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89400000004

第4章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转眼又到了中秋之际,京城的街道上飘满了桂花香,西山的落日给大地披上了一层温暖的金黄色。

太后华诞又至,宫中人皆喜气洋洋,忙里忙外,礼部原定了七七四十九日的宴席,被太后骂了一顿后,缩减为八天八夜,分批宴请文武百官,其中最重要的要数太后诞辰当日的皇室家宴。太后一向最疼爱孩子们,子子孙孙也算孝顺,封地的藩王多有奏请回京拜寿的,太后颇为欢喜地答应了。

在这举国欢庆之时,却有人不识时务,鼓动一批新进后学,在慈宁宫外跪请皇帝上朝亲政之事。

此刻太后正在殿内与刚刚回朝的征西将军密谈,作陪的是胞弟忠烈王、内阁首辅杨清。太后知道后依旧谈笑自若,面上并没有任何表示,好似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事。

其他人却坐不住了,忠烈王忙立起身道:“太后,让臣弟去喝退这些狗腿子。”

太后笑道:“这种小事何须费心,哀家倒要看看这些人能在宫门外撑多久。”

征西将军冷哼道:“黄毛小儿,也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话锋一转,问道:“首辅大人可知是什么人如此不长眼吗?”

杨清已是三朝老臣,朝廷中附庸后生极多,年纪又比在座的都大,竟跪到太后脚边,稽首再拜道:“少帝年幼,若不得太后扶持,只怕寸步难行。望太后恕罪,老臣有句话,今日不得不说。”

这话说得旁边的两个人都变了脸色,但太后却笑着让人拉起他来,道:“您坐着说。”

杨清推开来拉他的宫人们,依旧跪在地上道:“臣以为:有太后您在,才有王朝的安定与繁荣。臣斗胆恳请太后为百姓计效仿大唐武氏,在其治下,乃是昌明盛世啊。”

旁边的两个听到一半,也忙忙跪在太后面前,连连附议。

太后笑着扶起他们,归坐之后缓缓说道:“本宫从未有此想法,一则本宫不愿受着拘束,二则本宫若有此意,皇室族人、各地的封王们怕是会群起而攻。”

太后还没说完,忠烈王就抢着说道:“太后何必为此担忧?内有臣弟保您万事无忧,外有将军保您边疆安宁。就算不得已打一仗,也是为了肃清朝廷。”

太后闭着眼睛说道:“你也把朱氏看得太轻了,如今大伙儿给哀家面子,倒也是因为他们把哀家看成半个朱家人。我们又何必为了一个虚名,干戈迭起,让百姓颠沛流离,让我们的子孙流血伤亡呢。”

屋子里的人各有各的心思,忽听到外面有些喧闹,旁边的莲香对太后说道:“皇上来了,在外面跪着呢”。

原来文正听到消息后马上赶到慈宁宫,虽气急却也不敢对着大臣们发怒,只是好言好语地让他们回去,儒臣听也不是,不听也不是,唯有一言不发,仍旧坚持跪在原地。

文正无法,只得也跪在慈宁宫门口,又要显示与那些儒臣不是一帮,隔了一些距离,口内反复陈情:“儿臣驽钝,莽撞无行,蒙母后规训之德,不敢说有所长进,只求少犯了些错。朕负了老师的教育之恩,全无进益,还需好好闭门攻读圣贤之书……。”

如此絮絮叨叨,并没有什么重点,也不知屋子里的人听不听得见。

忠烈王道:“臣弟真替太后不值,如此无才无德!简直是扶不起的阿斗。更可气的是如今翅膀都没硬,就在这里播弄是非。”

太后道:“无才无德?”像是在问自己。又笑道:“不过这件事,哀家还是相信他的,哼,他还没有这样的本事。”

忠烈王疑惑道:“太后的意思是有人……”

太后叹道:“已经有人不服气啦。”

忠烈王道:“那,会是什么人?”

