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546900000002

第2章 父亲有钱

我两岁就没了母亲,是父亲将我养大。我不曾问过自己,为什么爱戴并继续爱着我的父亲,尽管他早就与世长辞。我记得父亲有几个特点,就是我们给他做的新衣他先给儿子、女婿穿, 穿旧了自己再穿;我们给他做的好吃的,他先给我们吃,我们吃饱了他再吃;我们给他买的高级香烟他先给亲戚朋友抽,抽完了自己买差的。

我在抚养自己的小孩的过程中对父亲爱得更深远了,因为这时我才真真体会到他都为我做了些什么!

我读大学时,父亲是常来看我的,而且每次都要带些衣物、鞋袜及肥皂、牙膏之类的东西。我有点嫌父亲啰嗦了,“爸,你别带来了,这多麻烦。”其实是我不喜欢那些衣服的样式。

“不麻烦,不麻烦。”他笑眯眯地望着我:“爸给你买了,你就少花钱。”

读大学期间,一般同学家里每月寄来十到二十元钱,而我却有四十元,无论我怎样向家里人解释,父亲仍然觉得寄给我的钱少。父亲总是说:“乡下人要有骨气,不要总用同学的,你是我们这儿唯一的大学生,就是卖房子爸也要供你,何况家里有钱。”

由于从小养成了节约的习惯,所以每年我都能节约二百元钱左右,父亲说那是我的,叫我去旅游长见识,或自己存着备用,还一再告诉我,家里很有钱,用不着我节约的。

我就这样读完了大学,节约的钱变成了书籍,有一次遇着出差的老乡,谈及物价、工资时他说:“你家的情况总算好起来了,你念四年大学,你父亲借了很多债。好在你毕业后,哥哥姐姐们也挣钱了,现在已还清了。”我震惊得不知道该怎样回答我的老乡,因为那时父亲总是对我说家里有钱、有钱!

记得我工作后第一次领工资,心情激动,想起父亲的辛勤养育,我给他寄了十元钱,大姐写信来告诉我,父亲拿着在邮局取到的十元钱向亲戚、朋友、街坊邻居到处讲,说是他五儿(我的小名)寄给他的,非常自豪他有一个多么孝顺的女儿,但父亲同时也给我来了信,列举了很多事例说明他很有钱,不要再寄钱给他。

后来我出国留学,中途回国搞科研,我从北京坐火车回家看望父亲,一见面瘦骨鳞峋的父亲就问我从北京怎么回家的,我说坐火车,父亲说为什么不坐飞机,我说坐火车节约钱。父亲说:“我有钱,为什么不跟爸爸要钱?”

我搞完科研出国不久就知道父亲去世的消息,原因是没有足够的钱看病!

我的后悔无法表示,我一个留洋博士岂能没有父亲看病的钱,可他从不说他有病,从来都是说他有钱!他走了,永远地离开了我,一背子只用过我十元钱。

“子欲养而亲不在!”我要对所有那些父母还活着的人们说,去爱您们的父母吧,一定!这是因为,明天或许就晚了,到那时,那些没有说的感激的话语,那些没有做的孝敬的行为将永远留在您的胸口,使您感到沉重和痛苦,自我谴责,后悔莫及,就像我一样。

2003年9月于上海

主角

初中时期,我是学校的文娱队长,写剧本,排练节目都是拿手好戏。记得那时争强好胜,不演主角便不高兴,有时让我演配角,我便很不高兴,而且不会好好演戏。记得我们每台节目前总有一次大合唱,我从来没有指挥的份,对此我愤愤不平,我认为我指挥得最好,可老师偏不让我指挥。我对指挥的人意见不但大,而且我对整个大合唱都心不在焉。我这种好强的性格还体现在想当报幕员之上,每场演出我都希望能当报幕员,若当不了报幕员我便有些愤愤然,这些性恪一直延续到我的大学时代。

