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87300000003

第3章 贼势盛君臣忧郁 为救国虢王出京

1

李泌对虢王李巨及其家族都非常了解。用奸相李林甫,杨国忠的话来讲,他们都属于太子死党,爪牙走狗,是太子的贴心豆瓣,狐群狗党。

虢王李巨当时正担任河南节度使,负责洛阳,南阳等地的防务,而安禄山对洛阳等地是志在必得,李巨的压力骤然加剧。

2

李巨的曾祖父就是著名的虢王李凤。李凤是高祖李渊的第十四子。

李巨的父亲就是李邕,他是虢庄王李凤的孙子。

当初,李显(唐中宗)十分欣赏李邕的才华。

李茂融因反叛伏诛以后,李显(唐中宗)就让李凤的孙子李邕,承继祖荫,继承了祖父李凤的虢王爵位。

李显(唐中宗)不仅让李邕继承了虢王的王位,还亲自做媒,让李邕娶了妻子韦皇后的妹妹韦氏为妻子。

李邕大受李显(唐中宗)以及韦氏家族的宠信,因此累迁秘书监,知陇右三使仗内诸厩等职务。

不想,好运没有多久,李显(唐中宗)就驾崩了,而韦皇后以及女儿李裹儿等也败亡了。韦氏家族也全族覆灭。

李邕的丑恶嘴脸很快暴露无遗。为了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李邕亲自杀其妻韦氏,并送首於朝廷,以表示自己大义灭亲,与叛逆划清界限的义举。

可是,当时的官吏百姓,都对李邕忘恩负义的行径嗤之以鼻,十分鄙视他的所作所为。

李邕也并没有因为自己杀妻邀功而幸免。他不久也被削爵,贬为了沁州刺史。

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李邕家族在朝廷的关系网错综复杂,并没有破灭。

不久,大唐朝廷又皇恩浩荡,恢复了李邕的爵位,并归还他封户二百,累迁卫尉卿等职务。

开元年间,李邕在自责羞愧中因病死去,由他的第二个儿子李巨,继承了虢王的爵位。

李巨与父亲李邕的品行为人,却迥然不同。他为人正直大度,品格高尚,清正廉洁,刚锐果决,关心朝廷大事,颇喜欢涉猎书史,尤其好写文章,爱好军事。

3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初九日,安禄山在范阳发动了军事叛乱,全国震惊。

安禄山叛军势如破竹,节节胜利,不久就攻陷了东京洛阳,唐朝廷的形势更加危急。

李隆基(玄宗皇帝)一时手足无措,六神无主。

李隆基反复思考权衡之后,准备在朝廷文武百官中选择将帅,去带兵平叛。然而李隆基年老昏聩,优柔寡断,犹豫不决,一时决定不了合适的人选。

天宝十五年(756年)五月初四,噩耗再次传来。南阳节度使鲁炅,遭受安禄山叛军的大举进攻,兵败溃散,只得退守南阳固守。

不久,南阳就被叛军包围,平叛形势更加危急,急需朝廷派遣将领,率军支援。

4

太常卿张垍,是李隆基(玄宗皇帝)的女婿,宁亲公主的夫婿,与兄长张均一道供奉翰林院,常常侍奉在李隆基的身边。

张均张垍兄弟,一向中意于太子李亨,与太子十分亲近。当时,李巨正担任夷陵郡太守。

张垍与李巨的关系也十分亲密,他不仅知道李巨的军政才干,还十分清楚李巨与太子(李亨)的良好关系。

一日上朝,太常卿张垍见李隆基依然在为选拔前线将领一筹莫展,忧心忡忡,遂灵机一动,趁机向李隆基推荐说:

“陛下啊,多日来,臣见陛下为国事操劳,为选拔将领一直殚精竭虑,心里非常担心,常常暗地思考如何为陛下分忧。臣私下观察文武大臣,查找能够胜任这个职务的人选。

臣终于发现,虢王李巨,不仅善于骑射,而且又很有谋略,觉得他一定可以不负陛下的重托,担当起平叛大任。”

李隆基转忧为喜,就像找到了救命稻草,也非常认可:

“爱卿所言极是,解了朕的忧虑!朕也清楚李巨的才干,就按爱卿的建议去做吧!