太后看了他一眼道:“也许这两天就知道了。”

几人品着这句话,只道这天下说不定又要有些变化,将军道:“太后,这次老臣回来还带了几千精兵,屯在城外,随时听候您的差遣。”

忠烈王笑道:“将军这就过虑了,这京城之中,还不需您来挂心”。

太后笑道:“这就是你蠢了,分什么京城京外,都是哀家的左膀右臂。一说倒想起来镇南将军,这些年也不曾回朝。”

屋内的人辗转定乾坤,屋外的文正在慈宁宫门长跪不起,委屈又绝望。太后既没见他,也没说什么,就把他给打发走了。

两日来文正也不曾被召见,皇宫内熙来攘往,一切都与他无关。虽然每日仍旧去佛堂诵经,却从来不曾耳根清净,心内一直有种不祥的预感,不管撺掇这件事的人是谁,自己怕是逃不过一劫了。如果是太后,她是铁了心要废了自己,不过这捞什子皇帝做的真没有什么意思,只是如果自己有事,不知飞儿又会怎样?如果背后是势力强大的藩王,只怕自己还是第一个献祭的牺牲品。

这天巳时,文正照常与柔嘉一起在殿内小院的清心亭读书写字。四面是砖红瓦墙,墙外是红叶蓝天,微风轻拂,两人的衣衫飘动,红色的木凳木桌,一个面西,一个朝东。

太傅教完了书,留下功课就走了。柔嘉撑着头在翻书,可是眼睛却一直盯着皱着眉头写字的文正,她想逗他开心,故意道:“皇上,您闻到了吗?秋天就是一股桂花味,我们去摘些来,酿一坛桂花酒怎么样?”

文正放下了手中的笔,笑道:“你有这兴趣,好啊。等午时休息了再去吧。”

柔嘉往前凑了凑,拉拉他的袖子道:“师傅走啦,又不用担心。”

文正往远处看了一眼,殿墙外一簇簇金黄正映着蓝天,颇有一番宁静的美,回过头看着她满是期待的眼睛,伸出手抚了抚她的额头道:“还是再等一会,把这写完了再去不迟。”

柔嘉嘟着嘴道:“可是午时我得在太后那儿……”

文正道:“朕中午给你摘好了,洗出来,下午再一起埋在桂花树下,还免得脏了你的手,不好吗?”

柔嘉坐回去,勉强点点头。

文正用手敲了敲桌子,道:“过来到这边坐,看着朕写字。你说你女孩子家的,非要来跟着学这些诗呀文呀,有什么用处呢?”

柔嘉走过去,站在他的身边,低头瞪了他一眼,道:“用处大着呢”,然后假装气呼呼地开始研磨。

文正却坏笑地看着她,跟了一句:“是啊,用处大着呢!”

到了用膳的时候柔嘉念念不舍地走了,文正匆匆吃了些饭,带着宫人们一起去摘桂花,宫人们在树上玩的不亦乐乎,他也颇想爬到树上去,却只是扯了一把刚刚够得着的桂花,拿在手中把玩。

忽听得背后一声断喝:“没规矩的东西,你们干什么呢?”

把文正唬了个心惊肉跳,忙转身前去作揖行礼道:“王爷,是朕今天想自酿些桂花酒……”

忠烈王眼睛一翻,哼了一声,道:“朕,朕,狗脚朕。真是不知分寸!”

文正愣在当前,不知如何应答,手中的桂花抖得扑簌簌地往下掉。

忠烈王气盛地问道:“昨日教的兵书背会了没有?“

文正木然地摇了摇头。

忠烈王道:”不务正业,玩物丧志的东西。那今日也别学了,滚回去给我在门口跪两个时辰去,好好反思反思。”

文正只得低下头唯唯答应,忠烈王骂骂咧咧地离开了。

等忠烈王走远,宫人们一个个垂头丧气地,直呼“倒霉,倒霉”,扔掉手中的桂花,就要往回走。

文正道:“把桂花都拿回去。”

其中一个宫女心疼道:“您何必还拿回去呢?这不是找晦气吗?”

