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早上,那张橘红的脸很羞涩的探出,在白絮中好奇的东张西望。这时的太阳是如此的羞涩,粉嫩粉嫩的橘黄色小园脑袋周边,萦绕着一缕缕如纱的茧丝。它调皮的把这些半透明的蚕丝抽出,一圈圈的裹在自己身上。红白交辉相映,寂美的有些不真实。也许,是它的光芒太耀眼,渐渐没去了那些如果冻般光滑的白条,不断溢出的橘中含着金色光渲染着初现的天际,一发不可收拾,一片混乱。风来的更加猛烈,没有预兆的,拭去了甘甜的露水。好像破茧成蝶一样,太阳褪去附有童真的橘,取而代之的是愈演愈烈的金色,毫无腼腆,活力四射。好似喷泉水,拦不住的迸发,昨天晚上四人喝了顶顶大醉直接在路上睡着了,还好路上没什么行人。
第二天一早李浩四人一早干到虎牢关,拿了李儒的佩剑给守城将士,那将士就禀报给了华雄,此时华雄在虎牢关,十八路诸侯还没起兵,我那了佩剑给了华雄给了他,他看到李儒的配剑,给了华雄,华雄本来还有些疑惑,然后李浩在几天前早已模仿李儒的毛笔字,华雄看了李儒的书信就放开了李浩出去,这李浩怎么会有李儒的书信,李浩当时就问道我们怎可出虎牢关,徐茂公就献了一计,主公可有李儒的书信,李浩想了想说道有的,李浩连忙给了徐茂公,徐茂公二话不说直接模仿李儒的书信开始模仿下去,李浩拿来一看,李浩心里就破口大骂,我艹这不是程普献给曹操离了徐庶之计,我艹如今,这徐茂公模仿李儒之计还有莫有有样的。
华雄打开了城门,李浩四人骑了马向诸侯会盟,李浩心里开始就直打滚害怕被华雄发现被抓到李儒拿去,那想到,我那了佩剑给了华雄和书信就放开了城门,担心死我了。
马蹄声如雷声滚滚,由远及近。
人如虎,马如龙,战马嘶鸣,冲霄而起的烟尘遮天蔽日,大地都为之颤抖、战栗。
李浩抬头望去,只见地平线上一道黑线映入眼帘,随着时间的流逝,那道黑线变得越来越粗,越来越清晰,往前蠕动的速度也变得越来越快。
“停!”
李浩手中长剑高举,大喝一声。顿时,李浩周围追击袁军的士兵纷纷停了下来,李浩的命令下达下去,秦琼当即喝止四百士兵停止追击。王彦章虽然杀得起劲,想要继续追杀,但是李浩的命令下达下来,也是怏怏的听令,吩咐追击的士兵停了下来。
令行禁止!
这是精锐之师具有的基本条件,秦琼、王彦章现在的军队便是达到了这个要求。只是,这支军队想要成为一颗参天大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李浩瞪大了眼睛,望着远处,那是一支骑兵,一支庞大的骑兵冲了过来。
近了,越来越近。
当李浩的目光落在黑压压的一群骑兵前方,只见一杆黑色的旌旗迎风招展,猎猎作响。旌旗之上,赫然绣着一个斗大的袁字,‘袁’字龙飞凤舞,气势雄浑,李浩看见这个字的时候,心脏不争气的跳动了一下。
果然,有埋伏。
要伏击李浩,不会做出选择这种没有丝毫优势的地点,这种愚蠢的事情,袁术是不会做的。
帅旗是斗大的袁字。
难道是袁绍?
李浩心思转动,脑中灵光一闪,瞬间想到这个可能。念及此处,李浩的心中才松了一口气。
就在李浩忧心忡忡,心中满是狐疑的时候。
一声大喝传来:“停!”