现在我才明白,那些不但自己实现愿望,而且帮助别人实现愿望的人才是最高尚的人,那些不但自己能演主角,而且把主角让给其它人的人才是最可贵的人。

2002年12月于上海

父亲的孩子

我两岁时母亲便去世了,在我小时的印象中,父亲总是很忙,总是不在家,四个当知青的哥哥姐姐也难得回来,于是八岁的我和六岁的弟弟就成了感情最好的两姊妹。

父亲不在的日子里,最难熬的算是夜晚了,睡眠总是不稳,虽然睡觉前曾拿着手电筒或端着煤油灯,牵着弟弟的手查看了所有的床脚、门后,但仍然觉得屋中有什么东西。半夜里,楼板上一阵“哗啦啦”响,吓得我气都不敢出,第二天起床后还在想:“昨晚究竟是什么鬼怪”。但我不能说出口,越说越害怕,而且弟弟昨晚睡得好香,他要知道了,以后也会睡不着。

可吃早饭时,弟弟却总是对我说,“姐姐,爸爸说过,那是耗子(老鼠)跑”。样子装得十分轻松,原来他并没有睡着。

当然,爸爸并不是总不在家的,夏天有许多晚上他都回来,回家后吃了晚饭哄弟弟睡稳了便扛起猎枪对我说,“走”。

于是我便拿了手电筒,背个破书包跟在爸爸后面出发了。

现在想来,那时天上该有多少星星啊,但那时的我从未想到抬头望一下天,总是小跑步地跟在爸爸后面。军人出生的爸爸是决不会放慢脚步的,他总是对我说,“快,跟上。”

走上五、六里路,我们便会钻进一处林子,爸爸举起手电筒在那些竹丫、树枝上晃着,我的精力集中不到电筒光照的地方,因为我知道我们多半是在坟地周围,而且无论有几只斑鸠,爸爸总会对我说:“五儿,你在这儿等着,爸爸去看看其它地方还有没多的。”于是爸爸走了,于是我咬紧牙关,闭上眼,心里直跳,总觉得有多少狰狞的鬼怪在张牙舞爪地走来。有几次我差点哭起来,但我没哭。每次爸爸走时我都想跟他去,但我没去。我知道我得守住这地方,我们一处林子只能打上一枪,当然应该找多的打。终于等到爸爸回来,有时他会说,“走,五儿,那边多一只”。有时他会说:“只有这儿多”。然后我照电筒,爸爸放枪,“轰”的一声,便听见众多的鸟儿惊叫着“卜卜卜”飞出树林,然后我们便去寻找落下的斑鸠。爸爸是我们那儿最好的猎手,我们从不会空手会家。回到家里,爸爸会高兴地催促我“快睡,明天又有肉吃了。”

冬天的夜晚,爸爸在家时多一些,吃了晚饭,他总是坐在床边,我和弟弟各端一根小板凳坐在他面前,爸爸挥动着手教我们唱:“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或者唱:“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或者来点抒情的便是:“我们生长的这地方,叫我们怎能不歌唱,啦啦啦……”。有时我也会当老师,教爸爸和弟弟唱:“我是公社小社员啦,手拿小镰刀呀……”。爸爸教了我们很多歌,我现在记忆最深的便是:“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儿齐飞翔。要是有人来问我,这是什么地方,我就骄傲地告诉他,这是我的家乡”。

爸爸有时还会給我们讲故事,爸爸的故事弟弟最爱听,爸爸总是讲:“我们几个刚爬过去,正在剪铁丝网,突然一阵‘铃铃铃’,于是机关枪便‘哒哒哒’扫过来,原来红胡子在铁丝网上安了电铃……”

故事听厌了,我们便打扑克牌,记分,输了,从桌子底下爬过。有时爸爸输了,弟弟吵着要爸爸爬,我不准,爸爸只是笑,说愿意出钱买糖,弟弟不依,大叫道:“骗子,骗子,不跟你玩了。”最后爸爸只得爬了。

爸爸在家时总是催我快点到学校去,要争取多打扫教室。有一次我着凉了,发烧,头痛,父亲还是说:“快到学校去,凡事不要落人后。”养成了习惯,一种强烈的荣誉感笼罩着我,在家乡小镇上读了七年书,七年里我不但每学期扫地次数最多,而且每学期每门功课都是第一名。

爸爸从前脾气暴躁,但从未打过我和弟弟,他对挨过他不少打的哥哥姐姐们说:“没有母亲的孩子可怜。”但是,爸爸从不娇惯我们,当我们生病时,爸爸只会说:“没事没事。”于是我从小便养成了担当一切的习惯,就是我现在的丈夫,我也很难向他述说困难,我的信念是:只要我能坐起来,就能站起来,只要能站起来就能做。