文正平静地道:“没事,你们先回去把酒酿了”。说完先转身走了,后面的宫人默默地捡起地上的一把把桂花,一行人回到了殿内。文正将手中落得没几粒花的树枝递给了宫人,就掀起了袍子,直直地跪在了宫殿门口。

宫人们扑通扑通一个个跟着在门外跪了一地,心里都委屈,却谁也不吱声。文正把他们看了一圈,道:“你们忙去吧,洗干净了,清理好了放在坛子里。”

宫人们忙起身,一个个弯着腰从他两侧鱼贯而入,自去忙碌,准备桂花酒。

秋天的太阳并不毒,相反很温柔,也不让人晕眩。宫殿的阴影一点点的没过文正的身子,他也渐渐感受不到膝盖上的疼痛了。

柔嘉伺候完太后,未时才喜滋滋地带着宫女往文正这边赶来,远远看见在斜阳底下,文正跪在着凹凸不平的地砖上,心里莫名心疼,眼泪就漫上来了。

柔嘉道:“哪个师傅这么狠心?您又何必这么十二分地服从呢?”

文正苦笑一声,道:“你哭做什么?那不是把朕再责罚一遍?快扶朕起来,赶快去埋酒”。

柔嘉忙擦了一把眼泪,和宫女一左一右,扶着文正摇摇晃晃地起来,柔嘉道:“皇上您先去休息一会吧。”

文正却着急道:“朕一点事都没有,这酒不现在装好埋下去,就不新鲜了。”

两人将宫人们选好洗好的桂花一层层地装入黑色坛子里,又倒入纯酿的糯米酒,密封好后两人来到殿后的一颗楸树旁,两人跪在地上,用小铲子铲了半天才挖出个不大不小的坑。

文正放下铲子,道:“来,和朕一起把它放进去吧。你说放三年还是五年?”

柔嘉扑哧一笑,道:“三个月就能喝了,放那么久做什么?”

文正道:“越久越香啊。”

柔嘉摇头笑道:“那是要拿来喝的,放那么久早忘了。”

文正道:“怎么会忘呢?三五年后朕和你都长大了,在某一天,应该是个特殊的日子,一起挖出这坛酒,岂不是更妙吗?”

柔嘉扭头看向他,觉得他这话别有深意,但文正只是默默地用土把坛子埋起来,她在想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呢?想着她就红了脸,也低下了头,将挖出来的土一点点往回填埋。

第二天是太后生辰最重要的日子,文正一大早就去佛堂为太后诵经祈福,竟然看到了蒲团上跪着个小小的人,竟是有段时间未曾见面的映雪,忙上前问道:“你身体好些了吗?这大夏天你也没来几次,怎么反倒是这深秋时节来了?”

映雪点点头,笑道:“我早好了,以后想去哪就去哪,今年冬天我一定要去雪地里打滚。”

文正道:“你这名字可不是这个意思呀?静悄悄地赏雪不就行了吗?”

映雪哈哈地笑道:“皇上您陪着我一起去打滚,不行吗?”

文正笑着摇摇头,扶着她坐在蒲团上,自己也坐好了,又问道:”托王妃带给你的书,都看了吗?可还喜欢?“

映雪点头道:”真是多亏皇上了,您知道爹娘常常连房门都不让我出去,每天丢给我的又都是佛经,要多无聊有多无聊。只是您说给我的书,他们总不好拒绝的。“

文正开玩笑道:”你这么喜欢看书,将来是要嫁一个文状元吗?“

映雪也不觉得这问题难为情,大声答道:“我要嫁给一个大侠,像我爹一样的大侠”。

皇上听闻过一些王爷以前的事,仍旧问道:“为什么?”

映雪道:“每次我娘讲起他们以前的生活眼睛都亮的像珍珠一样,到处去游山玩水,关键还能救很多很多人呢。”

皇上笑道:“关键还是到处玩?你的心思就在只这上面。”

映雪笑道:“才没有,您不知道他们的生活的多么有趣呢!”

