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此为三炼。
正因为这三炼,才致使修真之人延年益寿,青春常驻。当然,这只是理想的境界,自古以来,从未有人跨越出这一步,纵是成就极高者,也不过寿终百余年,更莫说青春常驻了。
虽如此,但通常修真之人还是可以做到几日不进食、几日不歇息,这便是那天地灵气的作用了。不过,对于伏羲门修为尚浅的众弟子来说,却还未能达到这一步,而且,此时正值青春年少,身体必需的众多精华还得从食物中获取。
强健的身体,乃是基础。
故而,在这前山别院中,还建有一座膳堂,位于整个前山别院八卦布局的正***这伏羲门上下数千名弟子取食进膳之用。
此时秦秦众人已在一张长桌旁坐定,虽然彼此都不熟络,但毕竟他们是一个整体,今后的修炼之途还需互相扶持,所以纵是性情孤傲的上官瑶,也勉强算是默认了。
气氛一时有些尴尬,众人各自进食,却也没有说话。
秦秦一边望着上官瑶,犹豫再三,最终还是先开了口,只见他腆着微笑,对着上官瑶道:
“瑶瑶,你真不记得我了?”
此言一出,那叶秋奇和洛芷皆是抬起了头,颇为怪异地看着两人。上官瑶微微一怔,却是抬起头来,冷冷地望了秦秦一眼。
“请叫我上官小姐,或者直呼我的姓名。”
说罢,又是低头拾起了碗筷,将碗里的米饭轻轻扒进嘴里,看不到是什么表情,但想来也不会是什么别的表情,她一贯就是那冷冰冰的神色,高傲清冷得很,估摸着和那谷长老有的一拼。
叶秋奇想着,忽地用手肘靠了靠身旁的秦秦,低声在对方耳边说道:“你这招有点老套啊…”
秦秦斜了他一眼,没有管他,而是继续贴着上官瑶,“我们从小在一起玩的啊,我是秦秦,你忘了?”
那时他才四岁,跟随祖母居住在京州的古宅,秦家和上官家因为家族生意有些合作的缘故走得很近,年幼的他与上官瑶便是在那时认识的。
曾经的两个小人儿青梅竹马,甚至私定了终身,虽然二人不懂事,但双方长辈也都是持了默许的态度。他们这一小对不知被多少人艳羡,若是两家因此联姻,恐怕中原又要崛起一个庞大的势力。
然而他七岁的时候,却意外生了那场几乎殒命的大病,被接回了中州落霞山庄,而后来他也跟随师父开始了游历,两人便再也没有见过面。
此番重逢,秦秦心中自然激动万分。
可是,怎么上官瑶就不记得自己了呢?
“我不认识你,就算曾经见过面,我却也早已忘了。”
那上官瑶仍旧冷冷地回道,这一次甚至没有抬起头来,叶秋奇和洛芷皆是不明所以地来回望着两人,整个场面的气氛冷到了极点。
闻言,秦秦心中不知是何感受,也没有再说话,默默夹了一口菜,却觉得索然无味。
究竟是为什么呢?
叶秋奇将一只手搭在了秦秦的肩上,颇有兴致地悄悄问了一句:“我说,你说的怎么真的像那么回事呢,难道你们以前真的认识?”
秦秦望了他一眼,欲言又止。
不过话还没说出来,这时突然不知从哪里走来一个少年,看上去应该也同他们一般是这伏羲门的新晋弟子,一下便坐到了众人所在的长桌旁,饶有意味地盯着对面的上官瑶,颇具几分流氓体性。
“上官师妹,我叫林傲,坤七院的。”
上官瑶在那伏羲门入门的试炼中极为优秀,甚至凭一己之力就破解了伏羲高人了缘子前辈布下的四象阵,成了古往今来的第一人。再加上其倾城绝世的样貌,更是得不少弟子的青睐和仰慕。
故而这有人来搭讪也是意料之中。
只不过,这个叫林傲的也太生猛了吧,这么快就准备下手了,而且那句师妹,叫得也太恶心人了……
叶秋奇一阵恶寒,抽出搭在秦秦肩上的手臂,细细端详了这位勇敢的少年。为什么说勇敢,因为虽然上官瑶长得的确是倾国倾城,但这一天的相处下来,他可是有些怕了这上官瑶,一个眼神就能让他打个冷颤,能不怕嘛。
来人也算有几分英俊,一看便知又是哪家的公子少爷之类的,一身道袍穿得不伦不类,属于看到漂亮姑娘就按捺不住的纨绔类型。话说穿着这一身道袍来跟女孩搭讪,他也算是够拼的了。
这时那上官瑶还未有反应,却是一旁的洛芷瞥了这个叫林傲的一眼,脸上一副厌烦的神情,随即继续吃自己的饭,似是怕脏了眼睛。叶秋奇一向见人就能打哈哈,正欲跟那林傲磨叽两句,却突然听到一旁秦秦冷声说了一句:
“她现在心情不好,你别烦她。”
这一下,林傲开始火冒了,随即怒视着秦秦,“你如何知道上官师妹心情不好,再说关你什么事!”
