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54600000010

第10章 水稻虫害(5)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8-9毫米,翅展18毫米。翅黄褐色,前翅有3条黑褐色条斑,中间1条很短,翅外缘有1条黑褐色宽边。雄蛾前翅前缘中央有1个突起的小黑点,黑点附近有暗褐色毛和黄褐色长毛;后翅有2横带,外缘有灰黑色宽带。身体背面黄褐色,腹面白色。静止时前后翅斜展在背部两旁,雄蛾尾部举起。卵扁平椭圆形,长1毫米,宽0.5毫米,初产时乳白色,卵壳表面有隆起网状纹。孵化时淡黄色,眼点黑色,孵化后残留卵壳白色半透明。被寄生的卵赭红至紫黑色。卵散产在稻叶叶面、背面和叶鞘上。幼虫共5-6龄。初孵幼虫1-2毫米,头黑色,体淡黄绿色。2龄幼虫头淡黄褐色中两边各有1个黑点,体黄绿至绿色中前胸背板有2个黑点。3龄幼虫体长5-6毫米中前胸背板有4个黑点,中、后胸背板各可见2个黑点。4龄幼虫体长8-9毫米,前胸背板的黑点外侧2个变成括弧状,中后胸背面有8个小黑圈,前排6个后排2个,气门黑点状严5龄幼虫体长14毫米左右,气门黑点明显增大。老熟幼虫体长毫-19毫米,头褐色,全体橘红色。预蛹时体橙黄色,体节膨胀。蛹体长7-10毫米,圆筒形,尾部尖削,有8根臀棘。初蛹体淡黄白色,渐变黄褐色,眼点红褐色至褐色。翅纹明显可见,各腹节背面的后缘隆起,近前缘有两根棘毛排成两纵行。显纹纵卷叶螟与稻纵卷叶螟相似,其主要区别是,成虫体较稻卷叶螟略小,前翅有3条灰黑色纹,横贯全翅,外缘灰褐色宽带两端内折成“]”形。

【发生规律】适温下可多代连续繁殖,世代重叠发生,全国每年发生1-11代,分为5个大区:南海9-11代区,主要危害代是第1-2代于2-3月危害早稻卵-8代于7-9月危害晚稻;岭南6-8代区,主害代是第2代于4月下旬至5月中旬危害早稻,第6代于9-10月危害晚稻;江岭5-6代区,主害代是第2代于6-7月上旬危害早稻,第5代于8-9月中旬危害晚稻;江淮4-5代区,主害代是第2、3、4代于7-9月危害早稻、中稻和晚稻;北方2-3代区,主害代是第2代于7月中旬至8月危害中稻。1个世代历期1个月左右,5月之前和9月之后为35-月天以上。每年春季,成虫随季风由南向北迁飞而来,随气流下沉和雨水拖带降落下来,成为非越冬地区的初始虫源。秋季,成虫随季风回迁到南方进行繁殖。我国东半部春夏季自南向北有5次迁飞过程,夏秋季自北向南有2-3次回迁过程。迁人区域分为主要迁人区和波及迁人区,波及区只有少量蛾迁人,能跨一个发生区或一个亚区,成为世代重叠发生的主导因素。高山区还有垂直迁飞现象。主害代是迁人虫源时,常伴降雨过程,迁人蛾量大则大发生。迁出时,雌蛾卵巢滞育,羽化幼期目卩大量迁出,当地很少产卵,蛾量虽然很大但发生很轻。3月至4月上旬成虫迁人我国南海9-11代区当月中旬至5月下旬,迁人岭南区和岭北亚,亚区迁人江淮北部,由江淮南部迁人JC方2-3代南部。2-3代区成虫羽化后,再迁至黑龙江等东北稻区。7-8月台风影响,岭北和沿江江南稻区成虫向南回迁,形成福建、广东南部、浙江温州的回迁虫源。北方稻区9月上旬至10月中旬有2次虫蛾迁出峰向南回迁。本地虫源或部分迁人虫源时,雨量、雨日、温度、湿度等气候因素是影响大发生的主导因素。发育适温为22-28°C,成虫盛发期和卵盛孵期的两旬中,雨日10天左右,雨量个0毫米左右,温度25-28°C,相对湿度80%以上,则大发生。气温28.5°C以上,相对湿度70%以下,成虫死亡率94.4%,每天有4个小时气温35°C,相对湿度70%以下,初孵幼虫死亡率90%以上。水稻分蘖至孕穗期,特别是氮肥多则稻叶嫩绿,郁蔽度大,灌水深的田块,发生尤重。

