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归山的峰顶,已不如山下那般宽敞,约莫只有一个庄园大小,几间小院,几座幽静的殿堂,有一片广场,只是不如太极广场那般,没有浮雕,也没有鼎炉,倒是有不少古怪的松木种在周围,清静十分。
广场一侧便是一面断壁,壁上刻着许多字,此时阳光过于耀眼,也看不清是什么字。其上丈许,就能看到九归山的峰顶了。
清风徐徐,竟有几分凉意。
此处,便是整个伏羲山脉的最高处,连绵不绝的群山环绕四周,云雾缠绕其中,却也看不清伏羲山的全貌。
秦秦众人刚一上来,却见那谷长老对着峰顶白塔躬身行礼,双手抱于腹前,呈抱元守缺之势,颇为虔诚,似是祭拜先祖一般。
“长老,这是?”
叶秋奇开口问道,他也是好奇那峰顶白塔,究竟为何。
谷长风没有看向众人,依旧对着那白塔闭目冥思,眉宇间,竟是流露出凄凉之意。片刻之后,方才缓缓答道:
“那里,是落尘真人仙逝之所。”
落尘真人?!
闻言,众人大骇。
落尘真人何许人也他们自然知晓,就是那俗世不懂修真间事的普通人都能道出几分事迹传说。传闻四百年前伏羲门出一旷世奇才,名“落尘”,后人亦尊之“落尘真人”,说其道行几入仙境,冠绝古今,修成得道之日便向各宗各派显世高手逐一挑战,无一败绩,天下人人谈之色变。
后来魔教祸乱,中原涂炭生灵,危机之下,落尘真人便与魔教数十名巨头相约九归山一战,决一生死。也因为这一战,斩杀魔教数人,奠定了伏羲门永不撼动的无上地位。
然而没想到一代天骄,却就此陨落。
当真是造化弄人!
不过那谷长老却是没有管众人脸上是何颜色,转身过来对着他们,便就地盘腿而坐,阳光倾洒在他的道袍上,多了几分迷离。
“我伏羲自上代掌门掌教以后,便废除了以前人游历四海依靠机缘收徒传道的传统,创下这八年一次广收门徒的规矩,故此我虽是你们的教习长老,有那师徒之实,却无师徒名分,三年期后,便与你们没有瓜葛。”
谷长老一开始没有说这伏羲门规,也没有道那修炼之事,却是将这众人早已明白的规矩重申了一遍,一时间几个年轻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伏羲一门自落尘真人仙逝之后,声势也随之有所降低。说起来,伏羲门真正坐稳这三大修真巨擘之位,却是在两百年前新任的伏羲掌门天机子这里开始的,其原因,大概也是这新的收徒之规。
正因为广开门庭,中原众家因为瞻仰伏羲之道,便有年轻之辈纷纷上这伏羲门修行,慢慢地,伏羲一门便与中原各宗各派紧密相连起来,再加上掌教之人声望渐高,方才慢慢坐稳这三大巨擘的名头。
这些,出身于各大世家的秦秦众人,自然也是知晓的。只是此时谷长老再次强调,却是出于什么原因呢?
但那谷长风却也不再多言,示意众人坐下,倒是很直接地开始了伏羲道法的讲解。
“我伏羲之道,源于上古伏羲氏推演八卦之规则,玄妙无穷,讲究遵循自然,顺从天道,修炼者感受天地之灵,与天道相合,达到天人合一之境,便是我伏羲道法的最高境界。”
这谷长老进入状态之快,还真是让众弟子始料未及。一时间众人纷纷静下心来,赶紧将这修炼法决牢牢记下。
但是,唯有秦秦例外。
※
一个月前,幽州,太华山。
一名少年与一个老年道人面对面盘膝而坐,道人须发皆白,却神采奕奕,一如传说中的山中隐仙;而那少年,正是秦秦。
“师父,你让我上伏羲山修行,却又说不可依其所言修炼,到底是何意义啊,弟子想了半天还是想不明白。”
秦秦垂着头,颇有不解地问道。
“我回答你之前,你且告诉我你为何要走修真之路?”
“我爹告诉我,很久以前,我们秦家有一部很厉害的修炼心法,先祖们也依靠这部心法纵横中原,威风八面,但是后来不知怎地却是失传了。如今的秦家,只能依靠着儒园的扶持,虽然外表风光,但实际上在儒园面前,却是十分地憋屈。”
说着,秦秦想起儿时的时候,那到他家落霞山庄做客的儒园众人,脸上可是嚣张得很呢,还有外面“没有儒园哪有秦家”这类令他羞愧和屈辱的流言蜚语,他的心里就十分的不痛快。
而且,他幼年的那场大病,儒园袖手旁观,他依然怀恨在心。
“所以我爹将希望都寄托在我的身上,说单凭他儒园外园长老的身份不足以让秦家重新拾回曾经的辉煌,只能教导我牢记祖训,希望我能在修真一途中闯出一片天地,光耀门楣。”
说完,他看着身前的师父,满怀期待与信心。
只是,虽然自己七岁就跟着师父游历四海,但除了治好他身上的病外,却没有学到任何东西,只要是与修炼相关的事情,师父只字不提。
他十分苦恼。
“那你可曾想过,丢弃了那儒园外园长老的身份,却又换来伏羲门旁系世家的名头,有过什么改变吗?”
