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更需要冲破教师权威的“牢笼”。学生可以上台当教师,学生应该能和教师平等对话,甚至敢挑教师的毛病,敢提出和教师不同的见解、不同的观点。古人尚云:师不必贤于弟子。在现代网络信息时代,信息来源渠道的广泛性,使每个个体的信息源无限扩展,加之教师自身知识视野的局限性,使教师与学生之间那种“一桶水”与“一杯水”的传统关系基本瓦解。语文教师在拥有宽厚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成为复合型综合型的人才。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主动关注社会,大量阅读吸收。在提高自身教育素质的同时,语文教师不应再以“权威”自居,而应与学生一道学习和提高如果我们语文教育的重心单纯是以改革语文教学为突破口的话,语文学习则要求我们必须在改革教法的基础上,重点从学生“学”的角度切人,如何让学生的“学”更有效。再次回归到语文课程的本质,作为渗透到人的精神层面的学科,语文习必须与“人学”、“社会学”等相关的学习链接起来,树立“大语文观”,从最基础的,也是奠基性的方面做起,才有可能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和语文素养“冰冻三尺”、“厚积薄发”。
学好语文需要加强语言的积累。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学生阅读背诵的“童子功”季节,引导他们走进阅读的海阔天空,让他们在书中与历史对话、与高尚交流、与智慧撞击,从而打下坚实、厚重的文学素养、人文素养。比如,补充大量诗歌精品让学生阅读积累;把语文课堂搬进图书馆阅览室,让学生从中外古典名著到现代传世佳作到当代大文化小女人散文,从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到警句格言成语典故等各个方面进行广泛阅读涉猎·’给班级征订多种报刊,要求学生天天看报,天天收看电视新闻。积极开展语词札记、成语集锦、名言名句荟萃、课首检测、背诵比赛等教学活动。“腹有诗书气自华”,学生大量阅读积累的过程,同时也是感受审美体验、享受文学滋养、升华思想境界,提高人文修养的过程。
学好语文需要强化读书与生活的体验。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那位私塾先生读书时那种“将头拗过去,再拗过去”的投入情状,其实是一种全身心感悟和学习语文的过程。读书忌讳“读死书”、“死读书”,学习语文首先要有读书的体验。同时,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生活处处皆语文,“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接触文本,实实在在的触摸语言,实实在在地在读写听说中摸爬滚打,也就找到了语文教学的“魂”。让学生在读书中感悟,在生活中感受,也就找到了语文学习的活水源头。
学好语文的根本目的是表达和社会交际的需要。把学生的写作放在自由写作、私人写作这种最真实、最深厚的生活基础上,让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活生生的社会现象和生活内容带入自己的课堂,写进自己的文章,从而把生活的内在欲求转化为一种精神产品性的生命表现,这是语文学习成效的物质形式之一。而语言交际的能力,更是一个人一生学习语文和体现语文能力的又一主要表现形式。这一点,在现代社会显得尤为重要。语文学习最终将是一种集语言能力、文化修养、思维品性、心理素质、智慧灵气和人格道德于一体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用语文走遍天下,让语文成为学生终身的力量,这是语文教育和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而这个终极目标的实现,起始于学校的语文教学,落点是一个人的终身学习。
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回答
在幼儿园搞管理工作四年了,我经常会在接送孩子的家长群中听到这样一些怨言:什么幼儿园!都上了这么几年了,孩子啥都没学下!也难怪,在目前应试教育这样一种体制下,“应试”的种子早就植根于每个家长的心里,有一部分家长甚至从孩子上幼儿园第一天起就认为,一个“大学生”的培养历程就此开始。“学”个大学生,“学”从幼儿园开始。为了迎合家长,一些幼儿园拼命给孩子教写字教算术,一些幼儿园也考起试来了。于是就形成了这样一种恶性循环:家长认识误区——幼儿园顺应——幼儿受戕害。最终的受害者成了孩子!这不得不迫使我们反思这样一个最简单也最本质的问题:三五岁的小孩,是最佳的学龄期么?做一个不很确切的比喻,一颗幼苗,只有先接受阳光雨露,汲取自然界的各种养分长成一棵大树,才有可能结出硕果。如果我们一开始就把“大学梦”这样一个沉重的担子加载在幼嫩的孩子肩头,无疑于奢望一颗幼苗还没长成型就挂果!这从根本上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可如今有太多的父母在教育自己孩子的观念上存在着严重的认识偏差。除此之外,我们整个教育环境以及社会价值理念的滑坡实际上促使了对孩子的进一步戕害。家庭与社会,当这两种无法逃离的生存环境已经联手来戕害我们下一代的时候,谁为孩子着想?
有这样一个事例:人类曾经多次把一个在狼群中长大的“狼孩”接回人类社会中来培养其重新做人,但是所有的努力最终都无济于事。在狼群中长大的人由于失去了在生命最初阶段转化为社会人的可能,而最终只能又回到狼群中去成为一个动物人。通过教育把人的性命提升到一种良好的生命状态,学校教育至关重要。因为一个人在走向社会之前,大部分教育过程都是在学校中完成的。因此学校教育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今后的命运。假如由于我们的教育方式不当而从小就杀灭了孩子的灵性,幼儿园不就成了孩子的第一个灾难之地了吗?
