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55400000035

第35章 王小波起事(4)

齐元振是非常“贪暴”的一个地方官。他贪,贪得的财货往往寄托在信得过的庶民家中,以此来逃避朝廷的审核;他暴,暴虐得只知道刑杀。朝廷派来一位秘书丞张枢出使巴蜀,巡视地方,回到朝廷后,上奏不法官吏百余人,大多被朝廷黜免;但张枢独独称赏了齐元振,认为他“清白强干”,朝廷还给齐元振下发了褒奖诏书。张枢没有看到他贪污的财货,只看到了他的强横,就以为他是一个能吏清官。齐元振得到朝廷嘉奖之后,更加恣意妄为,史称“与民为仇”。他得到更多受贿赃物继续寄存在庶民家中。王小波已经知道此人贪暴与奸诈,麾下也多知此人上欺君王下虐百姓,队伍中早已弥漫了一股怒潮。

彭山县被攻克后,王小波将府库财帛散给变民和地方庶民,然后在大街广众之下将齐元振开膛破肚,把搜罗来的一堆金属刀币塞了进去,意思是:你不是爱钱吗?给你!给你!都给你!

这一渴血事件,很快传播开来。更多的人加入了变民队伍。史称“贼党由是愈炽矣”。

但王小波在淳化四年(993)起兵后,随后的行动在史上记录中出现了长达近十个月的空白,一直到这一年的年底,他才再一次出现在记录中。原来,朝廷已经派来了官员施行“剿匪”,但朝官没有把王小波放到眼里,来到成都后,就是吃喝玩乐,久久不动。王小波闻听大军已到,就暂时退居深山峡谷,待了近一年,看看没有动静,这才再次出山。说话时,已经到了江原。

江原乃是成都西大门。变民已经做出了直取成都的态势。江原守将,西川都巡检使张玘已经做好准备,当变民来到城下时,他率众出城,与王小波斗战。他箭法不错,一箭射中王小波额头,但王小波并无惧色,额头上带着箭杆,拍马向前。张玘在惊愕中被王小波杀死。

这一箭是致命伤,箭镞直入颅内。王小波在江原城内不治而亡。

于是,众人推举李顺为帅。

李顺比王小波更富有组织能力,他很快将队伍从几百人壮大到几万人。

宋将张玘死后,麾下有兵四百余人跑回成都,但西川转运使樊知古担心有诈,不接纳,放纵他们,让他们自去寻生路。

李顺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当即向变民们做了通告。变民更认为大宋不过尔尔,取成都,占益州,等闲事耳!史称“贼势由是日盛”,变民的势力从此更加强盛,人数达到数万人。李顺带领这支队伍,又先后攻陷永康军(今四川都江堰)及双流、新津、温江、郫县(均为成都附近州郡),所到之处,一律“纵火大掠”,放火而后抢掠。各地都留下党羽看守城池,大兵数万之众开赴成都。

蠲免秋税还是吃不饱

从太宗淳化四年(993)二月,到当年十二月,变民已经进逼成都了,大宋朝廷还在按部就班地做着日常工作,似乎没有这样一场战事。这是大宋的一个军政特色,在国家危机关头,与契丹、与西夏、与变民大战之际,几万人、十几万人的禁军出动,胜利或败亡,都不去惊动民间。似乎除了极少例外,如金兵、蒙元南下之前的“勤王令”等,大宋几乎从来不做全民动员或全国动员。后晋时可以打着战争的旗帜,向民间“括率”也即超越常规赋税之外的财货强征,大宋从无此类案例。

但淳化年间,有很多麻烦事。王小波起事的淳化四年,各类麻烦事弄得太宗有点头昏。

左司谏张观,在与太宗答对时,谈及“扬州民多阙食”,扬州一带的“贫下民”很多人缺粮,吃不饱。张观就请求减免尚未缴纳的赋税,以宽解民力。

太宗听了心下一惊。原来,最近刚刚下达了一道诏令,要各地蠲免“贫下民”的秋税。这是传统“两税”之一。蠲免此税后,“贫下民”相当于增加了一半的收入。太宗不明白,为何还有“阙食”之人。

张观说出一番道理:

“细民奸猾,多以佃户托名贫下,侥幸蠲减,惟实贫下者尚有残欠。”平民中不乏奸诈狡猾之辈,这些人往往假作无土地的佃户,托名说自己属于“贫下民”之列,结果侥幸获得蠲免。但是真实的“贫下民”还是有人没能获得蠲免。

