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56600000016

第16章 教育的诗性(3)

对于孩子,我们究竟能呵护多久?能呵护多少?迟早有一天,孩子终归要自己面对属于他的遭际和坎坷。既然这一天迟早要来,我们又何必自欺欺人地回避?儿子无知的犯错,让我难过;对儿子的毒打,让我愧悔。可回过头来,当我面对人生的真实,当我身为一个母亲,我必须抛开这些儿女情长。一次犯错,一顿毒打,母亲就是要给儿子的心灵打上一个一辈子的印痕。这个印痕,即是一个长鸣的警钟,它将从反面时时警醒我们的孩子: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不要放过那些即使有些残酷的教育契机,让孩子受挫,也是一种必要的选择。大爱无言,表面上的冷酷,却蕴藏着充满深意的爱。在无尽的爱抚之中,适度地给孩子一个冷眼,一只冷巴掌,让我们的孩子勇敢地面对生活的真实,这难道不是一种至爱么。

我们中国这个历来提倡以中庸之道处身立事的民族,其实做很多事还是比较喜欢走极端,比如“左倾”,比如“右倾”。父母究竟以什么样的情态去面对我们的孩子,同样需要“一分为二”的辨证思想。我们不能一提“成功教育”就全盘否定“挫折教育”;同样,不能一提“苦难教育”就远远背离正面激励对人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宽严相济,刚柔相济,因材施教’积极引导孩子,适时地挫折孩子,需要我们很好的去把握这个适宜的“度”。

但爱绝不仅仅是把孩子永远圈留在我们的视野之中,禁锢在我们的思想之中。当我们与孩子一道走在郊外,不论孩子是走在路边上还是踩在地埂上摇摇晃晃,不要去阻止他;当孩子正在全身心地用小竹棍拨弄一群小蚂蚁,不要去打扰他;当孩子给你津津有味地讲一个他自编的故事,不要去讥笑他;当孩子懒得思考和动手要求助于你时,不要去帮助他;当孩子无意间将牛奶泼洒到了他白净的衣服上时,不要去责骂他……这个孩子便是快乐和自由的。

在我们每个孩子的面前,将横亘着怎样的一条人生之路,谁都无法去预测。如果说,当前学校教育的功能,主要是以打造人一生知识和技能素养为主的话,家庭和父母,却要在更大的程度上为我们的孩子展示社会的一面,为我们的孩子做一些“社会人”的预备工作。即使是成功的父母,我也始终认为,他们不会有适用于另外一个孩子的教育经验。我们只可能有一个,有一个正好适用于当下的,适用于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却不可能提供一些适用于很多孩子的,普遍性的什么经验因为,每个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这个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难道会有相同的两个人?

当一个人在森林漫步的时候,他能够长久地沉思,他能够浪漫地联想。如果远处传来钟声,那他的这种感觉会加深。一个优秀的教育者的杰出就在于,当这个孩子正好散步在森林中时,你就是那钟声,能够让他把这种美好的感觉加深。

所以,爱你的孩子,带给孩子快乐,而这种快乐,便是爱与自由。

解放区的天

“校园”,顾名思义,首先是一个“园”。既为“园”者,必有空间上的限制。比如,有围墙,有活动范围。校园有校园的方阵,校园有校园的规矩,无规矩难成方圆,这里不做奢谈。作为一个母亲,我更愿在校园之外,将自己的孩子,带进解放区的天。

重新翻版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思想,生活即教育,生活真是最好的课堂。和所有的孩子一样,从很小的时候,儿子就对所有的事物好奇,特别是走在街上喜欢看各种招牌字,不认识的字、不懂的意思,总是喜欢询问。一次晚饭后,我和爱人领着他在街上散步。在一个保健品专卖店前,儿子就问,保健品是什么意思。看见门前同时立着一块“夫妻用品”的牌子,爱人一听儿子问这样敏感的问题,急了,一言不发立马强拽着他走开。我在一旁发呆,进而浮想,现实生活中能进入孩子眼里和走进孩子心灵的,难道都会是些美好和有利于孩子接受的事物吗?既然无法回避,不如尝试着教会孩子如何正确地认识、面对和辨别是非美丑。

