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云对于斯巴达克思的到来是感到非常高兴的,为了今后战争的需要,也更是为了取得斯巴达克思的信任,他特意让卡洛斯放下手头上的工作,陪着斯巴达克思在城内外转了起来。包括被列为禁区的军营和武器制作厂。
担心斯巴达克思是罗马奸细的吉尔。梅内森、卡洛斯和阿凯等人见首领如此信任一个陌生人感到很不理解,纷纷的暗中提醒杨云要注意斯巴达克思来到布雷西亚的真实意图。杨云对此是报之一笑,他保留性的只告诉部下们一句让他们很难懂的话,“相信斯巴达克思,他在将来是罗马人的梦魇。”
吉尔。梅内森等人对这句话是百思不解,莫名其妙。他们希望杨云能说的更明白一点,但无论如何追问,杨云就是不肯再说什么了,这就让大家不得不在暗中猜测揣摸起来。
斯巴达克思被杨云安排在城中最好的旅馆居住,一日三餐都是美酒佳肴,并且他还吃到了生平感到最美味的食物——牛肉包子,以及其它一些来自东方的食物。他对高卢红军严格的军事训练和紧密的组织结构感到既惊讶又好奇,他没想到被罗马人一直蔑称为“蛮族”的迪杰人竟有如此程度的文明。尤其是看到士兵们身着厚重的铠甲、手持刀枪在骄阳下一口气狂奔出十几里路而士气依然高昂的时侯,不由的顿生叹服和敬佩之情,暗道罗马军队的训练也未必如此。
高卢红军的军团编制结构与其同时代的罗马军队差不多,这一点在前面的章节里我已描述过了,在此不再多浪费笔墨。现在我有必要向大家补充说明一下,他们在首领杨云的领导下,三年中是如何进行军事组织、训练和其他方面工作的。
我们还是先从他们未改编前所使用的军号说起吧。高卢人的军号形状普遍类似于我们在东北地区常见的“烟袋锅”,长度约两米,铜制军号管子上面要比下面略粗一些,吹的时候要把它竖立起来,也就是顶端向上。军号的顶端时常被雕刻成马头、野猪头或其它动物头颅的模样,发出的声音悠长低沉,用于在战斗中迷惑和恐吓敌人。军号的末端挂有旗子,其中四面绘有野猪头,一面绘有蛇的图案。
三年前,也就是公元前七十七年,杨云在训练他们的时候发现这种军号过于笨重,不利于部队的隐蔽和行军,便逐步的将这种军号淘汰掉,取而代之的是他“发明”的在形状、样式、声音上都接近于现代的军号。为了让士兵们能听得懂“新式军号”发出的声音,杨云让大家去根据号音的长短、节奏的起伏来辨别其中的命令内容,为此他还特意编写了一本军号节奏所代表命令内容的小册子,下发给小队长以上的军官,并要求所有人员都要牢记。
同样是在三年前,除了高卢人传统的投掷标枪、射箭、格斗、角力等训练科目外,杨云还把现代中国军队常用的四百米军事障碍、单双杠、木马、越野、攀爬等训练科目介绍给他们。另外还教给他们如何做俯卧撑、仰卧起坐等一些体能训练的方法。其中最让杨云感到有趣可笑的是看着大家练习单双杠。单双杠训练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包括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在内日常必训的传统科目,各有八个练习级别,动作由下至上越来越复杂、越来难度越大。但它能增强人体的动作协调性、敏捷性,还能锻炼人体各部位肌肉的力量。身材瘦小的人做单双杠动作是很适合、很美观的,因为他们在动作协调性和敏捷性方面要优于身高体壮的人。对于这些体形高大、从未接触过单双杠的白种人士兵来说就面临着这样的问题,他们在进行单双杠练习时就感觉到非常吃力。如果非要形象的比喻一下,那么他们的练习动作比“老熊上树”好不到那里去。不过好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流逝,大家对练习单双杠技巧的掌握已是越来越熟练,动作也是越来越美观,这说明他们的身体动作越来越协调。至于其它的训练科目,他们也早已是驾轻就熟,不再是什么难题了。
