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容易守业难,我深知这个道理。我们的店在宜昌城区是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管理最现代化、业务范围最广的商业型洗衣店,既解决了高端客户中高档衣物专业处理的忧困,也满足了普通居民中低档衣物洗涤的问题,非常受欢迎。开业不久生意一天比一天繁忙,办理会员卡的客户一日比一日增多,现金回笼速度也比较可观,在不到半年时间里,就凑齐五万元归还了三哥在农行的贷款。生意是呈爆发式增长,但接着问题也随之而来。首先是我这个掌舵人,因为是个门外汉,对各种衣物的品牌、种类、成份、质地和价格知之甚少,加上记忆力太差,所以常常出现柜面收衣价格纠纷。同样的衣物不同的顾客不同的价格,有时甚至同一个顾客同一件衣物前后两次会收取不同的价格,让顾客觉得本店在收费上没有一定之规,产生反感甚至闹矛盾。针对这一短板,只要有时间我就到其它洗衣店和商场国贸多问多了解,但服装本身千万种,相关知识万千类,决非一朝一夕就能掌握跟熟悉的。其次就是洗涤过程,二哥三哥跟三嫂,跟我一样都是对衣物种类跟污渍特性一窍不通,加盟总部派人指导也只局限于开业几天,接下来所有的洗涤,特别是污渍的化学处理全靠自己摸索。没办法,我又把三嫂派往SH总部专门学习,试图尽快使全店专业水准得到提高并适应顾客各种需求。这同样不是一日之功,边学习边营业只是权宜之际,当务之急是要能保质按量准时完成日渐增多的衣物呀。再请内行虽有必要但不现实,一是工资水平没有吸引力,二是根本就请不到或者不知道从哪里请到内行人,三是自己本身就有这么多人,虽然外行但时间久了,教训多了也会慢慢变成内行。所以都大着胆子吊着心,有错无过一身轻,没有金钢钻也被迫要揽瓷器活啰,一个字“干”。也正是因为不专业,盲目试手让我们付出了沉痛的代价,开业后不久的日子里,隔三差五就会有顾客扯皮,衣服洗毁色了、缩水了、洗花了、洗破了、污渍没处理掉、增加了送来就没有的污渍等等等等。我们心里清楚,确实有大部分是因为本店原因造成,自知理亏只有照价赔偿了事。但有些问题是由于临场经验不足、工作马虎致使当时收衣时没有发现,没有注明或当场给顾客交待清楚,同样也得赔。一件衣服,洗涤费只有几元、十几元,最高也就几十元,但只要涉及赔偿少则几百,多则几千,我已经明显感觉这个行业获取收入跟相应承担风险不成比例,相差太大。我们也想尽快改善这种状况和被动局面,无赖事与愿违,好多衣物处理越谨慎小心,恰恰事故越多,以至于后来店内收进的衣物大家都不敢经手处理了。哎,现在才真正体会到各行有各行门道,非十冬九寒,你是无法精通入髓的。后来都赔麻木了,就硬着头皮耍无赖,能拖就拖,能不赔就想方设法开脱。这样有的能够糊弄过关,但有强硬的主,不是打架就是被告到工商投诉部门,费尽时间和精力,最后大多是不欢而散。因为打架三次进出派出所、四次到质量技术监督局、无数次到工商局和服装卖场,还有N次到顾客单位和家里,全都是为了协商和妥善处理纠纷。有些不可能让步和处理结果顾客不满意,时常就会受到威胁,曾经就有一位客户放出狠言,要泼汽油到店子里一把火给烧了;经常有顾客打电话叫来很多人堵住店门,要打人剪衣服;更多扯皮的扬言要关门。这么一个店,这么几个人,要对付周围形形色色的顾客跟乱七八糟的麻烦事,都被搞得精疲力尽、神色紧张。我常常是低头忙完,抬头看见来人眼神和脸色不对,就担心又有人来扯皮;看到外面站着几个人往里张望,交头接耳,就以为是又有人来闹事,小心和恐惧已经成了常态。这种情况持续半年多后,仍未有缓解迹象,已经不只是业务生疏这一症结了,我发现还涉及到店内每一个人的性格、人和事的相处和融洽性上,若调节不好,这些问题就永远无法根除,只会发生越来越多事故,产生越来越深矛盾,而要彻底挣脱目前这种僵局,决非一年半载之功。
