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87300000013

第13章 忧危局玄宗思贤臣 逃西蜀昏君盼良弼

1

“如今的局势,错综复杂、混乱不堪。有谁能够帮助朕呢?

有谁能够帮助朕父子,扭转当前这种不利的局面,拯救天下无辜无助的黎民百姓,于水火之中呢?”

李隆基茫然无计地自言自语道,“如今的大唐帝国,正处于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朕到底应该依靠谁呢?

朕手下的衮衮诸公,文武大臣,有谁,能够自始至终地效忠于朕,协助朕,扭转乾坤,让帝国转危为安呢?”

2

想到这个棘手的问题,李隆基不由得皱起眉头,叹息了起来。

“唉,朕手下这些饱食终日的贵人,怎么竟然没有一个,可以成为朕的依靠呢?

唉,你们这些人啊,让朕怎么评价你们呢!你们只知道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地办事。做官行,救急就不行了啊!

朕要想要与你们,探讨、探索国家的大政方针,研究和制定平叛、治国的方略,怎么能行呢?

你们中的很多人,不是没有济世的才能,而是你们的才干谋略,没有用到正路上去啊!

你们目光短浅,唯利是图,利令智昏。你们既没有高贵的心灵,也没有悲天悯人的慈悲心怀。

贪欲常常会迷惑你们的眼睛,使你们只能够看见你们个人的利益啊!

你们常常思考的,只是你们个人的私利,怎么能够想到帝国的前途呢?

自然而然,你们心里就不会有什么远大的抱负,宏大的谋略,为天下百姓谋利的打算了。

你们一心看重的,只是追求你们自己的利益,宣泄你们自己的私心和欲望。哪怕只是一点充满诱惑的蝇头小利,你们也会趋之若鹜。

你们哪里能够顾得上,我大唐王朝,江山社稷的长远利益呢?

像你们这样的人,怎么能够成为朕的依靠呢?

而朕当前最迫切需要的,就是能够辅弼朕父子,扭转乾坤的能人,是能够卫护朝廷,保卫江山社稷的勇士和智者啊!

这样的人,朕的朝廷中有吗?他能够帮助朕吗?”李隆基十分疑虑,心里也没有底。

3

“朕后悔啊!朕到了今天,才开始清醒。

朕一向自诩识人,为什么到了紧要关头,却发现朝中无人呢?

宫廷副总管袁思仪之流,你们一向受到朕的宠信。然而你们的表现,是多么令朕失望啊!

朕今天才发现,你们这些可恶的家伙,凡事皆是利益当头,心里居然没有一点点的高节信义。

朕今天才明白,你们这些人心里所想的,都是你们个人的利益。你们怎么可能,为帝国尽心尽力地办事呢?

平日里,你们哪些家伙,对朕这个皇帝,唯唯诺诺,常常对朕信誓旦旦地发誓,要对阵誓死效忠。

到了紧要关头,你们却个个都成了缩头乌龟。

现在想来,你们的誓言,不过是讨好朕的话语,不过是为了捞取你们的好处,而对朕的欺瞒之语!

朕当初,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些呢?

如今看来,你们这些人,早就抱着首鼠两端之心了,在朕和安禄山这个恶贼之间,选择站队。

朕终于明白,你们这些家伙,是最靠不住的。

你们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甚至有可能,会背离朕这个一直厚待你们的朝廷和皇帝,前去投靠安禄山叛贼,出卖朕父子。

朕一定要注意堤防着你们。

既然你们,不会真心实意地尽忠于朝廷,效忠于朕,肯定也不会,尽心尽力地为朝廷服务,为朕分忧的。

唉,朕当初怎么那样糊涂呢?一直没有看穿你们身上的画皮。

唉,如今,朕要到哪里,才能够寻找到,能够帮助朕,成就光复大唐社稷的伟业,扭转危急的时局的贤才与智士啊!

朕只有依靠诸葛亮,王猛之类的贤臣,才能拯救社稷于危难之中啊!