垍儿,你跟朕起草诏书,命令李巨速至京师,接受朝廷的旨意。等朕与宰相商量妥当之后,即行任命。”

李隆基正愁无将帅领兵,于是欣然同意。

太常卿张垍听旨大喜,遂拟旨而行。

5

很快,宰相杨国忠就知道了皇帝任命李巨的旨意,心里怏怏不乐,知道是张垍在其中捣鬼推荐。

宰相杨国忠一向与太子不睦,知道张垍、李巨是太子一党,心里十分忌惮他们,不喜欢太子党掌握大权。

杨国忠暗中阻挠,就吩咐宰相府官吏说道:

“诸君,李巨仗恃自己的才干,目无尊长,多次违法乱纪,被朝廷处罚,又与太子结党营私,不利于陛下。如此小儿,岂得令见人主,给本相添堵呢!诸君一定要清楚本相的意思。”

宰相府官吏哪敢反对,诺诺连声,说道:

“谨遵宰相大人的命令。”

结果,李巨进京一月有余,因受到宰相杨国忠等人的阻挠,也没有机会去拜见皇帝,接受朝廷的任命。

李隆基一直被杨国忠蒙在鼓里,不知道李巨早已进京。

6

攻下洛阳之后,安禄山的进攻越发咄咄逼人,大唐朝廷的局势更加危急。

每日早朝,李隆基都会为朝廷的军事人才奇缺,缺乏将才士卒马匹粮草而忧心,与文武大臣们讨论过不停。

一日早朝完毕,君臣二人坐在一起闲聊国事。太常卿张垍,遂将李巨进京的情况,汇报给了皇帝:

“陛下啊,请不要忧心!臣听说,夷陵郡太守李巨,已经到了京师,正在等待朝廷的旨意!”

“李巨已经进京了吗?为什么还不速进宫来见朕?”李隆基有些不悦,脸色阴沉。

“宰相大人拖着未办!”太常卿张垍,见四周无人,立即直言相告。

“国忠这个家伙,如今国事危艰,怎么能够因私怨而误国事呢?”玄宗皇帝面有愠色,他心里十分清楚,杨国忠为什么会阻挠李巨觐见,“爱卿啊,你叫刘奉庭去宣敕令,紧急召见李巨入宫奏事。”

杨国忠见事情败露,再也无法阻挠,李巨才得以见到玄宗皇帝,得以畅谈国事。

李巨迅速奉旨进宫,与玄宗一席深谈,玄宗皇帝非常赞赏。当着张垍之面,李隆基赞扬李巨道:

“张爱卿可谓知人善任。李爱卿真是不可多得的将才,足以独当一面,为国立功。”

李隆基十分欣赏李巨的才干谋略,当即下旨道:

“张爱卿,你叫刘奉庭去宣敕令,让李爱卿与宰相诸君一道,讨论军事方略,然后迅速将结果向朕汇报。”

张垍,李巨,刘奉庭得令而去。

7

军事会议由中使刘奉庭主持。

听到皇帝的旨意,杨国忠也不敢怠慢,立即召集群相商讨。

会议上,李巨与杨国忠等诸位宰相,你来我往,讨论十分热烈。诸位宰相都很清楚杨国忠的意思,不敢公开赞同李巨的建议。因此,已经讨论到了正午,却都还没有得出一个定论。

列席会议的诸位大臣将领,都心浮气躁,有些不耐烦了。

李巨心里很清楚宰相国忠等人,一直在阻挠自己的军事计划,不肯接受自己的建议。

讨论一直没有结果,李巨心里十分失望。李巨年轻气盛,于是气冲冲地说道:

“诸位宰相大人,在下的意见,你们都不同意,这也不是,那也不是,究竟是为什么呢?既然如此,你们召在下来有什么用呢?诸位宰相大人,在下恕不奉陪,告辞了!”