每当困难来临时,我总会勇敢地挺胸上前,今天我才明白,我是在父亲的膝下长大的。

1987年10月于雅安

爸爸对我的教育

我家有六个姊妹,爸爸给我们六姊妹从起名开始就实行教育。爸爸给我们六姊妹取的名字叫:“陈华英,陈华雄,陈华芳,陈华渝,陈华杰,陈华强。”我想这是爸爸给我们几姊妹的第一番家教——爱祖国。教育我们要做一个于国家有用的人。别人说我们家几姊妹的名字起得好,我们也觉得好,但爸爸总是说,我们的名字是他老师取的。爸爸从来也说不出是哪个老师取的,妈妈说就是爸爸起的,妈妈说爸爸从来就是这样谦让,说是老师起的名,是不抢功劳。 当我们听妈妈的话要学习爸爸的谦让时,爸爸却要我们心服口服,他说:“谁的语文知识不是老师教的,爸爸给你们起的名好就是来自于国文知识好,是爸爸的老师教的爸爸国文, 所以是老师取的。”这是爸爸的第二番教育——谦虚。

小时候爸爸对我们还有很多教育,但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爸爸的偏爱,那就是树立榜样。爸爸总说大姐品德好;因为大姐在家是孝子,出门是好妻子,后来是好母亲。爸爸总说二哥勤劳,因为二哥是工人。爸爸从不讲我的优点,但爸爸最喜爱的孩子就是我。爸爸对我从不教育,只是让我穿最好的,爸爸说买30元一件的衣服,我只要25元的;爸爸总给我吃好的,但我吃着累——花生、橘子、板栗、鸡、鸭、鱼,样样我吃着都累, 因为我的姊妹们没有, 我心中挂记他们;爸爸总叫我不劳动,但我总去挑柴、挑水、挖野菜,因为我的姊妹们都劳动;爸爸从不说我好,只是将我每学期的三好学生奖状贴在家中他做生意的地方,想让人人都知道。我想爸爸是想我这个女儿能接班。

爸爸对二哥爸爸不放心,总是很长时间坐在二哥床边说教;爸爸总对三姐叹息;爸爸总对四姐用棍棒; 总对弟弟用耐心说服; 对大姐是表扬。但对我,爸爸从不说好坏,只是我八岁时爸爸就让我当家了。

爸爸有些名言:“无事不蹬三宝殿”; “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吃饭不准下桌”; “不准说漂亮”;“晚上不出去”;“女孩不随便与男孩子说话”这些都是爸爸常常教育他们四姊妹说的话, 因为爸爸对大姐是用表扬。 爸爸对我从不教育也不表扬。但爸爸的领导、同事、朋友、亲戚都对我的四姊妹说:“你们如果像华杰就好了。”

后来我考学校,爸爸不让我走,叫我考中专,他想把我留在他身边。我违背了爸爸的命令,听从了学校老师的安排,考高中,考大学。后来我考上了高中,我考了非常高的分数,超过同去考的我的两位老师,我的老师们谦虚,居然到处说我考得比他们还好。我虽然违背了爸爸的安排,爸爸心里真高兴。

后来我考上了四川农业大学,我们一大家人都反对我去,因为我本来成绩很好,但不知为什么只考上农业大学。我的大姐说:“您的同学都考那么好,您居然考这么差,我不信。我们去查卷子。”但我不准。我从小就想当作家,因此考农业院校不合适,但我学的是理科,也许农业院校更能使我体念生活。爸爸本想让我当医生,我的分数也够,我没按照爸爸的旨意报医学院,却报了重庆机械学院等,农学院等。我心里很想到重庆机械学院学工,我的分数也够。我时常违背爸爸的心愿,但爸爸从不说我,反而高兴。后来来的是农业院校的入学通知书,我不知该不该去,因为爸爸想我学医,我想学农、学工,体会生活后当作家。 就在我拿不定主意去不去农业院校时, 爸爸坚定地说:“去,爸爸支持你。”

