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87300000007

第7章 局势乱百姓惶恐 国事危君王失策

1

却说天宝十五年(756年)六月上旬的一天中午,天气是异常的炎热,树叶耷拉着,小草上结满了尘土,连野外的知了等动物也躁动不安,停止了鸣叫。

位于长安城东市的清风茶楼,居然有一个老人,顶着烈日,慢腾腾地踱来了。老人的身后,还跟着一个结实健壮的年青人。

他们看了看茶楼门上的楹联,念叨着走了进去。

只见门楣上面写着横批:“太平盛世”。

左联是:“一杯香茗,聊叙人世风花雪月。”

右联是:“两份冰茶,莫谈国事麻辣酸辛。”

正准备打盹的茶博士,见来了两位客人,急忙振作精神,上前招呼生意。

茶楼里异常清淡,只有稀稀拉拉的几个客人。就是那几个客人,也都趴在了桌子上,自顾自地打着盹。

两位客人,随意地挑了一个靠近窗户的座位,悠然自在地坐了下来。

“两位客官?来点什么?”茶博士恭敬客气地询问道。

“两碗冰茶!来半斤椒麻胡豆和半斤卤香牛肉。再来一碗毛尖。你呢?崔公子。”老人亲切地问道。

“多谢!张老爷子。随意!请给我来碗观音吧!”姓崔的年青人答道。

很快,茶水,小吃就端了上来。茶博士麻利地转过身子,继续回到了柜台边,打着自己的瞌睡。

2

大唐京师长安城的主要宫殿,主要集中在东北方向,移至大明宫一带。

因此,朝臣、权贵,那些达官贵人大都集中居住到长安城的东城里,使城市重心偏于一边。

长安城的市,集中于东西两市。西市有许多外国“胡商”和各种行店,是国际贸易的集中点。东市则有一百二十行商店和作坊。

长安城中东西、南北交错的二十五条大街,将全城分为了两市,总共有一百零八坊。

其中,以朱雀大街为界,将城区分为了东西两部分:

东部隶属万年县,本应有五十五坊,因城东南角曲江风景区占去两坊之地,故实领五十三坊;西部属于长安县,有一市五十五坊。

一百零八坊的排列,具有象征的寓意。

一百零八坊,恰好对应着寓意一百零八位神灵的一百零八颗星曜;

它的南北排列十三坊,象征着一年有闰;

皇城以南东西各四坊,象征着一年四季;

