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涛只是吃不参言,他年纪还小,只管有好吃的就行了,别的事不操心。因为苏家的条件还是不错的,儿女们从小虽然说不上多富裕,但也衣食无忧。不过文涛觉的这枣子很好吃,也舍不得卖,但是枣子是姐摘来的,姐姐说了算。
不管娘和姐怎么决定,他是不管的。
苏房却说,“娘,这些你想晒就晒,山里还有好多枣子的,我是说再去摘了卖啊!”
她想这些枣子不只可以卖鲜枣,还可以加工成酒枣,她最喜欢吃酒枣了。至于别的加工方法她就不会了。
“这样啊,那好吧,原来山里有那么多啊。呵呵!”
这样的话姜清月就没话说了,山里还有很多,放着不摘的话肯定会掉到地上浪费了,以前可没中的谁说山里有这么大的枣子,那肯定是长在哪个不起眼的山沟里的。真是叫他们家赚到了。
可要是摘回来自家确实吃不了,卖掉也没什么。她不由看了女儿一眼,她的女儿看来是真长大了,竟然想到卖枣子赚钱了。
虽然这个时代经商不如务农,但是因为苏房他们的爹苏伦本身就是做商人的,姜清月自然也不反对苏房卖枣子的打算。
要是孩子他爹在的话也许会知道这些枣子的价值,毕竟他爹是走商的人。女儿看来是帮她爹去了,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所以苏房去城里卖枣子的事情就这么敲定啦,江清月是个慈母对女儿很宽松的,只是提醒她多注意安全,其他的事情只要没有危险她是不反对的。不管女儿做什么她都支持!
于是苏房又假装进山里去跑了一趟,摘了很多了枣子回来。然后,在赶集的这一天,她就坐上自己村里进城的牛车去了城里。
本来江清月是不放心的,她想要和女儿一起去城里陪着她卖,可是苏房说她已经长大了,可以自己去卖。叫娘在家休息等着就可以了。江清月就叫同村的车夫路上照顾着点女儿,记的回去的时候再拉女儿回来。车夫同意了。
其实江清月也有点怯场,她从没卖过东西,也有点不好意思,所以才轻易退步了。幸好苏房也没叫她失望,中午的时候女儿就及时回来了。把枣子全卖光了。这是后话。
苏房坐车进了城,就背着一筐枣子去集上转转,车夫提本她中午的时候在这里返村,要记的按时回来。
苏房的筐上面盖了一层布,别人不知道她里面放的是什么?她先不着急卖东西,先是在市场上转了一圈儿,打听一下市场行情。
她发现很庆幸的是,这里根本就没有卖枣的,只是打听了一下别的水果的价钱,一点也不便宜呢,水果都要一斤十文左右。因为物产不丰富,产量也不多,品种更少,所以物价很高呢!
粮食的价位也很高要四五文钱一斤。水果自然就更贵一点儿。这也很正常。
苏房觉得她的枣子既然是独一份,当然可以卖的更高一点。不过她也没要太高,就决定卖十五文钱一斤。
然后她才在市场找了一个合适的地方就铺上盖枣子的面,做了一个简单的地摊,把枣子拿出来一些放在上面,又拿出娘之前给她准备的秤,开始卖枣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