太宗“再三叹息”道:“两税蠲减,朕无所惜,若实惠及贫民,虽每年放却,亦不恨也。今城郭兼并之家,朘削贫民,豪猾之徒,隐漏租赋,此甚弊事,安得良吏规制称朕之意乎!”夏秋两税都蠲免了,朕也没有什么可惜的,如果能让“贫下民”得到实惠,就是每年都免,我也不会遗憾。现在城里城外那些兼并土地的人,动不动就盘剥“贫下民”;那些豪富狡猾之人,动不动就隐漏租赋,这是很大一个弊端。唉,到哪里能找到优良的官吏,让他们好好规划,制定出让我满意的制度来呢?

这事确实麻烦。朝廷对“贫下民”有优惠政策,但是富人要钻空子,享受“贫下民”的实惠,结果导致真正的“贫下民”无法享受这个优惠。军政治理,唯此为难。乃至于太宗感到大臣们很多没有尽到心力。有一天,太宗对宰辅李昉等人说:“朕观在位之人,未进用时,皆以管、乐自许;既得位,乃竞为循默,曾不为朕言事。朕日夕焦劳,略无宁暇。臣主之道,当如是邪?”我看那些在位的要员,还没有进用做官时,一个个都以管仲、乐毅自诩,等得到了官位,却一个个都比着循规蹈矩沉默不言,甚至不为朕说说天下政事之得失。朕日夜焦劳,几乎没有安暇之时。君臣之道,能是这样的?

王小波之乱,可能触动了太宗的隐秘心事。他也是一个读书人,读书自有乐趣在,但他还是要“日理万机”,似乎有一种力量在推动他往前走,他自己已经停不下来。但他实在是太想过一种学者的生活了。有一天,大臣张洎要到翰林去工作了,太宗对他说:“学士之职,清切贵重,非它官可比,朕常恨不得为之。”翰林学士这个职务,很清高,又很重要,不是一般职务可以比拟的。朕恨不得就做个翰林学士!

官员们在对外奉行公事时,又往往自称“奉圣旨”,其实“圣旨”根本不可能天天颁发,但只要声称“有旨”,听话人就再也无话可说,只得奉行。熟悉《卖炭翁》中“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的背景,就知道,“口称敕”也即“自称奉旨”而对外“公干”,乃是一股传统邪恶势力行为,唐代没有根绝,大宋也没有根绝。

太宗知道这个麻烦事后,在淳化四年初夏四月,王小波正在起事之际,下命:“诸司奉行公事,不得辄称圣旨”,各个部门,对外奉行公事,不得动不动“口称敕”,动不动“有旨”。皇上没有下旨时,不得称旨。

钟离委珠

王小波起事后,太宗提拔、任命了两个人,向敏中与张咏。

他似乎是忽然想起这两个人来。向敏中当时正做广南转运使,急急忙忙地召他回到京师。而后,太宗用他那常见的“飞白体”书法,很认真地书写了这两个人的名字,交给政事堂宰辅,说:“此二人,名臣也,朕将用之。”左右也都称赞了这俩人的才干。

说起向敏中,这是太宗、真宗两朝的宰辅大臣。他做事也确实很得“大臣体”,有常人不及处。

有一位监察御史名叫祖吉,他在知晋州时,贪赃被正法。搜出来的钱财不少,太宗不想要这笔钱,决计将它分给诸位大臣。

但向敏中拒不接受,并向太宗讲述了后汉“钟离委珠”的故实。

原来,东汉显宗刘庄时,有个交趾太守名叫张恢,贪污获罪,其家产分给诸臣。大臣钟离意得到几串珠玑,但他当着君臣的面,将珠玑全部扔到地上,而且并不拜赐。显宗刘庄奇怪他的举动。钟离意回答道:“臣闻孔子忍渴于盗泉之水,曾参回车于胜母之闾,恶其名也。此臧秽之宝,诚不敢拜。”我听说孔子来到名为“盗泉之水”的地方,忍着渴也不饮此地之水;曾参看到“胜母之闾”的地名,宁肯不前也要回车。这是因为他们厌恶“盗泉”“胜母”这样的名字。陛下现在给我的这些珠玑,都是贪赃而来的污秽之“宝”,臣不敢受,也不敢拜。显宗闻言慨叹道:“清介啊,尚书您的一番言论!”于是从府库中另取三十万钱赐给钟离意。这故实后来演化为一句成语“钟离委珠”。