皇城以南,南北九坊,象征着《周礼》一书中所记载的所谓“五城九逵”。

长安城采用严格的里坊制。

长安城全城,划分为一百零八坊个坊,里坊大小不一:小坊约一里见方。一里和传统的尺度相似。大坊则成倍于小坊。

坊的四周,筑有高厚的坊墙,有的坊设二门,有的设四门。

坊内有宽约十五米的东西横街或十字街,再以十字小巷将全坊分成十六个地块,由此通向各户。

坊里还有严格的管理制度。

3

长安城的规划,继承了古代城市规划的传统,平面布局方正规则,每面开三门。

皇城左右,有祖庙及社稷,与《周礼考工记》中的布局接近。

城市布局上“宫殿与民居不相参”的意图十分明显。之所以采用严格的里坊制,这都与统治者对百姓的严格管制与防范有关。

宫城、皇城、外郭,平行排列,以宫城象征北极星,以为天中;以皇城百官衙署,象征环绕北辰的紫微垣;外郭城,象征向北环拱的群星。

因此,唐人即有诗吟“开国维东井,城池起北辰”,说的就是这种布局效应。

当然,这种布局,也是封建皇帝据北而立,面南而治儒家传统思想的一种体现。

儒家传统思想,作为历代帝王治国的总的指导思想,贯穿始终,也体现到都城的规划布局上,增加了皇帝君权神授思想的神秘色彩。

4

东市和西市,是唐长安城的经济活动中心,也是当时全国工商业贸易中心,还是中外各国进行经济交流活动的重要场所。

这里商贾云集,邸店林立,物品琳琅满目,贸易极为繁荣。

东市的面积,据文献记载:“南北居二坊之地”。东市南北长约一千余公尺,东西宽广约二十四公尺,面积大约零点九二平方公里。

市的四周,每面各开二门,共有八门.市周墙处大街北(即春明门大街)宽一百二十公尺,东、南、西三面各宽一百二十二公尺。

这一宽阔街道的效用,是便于商业运输和市民入市前车马的停靠。

东市位于今天的西安交通大学以西、西安铁路局以北的地方,其街宽都近三十公尺,约是西市街宽的一倍。

今天西安交大校园,尚有西区部分建在东市和市东街道之遗址上。

5

东市由于靠近西内太极宫、东内大明宫、南内兴庆宫这三大内、周围坊里,多皇室贵族和达官显贵第宅,故市中“四方珍奇,皆所积集”。

市场经营的商品,多为上等奢侈品,以满足皇室贵族和达官显贵的需要。

西市,隋称“利人市”,在皇城外的西南部。

唐长安的东市和西市,跟里坊一样,四周皆有高大的围墙。宋敏求《长安志》等记载,东市和西市规模相当庞大,每个市约占二个坊的面积,市内有四条大街,围墙四面各有两道门。

这在对东市和西市两市遗址进行全面勘察与测量时,得到了证实。

作为长安城乃至全国最主要的市场,西市进行的是封闭式的集中交易,也就是将若干个同类的商品聚集起来,以“肆”(或相当的“行”、“店”)为单位组成的。

市内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市局和平准局。交易区也都是集中在一个四面有墙、开设市门的较为封闭的场所内。

两位茶客光临的清风茶楼,就位于长安城东市里,是当时长安一个比较著名的茶室。

6

慢慢地,两位茶客的说话声,传到了人们的耳朵里,引起了他人的注意。

“崔公子啊,如今国事混乱,叛乱四起,人心惶惶。你考虑过没有,怎么安置你的家人了吗?你大姐、二姐、以及三姐三娘他们几家是如何打算的呢?”那位精神矍铄的张姓老人,关切地询问年轻人道。

“我们几家根本就没有怎么考虑啊!我们怕什么呢?那些达官贵人,王公贵族都不胆怯,照样莺歌燕舞,花天酒地,我一介小民还担心什么呢?

郭子仪,李光弼二位将军,颜真卿,颜杲卿两位大人,不是都取得了平叛的大捷吗?

听我三姐夫说,官府,皇宫一直都很平静,各级官吏大臣,皇宫贵族,也是镇定自若啊!我们小老百姓,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崔公子满不在乎地笑着说道。

“公子啊,你们还年青,不知道人世的苦难艰辛,人心的险恶,局势的多变啊!

那些达官贵人,他们当然不用担心,哪怕改朝换代,他们也是贵人,也是有钱有势的人,也依然会享受荣华富贵,快乐尊荣。

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啊!

而我们小老百姓,当国家****之时,却只要遭劫的命啊!

以老夫看来,朝廷平叛的事情,并没有那么我们想象的那么乐观啊!

公子啊,你可知道,朝廷派去守卫潼关的,是些什么军队吗?朝廷是如何处置这些事情的吗?”老人明知故问道。

“不是常胜将军哥舒翰大人统率的河西,陇右劲旅吗?二十万大军,难道还守不住一个小小的潼关吗?”崔公子依然是大大咧咧,满不在乎的语气。

“公子啊,你可错了!二十万大军,多半是地痞流氓,凑数领饷的主子,他们大多还衣甲,武器不全;有的是只在军籍领饷,却不知道人在哪里。

哥舒翰大人半身不遂,不过是一个废人而已!监门将军、宦官边令诚独掌官军大权,人心不平,谁能够心悦诚服,心甘情愿地接受指使呢?