杨云在三年的时间里要求所有作战人员不论兵种,腿上的功夫一定要过硬,也就是说大家要能跑。他制定的标准是步兵在规定的时间内,全副武装跑出十五里;骑兵下马之后要一口气能跑出十里,每逢单日就进行一次越野训练。而且要求步兵们人人都要学会骑马。一开始的时候大家被杨云训练的筋疲力尽、怨声在道,只要一坐下来就想睡觉。但在当时老首领乌利斯的严令下,不得不打起精神来苦撑着。后来训练效果就显现出来了,十五里的路程对大家来说只能算是热身跑了。一部分人甚至要求再增加路程,但被杨云拒绝了。因为在冷兵器时代,身披铠甲跑十五里路程足够己方在战胜时追击、战败时逃命用的了。
高卢红军日常的作息时间也很明确,基本上与现代中国军队的作息时间一样。因为没有钟表的缘故,他们被规定在太阳出来之后第三个大沙漏漏完(约为现在的六点至七点)的时候,听到军号的声音就要起床出操,出操的基本内容是跑步、格斗和队列。然后吃早饭,早饭之后一个大沙漏的时间(约为一个小时)为自由活动时间。接着就是整整一个上午的军事训练。中午午饭之后休息两个半大沙漏的时间。下午两点的时候开始进行训练,训练到五点的时候吃晚饭,之后进行一个小时的晚间体能操课训练,至晚上九点钟的时候熄灯就寝。他们每训练五天之后就要休息两天,以恢复大家的精力和体力,这与我们现在每周的工作时间相似。在这期间,各军团严格按照编制比例规定人员的外出情况,逾期或不能按时归队者要接受三下军鞭的惩罚,并且有一个月的时间不能获得再次外出的机会。部队在训练期间任何人不得沾染酒色,不得擅自外出或聚众赌博,更不得私自回家留宿,违者要接受十下军鞭和七天禁闭的惩罚。为了检验部队的训练程度,高卢红军每三个月就进行一次军事考核,在考核中成绩优秀的单位和个人可以获得物质奖励和晋升的机会;而成绩不合格的个人和单位就要接受降(职)级和扣发薪金的惩罚。
高卢红军三年来在杨云的帮助指导下,作战时一改以往传统的线形宽长正面,而是收缩战线加大纵深。重装步兵列阵于前,弓弩手列阵于后,两军相接前先用绵密的箭雨顿挫敌方的锐气,然后步兵以大队或支队为单位,连续突击对方战线中的某一点或几点的位置,形成凶猛的连绵不断的波状攻势,不给对方任何反应和喘息的机会。同时骑兵部队迅速向对方的两侧迂回,牵制对方的两翼兵力,在步、骑兵的协同作战下直至将对方的战线完全撕裂开来,然后分割包围一口一口的将对方慢慢吃掉。杨云的这个战术其实很一般,而且也没有经过实战的检验,但是它却很有针对性,主要是为了对付喜欢采用三线配置、宽长战线的罗马军队。如果作战中有单位或个人临阵脱逃、畏缩不前,那么脱逃的个人或单位的带队军官就要被处死。当然,以上这些都是高卢红军在农闲训练或作战时所采用的规定。
在杨云现在所处的这个时代里,交战双方谁的战线长谁就占便宜,因为战线长的一方在与对方接触以后,两翼的兵力可以迅速的向对方侧后迂回形成包围之势。这一战术虽然很古老可是也很有效。但它有一个最大的弊病,就是在加大己方战线长度的同时,自己战线的纵深也就变的很浅很薄了,容易被对方集中优势兵力对战线上的某一点进行突击,那样己方的战线就会被分割开来,造成首尾不能相顾的被动局面。虽然如此,那时的人们还是喜欢这一战术,他们不是看不到这一战术的缺点,而是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一缺点。主要原因是当时的军事理论科学不发达,绝大多数人还不能把战争上升到战略的高度上,西方国家在这一点上要比东方国家逊色很多。
高卢红军在与敌作战的战略思想方面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摒弃了传统的只要敌人来进攻就主动出击会战的作法,采取杨云提倡的“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穿插迂回分割包围”,“攻其必救,寻机歼敌”,“时机不成熟决不与敌人接触”等策略。