骑兵正前方,一个身穿金色锁子铠甲,头戴金盔,手持一柄长剑的中年人长剑举起,顿时中年人身后的骑兵便停了下来。中年人旋即策马行驶,缓缓朝李浩走来,李浩目光落在中年人身上,看清楚了中年人的相貌。
中年人相貌堂堂,浓眉大眼,国字脸,颧骨高耸,鼻梁高挺,双眼炯炯有神。
策马走动间,中年人身上散发出一股难以言明的威武气势,让人心神为之一颤,但是中年人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又让人生出亲近的想法。
“来者可是汝南袁氏,袁本初!”
李浩抱拳朗声说道,言语不卑不亢,但是话语中却又含着一丝交好的意味。
汝南袁氏,这是袁绍的出身,袁家之人莫不以袁家四世三公为荣,尤其是袁绍、袁术这一辈人,天下混乱起来,人心思变,袁绍、袁术只要凭借着四世三公这一名号,就可以在这乱世中立足,足以看出袁氏一族的能量有多大。
李浩不提袁绍渤海太守的官职,而是单独提出汝南袁氏,心中也是有考虑的。袁绍、袁术,二者都是袁家这么一代最杰出的两个人。
两个人,虽说表面上交好,但是暗地里却争斗不断,李浩提出汝南袁氏称呼袁绍,隐约间已经将袁绍看做袁家这一代的接班人。这话一出,袁术顿时就成了大树上的绿叶,作为袁绍的陪衬品。
果然,中年人听了王灿的话,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起来,那堆积起来的笑容好似绽放的菊花一般,煞是好看。
“果然是袁绍这厮。”
李浩心中暗叹一声,见来人脸上的神情已经明白了过来。与此同时,李浩心中也松了一口气,因为袁绍策马过来的时候,麾下骑兵已经停止了前进。由此可见,袁绍定然不是帮助袁术的,很可能是当和事佬,搅局的人,亦或是以为李浩必败,来伸出橄榄枝,交好李浩的。
袁绍策马走到李浩跟前,抱拳道:“李膺之孙?”
李浩笑了笑,说道:“不才在下祖父李膺之孙,没想到袁太守似的在下
李膺之孙,能够率领士兵不远万里前来会盟,如此忠诚谋国之人,我袁本初岂能不知。顿了顿,袁绍又道:“我与浩宇虽未谋面,却也是仰慕已久,恨不得与为先宿醉一宿,痛诉衷肠,浩宇就不要称呼什么太守之类的官话了,称呼名字即可。”
李浩面带笑容,听着袁绍的话,这其中有亲近的意思,但话语中怎么都感觉有酸味。
嫉妒,这厮嫉妒自己了。
李浩想到这里,笑说道:“本初,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袁绍拍掌笑道:“正该如此!”
李浩面带笑容,说道:本初,浩不过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莽撞胡言乱语罢了,本初就不要拿那些话来取笑浩了。倒是本初出身汝南袁氏,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再加上本初亲贤纳德,乃是高雅之士,这一次诸侯会盟,还得本初多多费心,不然各路诸侯谁都不服谁,很容易出乱子啊。”
一句话,袁绍顿时笑了李浩这一句话直接命中红心,说到了袁绍心坎上了。盟主,这才是袁绍与李浩交好的缘故,听见王灿的话,袁绍翻身下马,走向王灿。李浩见此,知道不能继续坐在马上了,也跟着翻身下马。
只见袁绍走到李浩身前,热情的握住李浩的双手说道:“浩宇啊,你是李鹰之孙,你祖父和你父亲,奶是清流名士,又与卢植、王允、杨彪等一众大儒关系密切,有了这一层关系,再加上李浩之才,这一次会盟,为先应当负起重任,挽救百姓于水火当中啊!”
袁绍心中明白了李浩的话,那就是王灿以袁绍为首,愿推举袁绍为盟主。
要问这一千兵马是从何处而来,当然不是凭空出现的,有因必有果,是王彦章和徐茂公带来的,为啥秦琼没跟一起来呢?当然是秦琼知道李浩有一千兵马和一些粮草,这些粮草足够吃上三月了,为啥有这一千兵马呢?那是因秦、王、徐、因李浩救了他们便在李浩家中,就这样秦、王、徐、听到主公投靠李儒就带领一千兵马带到洛阳。这兵马就是这样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