而诸葛亮,王猛这些有识之士,你们如今又在哪里去了呢?朕将到何处,去召唤你们呢?”李隆基绞尽脑汁,不停地在朝臣中去搜寻。

“如今看来,朕的确不能再把国事,寄希望于那些花言巧语的人了。

你们这些人就喜欢甜言蜜语,一副道貌岸然的神态,就知道一心揣摩朕的心意,一心讨朕欢心。

到了危急关头,你们是一点用处也没有。

和平年代,朕用你们这些人,来装饰装饰朝廷的门面,讨取讨取朕的欢心还行。

但在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要依靠你们独当一面,成就千秋大业怎么能行呢?

你这些人啊,权高位重,争权夺利行,但当处理国家大事时,却只能够表现出你们的弱智和短视。”

“但如今,朕究竟应当依靠谁,来帮助朕,协助太子,平定叛乱,使国家复兴呢?”李隆基陷入了深思之中。

“办事一定要深思熟虑,要当机立断地做出决定。优柔寡断,草率行事,是会葬送平叛大业,葬送大唐帝国的。”李隆基不停地告诫自己。

4

“郭子仪,李光弼等这些统兵将领,具有将帅之才,的确可算是朝廷中最优秀的大将了。

这二人带兵打仗的智慧、勇敢,对朝廷的忠诚,也足够令朕放心了。

而在朕身边伺候的御史大夫魏方进,左丞相韦见素等人,处理一般政事还行。

但要让郭子仪,李光弼,韦见素,魏方进这些文臣武将,担负起拨乱反正,光复社稷的大任,他们能行吗?朕似乎觉得,他们缺少足够的智慧,魄力和能力。”

想起郭子仪,李光弼,李隆基感到了一阵欣慰。

“当初,在安禄山发动叛乱的危急关头,朕还算没有完全地糊涂啊!

朕慧眼识英才,力排众议,提拔郭子仪担任卫尉卿,兼灵武郡太守,赋予他复国重任。

不久,朕又把郭子仪,从朔方右兵马使的位置上,提升为朔方节度使(唐方镇名,镇治在今NX灵武西南)。

朕当即命令郭子仪,立即率兵向东讨叛军。

郭子仪接旨以后,立即亲赴校场,检阅三军,誓师出征。后来,郭子仪果然不负重望,也的确没有辜负朕的希望啊!

郭子仪率军与友军配合,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要是多有几个像郭爱卿这样的能人,朕就放心了啊!

可惜,朕如今却是帐下无将,手里无兵。”

“李光弼呢,虽然和安禄山叛贼一样,都是蛮族人。可是,李光弼这个契丹部落人,却一向对朕的朝廷,忠心耿耿啊!

他上任伊始,也取得了很多骄人的战绩啊!

可是,要让郭子仪、李光弼他们俩,为帝国的大局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他们能行吗?

这些事情,恐怕不是他们这些将帅们的所长了吧!他们决策军政大事的能力,能够令朕放心吗?”

李隆基越想越焦虑。

“刘晏呢,虽有绝顶的智慧和胆识,也具有卓越的理财能力,但他太锋芒毕露,太直率,太缺乏沉稳和急智。

同时,刘晏也缺少历练和威信,恐怕难以服众,难以让众人都听从他的调配啊!

朕坚信,朕的刘晏,经过磨练,一定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的,成为和平时期的杰出宰相的。

但如今,恐怕刘晏的威望和智谋,还不足以应付纷乱的危局啊!

其他大臣呢,更是等而下之。他们是守成的材料,却不是开拓之才。

成就大业,复兴社稷,需要力挽狂澜,文韬武略兼备之人。”

李隆基突然感到了一种决策者的孤独与悲哀,寂寞与恐惧。

5

“朕的身边,多的是溜须拍马,应差了事之人。却没有一个出类拔萃,可以信托,共商国是的国之重器!真是悲哀啊!

这么多年来,朕的身边,怎么居然会没有一个,能够一心一意地帮助和赞襄朕,共谋军国大事的良相呢?

为什么没有一个能把国事放在私利之上,淡泊名利,志向高洁的道德之士呢?”