高卢红军实行现代的军衔制,分将、校、尉、军士、兵五等。另外他们可以根据战争的实际情况,也为了统一指挥和协调各军团共同作战,另外设元帅一职。但到目前为止,包括他们的首领杨云在内,这一职务还没有任何人担当过。高卢红军每个成员的军衔标志被镌刻在他们双肩的护甲上,分别用红色五角星的数量和横杠来代表军阶的高低,每人军衔不同待遇也不同,而且差别很大。如果一个人想在现有的军阶上获得晋升,那么他必须要容立战功,而衡量战功大小的标准就是获取敌人首级的数量,另外还要看他在战斗中对己方战役胜利的贡献度有多大。
高卢红军的人员构成是按照年龄来划分的。他们把18岁——25岁的人编入轻装步兵军团,是战斗中最先与敌接触的部队,目的是让这些年轻人积累战斗经验,先期消耗敌人的力量;25岁——35岁的人经过多次的战斗历练后经验丰富,心理素质和格斗技术很过硬,是构成重装步兵军团的主力;35岁——45岁之间的人在各方面都很优秀,用通俗的话来说他们都是“老兵油子”,但年龄已有些偏大,在体力上与年轻人有差距,所以他们一般被编入弓弩或骑兵部队。他们这种按年龄划分兵员结构的方式与早期罗马军队的划分方法类似。他们对刚刚成年的战士实行统一的集中训练,时间为三个月。经过严格的考核后,这些年轻的战士就被分别编入轻装步兵军团,接受更为严格的军事训练。
有位朋友曾跟我说过,历史上高卢人并不缺乏战斗力强大的军队和优秀的将领,他们唯一缺乏的是先进的军事思想、组织制度和军事理论,缺乏的是团结统一的国家和民族意识,如果高卢人拥有与其同时代的中国一样的军事谋略,那么整个世界的历史都将重写。我很赞同我这位朋友的说法,高卢人确实是这样。而现在杨云的到来则完全弥补了这一点,他不仅为高卢人带来了更为超前、更为先进的军事理论和战争谋略,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组织制度。
杨云在一开始为迪杰人进行改编、训练、制定军规的时候,也是花费了很多心血的。他要想把这些成天只知道逞凶斗狠、酒色不离的家伙们训练成纪律严明、英勇无畏的战士,可谓是阻力重重,困难多多。当时若不是有老首领和大祭祀等人的全力支持,他决不会坚持下来。现在的迪杰人经过三年的彻底自我改变之后,已是全高卢各部族中一支最具战斗力和纪律性的雄师劲旅。
斯巴达克思来到布雷西亚以后,白天在卡洛斯的陪同下,在城内外四处参观游玩,晚上则回到舒适的旅馆里睡觉,几乎是天天如此。就这样,斯巴达克思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来到布雷西亚整整五天的时间了,除了参观游玩就是吃饭睡觉,别的基本上就没有也做什么。渐渐的他着急起来,因为他来这里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找到自己失散多年的妹妹,而不是到这里参观游玩的。但那个年轻的东方首领在那天听取了自己的来意后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告诉自己不要着急,静下心来在城中多休息两天,然后就再也没有看到他的影子。其实他那里知道,杨云虽然对部下们说要相信斯巴达克思,但实际上他也在暗中观察着他的举动。因为他想仔细看看这位青史留名的奴隶领袖是否象历史书上写的那样,是一个可以值得信赖的人。
第六天早上的时候,卡洛斯准时的来到了斯巴达克思居住的旅馆。斯巴达克思看到卡洛斯的时候,以为这一天又跟前几天一样,还是在城内外闲逛,不禁沮丧万分。但是卡洛斯却告诉了他一个好消息,首领杨云今天要接见他。
斯巴达克思随着卡洛斯来到总督官邸,沿着大厅中向上的大理石阶梯来到二楼,然后转过回廊便来到了杨云书房的门前。
此时的杨云一只手拿着刚出炉的面包,一只手端着盛满热牛奶的杯子,正站在书房的窗前向外观赏着街景。可以看的出来,他现在正在吃早餐。听到卡洛斯的敲门声以后,杨云回头说了一声:“请进!”