还有一次,在院子里,儿子不知因为什么和邻家一个比他年龄小的孩子发生了冲突。我当时就在远处看着他们。那个小男孩在儿子的腿上连连踢了三脚,儿子一动也没动,只是“哇哇”地哭叫。最后,那男孩讨了便宜扬长而去,儿子哭着回来告状。这件事对我震动很大,或许我们一直在教导孩子,要善良,要忍让。可是,不分对错不辨是非一味地忍让是不是永远正确?当时我就在想,假如儿子在那个男孩踢了他一脚后反过来回敬他一脚,对方的第二、第三脚还能踢得那么顺畅吗?做人要善良、要忍让,是我们从道义上,从书本上,从准则上去理想化地引导孩子的,但在生活中,我们在教导孩子善良和忍让的同时,必须一并教给他另外一种思想: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这样的孩子,在社会上才有较强的生存能力。因为准则和现实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就像有法律依然有人犯法一样,这就是现实。我们要给孩子培养健康的思想,但同时也应该教导孩子在主流思想的引导下如何更好地面对现实。现实是孩子最好的教材。

大自然更是孩子的老师。人其实生来就和土地有缘,生下来叫“落地”,死了叫“人土”。土地,大自然,与人的生命有不解之缘。让孩子亲近土地,亲近大自然,也就是在丰富他们的生命世界。相比之下,现代都市的孩子普遍心灵贫乏,生活单调。学校,马路,家属楼,孩子每天仅仅来回在这样一条线上;上课、做作业、玩电脑、打游戏卡,这就是孩子的所有经历。从小生长在城里的孩子,手里除了游戏卡,没有抓过一只蚂蚱,没有掏过一次鸟窝,没有拾过一个洋芋蛋蛋;从小生长在城里的孩子,脚下踩的是滑板车旱冰鞋,没有翻过一次地埂,没有爬过一次大树,没有赤脚趟过清凌凌的河水……感悟生命的孤独和贫乏,所以,在校园之外,理应让我们的孩子更多的接受大自然的沐浴。让孩子的裤子磨破,让白净的小脸晒黑,让赤脚被蒺藜扎破……大自然会馈赠给孩子许多珍贵的礼物。

如果再具体一点,要教给孩子更多的知识,学习不是校园的专利,孩子也不是教材的囚徒。应在学校之外给孩子辟一个读书的时空,只要是健康有益的,孩子喜欢看什么样的书,就让他去看。连环画、哆啦A梦、老夫子、作文书,经典名著,想看什么就看什么。学习就是一种积累,引导孩子多读书,读多种书。开卷有益,厚积薄发。读书是提升一个人综合素养的最有效途径,会让孩子受益一生。

解放区的天,是蓝蓝的天。在校园之外,领着我们的孩子,向浩瀚的书本世界、向生活、向大自然学习,孩子就会更加自由、富有和快乐。

母校给我的

我曾无比自豪地背着妈妈新换的书包,踏进你的门檻——界石铺中学。就那么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却是一直绽放在我心中最美的花。

你伸开臂膀就是一个宽阔的平台,我们就是在你的浪中跳跃的小鲤鱼。多年之后,不管我们身处何地,不管我们在做着什么,我们再也无法忘却,你曾经给予我们的阳光般的明媚和雨露般的甘洌。

界中就是界中。生存的土壤决定了她的生存状态。在一片红土山下,界中屹立着,以她自己特定的姿态,为她一代一代的山里娃们,输送爱与养分。对她的孩子们来说,真是一种幸福。就像普天下的母亲,我们不能说哪一个更伟大,哪一个更可敬,而只可以说哪一个华贵,哪一个朴实。在静宁西北部农村的边陲,在一片相对贫瘠和闭塞的土地上,我们曾经和正在接受母校的赐予。这赐予,不一定是最丰厚的,但却是最平实、最尽力的;这赐予,足以让每一个从界中走出的学子,追忆一生,感念一生。