后来我看《圣经》, 发现很多东西都我知道,特别是《箴言》、《传道书》的内容,好像爸爸总在我心里灌输了很多很久, 至少是他在教育其他姊妹时我听到的。我看《诗篇》总觉得心里甜蜜,总觉得会唱,后来主把我放在天堂般的屋子里养伤,我特别喜爱唱大卫的诗,但不知哪里学会的,当我以家乡的一切姿势演唱时我就觉得我的心中在念大卫的诗,那时我猛然醒悟,原来小时候我爸爸总用大卫的诗教我,所以小时候我的诗写得特别好,而且十四岁就在全校念,我也猛然醒悟家乡也有很多人才,像爸爸不就是一个。原来爸爸不在意我读什么大学,是在意的是我的理想。

我结婚后受到重大打击,因为我的婆家认为我是农民家庭出生的而歧视我。这时从不表扬我的父亲开始在信中总对我说:“您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我不解,觉得爸爸很奇怪,哪里有父亲这样表扬儿女的,但我每每有爸爸这句话就能战胜婆家歧视的语言,就能在婆家人说歧视我的言语时从不回嘴,心里也决不难受。

爸爸的这种信件一直伴随着我,我在爸爸的全力支持下出了国,当我在国外时爸爸依然给我写信,依然说:“您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我总处在一种“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的状态中, 因此我从不受一切外国的人、事、物、情的诱惑,爸爸的这些信件伴随我在国外读完硕士,博士,拒绝了高薪聘请回到了祖国, 这时我才想起爸爸是祖国的战士,因为他参加过解放运动,又参加过抗美援朝。爸爸曾用生命为祖国打仗,保卫祖国。爸爸也为我打仗——打保卫战。

我的家世在我结婚二十年后被婆家知道,我从不说自己不是农民出身是我队农民没偏见,是因为我对农民没有歧视。我这个女博士没有婆家的歧视了,有了社会和家庭的尊重,但这时我才发现自己远不是什么“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那是爸爸在我危急时刻的教育我、鼓励我、表扬我。 这样的信件爸爸写了十几年,每封信中都有那句“您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爸爸一直写到他去世。现在爸爸没有了,但我每每想起爸爸,就想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这就是爸爸对我的教育。

2006/12/25于上海

我的母亲

我两岁时我的母亲就离开了人世,留下她的六个孩子在这世界上。我太小了,记不清楚母亲是什么样,但是我却知道一个没有母亲的孩子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当我逐渐长大而认识到母亲的重要性时,没有任何人告诉我有关母亲的任何事。我的姐姐们似乎已习惯了没有母亲的生活,只有当家中缺乏开支或某个姊妹生病时,她们才会提及母亲,大姐总会说:“如果妈妈还在的话……”

父亲从不提起母亲,但他对我们几个孩子都很好。当我们向他询问母亲的事时,他总是低头吸烟。尽管他沉默不语,但我们仍要追问,有时他会抬起他过早花白的头来喃喃地说到:“时间会冲刷掉你所有的记忆。” 我不明白父亲为什么要说:“你的记忆”而没有别的言语。我想他已经忘记了我的母亲,尽管我母亲去世后他没有再婚。

1980年,我考上了大学,当我离开家乡去上学时我知道我再也不会回到家乡小镇来生活了。我的父亲似乎将我的心思了解得一清二楚。他默默地为我整理行装,除叮嘱我该带些升学行李外,一言不发。当我与父亲在火车站站台上告别的时候,我的眼泪流了下来,我看见父亲眼里也有泪光在闪动。当我正要上车时,父亲看着我,用近乎命令的口气说到:“做一个象你母亲那样的人!”“我母亲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不由自主地问道,意识到父亲这是第一次向我谈及母亲。父亲紧盯着我,一字一顿缓缓地说道:“一个妻子和一个母亲!” 然后他便转身向出口处走去,没有再看我一眼。

我顿时变得无声了,但对我母亲却了解了许多……许多……

2000/12/12于上海

我的继母

我的继母在我眼里是那样的渺小, 我嫌她丑,她满脸土黄色,个子矮小,背有点驼, 不像我家的人个个有着又白又红的脸庞, 身材较好,帅气十足; 我嫌她脏,因为她经常喂猪喂牛,挑粪挑土,不像我家人, 有的是机关干部,有的是企业白领; 我嫌她穿着打扮不入时,包个白头巾,穿件蓝布衫,皱巴巴的,不像我家的人,我家的人穿着打扮入时,大姐穿的总是软缎的中式服装;三姐喜欢穿飞机皮鞋,就是在那些最困难的年代四姐的笔挺的蓝布衣服上都有着闪亮的有机玻璃扣子;而我五岁就喜欢穿黄裤子穿白网鞋;我不喜欢我的继母, 因为我觉得她的一切都需要我们教。

但我爸爸喜欢她,爸爸常说:“您们的继母一个人抚养两人,两个都不是她亲生骨肉,一个是她死掉丈夫的母亲,一个是没有父母的孤儿,你们继母的品行好。”

我想:“她抚养两个人关我家什么事呢?反正我母亲比她强,过去是镇里数一数二的头面人物,娶她就是不配我家!”

