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9200000006

第6章 竹源

那是一座古老的南方小村庄,它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竹源。村庄居群山之间,绿水之滨,翠竹隐隐,四季常青。那条悠长蜿蜒的乡间小径,行走过荷锄归来的农夫,骑牛吹笛的牧童,池塘浣衣的村妇,孤舟江雪的钓翁,还有提篮择菜的老妪。

我的外婆,从一个叫香塘的村落,嫁到了竹源。一位殷实的富家小姐,下嫁给一户中下贫民,在当时并非是传奇故事。对外婆来说,她的出嫁,不过是命运一次简单的迁徙。外公虽然家境清寒,带给外婆的却是一生的安稳和幸福。

嫁给外公的第二天,外婆褪下了锦缎旗袍,从此穿着民国时期平凡村妇的简衫。外婆说,外公也穿过长衫,那是去城里赶集时的衣着,素日里穿的皆是马褂。后来,她把旗袍和长衫锁进了陪嫁的樟木箱里,当作是青春的回忆。任凭岁月爬满双肩,过往的恩情,一如当年,被永久珍藏。

那条乡间小径,也是我去外婆家的必经之路。儿时居住的乡村与竹源,仅隔了两公里山路。看似简短的路程,沿途尽现美丽的自然风光。山花夹径,翠鸟栖枝,转角路口更是别有洞天。星罗密布的稻田,随处可见散养在外的水牛和家禽。过石桥,于溪流泉涧边停留片刻,总不忘摘一束野花,装点陶罐。

逢年过节,或是寒暑假,去外婆家成了幼年最快乐的时光。记忆中的外婆,已是佳人迟暮,丝毫看不出她年轻时的风华。常穿一件蓝色斜襟盘扣的上衣,戴一顶黑色的丝绒帽子,帽子的右边绣一朵小花。外婆身材瘦小,面容慈祥,她用那双布满皱纹的双手,给我做了许多美食,充实了那段瘦瘠的岁月。

后来表姐跟我说,在竹源小舅家的日子,应该是外婆此生最开心的时光。外婆生下小舅已四十出头,直到小舅成家立业,彼此亦不曾分开。外婆自从嫁至竹源,勤俭持家,送走翁姑之后,与小舅一同生活,大小事务全由她做主。朴实的农人,用他勤劳智慧的双手,创造了一番富饶的场景。他们守着美丽的家园,过着幸福安稳的生活。

家里杀猪宰鸡,或是地里收了新鲜瓜果之类的,母亲总让我和哥哥拎着竹篮,走几里山路送去外婆家。田地里,水塘边,小道上,散落着耕种行走的农夫浣女。当时只觉世上人家竟是那般繁华,丝毫没有偏远村庄的清冷之感。而我更想象不到,有一天,我会远离这条山径,迷失在异乡的街头,茫然无措。

外婆系一素布围裙,立于灶前,做几道农家小菜。青椒炒肉片,粉炸小河鱼,茉莉花炒鸡蛋,是儿时对美食最纯真的回味。柴火烧得喜乐,伴随煎炒之声,响彻四壁。炊烟透过黛瓦,袅于庭前,直至散漫了整个村庄。这就是平凡的烟火人家,连燕子亦不舍丢下旧巢,和檐下的蜘蛛做伴,看流水华年,光阴往来。

打理好厨房的一切,外婆才会坐下来,给自己斟一杯合欢花或是桂花浸的酒,细细品尝。庭院的小竹桌上,早已摆放了各式点心,杨梅酥、兰花根、桂花糕,一壶自制的山中野茶。庭前的枣树,结满了果实,葡萄架下,拂过乡间淡泊的清风。耳畔有外婆的喃喃絮语,她总是在重复过往的故事,而我亦百听不厌。

直至日暮西斜,晚照催急,亦无归家之意。盼着假期,住了下来,安享着与外婆同榻而眠的快乐时光。如水月夜,案几上一盏煤油灯,外婆坐于灯下,缝补旧衫。我斜倚在她出嫁时那张雕花古床上,看着她一针一线地织补日子,思绪竟有了漫漫远意。人世风景可以这般俭约,门外犬吠的声音也随之安定。