李巨向杨国忠等宰相行礼,准备转身而去。

此时,因为讨论时间太久,杨国忠的精神也十分疲惫。他的神情十分怠惰,极度厌倦,对李巨的态度更加生气。

“大王啊,本相奉旨召集诸位大人讨论军国大事,是为朝廷负责!你这么能够如此蛮横不讲理呢?难道你敢公然抗旨,对圣上的旨意也敢说三道四?”杨国忠用大帽子呵斥教训李巨道。

“臣怎么敢对圣上无礼!请问宰相大人推三阻四,对军事计划肆意阻挠,究竟是什么意思?我的计划究竟有什么问题?宰相大人当着众人说说?”李巨脸色涨红,很不服气,据理力争。

杨国忠为相以来,几乎从来没有人敢对他当面顶撞,他对李巨固执己见,坚持自己的军事主张十分恼怒。听了李巨当面顶撞的话语,杨国忠觉得伤了自己的面子,更加愤怒。

他脸红脖子粗,当着中使刘奉庭的面,大声讥刺李巨道:

“大王啊,你的语言的确十分犀利,你的军事计划听起来似乎有理有据,确实令人敬佩。

可是,本相还是十分不解。请问阁下,你能够用你的那张利嘴,去消灭安禄山盗贼吗?本相以为,阁下所说的那些建议,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没有任何军事价值!

尊敬的阁下,你以为你能够凭借这些没有军事价值的东西,去消灭猖獗的盗贼吗?”

李巨见杨国忠将他的军事计划驳得一无是处,也越发生气,他对宰相杨国忠等人怠于国事,一直不肯接受自己的意见十分着急。

于是李巨怒气冲冲地反问杨国忠道:

“宰相大人,我们不能够以私人恩怨,而怠于国事,贻误战机。宰相大人既然以为在下所言是空谈无用,纸上谈兵。不知别个军将,能够借相公的手,去攻打贼人吗?”

杨国忠哑口无言,无言以对:“你你你——,你这个赵括,本相真不知道怎么说你!”

中使刘奉庭见场面火爆,十分担心,急忙上前打圆场:

“诸君,你们所言,都是为了朝廷大事,何必伤了和气呢?如今已经到了正午,诸君也疲倦了,等我禀明圣上,找机会再议!”

军事会议无果而终,不欢而散,杨国忠越发对李巨忌恨在心。

8

不久,南阳等地的军情更加危急。

宰相杨国忠诸人无计可施,不得已,他只好同意李巨的军事计划,遵照皇帝的旨意,发布诏令,授任李巨为陈留、谯郡太守、摄御史大夫、兼河南节度使。

第二天上朝,李巨依照朝廷的惯例,带着自己的新官职进宫,去奉谢皇上,感谢皇帝的信任。

见到玄宗皇帝,李巨就大声欢呼道:

“陈留、谯郡太守、摄御史大夫、兼河南节度使李巨,叩见皇帝陛下,跪谢皇恩。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隆基听见李巨自报官名,十分惊异,急忙询问李巨道:

“爱卿啊,朕叫宰相任命你,担任御史大夫一职。为什么爱卿你却自称摄御史大夫呢?”

李巨知道是杨国忠捣鬼,就直言直语地回答道:

“陛下,恕臣下愚钝,臣不知道其中究竟是什么原因。是宰相大人这样任命臣的,臣也不知道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杨国忠这个家伙,揽权独裁,竟敢违背朕的旨意!”李隆基知道事情的原委以后,大为不满,立即亲自下诏道,“爱卿听旨,兹任命爱卿为陈留谯郡太守、御史大夫、兼河南节度使,着即上任。”

“感谢陛下的隆恩,臣一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臣有一些请求,请陛下批准。”

李巨很清楚朝中是宰相杨国忠专权,恐怕出师无功,反遭奸佞陷害,中途被撤换,破坏军事大计,就急中生智,趁机上奏道:

“陛下,方今国事艰难,信息不通,臣恐为贼人所诈,以致上当受骗,贻误国事。如朝廷忽然召回臣下,不知陛下以什么作为凭信,让臣相信陛下的旨意?”