文正本是十分开心,听了这些话,有些郁郁地说道:“映雪,朕也多想离开这个地方啊,像你说的那样,去很多地方,过有趣的生活,救很多人,可是事情却都不在掌握之中。”

映雪笑道:“做皇上岂不是更厉害?天下都是您的,您所做的事情可是是拯救全天下的百姓呀。”

文正道:“可是朕很多时候无能为力,甚至……,自身难保。”

映雪道:“不管怎样,我和皇上您永远都是一条心。”

文正心里突然很暖很暖,欠起身来轻轻地抱了一下映雪,很快又松开了。

映雪愣了愣,反应了一会就站起来,走上前去抱住了文正,这一回倒是文正愣住了,他埋在她的脖颈间无声地笑了。

映雪放开了他,回到座位上道:“皇上您如果不开心呢,一定要跟我说啊,我不在的时候可以给我写信,因为这两年都是您给我的书和信在我一个人的时候陪着我,我不想您不开心。”

文正心里暖暖的,竟然什么话都说不出来,只是默默地点头。

从外面进来的南安王妃无意中听到了无忌的童言,一想到这些天听到的风声,对皇上的处境,也是有些感慨唏嘘,只能避重就轻地问道:“皇上,太后的生辰礼物可准备好了吗?”

文正突然发现王妃回来,忙忙见了礼,回答道:“嗯,不过并不算得珍贵,只是自己写的一幅百寿图。”

王妃道:“这不妨事,太后一向俭省,只要合了她老人家的意,总不会有什么大碍。”

正说着,宫女莲香来请皇上去见太后,王妃和映雪依旧留在佛堂。

文正有些不舍地看了映雪一眼后,跟着莲香去了。宫中缠绵了几日的笙乐依旧如酒浓烈,只不过连日听来不免有些乏味又嘈杂。

此刻戏台上正唱着《打金枝》,太后听得乏了,便在后面小殿中歇息。太后端坐正中,远道而来的藩王们也终于到齐了,在这最重要的日子里向太后表忠尽孝,敬献贺礼。

先是皇上献上了一副亲手写就的百寿图,祝词也是朴素:“儿臣恭祝母后寿比南山,福如东海。”

接着,柔嘉跪到太后膝下,道:“我会的不多,只是为姑母亲手缝制了一匹腰带,在里面放入了干姜、甘草、茯苓和白术的粉末,这样您逢下雨天就带着它,腰就不会那么疼了。”

太后温柔地搂过她,道:“你最有心了,哀家虽不爱闻那中药味,也要时刻系着了。”

柔嘉得意地笑道:“这个问题早想到了,所以绣娘教我将所用的布匹先浸入玫瑰花粉所泡的水中,再等晾干后用,所以姑母你闻闻看,是不是非常香?”

太后闻了一下,赞许地看着她,道:“嗯,很香,吾儿真是又孝顺又聪明。”

柔嘉道:“只要姑母喜欢,我还能做出更多的好东西来”。

其他养在宫中的王子皇孙们虽大了两岁,也都还未成年,又得应着太后节俭的要求,俱是送了些小玩意儿。

藩王们正相反,虽路途遥远,却是极尽奢华,所呈上的多是各地的珍奇宝物。

归德王上前道:“儿臣不能常常在母后跟前尽孝,于是想着做一个小物件伴在您身边,还望您常常想起儿臣。”

归德王乃太宗第四子,此前颇受太后恩宠,文帝病重时,朝廷中人多以为他会继承大统。

太后忽露出感伤之色,道:“哀家也多么希望你们都在身边啊。不过很多事都是身不由己,你们能来,哀家已经非常开心了。也不怕他们见怪,你是哀家最心疼的。看看你准备的东西,是不是比他们更懂哀家的心?”