在外婆的哄拍中缓缓睡去,以为可以过到地老天荒。梦里却生了伤情,在我韶华之时,独自背着行囊,走过乡间古道,闯荡江湖去了。后来此梦成真,我被岁月放逐,去寻找江南的另一种风光。那个杏花烟雨的江南,诗人词客的江南,风景如画的江南。只是,从此与朴素的日子,渐行渐远。

昼长人静,屋后满池的睡莲,在月光下徐徐舒展。直至阳光透过珠帘,洒落窗棂,方见着外婆于镜前梳理头发。小小的妆奁里,有许多精致的银饰,只觉外婆的人生,亦如这妆奁,华丽深藏。后来这些银饰交付给了母亲,母亲又转托于我,它们随我天涯迁徙,落得流离失散,所剩无几。

风静日闲,外婆在庭院择菜剥笋,我于花圃扑蝶嬉戏。门外村落路亭,柳溪梅畔,皆在日光蝉声里。世上万物皆具灵性,无有不好。曾经一度以为,外婆的一生,会如静水长天,永无止境。她的生命,亦在我们身上,长出了繁盛的枝叶。

所以我可以固执地飘荡在异乡,做一个安然的游子。始信每年回归故里,外婆依然健在如初,或在门前和邻舍闲说家常,或在桌畔绣花缝衫,或于藤椅上静心养神。我知道,她会随时光缓慢老去,却一直会在。

每次回家,我珍惜着与外婆相处的简短日子。和往常一样,泡一壶茶,装几碟糕点,说说她的过去,我的现在,还有未知的将来。我告诉她,我对文字的喜爱,以及对故乡草木山石的情怀。我甚至给她念诗读词,不识字的外婆竟也喜欢诗中意境,说唐代那个叫王维写的诗,像是一幅水墨画,恬淡安静。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曾经外婆是那竹林的浣女,如今的我,则是徜徉在秋天的过客。人生萍水,聚散匆匆,外婆无数次站在离别的路口,目送我远行。我从没有勇气回头去看她不舍的目光,害怕深邃的情感,会穿透薄弱的背影,直抵忧伤的心灵。

世事喧然,人生徙转,阴晴不可预测。外婆在旧年冬天的一个早晨悄然辞世,那时的我,还在这座古城里煮茶听雪。临回乡的日子仅差一周,外婆却不再等我。那一日,只觉天地荒芜,人世的生离死别,割心裂肺,胜过一切悲痛。

独自在啼泣声中慢慢睡去,外婆的魂魄竟未能入梦来。我心有愧,没有赶回去送她,只在佛前,为她点亮一盏油灯,愿她在归去的路上,步步生莲。生命飘忽无常,一个人最终得以投宿于故土,亦是福报。

只写了一段简短的悼亡词,词的内容是这样的。“外婆承诺过我,她去了那个世界,会托梦告诉我,那里是什么模样。我曾谎骗她,说人死去会有灵魂,有一天,她和英年早逝的小舅,还有外公一定可以天上重逢。外婆一生茹素行善,这个微小的心愿,而今已然成全。生者百岁,相去几何,欢乐苦短,忧愁实多。何如尊酒,日往烟萝。外婆,我祝福你。”

当我再次行走在那条乡间小路,是去外婆的坟前。暖日和风,南方的村庄已有春意,几树野梅孤独绽放,与世不争。翠竹山上,多了一座新坟,而黄土下面,躺着的则是外婆的一掊骨灰。人生这样无奈酸楚,一旦辞别,竟是永远。

母亲说,外婆死时已无牵挂,叫我莫要多生悲戚。外婆以九十四岁的高龄老去,也算是寿终内寝,算是有情有义。此次离别,再来时又不知是何日,唯有坟前的草木,可以伴她长宁。

记得外婆生前有愿,死后让母亲买了上等丝绵将之裹身安葬,来世投胎,必是肌肤胜雪,绝世美人,惊艳于三生石畔,令人爱慕。倘若山水有灵,了她心愿,做一树她最爱的茉莉,冰雪为骨,清雅洁尘。守着这个叫竹源的村落,看天地悠悠,过客往来。

