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竹海上云雾盘绕,竹林里一声鸡啼响起,将夜色和浓雾渐渐驱散。
天行睁开惺忪的眼睛,在床上伸了个大懒腰,这才下得床来。
看了看房里只有自己一人,天行好不习惯,楞了一会儿,好像想起了什么,“一、二”天行掰掰手指一数,“呀!今天英姑要回来了!”说完还不自觉的摸了下屁股,看来今天可不能偷懒了。
提了水桶,天行从院子里打了桶水,草草洗漱了一番,看看山顶渐亮的晨曦,紧了紧脚上的草鞋,便向山路跑去。
竹溪村依山而建,村后竹林有一条小路盘旋而上,直至山顶。
每日,英姑都让天行从小路到山顶跑一个来回,下山后才到竹林里练功,天行问了几次,英姑才写了俩字说:“练气”。
山路崎岖难行,但天行却跑的很快,自六岁起,只要不是雨天或者大雪,每天都要跑个来回;哪里有块垫脚的平石,哪里又有绊脚的树根,天行都一清二楚。
“嗖!”一个娇小而矫健身影从林前掠过,直到不远处的大石头前才停了下来。
从山脚到到大石已经跑了一半的路程了,天行长长的吐了口气,今日跑到这里才换了五口气,嘴角不由一笑。
大约过了半柱香的时间,从山顶上传来一声大吼“英姑,今天我用了十口气!”
一群鸟雀被惊的飞起,伴着晨光向远处飞去。
※※※
日渐正午,光照越发毒辣,炙烤的地面都仿佛升腾沸起。
离竹溪村还有还有二十多里处的路边林子里,英姑和一头毛驴在树荫下休息。
英姑面色有些不好,昨天从山上下来后,额头便有些发烫,整个人都晕乎乎的;天热后用布巾擦汗时,后颈的旧伤处竟有脓血渗出。
本来想一直赶路,好早些回去,看看天行,顺便找点草药敷一敷,但天气实在太热,毛驴也是赖着不愿走了,英姑这才找了处阴凉的地方休息下。
英姑不时用手摸摸身边的包袱,触摸到那些硬硬的金条后,心里便是一安,眼里浮现一丝期许。
五年前的七月十五日,巧英背着数十双草鞋来到戴水县城,想趁着市集卖了,换点粗布好给天行做件新衣,不然入秋后天行上私塾恐被他人笑话。
那日,市集异常热闹,人们都往县城中间的广场聚集。巧英好奇,便跟着去瞧了下。
广场上,搭建了个巨大的看台,比年节时的戏台大了一倍不止。
透过前面黑压压的人群,只见县官老爷和几个大族族老在台下相互攀谈,虽然后面有太椅茶几,众人却俱是站立,不敢坐下,像是有大人物要来。
不过片刻,天上两道流光闪过,一青一绿两个道士出现在看台上,族老H县官们立时下跪道:“恭请流云上仙大驾!”
身后一众百姓看了一愣,不知这两个年轻道人什么来路,连县老爷都要下跪,一时人群躁动,交耳不止。
忽然,一股莫大的威压从看台上瞬间压下,随着威压蔓延,触到的百姓皆是站立不住,纷纷跪倒;有几个莽汉倒是硬气,咬牙就是不跪,只不过撑了不到一息时间,嘴角竟是有血溢出。
“哼!”
满场俱静,青衣道人轻轻一哼,声音传来,几个莽汉如闻巨钟,口吐鲜血,跌跪在地。
见全场无声,众人皆跪,青衣人对绿衣道士点了点头,示意可以开始了。
绿衣道士上前一步,从袖中取出一卷小轴,平举过头,对众人道:“恭闻流云教谕!”说完,将卷轴往天上一送。
卷轴入空,迎风便涨,悬在空中,不断的变大,直到长三丈宽一丈才堪堪停下。
卷轴大展,二十四个烫金大字流光溢彩,上书道:“流云建宗,五百余载,上感天德,下应民苦,五载开门,择缘而进。”
跪倒在地的县官向看台道人抱拳作揖,得到首肯后才站了起来。轻整官袍,转身对百姓说道:“父老乡亲都听好了,上面两位是流云仙宗的高人,今日下山,便是要挑选一些有仙缘的人,进山修练,习仙法,得长生。”
一众百姓听到有缘的人就能有机会学仙术,俱是哗然,随后接连磕起头来,希望能被道人看中。
县老爷见众人反应,觉的自己演讲甚是成功,面上不由一喜,随后整整喉咙,双手一摆道:“嗯哼!大家肃静!听我说完!虽说是有缘者皆可入山,但仙法难修,所需岁月漫长,所以只招十岁以下孩童,翁叟妪妇皆不入列!”
县老爷说完,下跪众人一阵哄然,哭笑哀怨百态众生。县官老爷自是不于理会,转身对看台道:“两位仙道请上座,不时便可开始!”
刚待县老爷说完,便有数十人,抬着桌椅香案,茶水点心从两侧上台,默默布置起来。
不多时,便摆放停当,两个道人也不推诿,自是当中坐下,几位族老H县官分坐两边,一时敬茶恭维,笑声不断。
这等场面巧英也是看的一惊,以前觉得父亲的武功已是极高,整个西岐山里从无敌手,今日一见这两个道士,只是威压气势便可叫人吐血不止,纵然自己全盛之时,也只怕敌不过对方一招,难道这世上真有神仙不成?
等了一会儿,便有十几个孩童行了过来,其中最大不过七八岁,小的只怕只有五岁,个个衣着鲜亮,家仆相伴,想来应该是世家子弟。
巧英眉头一皱,心想:原来世家们早已知道,今日摆个看台也只怕是做给那两个道人看的吧!这短短时间,寻常百姓家就是知道了,也定是赶不及过来的!
青衣道人见已有人在台下等候,便对绿衣道人说道:“师弟,时间也不早了,这便开始吧!也好早些回山!”
绿衣道人来到看台前方的香案前,右手剑指从袖子里一招,袖口一朵流云闪烁,只见一只三尺见圆的翠绿玉盆便飞了出来。道士右手虚指,玉盆缓缓落在右边香台上。
“哇~~~!”
这虚空摄物,袖招玉盆看得台下众人一阵惊奇。
这时,道人左手紧握右手剑指,高举额头,嘴里默念不止,待指尖似有蓝光泛起时,猛得向玉盆一指,只见凭空凝出水滴来,不多时便将玉盆灌满。
道士见玉盆已满,便收了术法,从袋里掏出五个小包来。五个包非常小,只怕只能装个馒头;道士依次将小包打开,袋口竟有流光溢出,不多时便被道人依次倒入玉盆之中。
只见红橙黄绿蓝五色溢光流沙浮于水面,在玉盆里不停流动。过了片刻,竟是互相排斥一般,渐渐分开,在玉盆边缘处形成一个五色圆环来。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