元帅大人部下将领,争权夺利,士卒们装备不足,士气低落。你能够指望这样的军队打胜仗,消灭叛贼,守住我们的家门吗?”老人满脸忧郁,气愤难平地说道。

“不是有英明的皇上运筹帷幄,有贤明的国舅决胜于千里之外,掌控着朝廷大局吗?”崔公子依然不服气。

“公子啊!你不要糊涂,翻老黄历了。如今的皇上早就已经暮气沉沉,毫无斗志,只知道奢靡享受了,再也不是从前那个英武有为,奋发图强的皇上了!

如今的皇上刚愎自用,一心享乐,骄奢淫逸,自以为是,已经听不进任何忠言了。

不瞒公子说,就是陛下的恣意妄为,奸佞们的迎合上意,阿谀奉迎,才造就了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这些祸国殃民,涂炭生灵的奸佞,造成今日国运每况愈下的窘境啊!

李林甫媚事陛下左右的宦官,嫔妃,迎合上意,以固其宠;

杜绝言路,掩蔽聪明,以成其奸;

妒贤嫉能,排抑胜己,以保其位;

屡起大狱,诛逐贵臣,以张其势,致使国事乖张混乱,国运衰颓。

李林甫死后,皇上又用国舅杨国忠为宰相。

杨国忠不过是一个典型的纨裤无赖子,有什么真才实学,真才实干呢?他依靠裙带关系,登上高位,却大肆收刮,荼毒天下,陷害忠臣,祸国殃民,已经为天下不齿了。

杨国忠和李林甫一样,也是以善于迎合上意,又善于搜括民财而著称,他们充实官库,贪污纳贿,已经弄得天下怨恨了。

你看看,至高无上的老大,好大喜功,死要面子,昏庸无能,没有深谋远虑;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老二,欺上瞒下,虚伪柔弱,鼠目寸光,优柔寡断,放纵贪官污吏,荼毒百姓,国事能够好到哪里去呢?

你说,我们能够指望这些贪婪的达官贵人,王公贵族保护我们吗?

我看啊,我们还是自保为佳,未雨绸缪为上,早做打算为宜。你说是吗?崔公子!”老人恳切地问道。

“大爷,你说的很有道理,听得我都十分担心了!事情的真相,的确如此啊!我们的命运,的确难测啊!

可是,天下之大,我们能够逃到哪里去呢?

再说,老老少少一大家子人逃难,又该如何照应呢?如果叛贼劳而无功,无法攻克京师,我们不是白白浪费我们的人力物力,白跑一趟吗?

何况,我们仅有的家宅,财物,都在长安城里,究竟应该如何处理呢?

如果逃到外地去,我们将如何谋生活命呢?

说不定,长安城里,还要相对安全一些呢!

难道皇上他舍得丢弃自己的江山社稷,祖宗坟墓吗?他怎么会丢下万千官吏百姓,独自逃出京师去呢?”崔公子口里说着不信,但他的脸色,也忧郁阴沉了起来。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喔!老汉我人老了,胆子也变得忒小了。说实话,反正我是担心得很啊!

你看嘛,自从朝廷为了满足皇上的争强好战,骄奢狂妄之心,发动边塞战事以来,我们黎民百姓,就没有过上一刻安宁安生的日子了啊!

高仙芝等将领,在边塞不断失利,更是耗费了帝国无数的人力,物力,财力了啊!

如今,安禄山这狗贼,又举旗反叛了。叛军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气势汹汹,不可一世。

腐朽入骨的大唐朝廷君臣,明明看见帝国的崩溃,就在眼皮底下,君臣上下,却都还沉侵在歌舞升平之中;他们还在相互哄骗,上下欺骗,还在说些什么‘安禄山狂悖,将不日授首!’的大话来互相安慰,这不是再愚弄我们小老百姓吗?

这种种恶兆,崔公子啊,难道不应当引起我们的加倍警觉吗?

万一战事不利,我们这些小老百姓,可就都成了砧板上的肉了。我们将向何处去寻求活路呢?