同类推荐
  • 朱光潜经典作品选集

    朱光潜经典作品选集

    《谈美》和《谈美书简》是朱光潜两本最为经典的美学入门书,语言通俗易懂,本书将这两部作品合为一辑。《谈美》是朱光潜早年写的一本美学入门书,阐释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谈美书简》是朱光潜晚年的心血之作,探讨了西方美学思想。《西方美学史》是美学泰斗朱光潜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西方美学专著,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谈修养》是朱光潜对自己人生经验和智慧的总结,也是作为过来人的他与青年的亲切谈心。本书针对青年人普遍面对的人生困惑,进行了分析和解答。全书由二十多篇文章组成,话题都是与青年人密切相关的,如立志、心理、伦理观、学问、读书、交友、性爱、恋爱结婚,等等。
  • 慧卿随笔

    慧卿随笔

    时间,总会沉淀最真的情感;风雨,更会考验最暖的陪伴……日常点点滴滴的细节构成了丰富生活本身的内涵。人生就是一场相逢,又会在一次次遗忘中逝去。为了弥补天生愚笨的自己,害怕因自己大脑容量更新太快而容易遗忘生活之精彩瞬间,从小就养成了随时随地用笔记录的习惯。说不上好,但却能留存以往的特定记忆点滴。让每一次值得记忆的瞬间化作今后可以自我消化的提醒,不经意中用文字留下了印记,没有粉饰、质朴自然。
  • 象外之花

    象外之花

    本书是作者的诗歌作品集,收录了作者近几年来创作并发表于全国各大文学期刊、收入各诗歌选本的优秀诗歌作品百余首。其中大多数作品在诗歌评论界均获得过很高评价。
  •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又见飘雪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又见飘雪

    “读一部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一样,读名家名作就是和大师的心灵在晤谈。通过阅读本书,可以让你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阔文学视野,提高审美意识,触动写作灵感,陶冶思想情操,提升人生品位,徜徉经典,收获无限。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寻找平山团

    寻找平山团

    “平山团”让“子弟兵”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别称,使中国共产党执政前的*后指挥所落脚西柏坡成为必然。它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为取得民族独立和解放所走过艰苦卓绝的光辉历程,蕴含了中华民族伟大而永恒的精神品质,折射出可贵而独特的精神风貌!书稿约50万字,通过作家视角,用纪实手法采访一百多名平山团老战士及其知情人、烈士后人等,深入挖掘平山团在抗日战争中的光辉历程,再现平山团转战南北那些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和富有地域文化色彩的性格特征,塑造太行子弟兵“忠勇稳定、悲歌慷慨”的英雄形象,凸显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的深刻影响以及河北人民在在抗战中的辉煌篇章。
热门推荐
  • 天不存我我亦存

    天不存我我亦存

    听到窗外的谩骂嘲讽,和紧接着的脚踹门的声音,宋天唇角勾起冷笑,意念一动,门闩掉落地上,门外用脚踹门的人扑向地板,都是修真者,这样出丑,虽不至于鼻青脸肿,可也足够令那人恼羞成怒,口无遮拦辱骂宋天:“你个废物,还坐在榻上做什么,你大哥来见你,还不快奉茶,真是个废物,真不知道宋家养你做什么,丢人现眼的废物,真不知道你和你那不干不净的娘”那人话未说完,便发现自己向着宋天院子的荷花塘砸去,
  • 偶尔会想你:甄爱季

    偶尔会想你:甄爱季

    《偶》系列的第七季,这一次,爱恨情仇,依然继续。但是关于爱,被长大的众人,都多了一份深刻的理解。
  • 旁门左道

    旁门左道

    你知道以前的木匠、铁匠、泥水匠也会法术吗?如果你得罪了他们,或者欠了钱不给,家里就有可能发生奇怪的事,饭煮不熟,猪杀不死,豆腐不凝浆,半夜鬼敲门,鸡飞狗跳甚至家破人亡。你知道以前的戏子、卖艺、变法戏的人也会法术吗?皮影戏幕布上的影子能够进入你家里,偷走你的东西,甚至钻进墓穴盗宝;邪恶的人贩子把特殊八字的小孩拐走,用来进行邪法练功、增寿、改运、炼制小鬼,比如曾经轰动一时的重庆红衣男孩事件……
  • 重生之锦绣庶女

