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妙琪决心把世界上所有的恶都考虑周全。
有一种恶,叫平庸之恶。
米妙琪曾经看过这类文章,可是囫囵吞枣,已经忘得精光了。
还是自己独立思考吧,米妙琪探索了那么多种的恶。这种恶,她从没有意识到过。
平庸的人所拥有的恶?米妙琪望文生义。
那什么是一个平庸的人呢?
对了,米妙琪突然想起她爸经常说起的一个人。
米妙琪爸的单位是国有企业,这种国企门槛还挺高的,人人都期望进入这个拥有铁饭碗的单位。现代社会,你在供着房贷呢,然后呢,如果是私企、外企,经济不景气,裁员了,那么:你的下个月房贷怎么还?这是一个非常紧迫和现实的问题。所以那些志在朝九晚五的人,有些是刚刚大学毕业,就纷纷托关系、找后门、跳窗户,想进到米妙琪爸的企业。国企旱涝保收,上了班,喝点茶水、抽根烟,一天天就那么轻松地混过去了,这种日子可以一眼望得到头,风平浪静,几乎没有任何风险,工资没有差过一天地打入到卡里。每天的生活都和昨天基本一样,有时有些小改动,比如福利是越来越少了。可是还有些年终奖这都是固定的。还有丰盛的午餐,华丽宽敞的会议室、办公室,集中了所有优质的资源。常年活在国企里的人都有那么一种仙气,仿佛没了生活的那些压力,所以不惊不喜,平平淡淡,随遇而安。这反倒被有些人视为一种安静怡然的气质而大加宣传呢。
米妙琪的爸有个同事,被称为老好人。这个老好人好在何处?领导说方案太左,他就往左调,说方案太右,他就往右调。底下的工程师按照方案整天调来调去的,抱怨不息。但老好人还是一个好的人原则,他从来不说领导的不是,也不讲究同事的不配合,而总是因为改方案把自己改得焦头烂额。他从不坚持自己的想法,他只是把自己会做的那碗菜端出来,一会听这个的加糖,一会听那个的加盐。结果项目实施推进三年了,还没有任何进展,老好人也因为自己的忙碌和忠心屡次被领导赞赏提拔。老好人几乎不会坚持自己的想法,他总是扶着自己的脑袋说太累了。因为方案改到现在已经面目全非了,米妙琪的爸也因做了项目的一个单元而牵涉其中,深深地领教了老好人的境况。可是,有些问题米妙琪的爸已经和老好人讨论商议好了,技术上已经有了明确的结论,为什么领导一发话,老好人立刻推翻原有的结论而重新调整方案呢?米妙琪的爸与老好人再沟通,老好人再捧着脑袋说,哎,没办法,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周全的。米妙琪的爸就开始唠叨起来,这些方案怎么设计得这么不稳固,没有基本的原则,地基都动来动去,项目实施怎么成功。果不其然,这项目现在还遥遥无期,是一个烂尾楼了。
米妙琪爸说老好人圆滑,为着稳定地坐牢自己的职位,为着自己老好人的名声,把技术的事情做成了人际关系的事,不管项目的投入和未来确定的损失。这是好人吗?有一次,米妙琪的爸甚至说,分不清他是好人坏人,有时候觉得是个恶人。
米妙琪想,她爸说得挺有道理的。这是否是一种平庸之恶?
所有向往、安然自若地呆在国企里的人是平庸吗?米妙琪想。也许是的,当然也包括自己的爸爸了。
他们平庸在何处呢?
米妙琪的一个表叔来自大城市,偶尔会出差到米妙琪家的小镇。这个表叔年纪比米妙琪爸年轻十几岁,非常有活力。听他讲那些大城市的国企更加活灵活现。某******的女儿毕业于三本学校,分配到表叔这个大型开发区(照道理,这个级别的企业需要至少研究生学历,或者名校的本科生),刚开始还是办公室助理,仅仅两年不到,就提拔成了办公室主任(正科级),这女孩年方二十五岁。天天上班,挖挖地雷,炒炒股票,过得不要太舒服。这企业里的人,都是有门路的,有企协会长的儿媳,房产局长的外甥,财务科长的女婿。就连开车的司机也是有来路的。这种国企的效率极为低下,外企一天干的活,可以拖到一个月才完成。又因为低效而缺乏活力,因为缺少竞争而没有效益。表叔表示已经受够了,不能再忍受这种死水般的环境和生活,要做改变了。
米妙琪想,表叔要怎么改变呢?表叔是名校毕业,那大学是响当当的北京大学,中国的头号学府啊,表叔说自己在企业里,就像个打杂的小助理,写一些虚假无聊的新闻报道,编一些并不存在的业绩和报告。“成天在说假话,编瞎话”。
平庸的人在整个社会中至少在80%,甚至更多吧。
那些安于现状的人,都是平庸的?穷人都是平庸的?
决定一个人是否平庸依据什么呢?
平庸的人是不是恶人呢?
米妙琪想起了七宗罪,也许平庸的人都犯了懒惰之罪,因为恐惧选择懒惰,选择安于现状,选择顺从不思考。选择固化刻板的生活。选择贫乏....
表叔会怎么改变呢?米妙琪再次陷入想像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