但爸爸总是说:“您们的继母一个人抚养两人,两个都不是她亲生骨肉,一个是她死掉丈夫的母亲,一个是没有父母的孤儿,虽然她是迫不得已,但她还是在做,你们继母的品行好。”

我以为爸爸喜欢她,夸奖她有些言不由衷,主要是怕我们与继母搞不好关系,才不断地说她养婆母、养弃女的美德。

我在国外留学时爸爸为了不影响我的学习,几乎从不跟我提家里的事,甚至他去世也不准告诉我。但就在爸爸去世的头一年,爸爸写信来告诉我:“您母亲死了,您别太伤心。”我想我爸爸真是喜欢我继母,因为他居然不写继母,写母亲! 我也不知道伤心与否,因为我似乎从来都不为继母的事上心。

我三十几岁后,我的继母的影子又跳进我的脑海,因为我整天为公婆与我的关系烦恼,为工作奔波,为孩子操心, 我想她那时在农村,一个人,又要养年老的没了儿子的婆婆,又要养别人的没了父母的养女,还要受别人的欺负,该是多么的艰难啊,因此我明白了爸爸为什么娶了又丑又老的继母, 的却是为了她那又养婆母,又养别人弃女的品行,因为她虽然和我爸爸结了婚,但她怕搞不好关系,一直住在乡下,据爸爸在那封信里说:“您母亲是将女儿出嫁、婆母辞别人间后才到爸爸身边。可惜来了不久就因积劳成疾去世了。”

于是继母她那个小人物的影子在眼前渐渐地放大、放大……

2006/11/20于上海

爸爸的卧室从不用打扫

小时候我很喜爱父亲的一些美德。

“爸爸的卧室从不用打扫!”这句话在我的心里是说爸爸的高尚道德情操。因为爸爸一生娶了三个女人,不了解的人以为我爸爸娶女人是因为色,其实爸爸娶女人都是因为他高尚的道德情操所致。

爸爸娶的第一个女人就是我的生母,生母在我两岁, 我弟弟九个月大时就死了,留下我们六个孩子,最小的弟弟只有九个月大。爸爸在生母死后总有句老话:“死得叫花子的老子,死不得叫花子的娘”他总这么说,意思是应该死他而不死我们的母亲。我们知道爸爸是如何爱我们的母亲,他认为母亲更能养好我们,所以他愿意拿命去换母亲的命回来。不相信迷信的爸爸在逢年过节总给他的第一个妻子——我的生母烧纸钱, 以寄托他的怀念,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我们长大,一直延续到后来我们家来了继母时也一样。由此“爸爸的卧室从不用打扫!”在我心中响了一响。

后来爸爸娶第二个母亲了,继母一点都不漂亮,而且她还有两个女儿在涪陵武龙大山里要养活。爸爸娶她为我们烧饭,同时继母也能寄点钱回山里养活她的两个女儿, 爸爸在经济上很宽裕, 因为他有两份收入。一份是他的工资收入, 另一份是民政局给爸爸的抚恤金——爸爸曾在参加保家卫国的抗美援朝的战斗中负过伤。“爸爸的卧室从不用打扫!”因为爸爸并没有要继母的两个已成年的女儿住到我们家里来,只要那个年老色衰的继母与我们同住,真像爸爸说的,找个人为我们烧饭。由此“爸爸的卧室从不用打扫!”在我心中响了两响。那个女的——我的第一个继母在到我家一年多后就发现爸爸常在县城办学习班,很难回家,于是她提出离婚,要走。她走时跟我爸爸要钱,乡、区政府公断不给。但爸爸还是给了她800元钱,那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800元钱是很多钱。爸爸从没有说过她一句坏话,还把她离婚的罪名挪过来担在自己身上,说是她烫坏了弟弟的脚爸爸要离的婚。

