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太子一事久久不决,朝廷有大臣开始躁动,认为康熙不会废了胤礽。胤禛也有些着急,这样拖下去对谁都不利。他必须要让康熙下定决心,废掉太子。
今日早朝,内侍大臣田如海,步兵统领隆科多等人齐刷刷地跪在养心殿大堂上,称有事相奏。康熙最近一直情绪不好,懒懒地问隆科多,所奏何事?
隆科多跪在地上大声说道:“先皇圣明,当日立皇上为太子,后先皇驾崩皇上继位。皇上文韬武略,勤勉为政,爱民如子,万民景仰。而如今太子胤礽意图谋反,行为失德,为天下人所唾弃,根本不配再为太子。可是皇上在废太子一事上迟迟不颁诏,众大臣心里为今后的江山社稷担忧,为天下黎民百姓担忧。故今日众大臣斗胆联名向皇上启奏,即刻废出太子胤礽。”
康熙听完隆科多的话,吃惊不小,没想到众大臣居然不提前向他禀告,直接在殿堂之上要求废太子。
康熙压制住情绪,问道:“有多少人联名?”
隆科多回答道:“全国共计两百二十八人。”
“把奏折呈上来。”康熙说道。
太监迅速从隆科多手中接过奏折,呈报给康熙。
康熙翻阅奏折,上面赫赫写着纳兰明珠、遏必隆、田如海、隆科多、年羹尧、孙嘉诚、田文镜、佟毓秀等人的名字。
奏折上细细书写了胤礽伙同索鲁、伊尔赛等人贪污侵吞国库银两的事情。康熙慢慢地看完奏折的内容,眼睛火辣辣的痛。隔了许久,他重重合上奏折,连同对胤礽的最后一点怜悯也合上了。他知道,这个天下已经容不下太子了,如果他逆天意,说不定他的皇上之位也岌岌可危。
康熙对众臣说道:“昭告天下,太子胤礽失德,从即日起废出太子位。三年内暂不立新太子。”
众大臣跪拜在地,大声齐呼:“吾皇英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虽然太子已废,但是雍亲王却高兴不起来。康熙这只狡猾的狐狸,三年内不立新太子,葫芦里装了太多药。
废太子的消息传遍了全国各地,传到了QH县传进了沈志林的耳朵。沈志林高兴不已,又不能在任何人面前表露出来。他认为胤禛很快就会回来了,因为再过三个月玉兰就要生产了。
年羹尧从SC带了几十箱礼物进京拜见皇上。胤禛知他此行是来提亲的。胤禛很是苦恼,玉兰很快就要生产了,他答应过她,必须在她生产前赶回去。
德妃也看出了胤禛最近几日心神不定,她走到胤禛身边,问道:“是有什么心事吗?”
胤禛牵着德妃的手,痛苦地说道:“我想玉兰了。”
“那就回去吧。”德妃微笑着也抚摸着胤禛的手。
“年羹尧这次进京是想向父皇提亲,要我娶他的妹妹。”胤禛觉得母亲的手有些不对劲,比以前粗糙了很多。
他抬起母亲的手要仔细瞧瞧,哪知道德妃像一只受到惊吓的小鹿,眼神慌乱,迅速把手往衣服后面躲藏。
胤禛不放,牢牢握住母亲的手,德妃没有办法,无助地闭上眼睛转过头去。
胤禛看见了母亲的手,被无数针眼扎伤了的手。胤禛顿时明白了,那件龙袍是母亲绣的。胤禛知道,母亲这么铤而走险都是为了他。他一下子跪在德妃面前,抱住德妃的双腿,扑在她怀里,泣不成声。
德妃抚摸着他的头说:“傻孩子,别哭。额娘愿意为你去做任何事情。你今后一定会是一位比康熙更强的皇帝。”
雍亲王抬起头说道:“额娘,你真的这么认为吗?”
“是的。你是我的孩儿。我了解你。”
“可是我觉得好累。我想去见玉兰。”
“现在还不行。你既然答应了年羹尧,就要信守承诺。他今后定能助你一臂之力。”
想着母亲的付出和如今的处境,雍亲王只得娶年羹尧的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