归德王道:“儿臣准备的只是一支发簪。在儿臣的印象里,母后很喜欢自己的头发,而发饰除了常带的几样,却并不多。于是前年请了一个师傅在家中,打算做十二个发簪敬献给您。在观察师傅的过程中儿臣觉得这门手艺也颇有趣,于是也跟了学,斗胆自己也做了一枚,原本打算不过是送到宫中,现在因着今日生辰,还能亲自送来,交到您手里,也是了了儿臣一番心意。”

说完,归德王从袖中拿出一个狭长的盒子,取出簪子,远看颇有飞扬之姿,太后眼睛马上一亮,笑道:“你有心啊。”

归德王捧簪上前,令人呈了上去,银簪长约四寸,后两寸镂刻着一簇夭夭桃花,又有三颗绿宝石镶在尾端。

太后拿在手中把玩了一会,颇为喜爱,归德王上前道:“难得母后喜欢,让儿臣为您带上吧。”

太后点点头,归德王走到面前,将簪子拿到手中,突然殿中传来一声清脆悠长的哨声,大家都往哨音的方向望去。只见一群浓墨重彩的戏子挥着水袖施施然地进到殿中,分散在各个角落,依旧“咿咿呀呀”地唱着曲。大家正自纳罕,是谁安排了这样的节目,这些人怎么不经通传就来到殿中?

归德王面对着太后,并未去看背后的情景,趁此扰攘,握手成拳,银簪直取太后脖颈。

太后觉出了不对,推开左手边的柔嘉,本能地往后仰倒,大声惊呼道:“救命!”但这一声除了近处的人根本没人听得见,而太后身边不过就是几个未成年的孩子。

归德王冷笑一声,轻轻按动簪子顶端的绿宝石,一根长四寸的极细的针从金簪中射出。

这根金针被一只小手挡住了,扎在了拇指下方。

惊恐的救命声渐渐爆发,离太后不远的守卫终于也发现了行刺行为。忠烈王大声呵斥守卫们,而此刻分散在四周的伶人们也停止了吟唱,从水袖中取出利剑。殿内的守卫与优伶的数量差不多,但不多时就处在了劣势,殿中多是平日养尊处优又没什么本事的王公贵族,纷纷大叫逃窜,一时乱成一锅粥,而殿外也是杀伐声四起,万想不到气象万千的皇宫竟会有此血腥变故。

因为坐在右手边的文正伸手挡住金针,太后得空,连忙往左边钻去,口中直叫着大太监明魁的名字。归德王一击不中,伸出左手拉住太后,再次按动宝石,文正忍痛钻到太后前面,惊恐地面对着归德王,针刺入文正的左肩之中,几乎全部没入。

归德王怒极,啐道:“傀儡就是傀儡,我就先杀了你。”说完就举起银簪向文正心口刺去,文正用右手握住簪子,尽力阻止,但力量微小,簪子已经刺入肉里。

幸好远处的明魁击退“伶人”飞身赶来,一脚踢开归德王,护住太后往殿后退去。

而大殿之上,归德王已经占了先机,双方力量悬殊,虽然因着明魁,叛军近不了太后的身,但忠烈王已被生擒,殿内的王孙都被制服,缩在墙角处求饶。

归德王退到“伶人”的护卫圈中,指着忠烈王道:“母后,还不叫他们住手?这可是您最疼的弟弟。”又转头对着明魁道:“明魁,你武功这么好,又忠心护主,本王正需要你这样的人才。你又何必守着这样一个的不能到头的主子呢?”

刘青也不答话,只警觉地看着周围。太后神色悲戚地说:“哀家一向最看重你,想不到你竟出此下策。”

归德王冷笑道:“母后真是会开玩笑呢,要看重本王,坐在这里就是本王了,又怎会有今日之事呢?不过您传的位恐怕只有他才能坐的下去吧,本王一向是不喜欢嗟来之食。”

这句话听在别人的耳中不知道是作何想,受伤倒在座椅上的文正痛苦的眨着眼睛,但这种情况下并没有人能够来救他。

太后凄凉地笑道:“今日实在有意料之中的事,也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哀家敢做这个位置,就料到会有的这一天,只不过从来不应该是你们这些乳臭未干的少年人。”

昌图王道:“要怪就怪母后自视甚高,非要逆天命而为。今天本王也不想大开杀戒,只要母后现在写一封诏书,我就放了忠烈王,还保二位后半生享不尽的福。”

太后道:“哪有享不尽的福?哀家写就是了。只是哀家有个疑问”,太后扫了这些“伶人”们一眼,问道:“他们是怎么进来的?”