身为教育者,身为家长,看看我们更多的在干些什么:我们总担心孩子把玩具拆坏,我们不允许孩子在雨地里玩泥巴把衣服弄脏,我们埋怨孩子上了两年幼儿园才写会那么少的字,我们要求儿童在课堂上“小小手背背后”、“小嘴巴闭闭紧”,我们训练孩子在作文中讲假话、大话、空话,我们眼巴巴地希望孩子考高分考满分考大学……总之,我们在孩子身上加载了太多太多成人的意愿,仅仅把孩子当成了替成人实现某种愿望的工具。很多家长总是要孩子“听话”,许多教师也最希望学生“听话”、不惹事。他们最希望学生安安静静地坐着,宁肯他们一声不响,也不希望他们吵吵闹闹。希望他们学得很踏实很认真,学得很好,可我们从来就没有意识到过?我们实际上是在残忍地剥夺着一个幼小生命本应有的快乐。三五岁的儿童,绝不是“小大人”,他们有属于他们这个年纪应有的兴趣和游戏规则。他们更渴望攀爬真正的大山,渴望在小河里戏水捉泥鳅,渴望在冰天雪地里演真正的童话剧……我们应当尊重儿童的人格,爱护他的天真烂漫、好奇和好动。孩子本来是热爱学校、向往学校的,可是为什么不需多久,我们的学校就成了孩子恐惧、逃避的对象呢?因为在学校里他们除了被当作装知识的容器,被填呀塞呀之外,就再不会有多少情趣可言了。如果连幼儿园这样一个本应成为乐园的教育场所也将孩子禁锢在课堂中识大量的字,学比较艰涩的数学的话,那么属于孩子的自由快乐时光几乎就成零了。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成人偶尔因为开会或其他原因需要静坐聆听一半个小时的讲话之类,我们都往往有些难以忍受,对于一个从生理角度讲注意力还不能持续十分钟的小孩,又有什么理由要求他规规矩矩静坐几十分钟还要写那么枯燥的字做那么单调的题?单纯的将认知教育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实际上是对少年儿童身心的一种最大戕害。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早就提出了著名的“六大解放”,即教育要解放儿童的眼睛、头脑、双手、嘴、空间和时间。可回头想想,我们究竟给了孩子多少自由和自主发展的空间?
如果说,初中和小学除了要教孩子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仍应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为主的话,幼儿园就更不应该是单纯的学园,幼儿园理应成为孩子成长中的乐园。
我们既然无法让孩子体验攀登大山的艰辛,就不要再剥夺孩子溜滑滑梯这一点可怜的感受;我们既然不让孩子到雨地里去拌泥巴,就不要把正在水盆边戏水的孩子拉走……请不要在孩子充满弹性的幼嫩额头残忍地刻上一些皱纹。请记住大教育家卢梭很早就给我们的教诲: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儿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
一幅画画得不好可以涂掉重画,一条凳子做得不好可以丢掉再做,电脑输入错了可以删除,但人犯了错误却没那么容易改正。教育家捷克当年就告诫人们,“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既然我们可能意识到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确实是在亲自戕害孩子,我们就应该进一步地反省: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孩子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这个问题一时半刻要回答清楚恐怕连教育专家都有些作难,这里首先需要澄清两个问题:
幼儿园教育的目标究竟是什么?为了开宗明义,不妨原文引用19%年国家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对幼儿园保育和教育主要目标的科学界定:
“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应用感官和应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
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提取一些关键字眼,幼儿园教育不外乎为促进幼儿“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各种行为习惯、兴趣”和“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语言交往能力、审美能力”等,即促进孩子的体、智、德、美诸方面协调健康发展。国家确定的幼儿园教育和教育目标中只字未提要孩子掌握多少文化知识方面的要求。所以,我们应该遵照这个权威的目标定位来实施对幼儿最科学合理的教育,家长也不应该将识多少字计算多少道数学题作为衡量孩子、衡量一所幼儿园的标准。
我们需要明确的第二个问题是:你究竟属于哪一类家长?
有人把目前的中国家长分成以下三类:
一、第一类家长是既懂教育又有责任心的,他们的孩子最容易成为人才;
二、第三类家长是既不懂教育又没有责任心的,他们的孩子也比较容易成为人才;
三、最可悲的是第二类家长,不懂教育但有责任心,这类家长占据大多数,而教育失败的孩子往往就出自这些家庭。
上述第一类家长的数量极少。很多有文化的人,其实也不懂如何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即便是有些教育学家,他们的子女也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者。而且有很多教育者可以教育好别人的孩子,但面对自己孩子时往往束手无策。这里涉及这样一个问题,即:家庭教育最难的一点,是排除情感因素所导致的溺爱。真正科学的教育方法应该是在排除溺爱的前提下进行的,但即便是我们现在很多懂教育的父母,在这一点上也往往是个失败者,而他们最终没能教育好孩子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对于中国人来说,最难的教育是亲子教育。因为很多人其实心里明明知道这样做对孩子不利,但他们因为无法克制自己的本能溺爱而最终导致了教育的失败。
第三类家长,他们的孩子之所以也能比较容易成才,是因为由于他们自身的缺陷而放飞了孩子的心灵,而被放飞的心灵至少在成长过程中因为没有伽锁而自由飞翔。很多从贫穷的农村考进大学的孩子,往往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由于父母没有文化,因此对子女的教育几乎无从谈起,由于家境贫穷,所以父母更多的责任体现在辛勤劳作以便养家糊口。由于成长的环境比较宽松,孩子得到了自由的发展,所以在这样的家庭里的孩子也比较容易成才。
最头疼的就是第二类家长。他们不懂教育但责任心极强。因为责任心极强但不懂教育,导致教育方式方法失当。这类家长现在占据很大一部分。很多孩子家庭条件优越,可往往被剥夺了一种天性以及人在成长过程中应该经历的磨难,由于某种变态的教育模式而从小就泯灭了孩子的灵性,因此当一个人精神本质发生病变的时候,那么任何教育也就失去了其本来应有的效力。
对照一下,就会发现,其实有很多父母确实是不称职的,绝大多数的父母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剥夺了他们的生长机会,捆绑了他们几乎所有的部位,从心灵到肢体,没有给孩子提供一个应有的生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