成虫白天多停息在叶背,遇到惊扰即飞走。夜晚活动,有明显的趋光性和取食花蜜的习性。雌蛾有趋嫩绿选择产卵的特性,黄昏后7-12时产卵尤盛,卵散产于稻叶面和嫩叶鞘上,水稻分蘖期至孕穗期多产于上部1-3片叶上,孕穗至抽穗期多产于剑叶上。产卵量的多少取决于成虫羽化后有否取食花蜜作补充营养,一般每头雌蛾产卵个-50粒,多者可达150粒以上。成虫寿命6-17天,产卵期4-5天。初孵幼虫多在稻苗心叶、嫩叶鞘内,以及老虫苞和稻蓟马危害的卷叶尖里,啃食叶肉,呈小白点状,称“啃食白点期”。2龄幼虫啃食叶肉留皮,呈白色短条状,吐丝纵卷叶尖1.5-5毫米,称“卷尖(束腰)期”。3龄幼虫啃食叶肉呈白斑状,纵卷叶片虫苞长10-15毫米,称“卷筒期”。4龄以上幼虫暴食叶片,食肉留皮,称“暴食白叶期”。每头幼虫可食稻叶6-10片以上。老熟幼虫在稻丛下部枯叶鞘内、枯黄叶片稻丛之间、老虫苞里、新鲜叶片和田边杂草丛间叠苞结茧化蛹,或在土隙缝中化蛹。幼虫抗寒力很弱,温度0°C时幼虫经14小时死亡。蛹抗寒力也很弱,温度0°C时经16小时死亡。稻纵卷叶螟的天敌约80余种,各虫期都有天敌寄生或捕食。天敌中以拟澳洲赤眼蜂、稻纵卷叶螟绒茧蜂和草间小黑蛛为常见的优势种,对纵卷叶螟的控制作用最大。

【防治措施】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则兼顾生物防治,重点抓好化学防治。

(1)农业防治选用抗(耐)虫水稻品种。合理施肥,使水稻生长发育健壮,防止前期猛发旺长,后期恋青迟熟。科学管水,适当调节搁田时间,降低幼虫孵化期田间湿度,或在化蛹高峰期灌深水2-3天,杀死虫蛹。

(2)生物防治保护利用天敌,提高自然控制能力。纵卷叶螟天敌约80多种,各虫期都有天敌寄生或捕食。卵期寄生天敌如拟澳洲赤眼蜂、稻螟赤眼蜂,幼虫期如纵卷叶螟绒茧蜂,捕食性天敌如蜘蛛、青蛙等,对纵卷叶螟都有很大控制。

(3)化学防治根据水稻分蘖期和穗期易受稻纵卷叶螟危害,尤其是穗期损失更大的特点,药剂防治,应掌握狠治穗期受害代,不放松分蘖期危害严重代别的原则。施药时期应根据不同农药残效长短略有变化,击倒力强而残效较短的农药在孵化高峰后1-3天施药,残效较长的可在孵化高峰前或高峰后1-3天施药,但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实际,结合其他病虫害的防治,灵活掌握。用下表中常用的杀虫剂,可以较好地防治害。

34.水稻秧苗生长缓慢,白根少而短,叶片有10%-20%枯萎,重者全部枯黄死亡,是什么害虫造成的?

水稻秧苗生长缓慢,白根少而短,叶片有10%-20%枯萎,重者全部枯黄死亡,是稻摇蚊的危害状。稻摇蚊属双翅目长角亚目摇蚊科害虫,俗称红虫子、红线虫。世界性分布,遍及各大区。

【危害特点】以幼虫危害水稻的幼根和幼芽,造成浮苗,并取食未发芽的种子胚及胚乳,使种子不能发芽,水稻秧田和直播田受害严重。秧苗受害轻者生长缓慢,白根少而短,叶片有10%-20%枯萎;重者全部枯黄死亡。

【形态特征】成虫微小至中型,翅短于身体,停息时前足举起,上下摇摆。体形大体与蚊虫相似,体色多样,白色、黄色、淡绿色、黑色不等,可有鲜明的色斑。头部相对较小,复眼发达,小眼面之间可生有小毛。无单眼。触角柄节退化,梗节发达,球状,鞭节丝状。口器退化。卵球形或长椭圆形,白、黄、褐色或红色,产下日寸常数十粒至数百粒包埋于胶质中,形成胶质长带,或成块状。幼虫淡色,部分种类因体液中含有血红素而身体呈血红色。身体细长,各体节粗细相近。