今天,透过那一幢幢气派楼房的欣喜,我们依稀不忘当年的土场子、瓦房子。但这算不了什么。在孩子们底铺打着草垫的床上,在孩子们一颠一倒的睡姿中,我们的黑皮肤校长,在深冬的夜晚,常常徘徊在每一间学生宿舍的窗口,哑着嗓子,嘱咐着最贴切的,让我们颂为“经典”的语言:娃娃,弯弯套弯弯,就不冷了!一张窄床上缩成一团的两个孩子,一条腿弯弯套着另一条腿弯弯,在校长呢喃般的嘱咐中,真的暖融融地睡着了。而我一直是那个幸运的孩子。我的家就在学校对面的巷子里,距离学校不到五十米。但仍有好多次,我是在学校清脆的早操铃声中一骨碌爬起来的。纽扣敞着,书包提着,眼睛迷糊,飞一般地向学校冲去。我们的校长,往往就站在学校门口,让我无路可逃。校长依旧哑着嗓子,用他浓重的方言,温和地说:晚上不要学习太长时间,早上就能按时起床了。这就是教育的艺术。多年以来,我一直牢牢地记着校长的这句话。也只有在今天,我才能够明白,我们的黑皮肤校长,一直是学校里睡得最迟、起得最早的一个人。我们的黑皮肤校长,在界中一任又一任的校长更替中,只是其中普通的一位,更是所有学校校长中极其普通的一位。但他在很好地履行着一个学校管理者最朴素的真理:在他的眼里,有一群教师、一群学生,同时也有一个教师、一个学生。也可以说,我们的黑皮肤校长,几乎了解几千学生中的每一个孩子。而几千学生,几乎都能够记住校长的“经典语录”。

和我们校长一样朴实的,是界中的老师们。他们在扎扎实实地做着普通园丁们所做的工作,在认认真真地干着普通教育者所干的事业。班主任李老师,不会是因为教英语的缘故吧,甚至不能说出一句“文绉绉”的话来。尽管每一节自习每一节空堂课李老师都在跟班,我们还是会经常性争分夺秒地打闹嬉戏。每当我们调皮捣蛋得不可救药时,李老师也只能用他惯性化的动作,涨红着脸,粉笔头敲击着讲桌面,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现在你看,不说不行了!不说不行了!有时我们同情他的无奈,自己作罢;有时得比班主任更“血气”的班长出马,才能刹下我们的气焰。但背英语课文要比受李老师的批评难过多了,发错一个音标漏掉一个单词,就得不到他那个红红的周周正正的“背”字。我们怕李老师的“迂”,但更敬他的“迂”。在学习之外,李老师教会我们,什么叫“一丝不苟”。数学赵老师,更是那种极其威严的典范教师。说威严却很少批评我们,但我们就是既敬又畏。这大概就是大家平常所说的“威信”了。非常严谨的赵老师,带了我们两年的数学课,除了他上课的逻辑严密条理清楚,我们难得听到他一句多余的话。所以赵老师偶尔地抿嘴一笑,总让我们非常兴奋非常珍惜。甚至有一次,班里最大个的男生在数学课上偷吃馍馍,赵老师头都没抬就说了句:三成,你不怕吃多了“枝蔓”长得太长吗?叫三成的男生满脸通红,我们笑岔了气。赵老师的脸也红了,怕伤了三成的自尊,又抿嘴一笑:挨着,等下课了好好吃!那一刻,我们威严的老师,更像个亲密无间的大哥哥。我们的李老师、赵老师,还有来不及细说的每一位老师,从来都很少教导我们那些似懂非懂的大道理,却时时刻刻灌输给我们这样一个浅显的道理:好好学习,好好学习的山里娃娃,才可能有出息。这愿望朴实得跟界中身后的红土山一样不经渲染。这愿望是深深植根在贫穷的山里娃心中坚不可摧的信念。

界中没有过多的殊荣,却有她自己的骄傲。省内书法家黎泉为我们书写的校牌,就是当时高三级的两名文理科尖子生悬挂上去的。学校组织了全校的师生参加挂牌仪式。我们低年级的同学,看着高高在上的“尖子生”哥哥双手庄重地举起了“界石铺中学”的校牌,真是百感交集。我们为界中激情澎湃,我们更在心里默默地发誓:要像挂校牌的哥哥们一样,有朝一日出人头地!那时,挂校牌的佼佼者,在我们这些学弟学妹心目中就像现在球迷们心中的科比、姚明。这两名“尖子生”后来分别考上了兰大和西安石油学院。一茬一茬的界中学子们中间那些学习成绩优异的,每年也都不断地考上了这院校那院校,这中专那中专。这些年更是时常听到,母校在一天天地进步和超越。母校的土场子瓦房子不见了,母校培养出越来越多优秀的学弟学妹们。那些散布在大江南北各行各业的界中学子,带着母校的朴实,做着朴实的业绩,全释着关于“朴实”的真谛。

红土山下的学校,在我的记忆里鲜活如初。作为界中走出的一名极其普通的学子,我没有什么回赠给母校,只有感恩。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界中给予我的,是最平实的,但却是让我奉行一生受益一生的东西。不管走到哪里,不管干着什么,是母校让我学会信守那个人人都懂,人人却很难做到的信条: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做人!