老头子我胆小怕死,我已经做好打算了。

老夫知道自己一向与公子投缘,忘年之交,所以啊,今天,我特地邀请公子前来,喝喝茶,摆谈摆谈,一者舒舒心中的烦闷、担忧,二者也是借此想向公子告别。

幸好,老夫南山中有一门穷亲戚,多年都没有走动了。正好这次,可以趁机过去,避避暑,躲些日子。

等到天下真正太平了,老汉一家,再回到京师,忙活操劳不迟啊!反正,钱一辈子也是挣不完的。

公子啊,老夫我劝你们一家,也早做一些打算,带领全家人出去避避风吧!

所谓,覆巢之下无完卵,信誓旦旦的官府靠不住啊!我们还是自己多想想办法,趁早出去避避祸吧!

兵荒马乱的岁月里,大家全家老小,都呆在一处地方,说不定会弄得全军覆灭,全族屠灭的啊!”

老人面色忧伤,很有远见地建议道。

“多谢张老爷子的指点啊!听了大爷的话,我也是越来越担心了啊!

我还是回去说服我们崔氏家族以及亲戚家里的亲人,先把孩子,老人,都送到山上去避避吧,权当让他们去避避暑啊!

如果局势真的不妙的话,我们夫妻这些年轻人,也能够逃得更快一些。”崔公子思忖半晌,终于接受了老人的建议。

7

六月的天,真是小孩脸,说变就变。

不一会,乌云遮盖了天空,好像有什么恶魔降临似地,天空突然暗了下来,就像到了傍晚时分一样。风也突然猛烈地刮了起来。

“哎呀!好猛烈的风啊!门窗莫被刮坏了哦!

莫不是有什么凶神恶煞,将要降临人间了啊?怎么会平白无故地出现这样的怪风啊?

难道我们小民百姓真的要遭难了吗?”茶博士一边神色慌张地抱怨着,一边急急忙忙地收拾着室外的火炉,茶杯,茶壶等等茶具,并手忙脚乱地急着把门窗关好。

“哎呀,真是的!崔公子,差点忘了,我家的被子衣物,还晒着的呢!我真是老糊涂了!淋湿了,又要被儿子,媳妇唠唠叨叨地埋怨呢!我告辞了!”

老人家抢着向老板付着茶钱。

“哦!多亏你老的提醒,我也有药材晾着呢!那些偷懒的家伙,见我不在,不知道收没有收呢!我们一起回去吧!”崔公子没有争着支付茶钱,他也突然想起了自己的要事。

两人说完,就一前一后地冲出了茶楼,消失在了狂风中。

8

“禀告皇,皇上——”驻守潼关的监门将军、中使(宦官)边令诚,气急败坏地闯进了大明宫里。

他气喘吁吁,垂头丧气,神色张皇,满身尘土,给皇帝李隆基带来了令人惊慌失措,胆战心惊的消息。

“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皇上!潼关沦陷了!沦陷了!沦陷了!叛贼崔乾祐的大军,如今像潮水般地涌进关内来!京师形势,十分危急,请皇上定夺!”

9

天宝十五年(756年)六月十二日午夜时分,潼关沦陷的噩耗,迅速地传到了京城长安的皇宫里。

“爱卿,你不要着急!快告诉朕详细的情形。”

闻听噩耗,李隆基虽然已经心胆俱裂,却依然要努力地保持住皇帝的威严的气势。

他浑身颤抖地坐在京师长安大明宫的正殿含元殿——俗称“金銮宝殿”的龙椅上,心烦意乱,神色不安地听着中使边令诚,做着潼关军情的汇报。

10

一听到监门将军边令诚说到“潼关沦陷”几个字,李隆基心里非常震惊。

李隆基衰老苍白的脸色,一下子变得煞白,没有一丝血色。

但李隆基依然故作镇静,用力控制住自己那颤抖的身体,拼命地掩盖着内心的恐慌与心虚。

他用嘶哑、苍老的声音,继续向边令诚询问道:

“爱卿,前几天,你给朕的奏折中,不是还说,潼关现在还守得好好的吗?崔乾祐率领的叛军,不是已经准备仓皇撤退了吗?”