爸爸和第一个继母离婚后,因为我和弟弟还小, 他发现家里确实需要人,爸爸准备再娶一个继母。爸爸准备再娶的消息传出后,很多人为爸爸介绍人选。其中一个人选是重庆下放到我们当地的一个年轻知青,那女的对我爸爸很好,给爸爸做鞋,还带我去她家,她对我们也好得很,给我买非常好的白色绿条纹布做衣服,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那个时候不容易。她还在端午节作泡粑给我们送来,我们很感动。而最让人记得住的是她的漂亮,她有1米70高,白净的脸庞,时常穿着得体的衣裳。我本以为她会成为我的第二个后妈,爸爸也很有娶她的意思。但她的成分不太好,爸爸为了验证政府对这桩婚事的看法,特地带了公社武装部长去她家, 因为爸爸是抗美援朝的英雄, 政府对他的婚事也管。政府因为她的成分不好不允许爸爸娶她,尽管爸爸很想娶她,但爸爸终于没有娶她。由此“爸爸的卧室从不用打扫!”在我心中响了三响。

第三个母亲即我的第二个继母是在我十一岁时娶进家门的,继母四十几岁,脸色土黄色,穿的衣服都是别人给她的。爸爸娶她的原因是看她很可怜,她一个人养个别人的弃女,还养没了儿子的婆母。谁都知道在农村一家只有又老又小的三个女人的家庭很受人欺负,所以爸爸娶她。但爸爸从不说自己的好,也不说自己是帮人,总是说娶后妈是因为她品行好。爸爸总是对我们说:“您们的继母一个人抚养两人,两个都不是她亲生骨肉,一个是她死掉丈夫的母亲,一个是没有父母的孤儿,你们继母的品行好。” 由此“爸爸的卧室从不用打扫!”便在我心中留下了定格,虽然他娶了三个女人,但“爸爸的卧室从不用打扫!”

2006/12/25于上海

一碗鹿茸蛋

鹿茸是什么, 中国人认为是最好的东西之一,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没有几户人吃得起鹿茸。

我小时候, 我家还算可以, 爸爸是国家的英雄, 有国家的抚恤金, 又有工资, 但姊妹很多, 六个, 加上嫂嫂, 爸爸就有了七个孩子。

我们喜欢自己的姊妹, 但不喜欢嫂嫂, 因为嫂嫂是别人家的人, 所以我们总是欺负嫂嫂。

山里人喜卖补品, 鹿茸、虎骨、虫草、灵芝、人生之类的东西。有一次有一个山里人卖药卖到家门口, 爸爸想鹿茸补身子,所以买了一些。爸爸用鹿茸蒸蛋,蒸好后端出放在桌上, 一碗黄黄的昂贵的鹿茸蛋。

我们都很想吃, 都想爸爸多分一点给自己, 这时爸爸沉重地拿来碗,将三分之一的鹿茸蛋挑在一个碗里, 爸爸对我们说:“这碗给嫂嫂。”我们几姊妹的脸一下子沉了下来, “为什么给她那么多?”我在心里问。我以为嫂嫂不应该吃这么多贵重的东西。

爸爸看着我们不满的眼神语重心长地说:“您们的嫂嫂在我们家, 她没有亲生的爸爸妈妈亲姊妹在身边, 我们痛她她也会感到孤独, 如果我们不痛她, 她便更感到孤独了。想想你们嫁出去,别人家不痛你们,您们会是什么样?”

我们低垂了眼睑,虽然舍不得但也懂道理,爸爸用手摸着我们的头说:“好孩子。”我高兴地将三分之一的鹿茸蛋端去给了将自己关在屋子里的嫂嫂。

爸爸素来是不吃好的, 只给我们吃,我们几姊妹吃着三分之二的鹿茸蛋,心里高兴极了, 嫂嫂这时端着碗出来与我们同吃,嫂嫂感激我们,一贯怨恨的眼睛充满了感激的泪光。

2006/5/25于上海

端饭

我的大姐夫、大姐的婚姻很奇特,因为既不门当户对,也不是自由恋爱。在那一城镇户口特别珍贵的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姐——一个有国家正规工作的城镇人和大姐夫——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人结了婚。这婚姻是爸爸安排的,所以大姐也没有什么好说的,只好退了自己谈的学校老师,与大姐夫结了婚。据说爸爸之所以安排这桩婚事,是因为大姐夫最喜欢帮我妈挑水,那时大姐夫在镇上跟人学裁缝。