怀疑“经典”

《乌鸦喝水》可算得上是一篇经典的童话故事经典”是因为这则故事包含着智慧。这故事是二十多年前我上小学一年级时学习过的,至今几乎还能一字不落地背下全文。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在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教材全面革新的背景下,人教版二年级语文教材仍原封不动保留了这则童话。这些都充分说明,无论是编排教材的教育专家,还是一代又一代学习它的少年儿童,都是多么偏爱《乌鸦喝水》这篇课文。但正是这样一则经典的童话,却在一节幼儿园的观摩教学中,有意无意地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很值得探讨,也可能从来没有被任何一个人质疑过的问题。为了便于明晰地说明,下面不妨引用《乌鸦喝水》全文:

“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乌鸦看见了一个瓶子,里面有水。可是,瓶子很高,瓶口很小,里面的水又少,它喝不到,怎么办呢?

乌鸦看见附近有许多小石子,于是就有了办法!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衔起来,放到瓶子里。

瓶子里的水慢慢升高,乌鸦就喝到水了。”

延边大学出版的一套幼儿园语言教材中,选编了这则童话。在我们幼儿园的一次观摩教学中,一位老师正好上了这节课。为了体现故事的直观性和加深孩子们对课文的理解,那位老师当堂给孩子们演示了乌鸦往瓶子里填石子的情景。一个身子较高、瓶口较小的饮料瓶子,装了半瓶水,旁边放了一堆小石子。开始的时候,老师让一个戴着乌鸦头饰的小朋友模仿乌鸦,一粒一粒的往瓶子里填石子。我们看到,瓶子里的水一点儿一点儿地升高。可就在这时,意外出现了,一粒较大的石子卡在了瓶颈的半中腰,后面的石子随后都被堵在了半空,再也落不到水里去了。填石子的小朋友急了,拿起瓶子就摇。可卡住的石子始终弄不下去。老师帮着上下左右摇晃了半天才算又让石子落水。为了不再出现类似问题,那位老师索性自己往瓶子里继续填石子。即使这样,和小朋友一样,“石子卡口”的问题再次出现了。一节观摩课在执教者的尴尬无奈和听课老师的笑声中不了了之。

课后,那位老师自责,做实验的石子拣得不匀称,大的大,小的小,才导致出现了问题。

其他听课的老师也感到好笑,没想到这个环节让一节观摩课上砸了。

同类推荐
  • 河畔小屋

    河畔小屋

    本书描写了哈德逊河的美丽风景,铁杉树林、“黑溪”以及他青年时代漫游过的卡茨基尔山的森林。书中收录的散文作品包括《南卡茨基尔山腹地》、《鸟类求偶》、《花栗鼠》、《热爱大自然的人》、《一棵老苹果树上鸟儿的生活》等。
  • 一生要会背诵的唐诗

    一生要会背诵的唐诗

    唐诗宋词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两颗璀璨夺目、精美绝伦的明珠。它们题材广泛,形式不拘一格,风格多姿多彩。《一生要会背诵的100首唐诗:100个首宋词》荟萃了一生要会背诵的100首唐诗和100首宋词,它们或文雅、或悲壮、或哀怨、或柔媚、或深沉……
  • 趣味线索分析(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趣味线索分析(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探案故事的模式由4部分构成:一是神秘的环境。二是严密的情节,包括介绍侦探、列出犯罪事实及犯罪线索、调查、宣布案件侦破、解释破案和结局。三是人物和人物间关系。主要有4类人物:①受害者;②罪犯;③侦探;④侦探的朋友,牵涉进罪案的好人。四是特定的故事背景。
  • 2015中国年度诗歌

    2015中国年度诗歌

    本书由中国诗歌界选家从全国近百种文学刊物中精心编选,视域广阔,旨在全景呈现2015年诗歌创作的实绩,力求公正客观地推选出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作品。
  • 苏联飞虎队:苏联空军志愿队援华抗日纪实