昌图王笑道:“本王其实十分佩服母后,智识过人,只不过您有一个最大的弱点,就是太过信任您的亲弟弟了。您听听外面,打斗的声音多么大,好像是御林军在自相残杀,您猜猜外面进来的会是谁带领的军队?”

跪在地上的忠烈王忙问道:“你什么意思?你这个逆贼,忘恩负义!”

昌图王得意地说道:“不瞒您说,现在御林军中有一半都是我的人……”

太后制止了他,道:“你不用再说了,哀家现在就写诏书。”

变起仓促,不到一刻钟时间好像天地都掉了个个,外面的战斗之声渐渐小了,变成了军队整齐划一的步伐,往慈宁宫方向走来。

归德王将诏书拿在手中,看了又看,正自高兴,外面忽听的一声大喝:“保卫太后,捉拿反贼。”

只见征西将军带着军队昂扬地走进殿中,归德王不敢相信地望着他们,忙道:“快宣读诏书!”

身边的伶人拿起诏书,还未打开,就被将军一箭射中手臂,道:“大胆反贼,还不速速投降!”

说完,又是一声令下:“放箭!”

一时之间,殿内矢如雨下,那帮伶人虽见情况陡转之下,仍做困兽之斗,不多时,好几十名刺客已经倒在地上,归德王被生擒。

太后走上前去,道:“今日哀家再教你一课,叫’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还有弹丸在其下也’,本宫早就料到今日有人要以身试险,你们的动作太过明显了,所有的野心全都写在脸上了。这么蠢,不好好地做王爷,还妄想去做皇帝?”

一切停当后,太后奖有功,罚有过,立即下旨封征西将军为勇武候,仍令忠烈王处理相关后事。

三人回到太后寝殿,也是颇为感叹,还好只是有惊无险。太后道:“勇武候何止勇武,宫中万象,本宫还不及您看得清楚,果然被您一语中的,虽然本宫宁愿你的计策不用派上用场真的有用。不管怎么说今日本宫欠你一个大大的人情,您有什么要求尽管提。”

大国舅跪下磕头道:“一切都是太后的恩典,臣又怎么敢擅自领功?只是今日来去无踪的黑衣人,太后要好好查查到底是什么人?居然如此公然闯入宫中?

太后追问详情,原来在叛军与御林军正自打得难分难解之时,忽然从夜色中跃下一批批的黑衣人。具体多少人数,士兵的汇报并不一致,他们见人就杀,士兵们但求自保,也不管谁是谁非,绵延二三十里的喜庆之地,从乾清宫到御花园,转眼间成了一场三方混战。黑衣人明显是江湖人士,武功之高强远在这些吃粮饷的士兵至上,眼见士兵们渐渐不支。

但将军带着几千精兵浩浩荡荡地奔入宫中之时,只混战了一刻钟,但见一只响箭自太和殿内升起,在空中燃成一朵美丽的烟花,所有黑衣人且战且退,全都收手离开了。原先的御林军本已大大受挫,黑衣人离去后,征西将军很快就控制了叛军。

太后听完后沉吟不语,将军只得自己说道:“可以肯定的是这些人应该不是归德王的部下,只怕还有人……”

太后叹口气道:“其他的人都成不了气候,不管怎样,这也是一个知进退的人,今天的事哀家希望到此为止,不过多追究,哀家也有对付的方法。”