想到这里,李隆基不禁有些灰心丧气,忧心忡忡起来。

李隆基似乎突然间,领悟到了国事日颓的根本原因:

“朕今天终于明白,也许就是因为朕的昏聩,朕对贤能之士的摈弃,才造成了如今的国事日非啊!

朕一向清醒,明智,为什么到了老年,竟然也会变成这样,成为帝国衰颓局面的祸首罪魁呢?”

李隆基不住地扪心自问,头脑中越来越清晰。

6

“朕不得不承认,岁月不饶人,朕不服老,是根本不行的啊!

朕在位,已经有将近五十年的时间,朕的衰老,是越来越明显,精力也是越来越不济。

朕不仅常常觉得,朕是越来越不能勤于政事,还觉得自己,对国家政事是越来越感到厌烦了。

朕的执政中,不时有荒疏政事,荒于政事的事情发生。朕也常常喜欢耽于享乐,陶醉于欲望的满足之中。

难道,朕真的老了吗?

为什么朕,会越来越喜欢臣下的歌颂奉承,以满足朕的虚荣之心呢?

自李林甫,杨国忠为相以来,朕的耳朵里听见的,都是皇上是何等的英明睿智,伟大圣明之类的阿谀奉迎之语。

朕却对国事日非,民怨沸腾之类报告,不闻不问,置若罔闻。

朕沉迷于爱妃玉环的温柔乡里,受着贵妃兄妹的左右,受着他们兄妹的摆布,而不自知。

朕屡次想传位于太子,却都因迷恋皇权的威严和权益,而不能果断地做出传位的决定。

结果,因循下来,终留祸患于子孙。

战乱平定,朕一定要力排众议,把帝位交给太子,去过一种清净安闲的日子。”李隆基再一次地下定决心。

“可如今的当务之急,却是尽快制定平叛的方略,征发讨伐大军,储备治国的人才,获得财源的支持啊!

朕究竟应该如何去处理这些要命的大事,朕到何处去,寻找那些能够与朕成就伟业的人呢?”

李隆基心情烦乱,忧心如焚。他叮嘱自己静下心来,细细地思量,在他熟悉的将领和众臣中,去慢慢地筛选和排查人才,希望能够找到合适的人选。

突然,一阵狂喜,涌上了李隆基的心头:

“上天啊,隆基感谢你的恩赐!天佑我朝!朕还有一个李泌啊!

他年轻睿智,目光远大,心胸开阔,而又淡泊名利。

他历经政事的磨练,一定会成为朕的救驾功臣,不可多得的宰相之才的啊!

他一定能够襄助朕和太子,完成扫除叛逆,复兴帝国的功业的。

只是如今,朕听说李泌他远在颖阳隐居。朕怎样才能够尽快地通知到他,让他尽早与朕和太子汇合呢?”

李隆基的心里,虽然感到了一丝的轻松和庆幸。但新的问题,又摆在了他的面前。

“看来,朕还没有完全糊涂哦!朕不会看错人的。李泌思维敏捷,才能出众。朕早已发现了他的干练,并把他推荐给了太子,让他与太子结识和交往,襄助太子。

朕没有任用他,不过是想让太子去任用他,有功于他,让他感恩戴德。

可惜后来,由于李林甫,杨国忠两个家伙的嫉妒和干扰,朕才没有最终坚持下来,让太子对他委以重任,以致浪费了大好的人才。

国难当头的今天,朕相信,李泌一定会帮助太子,完成中兴大业的。”

李隆基自语着,不断地安慰着自己。

7

金城驿站的室内,仍是那般晦暗,只有那边窗户上透进一些微弱的月光来。

天上那一片片的乌云,又慢慢地向月亮边移动,室内很快又变成了恐怖的漆黑,仿佛在预示着有什么不幸的事情,将会发生。

不一会,月亮终于再次冲破了云层,又向大地洒下了她慈悲温和的银亮色的光辉。

李隆基完全没有了睡意。他挣扎着从榻上爬起来,急忙呼唤侍候的卫士。

不一会,高力士闻听呼唤,已经迅捷地摸到了李隆基的身边答应:“陛下叫人吗?有什么吩咐呢?”