玄宗皇帝对李巨的思虑周全十分欣赏:

“爱卿所虑极是!朕将召吴王李祗,为太仆卿,劈分木契,分授于爱卿。请爱卿放心!

爱卿听旨,兹任命爱卿为陈留及谯郡太守、河南节度使,兼统率岭南节度使何履光、黔中节度使赵国珍、山南东道节度使鲁炅等三节度使。”

黔中节度使赵国珍,是大唐朝廷有名的夷人将领。

9

接旨以后,李巨迅速出发。五月十五日,李巨率领大军,从蓝田出发,向南阳进军,准备去援救鲁炅。

山南东道节度使鲁炅,此时正坚守南阳,奋力抵抗安禄山叛军的猛烈进攻。

李巨的担心很快成为了现实。

不想此时,杨国忠不想李巨成功,很快使了一招釜底抽薪之计。玄宗皇帝听信奸佞杨国忠等人的谗言,准备以南阳兵败为由,处罚节度使鲁炅,剥夺鲁炅的军权。

不久,朝廷颁下诏命,贬山南东道节度使鲁炅,为果毅将军,以颍川太守来瑱,兼御史中丞,去代替鲁炅的山南东道节度使职务。

李巨接到皇帝的旨意以后,大吃一惊:

“朝廷的处置不妥,临阵换将,群龙无首,这不是自毁长城吗?如此,则南阳危也!我一定要尽力阻止!”

于是李巨紧急上书,上奏玄宗皇帝道:

“陛下,臣私下以为,临阵换将,是自毁长城。如果鲁炅能够保存南阳孤城,那么他的功绩,就足以弥补他从前的过失了。

如果真是按照圣旨这样处理的话,臣恐怕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臣不敢独断专行,请问陛下,究竟应该如何去处置鲁炅呢?”

李隆基对此事还算清醒,很快意识到了问题的危害,急忙派遣使节,用紧急诏书回答李巨道:

“爱卿啊,朕既然已经命令你节制三节度使,那么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你有权审时度势,便宜行事,处置这一类的事情。”

李巨接到皇帝的授权之后,十分满意,很快率军到了内乡。不久,李巨率领的官军就逼近了南阳,与坚守南阳的鲁炅遥相呼应。

围困南阳的叛军将领毕思琛,闻听李巨率领朝廷大军前来援救南阳,害怕遭到官军的前后夹击,急忙解去南阳的包围,从南阳前线逃走了。

南阳终于转危为安,暂时安全。

10

五月下旬,李巨率领节度使何履光、赵国珍等人率军,一同到达了南阳。

到达南阳,李巨就向南阳节度使鲁炅,宣示了皇帝的敕令,贬斥鲁炅,削其章服,命令鲁炅随军效力,戴罪立功。

到了晚上,李巨又重新以皇帝的恩命,下令鲁炅复位,继续担任山南东道节度使一职,坐镇南阳,南阳因此安定。

11

当初,天宝十四年(751年)十一月,自从安禄山反叛以后,唐山南东道节度使鲁炅,就一直率军固守在南阳(治今河南邓州),抵抗着安禄山叛军的攻击。

南阳守军扼住了叛军南下的咽喉,威胁着东京洛阳,安禄山十分忌惮,一直惴惴不安,害怕南阳军队的夹击。

到了天宝十五年(756年)五月,即至德元载(756年)五月,安禄山命令部将武令殉、毕思琛等,率领大军,去围攻南阳,务必攻下南阳,打通南下的道路,解除洛阳的后顾之忧。