11

皇宫大明宫的正殿含元殿,座落在三米高的夯土台基上,整个大殿高出平地大约四丈的样子。

远远望去,含元殿背倚蓝天,显得高大雄浑,富丽堂皇,气势非凡。

皇帝在含元殿听政时,还可以俯视脚下的整个长安城。

含元殿殿前有三条“龙尾道”,是从地面进入大殿的阶梯。

它的整个建筑,都主要是用楠木等珍贵的木材及汉白玉,花岗石等石材建成的。

龙尾道分为三层,两旁都有青石的扶栏。

上层扶栏用的是镂刻螭头图案,中下层扶栏镂刻的是莲花图案,都是水的象征物。这两个水的象征物是用来祛火消灾,预防火患的发生的。

含元殿的前面还有翔鸾、栖凤二阁。阁的前面有钟楼、鼓楼。

每当朝会之时,上朝的百官,就在监察御史虎视眈眈的目光的监审下,立于钟鼓楼下,等候进入朝堂,拜见皇帝。

朝会进行之际,监察御史和谏议大夫,则立于龙尾道上层的扶栏两侧,负责进谏和监察,弹劾。

官员中若有咳嗽、吐痰或步履不稳重的,都会被负责纠察的御史们记录下来,听候朝廷有关部门的处理。

此刻,上朝的百官们早都已经散去了,只有几个中使在皇帝身边侍候。殿内非常的寂静,寂静得有些令人恐惧。

那一天的整个白天,李隆基总是觉得有些心情烦躁,有些坐卧不宁。一种不祥的预感,总是萦绕在李隆基的心里,令他忐忑不安。

虽然贵妃已经多次派人,来说服皇上回宫休息,但李隆基依然不敢回到内宫去休息。

李隆基孤独地一个人呆在大明宫里,心烦意乱地批阅着朝廷的奏章,处理着棘手的军政问题,等待着潼关前线,每天必报的平安消息。

李隆基没有料到,他等来的,却是潼关沦陷的噩耗,厄运已经迅速地降临。

同类推荐
  • 大辰帝国

    大辰帝国

    三百年的大辰王朝,危如累卵,已是大厦将倾。值此天下扰攘之时,英雄与滑贼并起,坐拥美人,指点江山,欲逞一世之威风,留万代功名。而一个玩世不恭、初出茅庐的郡学书生,也将借这无边风雨,青云直上,最终成为以天下为局的棋手。(这是一个讲述屌丝翻身把歌唱的故事……看着凑合的话,还请多多支持,收藏推荐,感谢感谢~)
  • 为君

    为君

    大乾王朝历经三代皇帝的努力发展,本该到了一个王朝的巅峰,却因为夺嫡之战而几乎覆灭,只能说,造化。。。。晏珏作为庶出的三皇子,本来也该像其他庶出的皇子一样憎恨厌恶比他小上七岁,却因为中宫嫡子身份而成为太子的晏昀。毕竟,哪个皇子不想登上那唯一的宝座?就连弑君杀父的大皇子晏枔都这么认为,放心的在逼宫当夜让太子前往晏珏的寝宫,因为他并不觉得太子还能逃出生天。结果,太子在晏珏的帮助下逃出了皇宫,两人伺机而动,报国恨家仇。。。
  • 碧桐凤凰飞

    碧桐凤凰飞

    “凤凰凤凰止阿房”一句流传于五胡时代的童谣。前秦天王苻坚认为这句童谣预示着凤凰的降临。为求祥瑞天下太平,他命人从骊山北面,折向西,沿着渭水和樊水在阿房宫旧址种植梧桐、茂竹数十万株,以找凤凰。一个是绝美少年,父母恩宠、兄长怜爱、天下敬仰的大司马,经历了亡国灭家的惨痛,沦为人奴,与姊同侍一人,而后兵攻坚城,夺回天下;一个是空前帝国之人,有着统一中原的雄心,做出了不同一般决定,留下了风华绝代的少年,铸就了不一般的爱情;一个是绝色女子,千般无奈,万般苦衷,同样的复国梦,却没有看到国家的重建,留给人世的最最高贵的血统----与弟弟共生的儿子;一个今世的人穿越回到古代,经历一番灭国建国的历史更替,更卷到这一宗有悖常伦,绝世凄美的爱情故事之中………………一切正在上演,一切就在上演!
  • 夜雨北衙