婚后的大姐夫与大姐分居,因为大姐在城里,大姐夫在农村,但那时镇上还有集市,所以大姐夫每逢赶集都会到镇上来摆摊收人要做的衣服的布料。

每当大姐夫来我们镇上摆摊收布料,爸爸就特别高兴。那时的家真是平淡,我们也要三、五天才能吃上肉,一般人家更不用说。爸爸知道大姐夫在农村没什么好吃的,所以在大姐夫来镇上时总是要给大姐夫炒上一些荤菜,比如肉、猪肝什么的,然后捡一只大碗,盛上饭、菜叫我给大姐夫端去。大姐夫吃,但我从没听见大姐夫说过感谢, 因为他知道爸爸从不要人感谢。

这样端饭我端了好几年,直到后来我离开家乡上学走了,家里给大姐夫端饭的任务就由我们的继母担当了。爸爸从不给大姐夫端饭,因为爸爸不想让大姐夫知道是爸爸一定要给大姐夫端这饭。

2007/2/28于上海

嫩玉米粑

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父亲从不吃嫩玉米粑,我们也不吃,因为嫌嫩玉米磨得粗糟。

但是后来爸爸却吃起来,而且是一大口一大口地吃,而且那些嫩玉米粑都是农民给他端来的。每当有农民给他端来嫩玉米粑时,他都非常高兴,坐下一口气吃完。很奇怪,他从不叫我们吃,我想:“爸爸知道我们不喜欢吃那粗糟的嫩玉米粑。”

有一次我看见爸爸又在桌边吃农民端给他的嫩玉米粑,我问:“爸爸,您为什么现在喜欢吃嫩玉米粑了?”

爸爸对我说:“爸爸觉得好吃。”

我知道那嫩玉米粑并不好吃,缺油少盐,又粗又糟。

“这是为什么呢,爸爸?嫩玉米粑并不好吃,缺油少盐,又粗又糟。”我问到。

爸爸说:“你记得你十一岁那年,爸爸受一个生产队长的请求,去把那条吃他们生产队玉米的狗打死了。后来那狗的主人找上门来闹事,还要打爸爸。 这事传开了,农民们知道爸爸为了他们的利益,宁愿牺牲自己,所以农民将他们还没有成熟的嫩玉米磨碎后给爸爸做粑端来,是农民的一点心意,这就是爸爸为什么爱吃嫩玉米粑,是农民的心意。”

爸爸说完又低下头去大口大口吃玉米粑。

“爸爸吃嫩玉米粑是爸爸对农民的心意。”我在心里说。

2007/2/28于上海

同类推荐
  • 树洞的秘密

    树洞的秘密

    我们的青春是一场盛宴,只是激情过后,有人高歌前进,有人泪流满面。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树洞,那里都藏着一个无法诉说的秘密。
  • 意想不到的

    意想不到的

    成王败寇,愿赌服输,是再浅显不过的道理。可惜,我们常常因为那一点可怜的自尊让不甘心无限发酵。
  • 福安小院

    福安小院

    一别经年,沧海桑田。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再回首,我已不是少年郎!怀念一段平淡却又难忘的回忆,留恋几个淳朴而又真诚的知己。回到那个永远无法忘却的福安小院,那儿有一个慈祥的老奶奶。
  • 顽石怪谈

    顽石怪谈

    所作十个小故事,本都为平凡人事,抽象而为之怪谈。。。。。
  • 阴山

    阴山

    真的要进去么?我看了看眼前的灰色石棺,感觉心里慌得厉害。我后悔了。可,我别无选择。咬了咬牙,强压下心中的恐惧,我微微颤抖着往石棺里迈了进去……——这是一个由后山开始的故事,这是一个令三代人忌惮乃至是恐惧的禁忌的由来。
热门推荐
  • 那年战争笔记

    那年战争笔记

    那年的战争让人不得不想起继续去回想,那本日记,将会成为真正的笔记,当自己回想起自己能够回去那个时代,当那场战争重新降临在自己身上……一本以日记的样式来介绍那年的战争(战争代号:4923)……我,弗朗得·杰,一个永无畏的战士,身边的战友相继而去,留在我身边的只有敌人,还有那些外星侵略者,一次次合作但是也有一次次的对抗,那家伙,到底是好是坏?当年的我到底为了什么喝下血池之水?不管如何,我想要知道一切!为了我自己,为了队友,和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美好,直到那一次我终于“死”去。
  • 星际之王天行健