这一句喝斥声音颇大,引来周围的人纷纷侧目。
上官瑶忽地立起身来,也没有管任何一个人,转身便走了出去。膳堂内因为这一变故静了几分,都在注视着这边发生了什么。
那林傲看了秦秦几眼,却又说道:“原来是你这个走后门进来的小子,莫以为你后台硬便了不起,我告诉你,总有一天你会败在我的手里。”
听到这一句,长桌那边的洛芷也有了一些愤然,看向林傲的神情由厌烦变成了厌恶,但此刻还没发作出来;叶秋奇倒是暗地叹了口气,又微微摇了摇头。
“我没有觉得了不起,我只是告诉你,上官瑶她……”
秦秦站起身来,有些无奈地说道,但话至一半,却又懒得说下去了,“算了,我们回去吧。”
他敲了敲叶秋奇的肩头,随后又对洛芷递了眼色,有些落寞地走了出去。
上官瑶与他一起长大,他只需要感受一下,看都不用看就能知道上官瑶的心情。他给她做的那只飞不起来的风筝,她送他的那双小草鞋,还有他们一起捏的泥娃娃,所有的这些,他全都记得。
他忽然很想念那时的时光。
青梅,竹马。
两小,无猜。
※
夜已深。
整个九归山显得极其静谧,如同洗尽了尘世的繁华与喧嚣,前山别院中,大多数弟子皆以入眠,唯有少数几盏灯还亮着,却仿佛漆黑幽暗的伏羲山脉中的点点繁星,竟也多出几分诗意。
秦秦坐在案前,透过窗扉,望着对面同样还没熄灭的灯光,若有所思。
良久,直到对面那盏灯黯去,方才收回心神,却是将目光集中到了桌上的那本经卷,《无极道法》。
这一日,他的感想颇多,尤其上官瑶说不认识他这一事,让他的心有些隐隐作疼。但想来原因也在他的身上,自己那年病症出现之初,就被父亲强行带回了落霞山庄,没有留给她任何的消息,上官瑶忘却了他,却也是他自作自受,怪不得谁。
他心中对上官瑶的爱慕与思念,任时光荏苒,也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他想,既然瑶瑶说不认得他,那他便重新与她认识一次。
这又有何不可呢?
如此豁达地想想,他却也不再纠结于往事。此时对他而言最重要的,是如何开始师父指引的修炼之路,如何行那“前人未行之路”。
他翻开那本《无极道法》,细细参详。
“道者,万物之始,万物之所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曰: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无极即道。”
“此无极道法,参宇宙化形而成,以万物灵气,聚为精元,而后两仪化形,应天地之道,循序渐进,筑基凝元,感应天道,终成修真之大千世界,乃至大乘。”
这寥寥几句,便是整部高深玄妙的无极道法的总纲,既不详解修行之细则,也不介绍心法之神通,仅仅引用道家精义,晦涩难懂。而就是这样的一部经卷,却生生撑起了傲然屹立于中原大地上的一大强盛势力伏羲门,无人撼动!
甚至,至今为止,也只有寥寥的数人达到了这经卷所述的大乘。
究竟是何人,能够参详出这样一部心法,莫不是那上古洪荒的大能,亦或是九天之上的神灵?
当然,这些都不是秦秦能够思考得了的,他苦恼的是,如何开启师父所说的那“前人未行之路”。
何谓前人未行之路?
不依靠前辈经验,不按照古人路途,以一己之力,另辟蹊径,敢前人之未敢,行前人之未行,以己之道,应世间万道,而独成一道。
或许,那落尘真人便是如此来的吗?
想着,秦秦迫不及待地将那《无极道法》大致翻阅了一遍,最终停在了书卷的末尾,按照师父的指引,那筑基期最终层次的“五气朝元”之境,才是他踏入修炼之途的开端。
伏羲道法的修炼,正是将真元浓缩凝聚在丹田之内,进而一步步强化稳固的过程。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修道者的身躯容下更多的真元,才能培育出道法的“大千世界”。
五气朝元。
在体内太极渐渐变幻升华并达到四象轮回之境后,修炼者的真元境界便达到了顶峰,若要继续强化,便开始了五气朝元的修炼过程。
炼化五气,需先将凝聚而来的灵气淬炼择选,得出金、木、水、火、土五种不同属性的纯净灵气,进而使之与自身精元逐一融合,炼出真元;成功之后,还要将这五种属性各异的真元全部融为一体,得到五气并存之境。
这,便称为五气朝元。
“可是,我现在丹田之中太极都没有,如何容得下这么多真元呢?”
秦秦一时困惑不已。若是按照正常的修炼,达到那四象轮回之境,丹田定然可以容下属性、数量如此众多的真元,可是他现在连太极初CD还没达到啊。
不得已,他再次钻进书中,想要找到一些答案。
“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时化育,以成万物,其神谓之五帝。此五行炼化之法,繁复纷杂,乃筑基之重中重,关系到今后元婴的修炼,故而修炼时不可急于求成,如有殆误,必将引来大祸。”
这不看还好,一看更是打击他的信心。
“这倒着修炼,本来就不合常理啊。”
秦秦叹了口气,情绪有些消极,不觉感到几丝迷茫。
方才他大致参详了一遍,若是按照正常的修炼,他并没有觉得这无极道法有多深奥,而且就算有所困惑,也可以找长老或师兄们询问解惑,可是这又不能泄露秘密,又违背了规则的修炼之法,当真是为难了他。
忽而,他灵机一动。
“若是把这整个过程分步进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