【发生规律】每年发生2-3代,第1代危害水稻。以成虫在杂草中越冬。成虫于第2年5月上旬出现,月下旬产卵,3-4天卵孵化为幼虫并危害。摇蚊成虫几乎不取食,或摄食少量含有糖分的液体。夜间有强向光性,灯下常见。羽化后常有婚飞习性,雄成虫成大群在清晨或黄昏群飞,雌虫被吸引人群后即行交尾,交尾常在数秒钟内完成。雌虫一生一般只产一次卵,直接产于水面,或将胶质卵带粘附水生植物上。卵期由数日至数周不等,但多数种类生期很短成幼虫期占据整个生活史的大部分时间,由2周至4年不等,一般为4-5个月。

【防治措施】以农业防治为基础,重点抓好化学防治。

(1)农业防治排水晒田2-3天,可抑制稻摇蚊幼虫的危害。改水育秧为旱育秧,能够减轻稻摇蚊的危害。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防治该虫害较为有效的方法,用下表中的杀虫剂可以较好地防治该害虫。

期稻茎基部变黑、倒伏,是黑尾叶蝉的危害状。水稻黑尾叶蝉属同翅目叶蝉科害虫。分布遍及国内各稻区,为我国长江流域以南的水稻重要害虫。寄主除水稻外,还有小麦、大麦、看麦娘、稗、游草等。

【危害特点】水稻黑尾叶蝉以成虫和若虫群集于水稻茎秆下部剌吸汁液,影响水稻正常生长。受害处呈现棕褐色条斑,严重日叶片干枯、稻株坐苗枯死,后期稻茎基部变黑、倒伏。还传播水稻普通矮缩病、黄矮病等多种病毒病,造成的损失往往比取食危害大得多。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4.5-6毫米,黄绿色,头冠2复眼间有1黑色横带。雄虫体腹面及腹部背面皆为黑色,前翅端部1/3亦为黑色,其余鲜绿色。雌虫体腹面蒿黄色为腹背灰褐色,前翅端部淡黄褐色。卵长1-1.2毫米,长椭圆形,稍弯曲,初产时白色,半透明,后渐变淡黄色,较细的一端出现1对红色眼点。卵成块、单层,整齐地产于水稻叶鞘边缘内侧的组织内。产卵处稍隆起,淡褐色,可透见其内的卵粒。若虫共分5龄,头大、尾尖,体黄白色至黄绿色。老熟若虫体长3.3-4毫米。1龄和2龄若虫黄白色,微带绿色,复眼赤褐色。3龄若虫淡黄绿色为头部前缘黑色,后缘出现倒“八”字形纹为胸部和腹部第2-8节背面沿中线有2列褐色小点。4龄若虫头前缘褐色,除体背有点纹外,中胸背板增加1倒“八”字形纹。5龄若虫胸部出现倒“八”字形纹。

【发生规律】黑尾叶蝉每年发生的世代数,随纬度不同而有差别。北纬32。以北,如河南信阳、安徽阜阳以4代为主;北纬30°-32°之间,如江苏苏州、上海、浙江杭州、四川黔江,以5代为主;北纬复。-复。之间,如福建福州、广东曲江,以7代为主;广东广州发生8代。由于成虫产卵期长,因而田间各世代有明显的重叠现象。

黑尾叶蝉主要以若虫和少量成虫在绿肥田、冬种作物地、休闲田、田边、沟边、塘边等杂草上越冬,其中以紫云英、苕子田的虫口密度最大。越冬若虫羽化后的越冬代成虫,从越冬场所迁移到早稻秧田或早稻本田,是一年中第1次大的迁移期。第1代若虫盛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上句,以后大约每月1代,世代重叠明显,田间危害高峰期在7-8月份。成虫白天多在稻株中下部,早晚可到稻株上部叶片上取食。

黑尾叶蝉在国内许多稻区,如湖南、湖北、江西、浙江、福建、四川等地,于7月中旬至8月下旬如-4世代或3-5世代重叠发生,数量最多,是全年发生的高峰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随着早稻黄熟收割,在早稻上的成虫迁移到晚稻秧田和早栽晚稻本田,这是黑尾叶蝉一年中第2次的迁移期,并将早稻病毒传给了晚稻。其迁移高峰期是7月中下旬早稻大收割的时候。由于早稻后期黑尾叶蝉虫口暴发,因而给晚稻带来极大的威胁,这就是早稻连作晚稻受黑尾叶蝉和病毒病危害较早稻重的原因。