“快点灯!爱卿!”李隆基言简意赅地吩咐高力士道。

高力士利索地点亮了不知从何处弄来的烛火。

高力士站立在李隆基的身边,见皇帝不出声,就关切地小声询问李隆基道:

“陛下,晚上您没有休息好吗?陛下啊,您可要注意龙体哦!不要为国事,愁坏了陛下的身体!”

“朕没有什么。朕身体还硬实着呢!多谢爱卿的关心!

爱卿啊,有谁来过没有?贵妃她们休息的如何啊?太子父子和良娣他们呢?

爱卿,天快要亮了吗?”李隆基急急地不停地连声询问着高力士。

“启奏陛下,王思礼将军昨晚丑时以后,就已经前来见驾了。现王思礼将军正候在屋外歇息,等候圣旨呢!

老奴知道陛下,近几日一直都没有睡好,生怕影响陛下的休息。

所以,奴才没有立即前来禀告王思礼将军见驾之事,以免惊扰陛下的歇息!”

高力士不慌不忙地回答,“贵妃姐妹们安睡的都很好!请陛下不要挂念!

寿王李瑁等诸皇子,良娣及孩子们也都很好。太子殿下与广平王,建宁王兄弟,他们几个与陈玄礼,李静忠等呆在一起,正在弹压和安抚着龙武军将士。

天很快就要亮了,陛下您需要梳洗喝水吗?”

高力士还是那样不急不躁,有条不紊地回答,仿佛皇帝依然居住在大明宫里。

“不用麻烦爱卿了!快宣王思礼进来见驾吧!”李隆基的心情更加地急切。

“宣王思礼觐见!”高力士大声地吆喝起来。

一下子,驿站内外的人众,都被彻底地惊醒了。

8

太常卿,充元帅府马军都将王思礼,愁眉不展,神态萎靡地走了进来。

他一身戎装,满脸疲惫,有些诚惶诚恐地,毕恭毕敬地躬身向李隆基行着军礼。

“爱卿,不要多礼!你去见过太子了吗?快告诉朕最新的军情。”

李隆基不耐烦地催促王思礼道。

“臣已经见过太子殿下了!”王思礼匆匆地答道。随后,他就开始急急忙忙地向李隆基汇报起最新的军情。

李隆基听着王思礼的报告,他的眉头,更加地紧锁起来,脸上布满了愁云。

形势比先前预想的还要严峻。

监门将军边令诚,并没有向皇帝撒谎,皇太子先锋兵马元帅,河西、陇右节度使、西平王哥舒翰等几十位将领,的确已经被安禄山叛贼俘获。

叛贼大军,现在正源源不断地向潼关云集,准备伺机大举侵入京师。

听着潼关守军的败退消息,李隆基突然联想起了自己一行,仓促逃亡的不光彩举动,觉得很有些可鄙可耻。

李隆基的脸色,一下子红了起来。

9

这次逃亡虽然是极秘密的行动,但一直让李隆基的内心感觉到有些愧悔与不齿。

李隆基觉得,自己身为一国之君,这样贪生怕死,抛弃国家、京师、百姓的做法,实在是既不道德,又有伤一国之君的尊严和荣誉。

那时,虽然情况十分紧急,大家都表现得心慌意乱,不知所措,但作为一国之君,怎么能够手足无措,六神无主呢?