    星际之王天行健

    一段辉煌的宇宙传奇,无数奇妙的星际历险。…………………………………………………星际武侠的开端,科幻也需要精彩!…………………………………………………☆这本小说以星际历险为主,主人公天行健的所有故事都将在星际冒险中展开。作为本书的作者,我很希望能够通过天行健的故事,为大家展示一个奇妙的宇宙空间,一个充满惊喜的未来世界。☆精彩摘阅:站在雷神号的甲板上,你就好像站在了整个宇宙的中心!宇宙深处的黑暗让你感触它的深邃与恐怖,近处的光亮却又让你发觉它的美丽和真实。望着点点的星光,以及由那些光亮所组成的各种炫美的图案,你都会忍不住想要伸手去摸一摸,触碰一下那美轮美奂的太空奇景。那广袤寂静的星空,那无拘无束的心情,以及那被宇宙环绕的真实感觉,是你在飞船里面所永远无法体会到的。
  • 男宠驾到

    男宠驾到

    圣豪集团总裁欧阳圣,以冷傲著名的欧阳圣,一遭落魄,沦为她楚潇潇的男宠……
  • 新世纪法师

    新世纪法师

    霍云舟可以是君子,也可以是流氓。是做受人敬仰的谦谦君子,还是做被人爱戴的臭流氓,这是一个很艰难的抉择。
  • 你拿什么改变世界:比尔·盖茨送给年轻人的管理礼物

    你拿什么改变世界:比尔·盖茨送给年轻人的管理礼物

    本书以独特的视角从微软公司成功运作的过程中,提炼出比尔·盖茨成功的管理思维,并列举了微软公司众多的成功案例。相信无论是创业者、管理者还是渴望成功的人都会从本书中找到能给予自己帮助的经验和策略。同时,为追求事业发展的个人和企业,带来一定得启发和借鉴。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蜜爱百分百:影帝独宠小萌妻

    蜜爱百分百:影帝独宠小萌妻

    【以宠为主,男女主身心干净,1V1,欢喜结局,放心入坑,后文绝对精彩】“壁咚,床咚,地咚……都试过了,要不要试试琴咚?”某男神瞄了琴一眼,坏笑道。“……”“哦,你要胸咚我?”某男神恍然大悟。某女一脸崩溃,天呐,谁来拖走这坨不要脸的混蛋!这还是她认识的那个魅力男神吗?某天有人问道:“为什么二人吵架每次都是你先认错?是她有什么杀手锏吗?”某男神冷哼一声:“从我们吵架的那一刻起,就是我做错了。而她,就是那个杀手锏。”国民魅力男神花样蜜宠妻,被誉为“宠妻成狂第一人”“21世纪夫君新标准”男友力老公力MAX!众人齐唱:“就让大雨冲刷,励嘉年的家,让他了无牵挂,浪迹在我家!”
  • 青春无题

    青春无题

    人最重要的是找到属于自己的世界,人生才有意义!在成长的路上,任你有再多棱角,也会随时间的流逝而磨平,最不想看到最不想做的事情,现如今都随波逐流,随遇而安,无奈的去完成,去听、去看、去做··········
  • 步步为营:绑到身边来

    步步为营:绑到身边来

    能看到所有人的过往和未来,唯独只有他。看不到没关系,那就绑到身边来,小样的,看你到底有啥能耐,为啥就你和别人不一样
  • 太古无伤

    太古无伤

    【唯美玄幻,爱恨情仇将如何上演?请收藏阅读,你值得拥有】佛曰,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我道,回头者,懦夫,前进者,海阔天空,任其遨游。心先容天地,再容万物。若天地不仁,斩之;万物不公,杀之!此乃人之道,神魔之道,剑之道也……少年身负至强武魂不死鸟,习最强武技《斩天拔剑术》,诸天万界,亿万星辰,少年傲然崛起了。只惜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抱着怀中冰冷的尸体,他仰天咆哮。沉沦魔道,不归路上,他一人一剑,渐行渐远。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当繁华落尽,手中之剑便永远无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