫开裂褪土。
淡淡的脚步声传来,一个白眉过耳,面容祥和的老和尚从佛堂帷帐后走了出来。左手拿着一个紫金钵盂,嘴角含笑,也不生气,慢步走到水缸前,用钵盂舀一钵清水,慈祥地看着小光头:“回来啦。”
小光头嘟着嘴:“我打个水容易嘛,你还拿去浇那盆铁树。”
老和尚笑了笑,摸着小光头圆秃秃的脑袋,和声道:“跟我来。”
******
阳光透过木窗,照在窗台的一盆小树上,银光灿灿,甚是注目。美中不足的是这小树无叶无花无果,只有光秃秃的枝丫,细看还能发现,有一根枝丫断了一截枝头。
小光头安安静静跟着老和尚穿过佛堂,来到后院的禅房,看着老和尚走到窗前,一丝不苟地给那盆铁树浇水,问道:“老和尚,你浇了这么多年都没动静,这铁树怎么可能开花。”
老和尚只是认真地给那盆银灿灿地小树浇水,不疾不徐,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小光头只是静静地看着,也不追问。
“求缘。”
“恩?”
却是浇完了水的老和尚开口道:“你来这里几年了?”
“三年了”小和尚摸着脑袋想道,“我自从七岁被您从河里救起来,已经三年了。”
“三年了啊,”老和尚回头看着小光头,“你还是不愿意入我佛门吗?”
小光头低头不语,只是看着地面。
老和尚莞尔:“也不知道你小小年纪怎么就羡慕起了红尘。”忆起当时,剃了头发,起了法号,在戒训时,一听到当了和尚就再也不能娶媳妇,不能吃鸡鸭鱼肉,小光头就死活不让烫戒疤,说什么也不愿意再当和尚。
老和尚却是无丝毫责备之意:“你与我有缘,却与佛无缘,我这寺庙三千藏书,佛门妙法圣经,你未看分毫,倒是对我佛门菩萨轶事津津乐道。小孩子心性,自是向往广袤天地,让你陪我这腐朽之人,倒也是委屈你了。”
“没有的事,”小光头急忙道,“承蒙您搭救性命,又赐予姓名,每日吃喝不愁,不用再如昔日般乞讨偷盗度日,感激之心未敢忘却。只是昔日山林之中,幸得旧友舍身相救,才堪从妖虎口中逃生,只是他们唯贪吃,成家乃生平遗愿。承其遗愿而独活,我......”
“好了,”老和尚见他诚惶诚恐,满是怜惜,摸着他的光头道,“还记得今天是什么日子吗?”
“恩。”小光头重重点头。
“去吧。”老和尚从怀中掏出一块小碎银递给小光头。
小光头见老和尚毫无愠色,接过碎银,一脸喜悦地就要向门外跑。
“吃完饭再去吧,不然饭都凉了。”
老和尚将豆腐夹到小光头的碗里,“多吃点,你正在长身体。”
“恩”小光头火急火燎地吃完饭,洗了碗筷就向山下跑去。
“这孩子。”老和尚摇头轻笑。
***
到山下时,日渐西移,路旁叫卖声不绝于耳。小光头径直跑到一家熟食店前,纵是他得老和尚无名心法,每日修行强身健体,此刻也是大汗淋漓。
小光头却是毫不在意:“李大叔,一斤牛肉,一只烤鸭,恩,再加一只叫花鸡还有一只猪耳朵。”
“和尚也能吃肉的吗?”店铺旁满是诧异。
小光头也不争辩,只看着老板包装着自己点的道道佳肴,一脸热切。
李大叔熟练地打包着:“又去看你朋友啊,大叔多给你加个鸡腿。”说着从案前的半只烤鸡上剁下鸡腿用油纸包了起来,扎上草绳。
“谢谢大叔。”
山间青石路上,小光头拎着香烛纸钱,鸡鸭牛肉,越走越慢,来到山腰树林深处的四处土坟前。四座涂粉紧密相连,木制的墓碑上写着“二丫”,“大伟”,“狗娃”,“铁子”。
小光头在四座坟前点上香烛,摆好贡品,点着纸钱默然不语。
过了许久,小光头才缓缓开口道:“二丫,大伟,狗娃,铁子,二蛋来看你们了。已经三年了,我还是会经常梦到过去,梦到你们。你们在那边过得好吗,我在这边挺好的。师傅很照顾我,还给我起了名字,叫吴求缘。师傅说缘分不用强求,就帮我起了这个名字。我也让师傅帮你们起名字的,可师傅说改名字你们就拿不到我烧的东西了。”
“还有,告诉你们啊,我差点就当和尚了,还起了个法号叫戒缘。你们知道什么是和尚吗,其实我也不是很明白,反正就是不能吃肉,不能娶媳妇。”小光头声音渐哑,眼角氤氲,“不过我答应你们了,我一定要过得好好的,每天有肉吃,有酒喝,娶个像二丫一样的媳妇,照顾她一辈子。”
小光头烧着纸钱继续道:“我给你们烧了好多纸钱,够你们用好久了,买好多好吃的,好玩的。你们别抢啊,你们也不会抢的。还有,你们要照顾好自己,在下面不要被欺负,保护好二丫。要是有恶鬼欺负你们,抢你们东西,不行就给他们,你们托梦给我,我就会再烧给你们了。”
夜幕渐渐笼罩了树林,漆黑的夜色中一簇火光照亮了小光头满是泪痕的脸,也照亮了远处老和尚雪白的眉。
厚厚的两沓纸钱被一点一点地快烧没了,小光头从怀里掏出一个油纸包裹好的鸡腿,用衣袖擦掉脸上的泪痕笑着说:“嘿嘿,我还偷偷留了一个鸡腿给二丫。二丫每次都说自己吃饱了,可是肚子还咕咕叫,你们还吃得快,什么东西都没一会就吃完了。”
看着土坟前包好的鸡腿,小光头吞了吞口水:“其实我也好几年没吃过肉了,虽然我不是和尚,可是师傅不吃肉,我觉得我也不能吃。而且师傅烧的青菜豆腐特别好吃,我今天吃了好多饭,师傅说我正在长身体,我就吃好多饭。长壮了才能保护你们,才能......”
“我想你们了。”小光头再也抑制不住,看着四座土坟,看着以前生死相依的伙伴,溃不成声。
“求缘,跟师傅回家。”老和尚走到小光头旁,摸着他的圆脑袋,看着火光前倍显凄凉的四座土坟,手持串珠,默念经文。
“师傅,他们能听到我说的吗?”
“会的,阿弥陀佛,”老和尚牵起他的手,“饿了吧,师傅饭帮你热着了。”
“有一点。”
老和尚牵着求缘向寺庙走去,渐渐消失在蒙蒙夜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