“那师父为何又要让我上伏羲门修行?”
秦秦看着桌上那份书信,正是师父让他带上伏羲门作为举荐的信物。可是这临行前,师父又为何找他说这样一番话呢?
闻言,道人原本微微合上的双眼终于缓缓张了开来,露出一对幽深并且格外迥异的眼眸。
“伏羲门修习心法《无极道法》由下而上共分三层境界,筑基、元婴和大乘。你入了门,他们定让你吸纳天地灵气凝聚成太极,叫做太极初成,而后筑基,方才开始修炼之途。你可从?”
“师命如此,当从。”
秦秦答道。虽然他早就知道师父是一位世外高人,实力强盛的紧,但这修炼之事,还是第一次从师父口中听说。
“那你可知当今伏羲掌教玉虚子修炼到了哪层境界?”
“徒儿不知。”
“我来告诉你,玉虚子如今修炼到元婴境十方乾坤境界,门中众多普通弟子都只是筑基期,修成元婴之人少之又少,你可知道为何?”
“请师父示下。”
秦秦歪着脑袋,听师父将这伏羲门内之事如数家珍一般一一道来,不觉感到几分疑惑。师父明言说过其并非伏羲门人,那为何对伏羲门之事这般清楚呢?
“道者,讲究顺其自然,随心所欲。而其修炼之法却要求循序渐进,先筑基础,后炼元婴,方致大乘。你认为有何不妥?”
“矛与盾也。”
秦秦想了想,便如此答道。但心中疑惑却又加深了起来,照如此说来,那他选择上伏羲山修行难道也不应该?那他到底该修炼什么呢?不过,既然师父在他临行前与他最后一次谈话,必然还有下文,于是便问道:
“那师父认为我当如何?”
“若你想修炼大成,行前人未行之路,便遵循道者自然,随心所欲。你入门后,他们会给你《无极道法》心诀的上册,你只需随意修炼,倒着炼、拣着炼亦可。”
“这……”
这一下当真是前所未闻。秦秦虽然没有正式修行过,但对修真之事也颇有几分了解,这倒着炼的方法还真是骇人听闻,且不说这般修炼是否可行,如此违背了规则的修炼,会不会导致走火入魔都未可知。
“请师父为我指条明路。”
最终,秦秦还是愿意无条件地相信他的师父。因为若非眼前这个世外高人一般的道人,他的命恐怕早就没了。
“无极道法筑基期依次为太极初成、两仪化形、三花聚顶、四象轮回和五气朝元。我观你的资质,可以先炼五气、次聚三花、后化两仪、再成四象、最终便得太极。”
说罢,道人却已立起身来,眉间闪过一抹莫名的情绪。
“我便如此与你说,到了那伏羲山,你自行做决定。”
“知道了。”
秦秦应了一声,拜了三拜,方才立起身来,嘴中嘟囔道:“若是师父能亲自教导徒儿,那也不必如此麻烦了。”
“我已说过,我这一身道法未经师命不能擅自传予他人,否则便是欺师灭祖。你带上这封信去九归山,他们会收留你的。还有,我教你的修炼之法不可向任何人提起,也不可告诉任何人,否则,会有杀身之祸。”
道人说罢走出了茅屋,迎风而立,远处那一片锦绣河山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夹着凉爽的山风,触手可及,却又形同虚幻。
殊不知,那山河就在那儿,千百年也未曾变过。
“《无极道法》的大致情况便是这般,我只负责你们在筑基期的修炼与指导,那心法的下册,会在你们炼成元婴后交至你们手中。切记,将我伏羲道法私传外人是伏羲门规三大戒其一,那时便没有人保得住你们。”
待得秦秦回过神来,那谷长老已经说完了伏羲心法的修炼准备,此时将一本书卷一一传至众人手中,想来就是《无极道法》的上册吧。
“长老,那大乘境界的修炼呢?”
却是叶秋奇接过书籍后问道,这太极道法有三层境界,秘籍却只有两本,的确是有些不合常理。
“我伏羲门从开山立派至今为止,方才有三人修至大乘,你现在问这些不觉得为时过早?况且那大乘本就没有秘籍,乃是全靠天道感悟,你这般好高骛远,怕是也不会有机会触碰到那层境界。”
谷长风随即骂道,叶秋奇闻言也只好闭口不言,这谷长老的脾气的确是臭得要死。没准你就是因为脾气臭才练不成大乘,叶秋奇心中想道。
不过谷长老此言一出,其余人内心都有些悸动。
这世间修炼方法花样百出,但哪一家不是有人修到了自家心法的顶峰,然而这伏羲门却极少有人触碰到无极道法的高层境界,而且并没有说所谓的大乘就是道法的巅峰,如这般猜想,那大乘之上,不是要成仙得道的节奏啊……
没准传言中的落尘真人就是如此。
随即,一众弟子心中有些想入非非。如落尘真人那般,可是每一个踏上修真之途的人的梦想。
不过很快,几个年轻人便被谷长风一声厉喝带回了现实。
“修真一途,只有脚踏实地,方能长远,博观而进取,厚积而薄发。百学须先立志不错,但宝剑锋出于磨砺,梅花香来于苦寒。可都记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