因此,到了此时的至德元载(756年)五月下旬,河南节度使虢王李巨,率兵往救,叛将武令殉、毕思琛等才撤围而走,南阳才重获安宁。

12

不久,形势突变。

至德元载(756年)六月初九,潼关陷落,大唐朝廷再次陷入绝境。

在这以后,安禄山叛军的势力,更加强盛猖獗,大唐各地郡县越发动荡不安,南阳又成为了前线,变得岌岌可危。

潼关守将哥舒翰,从前与鲁炅关系亲密。

潼关陷落,哥舒翰被俘以后,安禄山命令降将哥舒翰,给南阳守将鲁炅写信劝降。

不想,遭到了山南东道节度使鲁炅的严词拒绝。安禄山老羞成怒,决心屠灭南阳

安禄山便又命令大将武令殉,再次领兵去攻打南阳。鲁炅率众坚决固守南阳。

武令殉久攻南阳不下,安禄山越发气恼。

安禄山大怒,遂以名将田承嗣取代武令殉,继续加强对南阳的围攻,务必要扫清南阳外围。

所以,李巨一上任河南节度使不长的时间里,就面临着安禄山叛军的巨大压力。

李巨很清楚自己的兵力吃紧,朝廷也捉襟见肘,无法抽出兵力支援,所以决心自救。

李巨加紧整顿军务,想尽办法,千方百计地网罗人才,积极招兵买马。他张贴文告,四处招募有着匡复朝廷、复兴社稷大志的仁人志士,决心给叛军以有力的反击。

同类推荐
  • 官居宰相

    官居宰相

    一失足穿越到了北宋仁宗朝,穿越后的陶文宣有个表哥,一直窥觊着他家的绸庄,并且为了得到陶家绸庄甚至要毒死他。然而一波刚平一波又起,陶家绸庄被官府查出私造龙袍,这可是诛九族之罪……
  • 双玉为珏

    双玉为珏

    他原本只是一个穷苦人家的孩子,但是突然某一天一个人的出现,从此改变了他的一生!
  • 三国天下之刃

    三国天下之刃

    霸王项羽麾下神秘小将,随项羽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却无人知晓他的真实姓名。只知道楚军叫他玉麒麟,他是影子是死神更是八千江东子第兵两大头领之一,公元202年项羽自尽于乌江可他却下落不明,什么原因让历史埋没他的痕迹?是永久的消散还是数百年后回归。同为乱世的三国,同是英雄辈出的年代,命运让他来到这里是崛起还是沉默,是走上亡汉复楚还是解救苍生
  • 烨华

    烨华

    烨——虚构的国家,考证派请止步。当盛世的帷幕落下,面对昏庸的君主无能的朝廷,你如何选择。继续身为武将的职责保卫江山效忠于昏君,还是投奔叛军与昔日故有反目成仇。圣朝末世的硝烟,遥远时空中相依的少年,那一年,谁将拜金殿,负了离人的泪眼。
  • 十万大军

    十万大军

    虽身为乞儿,有父老怪,有母疯婆,却手携娇娘,心念缄儿,陪同六爷,流浪大唐十道二百州;虽身处乱世之中,却看风云色变、金戈铁马,历文士豪情,把酒言歌,识风土人情、大地江山;以单薄之身,或混迹名士之中,偶过富贵之地,或陷江湖草莽,高举义军之师;而他,一直在流浪。。。。。
热门推荐
  • 蚀骨情伤处:妄情

    蚀骨情伤处:妄情

    天地之间暗藏疮痍,无非是谁狠下了心?百姓苍生无感伤悲只见表面祥和的假象。若非为情伤至绝处,谁愿饮下蚀骨毒酒?无情的心至终无悔恨,末只道愿天下再无绝情人。--------------------------作者为写作新手,进度及更新速度较慢,还请各位见谅!希望大家会喜欢这有点逗的古架空!有任何想法也欢迎跟作者说明建议,谢谢收看!
  • 雨落长安