心里急归急,但每天只要一开门营业,必须硬着头皮照常撞钟。店里虽有这么多问题跟纠纷,但客人依然是只增不减,衣服堆积满店,常常是送走一批又来一阵,五个人忙得团团转。先外后内,柜面为应付收衣和取衣客户,已经顾不得个人分工,只能是协作多岗了。吃饭和上厕所都没时间,这一点或许很多人能够体会跟相信,但有一条我有体会别人可能不相信的就是“忙得打屁都没时间”,还就真有这种事情。也曾经想到多招几个人分两班,但顾虑到开支成本、新员工的差错跟业务淡旺两季(洗衣行业是冬春季特别忙,夏秋季又特别闲,季节工非常难请,总不能旺季招工淡季辞退吧。)反差巨大等问题,只好维持现状。繁忙季节,从早上八点半一直忙到晚上八点,有时是十点收工,特别时期要到晚上十二点以后,每天如此。大部分是体力活,得不到休整,一段时间后,所有人都感到身心俱疲,体力难支。我本人更是如此,旺季跟所有员工一样,淡季别人五点半下班,而我必须坚持到晚八点才能关门,处理收发衣物。在繁忙的冬季,柜面收衣写标签,握笔右手小拇指冻僵,红肿得跟大拇指一样粗,熟悉的客户常调侃我一只怪手,长两个大拇指。忙虽说是好事,但过于繁忙且超强透支体力,除每晚倒头就能睡得着觉一个好处外,我已深感力不从心。避开繁忙和经常性纠纷不说,还有更让人头痛的事需要我去处理,那就是人员管理问题。大家都知道,店里我虽是老板,但年龄最小,他们都是哥跟嫂,唯一一个外人石姐也比我大多了。当然所有的人都把这个店当自己事在用心,也正是因为大家都是主人,所以不免会产生许多矛盾。每个人有自己的观点跟想法,各人有各人的行为跟做法,要想达到统一跟一致,还真不是件容易事。我曾经就有过不顾情面和大小,一律只准全店保持一个声音的想法,但不仅不现实,而且主观上也办不到。因为我发觉人与人之间相处,无论有无亲情,只要人的个性跟修为固执、倔强、不可理喻,若遇批评跟责难,必然产生冲突甚至无法调和。所以店内好多事情我的态度一直就保持一种尽量不管不说,充分自由民主,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因为都外行,谁也不服谁,错了再来,不就是损失赔偿一点吗,又算得了什么?大家都是主人都想把事做好,给他人尊严更重要,何况我又是最小的呢?每每想到这些,内心就坦然许多。但无休止的赔偿和顾客闹事,又让想要平静却无法平静,太多的烦恼跟纠纷加上劳累,还是把我变成了一个面无表情直至肌肉绷紧,言语少且生硬的人。我的态度直接影响店内所有人的心情,我又没有多少心情跟精力,也怀疑自己的说服能力跟每个人能够沟通顺畅,若没有效果或者适得其反,不如采取无为而治。
世上所有的事情,原本就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更不可能无为而治。同一个环境,不同的人处理同一个事情,没有绝对统一的说法跟做法,必然矛盾尖锐,结果难料甚至事事难为。每次碰到万不得已、非说不可的事情,仍然会争吵不休,互不相让直至闹到不可开交。为这些事情,二哥在工作半年多后,伤心愤怒不已,无法挽留地撂挑子走人了,没办法只得又招来一个新手。他的离开,其实店内不只是我,应该说每个人,更包括他本人,大家都有责任。正如他自己所说,身体累、心里累、干洗衣店不是个好生意。其实我又何尝不是这么感觉跟体验,但没有法,说不脱走不脱,硬着头皮先顶着。我知道现在突然说到干洗衣店不是一个好生意,大家可能感到突然,前面不是说过生意很好怎么马上就在唱反调了呢?诚然,生意是很红火,但经营一段时间后才发觉只是表面繁荣,其实赚不了多少钱,收入除去工资、房租、耗材、水电和其它杂项,特别是赔偿后,所剩无几。而这点可怜的利润完全是靠手工活消耗体力换来的,况且在处理一些衣物顽渍过程中,所接触有害的化学试剂跟气味,对人身体伤害很大,若算上这笔帐那才真是得不偿失。表面繁荣内部忧患外人不知,洗衣店开张营业后半年多的时间里,挤垮了开发区原来很小的两家老店,但在离我们很近的繁华小区,同时又开了两家规模更大、设备更先进、装修更豪华的洗衣店,打开了价格跟服务战,又让我们流失了不少优质客户,营业额略有下降。可笑的是,一家开张不到半年因为交不起房租、付不起工资就草草关门,损失几十万元。另一家苦苦坚持,但缩小了门面,减少了工人,也只能勉强维持。再过几个月,发现宜昌城区和下面县城,开了十几家玛丽阿姨加盟连锁店,我当初没有买断品牌区域经营,是因为要多出三十万元,现在突然冒出这么多家该品牌,稍有悔意,但人性的善良又使我更担心这些店的生命力。大街上很多生意,别人只看热闹而不熟悉门道,跟风就如雨后春笋,只是笋还未长成竹,其所赖于生存的土壤缺失,笋就会马上萎缩甚至漫漫死亡,就连菜农都没法采摘上街叫卖,那就更无从端上食客的餐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