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殴?什么意思,打到服为止啊?”
“你个小嫚儿,怎么这么暴力,我说的是通过环境和氛围去感化他、改造他。刚才我不是说了家里有长辈嘛,还有其他认同保险的人,你就找抵触保险的人占绝对少数,认可保险的人占多数的时候,或者自己想办法创造这种场合,然后引领保险话题,这样抵触保险的人要么被动的听,要么成为众矢之的被别人教育,时间一长他也不会喜欢自己格格不入的状态,慢慢就变化了。但是我要强调一下,你可别心理变态,就总想着去’专治各种不服‘,毕竟这个群体不属于急需开发的,所以不要在这上面用太多精力,因为很可能在你认真工作的情况下,这类人未来只是你的消遣,并不是你需要的客户了。”
“不是我需要的客户?那我还费这个劲干嘛?”
“我没讲清楚,这个过程中会有人转化成你的客户,有的人需要时间长,在他成为客户之前,你可能已经不缺客户了。”
“你讲了半天我也没有听出我怎么就能忽然间不缺客户了,你不会是说我被考核掉了吧。”
“怎么会,因为接下来我要给你讲的是转介绍。真正能让你坐上销售冠军的客户来源途径。”
“原来前面讲的都是废话。”
“你听不听了?没有前面的基础你问谁去要转介绍啊?找周公要啊?我要讲的是转介绍的特点,它介于陌生和缘故之间,兼具两者的优点,第一转介绍的量像陌生群体一样,是没有上限的,第二转介绍不像陌生,因为存在第三方,也就是介绍人,所以信任关系是比较容易建立的,比较接近缘故。所以教育家、思想家、保险家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周游列国卖保险的时候就说。。。”
“你等会,孔子卖保险?你少忽悠我,这种瞎话你也说。”
“啊?我看电影,孔子到了一个地方有好多老百姓喊‘骗子’‘骗子’,和现在的保险代理人差不多啊,现在也好多人说我们是骗子啊。好了你别纠结,这点事还打断我。”看Annie又要讲话,我示意她先听我讲完。“孔老师讲了一句话: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对不对,你说这句话什么意思?”
“温习旧知识从而得知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成为老师了。”Annie一脸问号的看着我。
“错!你完全被你们体育老师给误导了!”
“什么啊!这是语文学的。”
“原来是体育老师教的语文,难怪。”
“你还是传达室大爷教的呢!你去查查,就是我说的那个解释。”
“唉,我告诉你,这句话的原意,听完你就知道为什么说孔子还是我国古代伟大的保险家了。‘温’指温暖、重温。‘故’指旧的,老客户、缘故。‘温故’就是指温暖回访老客户和缘故。要送温暖、贴心的回访,回访的老客户和缘故感到很温暖,这样就可以‘知新’了,知道新的客户,也就是老客户转介绍的。做到这一点,未来在寿险行业就‘可以为师矣’,做寿险大师了。经常去回访老客户和缘故,大家感情好了,在一起很温馨,就可以得到客户给的转介绍,获得新的客户,有了源源不断的新客户,就能在寿险行业做得很好,未来就可以有机会成为大师。感谢孔大师,向大师致敬!“我做了一个敬礼的动作,Annie一脸发现外星人的表情。
”你连《论语》都敢歪解,鄙视你,不过听起来有那么点道理。“
”姑娘,说话要负责任的,我这怎么是歪解?读书时千万不能有自己的想法,读完了千万不能没有自己的想法。咱这是在正确的读书理念指导下,发现的真实含义好不好。就像红孩儿是牛魔王的孩子吗?不读原著你都不敢想象,细思极恐啊!“
”不和你这种无赖讲这些了,你说说怎么开发转介绍吧,既然这个方式让你说的充满一股王霸之气,那你好好说说吧。“
”想要转介绍的前提是客户认可,要得到客户的认可,优质的服务是必须的。前面我们提到过客户服务,单纯的客户服务,维护好与客户的感情基本就可以了,而要转介绍,对专业度的要求就更高一层。谁都希望给别人介绍个更专业的人,至少自己心里觉得有面子。做转介绍一定明白一个事实:你要了不一定有,你不要一定没有!开口就有机会!“
”开口就有机会,那怎么开口呢?“
”通常就是直接开口,先问客户对自己的服务是否满意,然后表示谢意,一般成为你客户的人不会说不满意吧,接着就直接开口要。没有成交的人也一样。因为还没有教你话术的精髓,估计你现在也自己创造不出个话术,所以我先给你说个现成的例子,其实很多时候你要会随机应变应时应景的出口成章,不过这样需要有一些语言逻辑基础。来,请记录!‘请问我的服务您满意吗?非常感谢您的认可,您知道绝大多数的代理人会用他们80%的时间去寻找新的客户,只有20%的时间去服务老客户,而我跟他们不一样,我希望用80%的时间来服务我现有的客户,当然也包括您,只用20%的时间去寻找新的客户,这就需要像您这样有责任心、助人为乐的客户帮助我,您原意介绍几个朋友给我认识吧?“
”不愿意!“Annie一脸坏笑到。
”敬酒不吃吃罚酒啊?Miss.Annie我们做个游戏好吧?这张白纸的中间我写上您的名字,围绕着您的名字,我分别写上A、B、C、D和E,麻烦您在这五个字后面写上您最好的五个朋友,都是住在这个城市的,好吧。“
”四个行吗?我想不出五个。“这绝对是想为难我,不按套路出牌。
”可以,写好了吗?“等她写完了,我看了一下,很好,没有一个我认识的。”Annie我想问你一个问题,如果现在我们要结账,结果就差200元,你这四位朋友,谁会给你送钱来?“
”都会啊,不过C有点远。“
”这没关系,现在假设你突然有点急事,需要2万元,她们中谁会给你。“
”2万啊,D和B肯定拿不出这么多钱来,C我不太确定,A可以。“
”嗯,那需要十万呢?“
”都拿不出吧,除非她们问家里要。“
”那好,现在我们说的清晰一点,假设现在我们什么办法都想过了,也都用完了,只剩下这四位朋友了,我们急缺20万的救命钱,你知道没有钱医院是不给治病的,请问她们谁能给你?“
”都给不了啊,她们根本没有那么多钱。“
”Annie我想有一点你一定也是认同的,她们是你最好的朋友,她们心里一定是火急火燎的要帮助你,但是20万即使能凑出来,她们还有家人要照顾对吗?所以不是她们不重视你,而是她们真的无能为力对吗?“
”嗯,我一开始就理解。“
”那我现在问你,假如明天你接到一个电话,A躺在医院就差20万救命了,所有的希望都落到了你的身上,你告诉我,这位刚才你一直相信的,你有困难就一定会帮助你的好朋友,你原意救她吗?“
”当然愿意啊!“
”这么说你能拿出20万来救她了。“
”不是,我肯定想救她,可是我没有钱啊。“
”难道就因为一句没有钱,你就忍心眼睁睁的看着自己最好的朋友就这么无助的离去?“
”我不是有钱不拿,我真没有办法啊,难道要逼死我啊!“
”不要着急,如果我有一个办法,既可以让你的好友有钱解决问题,又不让你为难,还让她知道是因为你她才有这么一笔钱的,你有没有兴趣了解一下?“
”啊?真假,什么办法?“
”来,你先在这四个名字后面写上她们每个人的电话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