勇武候答道:“太后仁慈,还有一事,太后也需要好好计量,逆贼在宫中势如破竹,御林军的漏洞实在有点……“

太后点点头,沉思了一会,道:“所言极是,御林军如此虚弱,远超乎哀家的想象。只不过现在再假手他人只怕问题更多,还请勇武侯您多帮衬着,助忠烈王一臂之力。”

勇武侯道:“一切但凭太后安排,老臣自当尽力而为”。

同类推荐
  • 总有妖孽想泡朕

    总有妖孽想泡朕

    娶了个媳妇儿日日夜夜纠缠我,跑去和闺蜜诉苦,结果没料到闺蜜也惦记上了我,只能去和兄弟哭诉,然而兄弟说他对我有意已久……苍天啊,大地啊,你到底和我有多大仇啊?我只想安安静静的做个美女子……咳咳……美贤王帅将军啊……伪娘媳妇儿:你既已立我为妃,那便从此是我的人,上穷碧落下黄泉,此生此世没有休妻,只有丧偶!
  • 邪王逼上门:爱妃别想逃

    邪王逼上门:爱妃别想逃

    一觉醒来,她开了天眼通晓古今,还是得道高僧的俗家弟子。明明是一身清冷,俊美如谪仙的少年小和尚,偏偏被个无赖王爷缠上。世人皆知逸王爷潇洒不羁,偏偏好男风,一双勾魂凤眸妖艳若狐,却无人知晓,被他缠上的小和尚乃是女儿身。“司徒谨,我是和尚。”沐青桐冷脸以对。某男邪魅一笑。“脱了衣裳便不是了。”
  • 凤飞于天

    凤飞于天

    一头乌黑的长发如黑夜倾泻,闪亮的美眸透着睿智。命运的安排让她嫁给了一个王爷!既然他说各过各的,那原本是再好不过的事了!但是为什么他又改变注意了??他发现她的聪明无人能及,即使面对天下纷争,也无所畏惧。突然有一种想把她留在身边的想法,但是现今的状况允许他这么做吗???当他看着她的功绩越来越高,甚至超过了他这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王爷时,他是否还能把她留在身边好好爱他,他犹豫了!!当爱与不爱已不受自
  • 绝世娇宠,邪王的神秘狂妃

    绝世娇宠,邪王的神秘狂妃

    二十二世纪金牌杀手,一朝穿越成为废柴六小姐。上一世她性格懦弱,任人欺辱,这一世她性格乖张,是烈火门传承的继承人。她不但有万能的浴血金凤手镯,神器在手,驭兽我有。更有一个邪魅、腹黑,盯妻狂魔的冰山王爷,勾勾缠护她一生。碧莲池肤白貌美,看上冰山王爷有危险?笑话,王爷只对她情有独钟,不用她出手,灭碧莲自有王爷下手。“王爷,夜深露重,该歇息了。”“行,今夜本王一定睡服你。”冰山王爷脱的麻利,顺便把她的衣服也扒了,熄灯种田。传闻冰山王爷绝七情,美色不沾?谁能告诉她,将她宠的上天入地,肚子里还塞进个宝贝,这又是谁干的?——一世仙骨奇缘,且看陌天歌逆袭上阵,如何从废柴,站到仙界顶峰。男女主身心干净,感情专一!新人新文,希望亲们收藏,和评论支持果果,谢谢!
  • 叩若心溦

    叩若心溦

    父母从恩爱到背离,初恋男友脚踏三条船让杜若溦过早的镶嵌上“男生止步”的标签。大学被莫虚有情敌怨恨,发生车祸…浑沌醒来居然变成小世子,我是男孩?嗯,我懂的,秘密要保守,重生要低调。可是,那小正太抱我做甚?还要和我结拜兄弟?重生后可以放弃前世的心结么?可是面对这个小BOSS,我不想再死一次。好吧,这里的男生看着都好纯洁,可小BOSS为什么天天召见我?额,我现在也是男生——他说:溦?你会回来么?他说:溦?母后她......他说:孤是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他是孤看中的人,孤没让他死,他便不能死!一切,怎么就不按照轨迹好好的走呢?
热门推荐
  • 莽荒兽