    雨落长安

    在上古时代,有这样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在几千年前女娲补天的年代,为了维护世界的和平,女娲用天石挡住了从天上飞流而下的天水,让天下苍生又恢复了平静。女娲补天剩下的天石日积月累,形成了法力高强的上古神器------寒冰剑。只因统领妖魔二界的魔君得知此事,心生邪念,在得到了寒冰剑时日日修炼,不慎走火入魔,魔君毁灭后,寒冰剑变成了五块碎片,散落人间,不知去向。多年以后,天下发生动乱,天灵山掌门要求弟子重新找回寒冰剑的碎片。因此,天灵山大弟子云少卿、文景轩、苏樱雪、楚霏儿等人,踏上了寻剑的旅程···
  • 全球逼婚:腹黑老公别想跑

    全球逼婚:腹黑老公别想跑

    bingo!逼婚成功。她被自家妹子坑走了未婚夫,郁闷之下消遣豪赌,却不料竟然意外和一枚纨绔大少发生了一夜情!唔,既然如此,那就勉强拿这个男人当老公好了,起码颜值够分是吧,什么?夫妻义务!不要啊啊啊啊……某男邪魅一笑:“老婆,是不是该生个孩子了?”
  • 妃你不可:皇叔,别撩我

    妃你不可:皇叔,别撩我

    好吟诗作对,擅排兵布阵,一对弯刀耍的如同飞蛾,唯独这侍奉王爷的“大事”她却万万学不会。王爷为她寻了七位姐妹作伴,侍奉夫君,她们在行,甚好,甚好;母家遭毁还好殿下不弃,让她去庙中为家人祷告,一去就是半年,甚好,甚好;俊美小皇叔驾临寺庙,偏要日日教她如何“做真正的王妃”,这……不好!不好!“小皇叔,请您自重,本宫是魏王妃!”“那先请魏王妃从本王身上起来,我们穿妥衣服后再谈。”“小皇叔,难道你就没有正经事可干吗?!”“本王这辈子最要紧的事,就是要魏王……休了你。”别名:《遇水良缘》
  • 月染夜良辰

    月染夜良辰

    林薏是长年住在黄泉镇上的野鬼,生死簿上没有她的过去和未来,记忆中她一直与小北相依为命?;?直到她长成跟人间的小丫头一样大时,有一个人自称是她姑姑,把她带回了人间……接下来的事,出人意料,那些上古的魔和神紧接着一个一个复活了,他们带着仇恨、欲望、一点未泯灭的良知踏上了属于这个时光的三界……
  • 惊世传说:妃本倾城

    惊世传说:妃本倾城

    为什么昙花总在夜里开放?我不得而知,也许是为了更显出它的神秘?也许是为了寻求片刻安宁?也许是为了......玉骨冰肌入夜香,羞同俗卉逐荣光。辉煌生命何言短?一现奇芳韵久长。在她人生巅峰的时候,一场命运的指引,她挑起了重任!一次次的华丽冒险,使她一点点的成长,收获了人世间最美丽的爱情!昙花因她而绽放!且看!她如何一次次的化险为夷,绽放出她的光芒!天行之路,正式开启!
  • 在风雪中诞生

    在风雪中诞生

    男孩因为父亲的罪名,来到地下世界!
  • 末日一重奏

    末日一重奏

    在所有人没反应过来的时候,末日就那么到了。人类再也不是这片大地的主宰,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斗,强者君临,弱者残喘……
  • 魔道传奇

    魔道传奇

    他,天赋平平人生基本上就是被定型了,但是当他去了那里以后,他的一切都因此改变。原本平凡的人生变得充满了变数从此他踏上了走向巅峰的道路**************,千万莫欺少年穷。今天你欺我少年穷,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绝世魔功,上天入地,战神战魔。魔者嗜杀随心所欲,可以为所欲为,不顾及任何的道德法律,追求绝对的实力。
  • 冷酷校草霸爱小丫头

    冷酷校草霸爱小丫头

    初识于学校的他与她他,冷漠无情是大名鼎鼎的冰山校草,而面对她却总是束手无策她,蛮不讲理,是传说的小魔女。在他面前却愿意拔掉自身的刺她被迫与他同居,在同居日子里,他和她,将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你个傲娇货,真无耻'‘哦?那我就再无耻一点......’‘你能爱我一辈子吗?’‘我心不大装你刚好,别人的尺寸好像都不太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