因此,想起皇帝一行撤离京师时,心惊胆战的皇帝,连住在宫城以外的皇族诸王及文武百官,都没有来得及通知,李隆基就愧悔不安,有些羞愤。

当李隆基在黎明时从皇宫逃走时,就连居住在皇城中的人众,当时也不是全部都知道,皇帝一行已经逃离皇宫的实情。

第二天,宫城开启,当不明真相的文武官员们,依然按时入朝,前来朝见皇帝时,内宫的宫人们,惊慌失措地正从皇宫里逃奔而出。

大家这才知道,皇帝已弃城而逃。长安城中顿时大乱起来。

诸皇族及百官士民等四出逃窜;流氓宵小,趁机出动,大肆偷窃抢劫。

长安城市于一日之间,陷于空前的惊慌恐怖与大混乱之中。

而那时,叛贼安禄山的部下崔乾祐的大军,并没有向长安城直接挺进,而是尚在潼关逡巡不前,距长安还有数百里之遥。

10

想到逃离的仓皇场面,李隆基越发内愧,心里也越发自责。

他看了看王思礼,见王思礼一直惶恐地低着头,根本就没有注意皇帝的神态和表情,李隆基的心里才安稳了一些。

李隆基继续集中精神,专注地听着王思礼讲述局势的发展。

王思礼沿途所见到的,到处都是躲避兵锋的难民,到处都是溃散逃窜的官军将士。

李隆基听完王思礼的汇报以后,已经顾不上责骂、安慰和勉励王思礼了。

他当即下旨道:“爱卿啊,兹任命你,担任关内行营节度,河西及陇右、伊西行营兵马使。着即前往总部到差,迅速地前去收拾散兵游勇,等待反攻的时机。”

王思礼接旨而去。

接着,李隆基又传旨,召来了御史大夫魏方进,左相韦见素等人,又重申了早些时候,离开京师时紧急发布的人事命令:

“魏方进爱卿,兹同意你辞去京兆尹(以现在官名,即长安市长)职务,担任御史大夫兼置顿使;

兹任命原京兆少尹崔光远,升任为京兆尹;

兹任命充西京留守、监门将军边令诚,负责掌管宫闱钥匙。由京兆尹崔光远,充西京留守、监门将军边令诚,全权负责西京守卫,维护京师的安宁。”

李隆基还接着下旨道:

“兹命令剑南节度大使,颍王璬(李璬),迅速地回到剑南本镇,预备本道人马,准备接待迎接西幸的皇帝一行。”

“快拟旨,高爱卿!

你立即通知太子,叫他务必想尽千方百计,派人飞马传书到颖阳,尽快宣召李泌,速速前来觐见朕!”

李隆基急不可耐地下着旨意。

同类推荐
  • 唯我独尊之二止干戈

    唯我独尊之二止干戈

    一个四岁的顽皮幼童突然被这个世界上唯一宠爱他的母亲抛弃。失去母爱庇护的帅望,带着自己沉重不堪的身世之谜时刻行走在生与死的边沿。他的童年过早地结束了,四岁,就结束了。从此开始的人生里,太多的疼痛、折磨甚至阴谋考验着他的善良和机智,他不断面临各种选择,在巨大的痛苦里挣扎的帅望,还能不能保持他天性的纯良和真诚呢?
  • 帝瞳三国

    帝瞳三国

    东汉末年,朝纲混乱。内有巨奸权倾朝野,专横跋扈;外有黄巾军起义,撼动社稷。时有曹操虽好人妻然韬光养晦,欲为国除害。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刘玄德三人组不忘社稷,四处游走打野与诸侯之间,却不幸遇到了同为汉室宗亲的独孤信义,信乃光武后裔,度辽将军刘进伯之孙,誓要扫平胡虏,封狼居胥,何其壮矣!身着苎麻现代样式风衣,头戴自磨墨晶眼镜,清爽短马尾,放荡不羁乃我本性,以我大汉逍遥王之名。
  • 江山薄夜

    江山薄夜

    铭哀帝成焕十一年,上元夜,诸侯入朝。皇室宗亲三王兵变,于大内逼死哀帝后又于貔貅门围杀铭朝忠臣厉阳侯聂临城,三王党首洛扬山篡位,史称铭假帝,蠢蠢欲动的二十一国诸侯借此机会互相攻杀。与此同时,从历史中消失多年的宗门岚邪宗鼓动羌洲七国组成五十余万人的联军铁骑越过龙眼山脉强攻凉州,大铭帝国内忧外患。
  • 喷天下

    喷天下

    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个诸子百家之时,诞生了许多伟大的人物,当然百家并不是指有一百个大家。主要人物有孔子、孟子、墨子、荀子、老子、庄子、列子、韩非子、商鞅、申不害、许行、告子、杨子、公孙龙、惠子、孙武、孙膑、张仪、苏秦、田骈、慎子、尹文、邹衍、晏子、吕不韦、管子、鬼谷子等。在这些大家中有: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等等!而在这些大家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个奇特的:“喷家!”没有错!就是喷家!所谓喷家,便是喷尽天下,当然喷家在那个算是军阀林立的诸侯时代还没有发展壮大起来;然而到了今日,天下之大,我喷家终可一泄到底,喷尽天下不平,吐完无数不公!
  • 帝国的覆灭