    重生之锦绣庶女

    她,是25世纪的神医!虽然年仅十三岁,但她拥有让全世界嫉妒的医术!却被人谋害,每天经受各种各样的折磨,生不如死!老天有眼,让她重生在了3000年前的废材庶女三小姐身上,三小姐也被姐姐谋害,奄奄一息!三小姐从出生就是个傻子,又是庶女还没有灵力,遭人嫌弃、辱骂........她,打算代替三小姐活下去,报复那些欺辱过、辱骂过她以及她珍爱的人!
  • 禁仙之四合传

    禁仙之四合传

    回溯远古过去,解开历史迷雾。仙道无形,天下央央三千道统,说法三千,心中世界无限宽广。故事就从一座破烂道观开始,写就一段孙卫的个人传记,就如一首战歌那样,大丈夫当无所畏惧,一路高歌,走过了,不再回望,决定了,就一往无前。一个人,凭借着自己,有哪里去不得,不受束缚,随处来,随处去。凭着勇气、信念,一路远行,绝不忧虑,战胜一切!四合传,写的就是四合,没有特别的意思...
  • 那个鬼它对我说

    那个鬼它对我说

    喻鸽大学志愿本写得社会服务专业,却没想到被调剂去了殡葬管理的美容班。不过好在她的初衷就是要找个铁饭碗的工作,又意外的发现殡仪馆的工作特别适合她这个不擅长与人交际的人。可没想到一次意外落实竟吸引来了水鬼的纠缠,千方百计折磨她的心智,呕吐出塑料垃圾袋就算了。可自己的耳朵也开始不受控的闯进好多奇怪的声音。喻鸽觉得自己听到好多人在对自己说话,在尖叫,在讥笑,在说着它们生前的事。
  • 当代中俄传媒转型比较研究

    当代中俄传媒转型比较研究

    社会转型一直是社会学研究的热门话题,其中中国和俄罗斯的社会转型又最具有代表意义,有关两国社会整体转型研究以及两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等各个领域转型的比较研究成果十分丰富,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中俄社会转型学术研究方向。功军博士后的出站报告《当代中俄传媒转型比较研究》就要出版了,这是关于两国社会转型与传媒变革比较的第一本学术专著,其所取得的开拓性和创新性成果,是值得庆贺的。
  • 重生之凤倾九天

    重生之凤倾九天

    初见,她女扮男装迎风而立,清隽雅致,潇洒恣意。后来,她舞一曲惊鸿惊煞世人,倾世容颜配一袭白纱云袖轻扬,遗世独立,人人称赞,“沉湘有女顾红妆,惊才绝艳世无双。他许他一世安宁,她许他白头偕老,最后却是誓言皆负,她心如死水毫无波澜,死后重生却变为她人,接近他,利用他,不过是为了查出何人要置她于死地,但依旧在他身上失了心丢了魂。他说,我不怕死,我只是怕即便我死了,也无法护她周全。她说,我愿倾覆一生,只换与他生死相依,情深不负。
  • 色彩逃离

    色彩逃离

    故事发生在日本,是围绕八个问题少年少女展开的有各种元素(例如爱情、亲情、友情等)的故事,目的是为了反应社会现象什么的,本文有两大看点,一是主角的世界观,二是逃避现实的话题,算是看起来不轻松的轻小说吧。Ps.作品名和主角名都是想了好久的,作品名有特殊含义不知道有多少人能理解呢w
  • 火影之风影

    火影之风影

    为什么木叶村这么厉害?而砂隐以及其它三大忍村几乎没有什么登场?我要重塑一个火影世界,谁说砂隐之是陪衬。由五代风影我爱罗带领的砂隐重整火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