向敏中还曾出知广州,兼任本州的“市舶”,也即负责管理与国外的各种贸易。这是一个“美差”,但也是一个最容易滑倒的“油洞”。此前几任知州,都有不良记录,最次也是遭遇士君子的清议批评。向敏中赴任前,路过荆南地区,预先买了常用的药物带上,到了地方,没有任何额外需要了,史称“以清廉闻”。

太宗闻言,也很欣赏,就想赋予向敏中更高的职务。也许是向敏中太清介,并拒绝接受赃钱的缘故,他遭遇了当道者的嫉妒。

有人向太宗告密,说向敏中在权判大理寺,主持政法工作期间,有个监军叫皇甫侃,此人倒卖军用物资,因为受贿收贿而败露,皇甫侃害怕,于是给朝中权贵写密信求救,当初向敏中也曾经接到过这样的信。

这事有点大。太宗就派御史来调查此事。向敏中承认接到过皇甫侃的信件,但实际根本就没有启封,直接退回去了。这事谁信?于是又派人到皇甫侃府上调查往来书信。一个童子说:书信都在一个筒子里,埋在临江的寓所附近了。于是派遣驿站传信,到现场去挖掘,果然得到。而皇甫侃写给向敏中的书信,果然没有开封,史称“封题如故”。这事不简单,能做到这一步,且事先事后都不与他人张扬,需要定力。太宗都“大惊异”,我朝还有这样圣贤般人物!于是召见,慰勉赏赐了他,并决心大用此人。

不久,就提拔他做了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而向敏中也确实不负所望,在任上成绩斐然,到了至道初年,又迁为给事中。

宠辱不惊

真宗朝时,向敏中更有一件常人难以做到的“行为”,为帝王、史家所赞叹。

向敏中被加官为右仆射兼门下侍郎,监修国史。这个职务就相当于宰辅。尤其是以“右仆射”而出任宰辅,更历来被人视为职官之荣。

封官当天,有翰林学士李宗谔在旁,真宗皇帝对他说:“朕自即位以来,还没有封过仆射这个官职,现在给向敏中,这是一个特殊的任命,他一定很喜欢。”又说:“敏中家中今天的贺客一定特别多,爱卿你前去一趟,看看,不要说是我的意思。”

李宗谔就到了向敏中府邸,一看,向府并没有宴请的意思,史称“门阑寂然”,大门口冷冷清清。李宗谔带着亲随进入,从容道贺说:“今天听说天降吉祥啊,士大夫人人都很欢慰相庆。”向敏中“但唯唯”,不过随意答应而已。李宗谔又说了些皇恩浩荡的话头,向敏中还是“但唯唯”,没有一句得意忘形的话回答他。退下来,又让人去问向府的后厨:“今天有没有亲朋来宴饮的准备啊?”后厨也冷清,告诉来者,无一人宴饮。

真宗皇帝听了李宗谔的汇报,慨叹道:“向敏中大耐官职!”向敏中这个人真是能耐得住做大官。

官职升迁与否,对向敏中而言,不是荣辱所在。此即宠辱不惊。

所以《宋史·向敏中传》给他的评价是:“向敏中耻受赃物之赐以远其污,预避市舶之嫌以全其廉,坚拒皇甫侃之书以免其累,拜罢之际,喜愠不形,亦可谓有宰相之风焉。”向敏中耻于接受赃物的赏赐,以此来远离污秽之源;预先买药上任,避免广州市舶的贪渎嫌疑,以此来成全修养的廉节;坚决拒绝皇甫侃请托的书信,以此来免予遭遇不测的连累;升官罢官之际,喜怒不形于色;凡此种种,可以说是很有宰相之风尚了。

但向敏中也有一事颇为他人诟病:与名臣张齐贤争夺薛居正孀居的儿媳妇。人的复杂性往往不是“单向度”评价可以概言的。这一故实说来话长,留待日后慢表。

太宗这一次人事任免很关键。向敏中在维持帝国流畅运转中做出了卓越的但不起眼的贡献;而张咏,则成为后来平定“李顺之变”收拾残局的重要人物。

到了淳化四年十一月间,李顺变乱还没有平息,长江两岸却又闹起了有组织的“盗贼”。太宗下诏,以内殿的高官杨允恭督江南水运,并开始抓捕寇党。这时候,朝廷刚刚将今天江西樟树市附近的几个县置为临江军,而长江这股“盗贼”就到此周边开始为害地方。