卡洛斯和斯巴达克思推门走了进来。“哎呀!”卡洛斯惊呼了一声,他一眼就看到了摆在杨云书桌上的那个,里面放了好几片面包的盘子。接着他眉开眼笑的向那几片面包大步的冲了过去,“神啊,我真的是太幸运了。正好我早饭还没有吃饱……”
“啪!”的一声脆响,杨云一手打在了卡洛斯伸向面包的“罪恶之爪”上面,“想干什么!?抢劫啊?难道你们第四军团现在在闹粮荒啊?我告诉……咳咳。”杨云一着急,嘴里面嚼着的面包把他噎了一下。“咕咚咕咚”,杨云急忙喝了两口手中的牛奶顺了顺喉咙,道:“我告诉你笨蛋,这可是蒂娜亲自给我做的面包,我绝对不允许让你与我一起享用。”
“哦,伙计,你别太吝啬了。只不过是几片面包而已,等明天我让莫妮娅做了还你。”卡洛斯一边笑嘻嘻地说着一边抓起一片面包大口的嚼了起来,“啊,蒂娜做的真不错!太好吃了!”
“呵呵,你别误会,我们只不过是在开玩笑而已。”杨云向一旁微笑着在看着这一切的斯巴达克思解释道,然后他指了指书桌前的椅子:“请坐!”
“不好意思,我这几天一直在处理一些事情,所以耽误了你的时间,请原谅!”杨云见斯巴达克思坐下了以后,便也坐了下来。
“哦,其实我应该向您道歉!是我的到来耽误了您和您朋友的宝贵时间。”斯巴达克思说到这儿指了指旁边还在大嚼面包的卡洛斯,“而且您热情的招待让我不知用什么来表达谢意才好。”
“呵呵,其实这并没有什么关系,我们对待朋友从来都是这样。”杨云笑着摆了摆手:“你们现在准备的怎么样了?”
“什么?您说什么?抱歉,我没明白您的意思。”斯巴达克思尴尬的耸了耸肩膀。其实杨云的问题指斯巴达克思他们起义准备的怎么样了。因为他在没来到这个世界以前,从历史书上曾了解到斯巴达克思等人为了筹划起义准备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所以他开门见山的问对方。
“其实我的意思很简单,就是你们为了反抗罗马人的统治,所做的一切事情准备的怎么样了?”杨云神色认真的向斯巴达克思道。就连一旁的卡洛斯听了杨云的话也是浑身一震,暗道首领这家伙是不是有病了,问的话真是傻透了。
斯巴达克思这次听懂杨云的问题了,他不禁一楞,内心猛然的揪了起来,他不知道对方是怎么知道自己和伙伴们的事情的,也分辨不清眼前这个人到底是朋友还是敌人。“您这是什么意思?我发誓我可不是象您想的那样,时刻想推翻罗马人的统治,那样做对我来说没有任何好处。我可是一个自由人,一个有着稳定职业和收入的自由人!我还没愚蠢到去拿自己生命冒险的地步。”
看着不知是激动还是紧张而满脸通红的斯巴达克思,杨云笑道:“你别紧张,朋友!在这里,你们的事情除了我和我的这位兄弟卡洛斯,再也没有人知道。而且我发誓我们会严守你们的秘密。但是我郑重的建议你,在你们的事情成功以后一定要向北进军,渡过波河到我们这里来,绝对不可以向南或是有任何攻击罗马城的想法,那样做非常危险。哦,请你不要用那充满敌意的眼神看着我。我这是做为一个朋友对你们的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