黑尾叶蝉性活泼并飞善跳,晴天时甚为活跃,低温、阴雨及大风时,则栖息于稻茎基部。受到惊扰时,横行斜走或飞走由趋光性强,天气闷热的黑夜可大量扑灯,有趋嫩绿习性,生长嫩绿的2-3叶期稻苗和本田返青期为成虫大量迁人期,也是病毒传播的关键时期。

在稻田内,发生初期以田边虫口密度较大,随后由田边和田中扩散蔓延。

冬季少严寒霜冻,春季气温偏高,降雨量较少,有利于黑尾叶蝉安全越冬,越冬死亡率低。同时春季3-4月气温偏高年份,能加快越冬若虫发育进度,提高其羽化率,有效虫口基数大,是大发生的基础,而且还有利于寄生黑尾叶蝉体内的矮缩病病毒的增殖。冬春长期寒冷,降雨量多,黑尾叶蝉越冬死亡率高,同时寄生于黑尾叶蝉体内的矮缩病病毒增殖慢,如连续低温,还会损失致病能力。黑尾叶蝉发生最适气温在28°C左右,田间相对湿度75%-90%。一般自6月气温稳定上升后,虫量显着增多,至7-8月高温季节,发生量达到最高峰,凡夏秋高温干旱年份,有利于黑尾叶蝉的大发生。各虫态历期:卵同4-25°C为8-11天;若虫同3-25°C为20-25天;成虫寿命同5-27°C为13-14天,越冬成虫可达120-170天。发生适温为28°C,相对湿度为75%-90%。

单、双季稻混栽稻区,稻叶蝉发生量大,危害重;次为连作稻区;若季稻区发生最轻。单季稻区叶蝉发生的前期和后期,食料都不足,虫口基数和以后发生量者受影向,所以单季稻区发生最轻。一般水稻早栽、密植、稻株生长嫩绿、繁茂郁闭还、气候湿度增大,有利于叶蝉的发育繁殖。糯稻上发生量大于稻,稻上生量大稻。

黑尾叶蝉卵期寄生蜂以褐色腰赤眼蜂为主;若虫和成虫期的寄生性天敌有螯蜂、趋稻头蝇和二点栉蝉等。捕食性天敌有多种稻田蜘蛛、黑肩绿盲蝽、小花蝽、隐翅虫等。

【防治措施】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田兼顾生物防治、人工防治及物理防治,重点抓好化学防治。具体防治措施可参考“稻飞虱”。在防治稻飞虱的过程中,可以兼治黑尾叶蝉。

36.水稻被害叶片成缺刻状,严重时稻叶被吃光,仅残留叶脉,甚至成光秆,是什么害虫造成的?

水稻被害叶片成缺刻状,严重日稻叶被吃光,仅残留叶脉,甚至成光秆,是水稻蝗虫的危害状冬水稻蝗虫主要有两种,即中华稻蝗和东亚飞蝗,其中中华稻蝗是我国水稻上危害最重的蝗虫。中华稻蝗属直翅目丝角蝗科害虫。东亚飞蝗属直翅目蝗科昆虫,别名蚂蚱、蝗虫,为迁飞性杂食性害虫中两者除危害水稻外,尚危害玉米、高粱、棉花、豆类及芦苇等禾本科和莎草科多种植物。

【危害特点】飞蝗的成虫和若虫(蝗蝻)均咬食植物的叶和茎即大发生时即可将作物吃成光秆。蝗虫的发生和危害令人触目惊心,尤其是蝗灾之年,具有突发性和毁灭性。

【形态特征】

同类推荐
  • 现代养殖实用技术

    现代养殖实用技术

    《现代养殖实用技术》对家禽、牛羊、水产以及其他经济动物的现代养殖技术进行了概括性、针对性地阐述,帮助您全面了解现代养殖的实用技术,帮助您确定最适合自己的养殖方向。
  • 特色南瓜

    特色南瓜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 茄果类蔬菜病虫防治原色图谱

    茄果类蔬菜病虫防治原色图谱

    本书系以作者长期在教学、科研、生产实践中积累的有关蔬菜病虫害方面的彩色照片和第一手资料为基础,介绍了各种蔬菜常见重大病虫的田间症状及危害特点、发生规律,重点介绍了病虫治理技术,使读者能够参照生动形象的病理图谱,对病虫害作出正确诊断,及时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提高病虫防治的技术水平,避免错、乱、盲目用药,生产优质蔬菜。
  • 农药知识(上)

    农药知识(上)

    《农药知识》系列丛书是作者在多年从事农药学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基础上,结合田间生产实践的经验编写而成的。书中内容详细介绍了农药的基本知识、常用农药品种的基本特性、防治对象、使用方法等。
  • 农业实用技术(农经政策卷)