    莽荒兽

    没有什么简介,只想说,“如果有朋友喜欢的话,可以收藏一个,书评区分点意见,一起探讨探讨。”
  • 黑道总裁的私宠小宝贝

    黑道总裁的私宠小宝贝

    他和她本是两个世界的人一次偶然让她的生活天翻地覆第一次见面他夺走她珍藏17年的初吻第二次见面他不留名的拿走她宝贵的第一次第三次见面他和她已然都变了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 白衣璃陌染霜华

    白衣璃陌染霜华

    他无意中救下一名女子,她对他一见钟情,并昭告天下非他不嫁……他将她接入王府,要她进宫迷惑太子,助他登上皇位,她含笑答应……当她手刃太子之时,太子倒在血泊之中,轻抚着惊恐万状的她的脸颊,柔声说:“别怕~”,她泪落……当他登上皇位之时,立丞相之女为后来巩固帝位。她冒死寻他,问为何要负她,他冷语:“朕乃九五至尊,怎会娶妓?何况你还是前太子的宠妃”……
  • 先生你好酷

    先生你好酷

    [花雨授权]靠近他,便感到那冰宫中的冷沉幅射,她这次的任务真是很棘手啊!身为“天堂”生前契约公司的一员,她的任务就是改变他不苟言笑的性格?她是阳光吧?否则为什么愈是接近她,他身上的说结便开始融化了呢?
  • 万象血统

    万象血统

    一个缔造了一切的造物主为了使千万方星界间征战不休的各大势力平息,缔造了一个叫做星际执法者的军团。梦非天就是被选中的成员之一,他特殊的血脉赋予了他强大的能力。因此,他是星际执法者的领袖,被选中的强大生灵相继奔赴在他的麾下,为了共同的目标一起去缔造一个万界平衡的和平时代。看主角梦非天如何崛起,并带领麾下各路聚集而来的勇者们一起迈向和平时代。
  • 苍天之刃

    苍天之刃

    这里就是你熟知的世界,或许有一点点不同,或许有很大的不同。这是一个关于僵尸的成长故事,行尸、跳尸、飞尸、血尸、尸王、魃、真祖在这里聚集;古往今来的史诗、传说、秘闻、野史在这里复活;这是和平的21世纪,也是热血的战场。谨以此文,献给那些失意的人们。
  • 七劫刀

    七劫刀

    一把从未出现过的刀,一个从未有过的时代。一个人凭借自己的能力开创一个时代一条没人知道怎么走的路,只能默默的走下去,也许能看见日出,,也许会跌落悬崖这是一本披着都市皮的玄幻小说
  • 异世之乱世成神

    异世之乱世成神

    精灵森林再无精灵嬉戏的身影,神龙、仙凰、古鲲鹏等也已经成为了传说,异族的强者往昔的高傲也不复存在,大都沦落为人类权位者的附庸和打手,昔日狂暴的魔兽不知多少因生存所迫渐渐收起獠牙和利爪、、、不知多少种族残存的遗族已经成为人类手中的玩物与消遣,修炼者的世界,强者称尊,想要掌握自己的命运,就要把强者踩在脚下。潜入人类的修炼世界,经历几多喜怒悲欢,极尽的丑恶和残存的善良,万千的神通、炫丽的魔法、强大的各式法宝、、、征战路上谱写一曲曲铿锵战歌。乱就要乱个惊天动地,闹就要闹个鬼哭神嚎,站在时代巅峰俯视一切,征途的尽头回首一切过往!仙?可笑!世间哪里有什么仙?有的只是神,强者便是神,我就是你们的神!!!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校园全能保镖

    校园全能保镖

    一个神秘的少年,臂膀上的蝎子血纹……唐洛是一名佣兵王者,一份恩情,让他成为夏家大小姐的贴身保镖,陪着她上学。肩负仇恨和爱,他必须步步为营,一路高歌猛进,走向人生巅峰,成就一段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