    帝国的覆灭

    十多年的战争,伊利奥斯帝国正处于崩溃的边缘,身处帝国周围的国家都蠢蠢欲动。主角,只是帝国中一名小小的军官。而他该何去何从?“愿用鲜血换取帝国荣耀!”伊利奥斯士兵怒吼道。小说交流群:432903105希望大家把我小说中欠缺的地方提出来。也希望大家多给我一些建议。谢谢┗|`O′|┛嗷~~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十国百家传

    十国百家传

    天下纷争,十国、百家、七君谁主沉浮?而群雄问鼎背后悄然降临的是灭世神罚……
  • 红尘酒肆

    红尘酒肆

    潇洒公子翩翩,情深缘浅红颜,金戈铁马天下,酒肆杯盏流年。红尘浮华,可有不变真情涟漪千秋万世?风华年少,何惧峥嵘战火纵马天下为先!或品一盏茶,或饮一杯酒,放下俗世的纷纷扰扰,坐在这红尘酒肆之中,精彩的故事容我一一为你展现!
  • 炮烙

    炮烙

    谁的手炮烙了神,弑杀了天?天的残躯,血,龙鳞甲,剑,头,心散落六具水晶的棺椁……
  • 绝色杀手:至尊邪王宠

    绝色杀手:至尊邪王宠

    六岁那年,她,救了他,而他却没能保护好她。一朝穿越,废柴花痴小姐?灵力全无?当她软柿子好捏吗?呵,前世当之无愧的杀手之王岂是白当的!看她如何夺神器,降神兽,美男手到擒来!那一日,雪花飞舞,她被他所救。“女人,你是我的。”他邪魅一笑,欺上身来,她面无表情:我不认识你……”千年前的阴谋诡计让她失去所有,她,能否找回她所失去的?黄泉路上,彼岸花开,我来陪你看那最美的风景……
  • 宗匠

    宗匠

    匠者,技艺高绝,常人所不能及。书画者,万千门道,能挥笔成山,泼墨成水。能铁锤之下打制寻常草木却栩栩如生。亦可以草叶做笔,化腐朽为神奇......画为技艺,达至无人企及,便称之为宗,是为宗匠。
  • 仇爱:倾世绝恋

    仇爱:倾世绝恋

    暮子衿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孤儿。父母的房间一片血海。而因为暮子衿突发奇想跑到阁楼去睡觉而躲过一劫。从此,小小的暮子衿开始了复仇的路程。然而长大后,她从父亲的日记里了解到,原来自己还有一个未婚夫。而真相也一步一步展开。然而暮子衿没想到灭家之仇的真正凶手,竟然是一直在自己身边自以为是自己最亲密的人。而暮子衿发现自己的身世另有隐情,婚约,也另有隐情。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佳世难全

    佳世难全

    21世纪的神医慕初夏因医术高明被国家封杀,魂穿异世附身慕家少爷体内,帝师之家若为女儿身必定委身于皇上,若为男儿身必定是帝国之师,当慕初夏看着自己手上的红绳,想着身体记忆中,一个算命的说,此女若为女儿身则国破家亡,于是,扮男装,缠红绳,从此走上帝王之师的道路,遇神杀神,遇佛杀佛,一个叫做慕初的神医,悬壶济世,一个叫做慕初夏的帝师辅佐君王,一个来自21世纪的神医,在异世之中,各种阴谋之中苦苦挣扎,最终,破茧成蝶,男儿身如何,女儿身又如何?推荐我的其他书啦~,搜索我的名字可以看到哦~这个是新坑OvO
  • 战青天

    战青天

    小职员意外死亡,因为某种缘分来到了一个奇异的世界。开始了修行之路。战这世间流言蜚语,战这世间无道不公,战这头顶一片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