    农业实用技术(农经政策卷)

    本书针对农民朋友在农村土地承包和国家就有关农民、农村、农业“三农”法律法规及政策方面,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方面遇到的实际问题用问答的形式作了详细、具体的解答。如土地如何正确流转,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的权利与义务,林地承包如何流转、山林自己是否可以砍伐等等。
热门推荐
  • 丑女终逆袭王妃娘娘请爱我

    丑女终逆袭王妃娘娘请爱我

    王靓靓穿越到另一个时空重生的爱情故事。赚钱太辛苦,混个王妃做做,
  • 天经变

    天经变

    道门灭,九教起。旷古大教一夜灭门,其中隐藏着何种秘密?道门遗孤道无乡,偶得道门无上真传,手掌阴阳战九教,拨开云雾灭神魔!扬昔日辉煌,震慑九教!
  • 地元传

    地元传

    千年前,格尔大星域科技之王——司都星政府对修士展开扫荡式捕杀。神境宗师阎奇带领万余名玄境宗师负隅顽抗,临死前,他们将毕生功力与智慧凝聚成地元。地元承载着一份道统,寄托了一丝希望,更背负着一段血海深仇。千年后,地球杀手朱吉被挑选为地元传人。他的使命是摧毁当下统治整个格尔大星域的凤王政府,给修士“余孽”们一片蔚蓝的天!恩……压力真大。
  • 仙宗策

    仙宗策

    苍生有念,道法无情!热血又残酷的世界,于云梦大山走出的少年,品尝百态,书写动人传奇。修行之路多坎坷,谁人可得长生?远古十万妖魔,强者纷出,除魔卫道。太古百派林立,何人独领风骚?突如其来的考古发掘,让他意外地卷入了另一片世界,生命轨迹由此改写,是偶然的意外?还是宿命的轮回?.....这是一片神秘浩瀚的世界,大到无边,战火纷飞!这是一个星空璀璨的时代,大教沉浮,百家争鸣!一人登山,谓之仙。而今,大道三千,万千修士踏上求仙之旅...
  • 我家是个垃圾堆

    我家是个垃圾堆

    他叫林总,林林总总的林总,不是林总经理的林总。他有一天发现他自己的家变成了外星人的垃圾堆....一堆莫名的黑暗高科技来袭.....在这个不靠谱的宇宙中,垃圾堆成为了唯一的宝藏山。靠着垃圾,武装自己,吹吹牛逼,宇宙无敌!
  • 星月皇妃——靓儿

    星月皇妃——靓儿

    一个异度时空的帝制国家,像漫画般的背景,等待她的是怎样的使命?王与王子的倾情,最终花落谁处?王为她征天下,王子为她弃天下,谁的情更深,谁的爱更重,该怎么衡量?只是一个吻而引起的前世今生,如果重来,你是否依然这般选择?
  • 何为天道

    何为天道

    何为命运?何为天道?龙岳的机遇是福是祸?为何一切都不是自己想要的?
  • 吸血鬼男神:丫头,别想逃!

    吸血鬼男神:丫头,别想逃!

    第一次遇见他时,见他和一个女孩在争吵,她好心上前去劝,可谁知他一看见她就开口叫她老婆,第二次遇见他时,她被他强吻,而后又被迫无奈与他同居,并且他还拿出一张婚约纸,靠!这什么节奏啊这,一来这学校,先是被人叫老婆,而后又是跟人同居,再来居然还多了一张婚约???〖1V1的绝宠文〗
  • 异能征途

    异能征途

    一个人,拥有预知未来的异能,他突然来到异地,回去后竟发现父母已不在,为了报复那陈家夺取了他们家的领地,他踏上了变强的道路。他就是刁乾明!
  • 苍穹颠峰之旅

    苍穹颠峰之旅

    上古神魔大战时期,皇帝(轩辕大帝)战胜炎帝之后与蚩尤在涿鹿展开大战,蚩尤战死,皇帝胜利,当时蚩尤被称为魔之战神,刀枪不入,为什么会败于皇帝,后来皇帝无故失踪,这背后种种隐情到底是什么原因。本书讲述了上古神魔大战千年之后,人间新的一代战神诞生,从而一直被列为传说中的天神界,冥界也现身人间,这又跟千年之前蚩尤和皇帝有过怎样的关系呢?到底千年之后会有一个什么样的秘密被揭开,天、人、冥三界将陷入什么样的局面,请阅读本书,享受更多的人生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