    苏联飞虎队:苏联空军志愿队援华抗日纪实

    1937年到1941年,苏联共派遣3665人参加中国抗战,包括空军志愿队2000多名飞行员。志愿队出现在几乎所有正面战场,击落日军飞机986架、战舰100多艘,包括一艘航空母舰和一艘巡洋舰。谨以此书,纪念中华民族与苏联空军志愿队为赢得反侵略战争所做出的历史贡献!
热门推荐
  • 满天星的花瓣

    满天星的花瓣

    “你送过我三次礼物,第一份礼物和第二份礼物我都没有好好珍惜,第三份礼物你送了我一架吉他,我每天都会弹奏。……今天与你送我第一份礼物的时间已经过了两年,我今天也送你一束满天星吧,你说这束满天星……能变成玫瑰吗?”“我不知道,也许这一切,只有时间才能证明吧……。”
  • 往事最终化为尘埃

    往事最终化为尘埃

    闺蜜的背叛,排挤,抛弃,失去的疼痛,麻木,悲戚,直至堕落。“我曾经以为我有了许多,其实到了最后我才懂得,原来都是我以为罢了。”“初晴,不要恨下去,不要报仇。记住,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利,他们可以在你最危险的时候拉你一把,也可以推你下去。这不能怪他们,这个就是世界。要记住,我永远在这。”“你就这样撑起了我昏暗倒塌的世界,让我看到了一丝光亮,而当我准备从黑暗中离开的时候,你却不在了。”最后才发现,我谁都不曾恨过。也许只有时间能够刻画,他们曾经单纯而善良的模样,时间改变的是一切,最初的美好最终一点点地被时间泯灭。愿你我笑颜依旧如暖阳初晴,最终的最终,往事化为尘埃,随风飘散。
  • 尸兄,请留步

    尸兄,请留步

    买杯奶茶都能遇到鬼,我这运气也真是!什么?想挖我眼珠子泡茶?想吞我魂魄炼小鬼?还想拉老娘陪葬!?呵呵哒,别着急,你们一个一个来,我有尸兄我怕谁!?
  • 最牛买房客

    最牛买房客

    在房产投资上,温州炒房团是一个最具代表性的群体。近年来,他们以其高超的投资手法,为自己带来丰厚的投资回报之余,也吸引了媒体和众人的眼球。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尤其是在CPI不断攀升,钱变得越来越不值钱的现在,作为普通投资者的我们,要继续跟着温州人,在投资房产这条“钱”途大好的道路上,阔步前进。本书由温州资本最大的知情人,商会会长周德文先生现身说法,以温州购房团为背景,结合经典案例深入浅出的解答了房地产投资中的制胜法宝。【本书出版方只授权部分章节供您免费阅读,请购买正版实体书阅读全部内容】
  • exo那句不该吝啬的话

    exo那句不该吝啬的话

    简介:如果有一天,你喜欢上我了,你一定要跟我说,因为你不会知道,我喜欢上你比你喜欢上我要早的多。如果有一天,你喜欢上别人了,你一定要跟我说,我不会缠着你的,我会很洒脱的放手,但是你一定要跟我说。有些话不说出来,就永远都不会知道结果,爱情中是需要冲动的。“我说过很多遍了,喜不喜欢是你的事,接不接受是我的事,喜欢我的人多了去了,我每一个都要接受吗”---吴世勋“李筱熙,你为什么不肯回头看看呢,我一直都在啊”----朴灿烈“傻丫头,我是你的鹿哥啊,永远都是。”---鹿晗“你能不能有点女生的样子啊,会嫁不出去的。”---边伯贤12只都会出现的哦。
  • 枫木天使的玻璃心

    枫木天使的玻璃心

    红尘太假,尘世太杂,愿你的重生拥有更好的倾城爱恋。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至尊混沌诀

    至尊混沌诀

    谁说仙尊不死,谁说杀不了神尊。今天我就屠神弑仙。小白,不要在杀人了。我们永远在一起好不好。你说跟我在一起,可是你为何抛弃我。不是说好不离不弃的吗?那你还是认为我是以前那个没钱,没势的穷人吗?我呸,抛开这些我在你眼里我什么都不是,以前我在你眼里连狗都不如。不要在和他废话。看见他我都恶心。看着小白怎么虐仙尊神尊踏上最强者的道路。本人第一次写书,不好各位勿喷。
  • 预言才子

    预言才子

    虞雨,高二一名差生,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改变了他的一生。。。。。。
  • 竹林空月圆

    竹林空月圆

    7年了,你回来了。7年了,你还好吗?熟悉的……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