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212果然高开:太强了。
杨坤在17.50左右出掉,全部只用半个小时,盈利150万。
看来这种方法对路,那就继续坚持做。
一直比较顺利,做了两个星期,每天盈利100万左右。
呵呵,100万,一天,赚钱嘛,也就那么回事,找对方法,挺快的。
这天,杨坤盯上了695,如法炮制,
昨天收盘价9.65,今天高开9.95,回落,杨坤逢低建仓。
10点半左右,大盘上冲。
嗯,该拉升了。
10,10万股,
10.1,10万股,
10.2,10万股
10.3
10.35
10.40.
10.45,
股价迅速上冲。
10.50有阻力,10万股,扫掉。
10.55,
10.61,20万股,扫货,
10.61,
10.61,
10.61,
好,跟风盘上,
10万手封单。
嗯,不错,
看来又是丰收的一天啊!
委买盘10几万手封单,蔚为壮观。
突然,一笔1万手的卖单砸下来,再1万手,
2万手卖单,
涨停板上的封单像小贩见了城管一样,迅速消失得无影无踪。
妈的,有太不够意思了吧?
我们可是10万手,它才2万手,怕什么啊,
哎—哎,别走,别走啊,回来。
涨停板被砸开。
不是真成交,而是买盘撤单。
又好比打群架,一看对方来势汹汹,跟班小弟脚底抹油,一个比一个溜得快。
这是什么世道啊?
杨坤不服气,再次用1千手买单,试图封板。
10.61,1千手,
10.61,2千手,
还是不行。
拼了,所有资金全部打上,1万手,直接扫货。
10.61,1万手。
涨停板封住,
10.61,3万手封单。
这次明显感觉到,封单少,而且犹豫。
10.61,5千手卖单,
又开板了。
10.61,
10.55
10.45,
10.35,
10.20
直到10.20附近才止住,而这个价格已经接近杨坤的成本价。
账户上所有资金全买进了,股价还是没封住。
高位震荡,回落。
收盘9.95.
长上影线。
明天走势不乐观。
何以见得?
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
冲高回落,封不住的涨停板,第二天有几个走势好的,
但愿低开幅度不太多。
收盘后,杨坤照例要休息一会,电话响了,证券公司打来的:
“喂,杨老师,我们接到交易所监管电话,说您的账户不能那样下单,否则有可能被限制交易。”
屋漏偏逢连夜雨,正闹心呢,交易所也来凑热闹。
“为什么不能那样下单?”
“您在涨停板上下单太大,涨停板是敏感价格,所以您还是多规避一下。”
“那我是操纵股价啦?”
“这到不至于,交易所对这类交易查得很严,您还是注意一些。”
好吧,犯法的事咱不干。
你以为我想这样啊?
第二天,9.65开盘,低开3个点。
之后迅速下探,
9.55,
9.45,
9.42
杨坤成了待宰的羔羊,毫无还手之力,只能听天由命。
他盯着屏幕,而又不敢看账户上的亏损额。
“等着吧,看看怎么走。”
股价回落至9.4时,并没有继续下跌,而是震荡,全天低位震荡,反弹乏力,收盘9.55。
怎么办?
割肉走。
反正账户上还赚钱呢,怕什么。
做股票,前几笔操作很重要。杨坤在代客理财的时候发现一个规律:越是赚钱的账户操作越顺利,越是赔钱的账户操作越不顺利。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如果账户在前几笔赚钱,有盈利,后面的操作压力小,比较坚决,开仓和止损做得比较好。反正有盈利,不怕亏损。
如果开始前几笔亏钱,后面压力大。即使有机会,不敢下单,已经赔钱了,如果再赔钱怎么办?犹豫。有亏损,不敢止损,前几笔亏钱了,这次再亏钱,怎么交代?犹豫。
这可能也是实盘操作和模拟盘操作最大的区别,实盘操作会受到巨大心理影响,导致操作不坚决,优柔寡断,有时候会导致致命的错误。
第二天,695平开,
9.55,
9.80,
9.85,
不知道从哪冒出一股资金,股价迅速上冲。杨坤抓住机会,坚决出货。
9.85,500手,成交200手,不管它,继续砸
9.80,500手,成交300手,等等,成交500手,9.80的单子全部成交。
9.70,100手,
9.65,不出了,买单太少。
股价迅速跌回,连1000手都没出完。
好在这只股票还算活跃,杨坤用1天时间,出掉了所有股票,亏损300万。
虽然账户上还有盈利,但这次操作亏损额度很大,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股价封住涨停板,抛盘会迅速减少,因此可以用封板减少仓位。可是,如果股价封不住涨停板,抛盘会不断。
为什么涨停和不涨停,差别这么大?
原因在于涨停板没有波动,没有波动股价就没有向下走,价格固定,抛盘没必要走。
如果封不住涨停板,股价有起有落,人的情绪会随着股价起伏,会害怕,谁知道一会会怎么走呢,万一跌下来呢?所以,抛盘不断。
可是,如果主力资金在涨停板位置吃货太多,势必提高持仓成本,比如杨坤这次操作,如果能顺利封板,成本在9.80左右,没封住涨停,成本在10.25左右。成本高,仓位重,下个交易日出货有难度。
大单拉抬,迅速封板,都是对市场心理有重大影响的操盘手法,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决定股价走势,但不是每次都能成功。
695的失误,是偶然事件,还是带有共性的规律?
市场上,杨坤还有多少不知道的未知因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