杨允恭到临江军,选择骁勇的士卒,乘上轻便的小舟,侦察到他们晚上休息的地方,夜半从城中出发,三鼓时,遇到了百余人的“寇盗”。斗战中,将敌人歼灭。

平罢“江盗”之后,杨允恭又千里迢迢来到通州境上(应属江苏南通)追踪“海贼”。“海贼”将若干舟船联络一处,仿佛“连环船”,船之周围张挂起高大的帷幕,人躲在帷幕后面,向外发射劲弩、短炮,而杨允恭这边发射过去的箭镞都被帷幕遮住。杨允恭自己也受了伤,左肩上流血一直到袖口,但他不为所动,史称“容色弥壮”,气态更加勇壮。杨允恭很从容地派遣善于游泳的士卒,泅水靠近敌船,用绳子连着铁钩,散乱地扔出去,将敌船的帷幕撕扯凌乱,而后士卒大进,“海贼”不敢相接,赴水而死者大半,擒获百余人。

从此以后,长江之上,从东到西,没有了盗贼剽掠的祸患。

同类推荐
  • 罗马星之启

    罗马星之启

    在遥远的古罗马,一个15岁的少年在斗兽场奋斗厮杀,却不知......
  • 战国一哥

    战国一哥

    这是一位变法图强的战国初期政治家,还是一位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军事奇才。他是战国时代唯一能够打败秦国夺得其土地并将秦国遏制在函谷关内的大将军。他一生中征战无数,在担任西河郡守期间率兵南征北战,为魏国夺取包括秦国在内的土地千里。他共与诸侯国军队大战76次,大胜64次,其余不分胜负,竟然没有一次败绩!他的《吴子兵法》在历史上闻名遐迩,在汉代甚至超过孙子兵法!而且,有证据证明他还是一位历史学家,与《左传》有扯不断的奇特联系……他是谁?战国一哥!
  • 小民从来不可轻

    小民从来不可轻

    翻开史书,写满了帝王将相,英雄豪杰,才子佳人。那些个时代,曾有过多少智慧的交锋,力量的碰撞,心灵的交融,遥想那过去的历史,是如此的绚丽而迷人。可沉浸在那些传奇故事的我们啊,可曾还有人记得?那些在史书中只配沦为背景数字的百姓,也曾为了家人拼了命的挣扎、求存,却只剩尸骨铺满了历史背后的黑暗与深沉。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ps: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大宋投资商

    大宋投资商

    投资是为了什么?赚钱?还有呢?大宋朝豪门之间争夺真的只是为了钱吗?商人与政治家到底有什么关系?身世成迷的年轻人如何玩转复杂的政商两界?斗豪强、逼贪官、争歌女、娶公主……
  • 始皇尊

    始皇尊

    《拾遗记》卷四一记载道:有宛渠之民,乘螺旋舟而至。舟形似螺,沉行海底,而水不浸入,一名论波舟。其国人长十丈,编鸟兽之毛以蔽形。始皇与之语及天地衫开之时,了如亲睹。本文将要描述的,便是一个不一样始皇的传奇一生,且看嬴政如何从初入蓝星的懵懂少年,成就一代千古一帝,征战沙场,荡平洪荒!朕统六国,天下归一,筑长城以镇九州龙脉,卫我大秦、护我社稷。朕以始皇之名在此立誓!朕在,当守土开疆,扫平四夷,定我大秦万世之基!朕亡,亦将身化龙魂,佑我华夏永世不衰!此誓,日月为证,天地共鉴,仙魔鬼神共听之!朕为始皇尊!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热门推荐
  • 名柯之风雨交加

    名柯之风雨交加

    莱雪加入了一个杀手组织,但是那个组织杀掉了莱雪的父母,并且威胁莱雪要是反抗就杀掉莱雪,所以莱雪决定在18岁生日那天和组织的人同归于尽。一瞬间,组织基地就变成了一片火海,令人惊讶的是莱雪并没有死,而且穿越到了二次元名侦探柯南的世界里,变成了工藤新一的妹妹:工藤千雪,遗传哥哥足球技术特别好,绝对音感,五音不全,推理能力超强,智商高。十一岁的时候去了美国,十七岁回来日本,希望可以组织哥哥变成江户川柯南,但是晚了一步,决定和哥哥一起对抗组织……
  • 商女回归,总裁快到碗里来