    夜雨北衙

    大唐天宝年间,外有安禄山造反,内有不安份的阴谋诡计者扰乱长安城。大理寺卿李慎行奉旨查办案件。一件件古怪离奇的阴谋诡计。一件件不可思议的案件。一件件稀奇古怪的奇人异事。一件件令人欲罢不能的情节。李慎行能不能完成李隆基交给他的任务?长安城能不能恢复平静?大唐的天下将会如何发展,敬请关注小说《夜雨北衙》
  • 大明朝反攻演义

    大明朝反攻演义

    ”轩辕神胄”是中国人的自称,中国也叫做“赤县神州”,而中国的历史则近乎神话。然而这个神的国度自东虏窃国之后却从此坠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神话一般的历史不幸中断了。大明朝,在这里,再一次雄起。
热门推荐
  • 雪落荒城

    雪落荒城

    行路上总有一些陪伴的人,情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总敌不过时间的磨洗。追求仙术的巅峰,又会惹来多少的眼红,多少的勾心斗角。然而,看破这一切的能者,又会做出如何的抉择。
  • 帝都人厨

    帝都人厨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现在被大家戏称帝都,也有外地人贬损为胡都的。北京有三千余年建城史和八百余年建都史,中国西周时成为周朝的诸侯国之一的燕国的都城,自元朝起,开始成为全中国的首都。北京荟萃了元、明、清以来的中华文化,拥有众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是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这么一个古都自然有着无尽的民间传说。
  • 中国牛市80年

    中国牛市80年

    研判股市的全新力作,驰骋牛市的实战宝典。本书针对中国股市大牛的现状,深入剖析了当今中国股市走牛的动因,论证了未来中国股市走势,解析股民如何在历史上最大的牛市中选股、分析股票、买卖股票,帮助投资者在大牛市中制定正确的投资策略,着眼于长期牛市,分享中国牛市80年的硕果。
  • 异世之古武者

    异世之古武者

    意外的穿越,魔法斗气的世界,剑法对斗气,古武对魔法又会对撞出怎样的火花,且看一代古武者如何横行异界。
  • 唯婉倾爱

    唯婉倾爱

    古时蜀王杜宇化鹃泣血,为的是见到心爱的恋人;清朝顺治育鹃取血,是为了拯救心爱的恋人。21世纪的董小宛却因一次意外的修身之旅,搅进这清朝错中复杂的爱恨情仇里。深知每个人的命运时,她决定以假乱真。。。。。。顺治在真假董鄂妃面前又如何抉择?一句:“唯婉傾爱”拴住了她的心,也让她决定为了心爱的人付出自己的一切。可是海誓山盟、蜜语甜言之后,转身却是和别人卿卿我我,冷漠与无情让她觉得这庞大而崇敬的爱终究不是自己的吧,也许一开始选择的路便是错的!终究是倾爱成殇了吗?真的董鄂妃何去何从?假的董鄂妃又如何李代桃僵,敬请期待!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假如爱你

    假如爱你

    女主和男主的狗血爱情故事希望女主成长成为一个理性的女人
  • 风云胜天

    风云胜天

    一人一剑闯天下,上天下海无人敌。笑傲群雄把酒歌,孤芳自赏青天剑。这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故事,希望大家能进来感受一下。本书有些慢热。不要着急啊!!!!最后一句,求收藏!!求点击!!!!!
  • 忆神

    忆神

    天降陨石,九龙拉棺,乱世求生,一名穿越的少年在迷茫中穿越........
  • 史记(第七卷)

    史记(第七卷)

    《史记》,是由西汉时期的司马迁编写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多年的历史。最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史记》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同时,书中的文字生动性,叙事的形象性也是成就最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