    商女回归,总裁快到碗里来

    三年前,她被迫与他分开。三年后在机场遇见,她却意外失忆。“你是我的!”男人把她压在床上,霸道的对她说。【第一次写文,写的不好请见谅。O(∩_∩)O】
  • 宝贝我们重恋吧

    宝贝我们重恋吧

    “少扬哥哥,你去哪我就去哪?”情窦初开时。“少扬哥,我忘不了你”久别重逢时。“秦少扬,你我从此再无瓜葛。”痛定思痛后。男人啊,就是手中的风筝,紧了,他要挣脱,松了他回不来。所以金颜宁愿自己是一只风筝,其实放风筝的人不重要,这只大家都要抢的风筝才有价值。当她成了风筝时,“颜颜,你去哪我就去哪!”“颜颜,娶我回家吧!”“颜颜,摘不了星星给你,我做个电灯泡也行,只要能照着你。”..............................................................................
  • 断边声

    断边声

    炎朝八十六年,秋。帝都白水城,夜空晴朗,弯月高悬。观星台上,七十三岁的钦天监对着夜空观看了许久,颤巍巍的提笔,写下:星辰漫天,行之有迹,主无事。因为手臂抖擞,一滴墨汁滴落,被风吹落到了纸面的“无”字上。老人停下笔,轻轻叹了口气。这一年,秋风起的好像早了些。这一年,誊道十四岁,与自己的少年同伴雨夜在珀尔沁草原上奔驰。……少年英雄梦,人即是江湖。
  • 何似雨霏霏

    何似雨霏霏

    ※此文求收藏中......亲们,请表要看霸王文哦※★★★★★★【锦书轩】让你爱上文字的香气。【幽幽千城】编辑旗下作品★★★★★★嫁给他不过是父母之命,成了弘家的儿媳亦不过媒妁之言。别人都认为一个长相一般的她,能嫁给将王之家的弘家是种天大的荣幸。却不知婆婆的嘲讽刁难,让她心力尽碎。别人都说着一个私生女,能和弘家公子有缘白头是巴结是高攀。却不知丈夫的冷眼旁待,让她彻夜不眠。别人都知道他爱着另一个女人,而那个女人却不是他的妻子。她常常想,仅守着一个名分,却无爱无敬的婚姻是多么的讽刺。★★★★★★★他说:四年之后,会帮她安排住处,只是,一辈子都不能回来。对外他说她不守妇道同人私奔。她说:颜家也要脸面,如果你想我们可以协议离婚。他说:想跟我分财产?你休想!你不答应颜家也一样没有脸!★★★★★★★时过境迁当他不经意间重温婚房时,却发现了许多斑驳的爱情痕迹。当他了然一切骗局想找回她时,那个本该一辈子呆在金丝楼阁里的女人,却已然不见了踪迹。她说:约期已满,我已不再欠你了……砚台纸墨,午后红茶,春蚕丝被,满园桔梗,从前不是这样的……为何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收藏**********收藏】【收藏**********收藏】【推荐**********推荐】【推荐**********推荐】【留言**********留言】【留言**********留言】
  • 校园名侦探

    校园名侦探

    宋佳鑫侦探的故事从这里开始,让你看到完美的推理与作案手法。。。。
  • 地理大发现

    地理大发现

    在不大的动力下,神明在凡间的代行者德利牧、神仆小夜、学生米娅三人踏上了寻找新大陆的旅程
  • 异能宝宝驾到

    异能宝宝驾到

    五年前她们还是甜蜜幸福的恋人是什么让他们分离,是什么让他们相爱却无法在一起,萌宝的出现会让两人的感情出现转机么?一场车祸的发生是意外还是人为?且看萌宝如何与人斗智斗勇最终萌宝会与他的爸妈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么?
  • 快穿之炼爱之旅

    快穿之炼爱之旅

    这是一本快穿小说的前传,这是一本有笑有泪,有温馨幸福,也有心酸悲伤的小说。主格调为悲。一个女人和三个男人的故事。被命运玩弄,与命运抗争的故事。(这本书脱了了作者控制,作者说的话看了觉得奇怪正常)
  • 前世之梦

    前世之梦

    我这是要死了吗?从刚刚落水后到现在,我已经无力挣扎。用生命最后一点时间看着映在水面的蓝天微微荡漾。。。耳边似乎有人说话:”兮儿,好久不见"。浑厚清晰的男音让我好奇的想睁开眼看看。眼前的人让我心里涌起一股亲切感:”这是哪儿?是死人世界吗?“”这里是冥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