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初,本为混沌,混沌后化阴阳,是以黑暗与光明。创世者以阴阳为本,金木水火土五行为辅,创造世间万物。
无数年来,万物皆遵循创世者所留创世法则,欣欣荣荣。随着时间的演化,有少数种族沐五行之灵气,得以脱离冥顽之胎,渐具灵智。在无尽的生死轮回之中,各个所具灵智之族所感觉到的,并非是对生的恩赐,而是对于死亡无尽的恐惧。为了摆脱这种无尽的命运,各种族穷其心智,欲寻找那超脱生死之间的境界——永生。
无尽的岁月中,各族或多或少都找到了一二方法,即是用五行之力来对抗生死轮回。虽不能真正达到那所谓的不死不灭之境,但这种使用五行之力的方法,不仅仅赋予了使用者极其强大的能力,还使得他们益寿延年、青春永驻。
有了这种实质的鼓励,各个智慧种族对于永生的欲望便更加强烈,伴随着探索的逐渐深入,渐渐的引起了创世法则的注意,起初为示惩戒,只是降以闪电惊雷、雪雨风霜。但在这永生不灭的诱惑下,还又有什么能够阻挡这些智慧种族,而那些借用五行之力的佼佼者,这些小惩微戒于挥手间即可破去。
直至最后,各个智慧种族终于触怒了创世法则,引发了第一次灭世天劫。面对天地色变,各族据法力抗,怎奈在灭世天劫毁天灭地的力量下,阴阳不济,五行混乱,即使各族修行已通神者,在其面前不过是草芥蝼蚁,顷刻间万物成灰,就连缥缈的五行之气都被硬生生抹灭。
第一次灭世天劫后几十万年,阴阳回周转,五行方化生,万物得有始。又几十万年,各族繁荣之貌已有当年之象,灵智得开者,数不胜数。然而世事皆轮回之理,后生复前人之途,又千万年,第二次灭世天劫又至。
灭世天劫前后共三次,三次天劫后,创世法则受其反力而崩坏变的残缺,再无能力降下天地大劫,五行之气也伤其根本,一如风中残烛,难以供养天地万物。
后世,阴阳渐清,五行稍复,万物又有生,也不知何时,人类始行于地。后有一人,名无,字涯,无人知其姓,此人不喜世俗纷争,最好游山历水,四十载其心不变。
一日,无涯游历大川,见天色欲晚,便在山腰处寻得一山洞,待睡得一觉后,明日继续观赏,于洞中搬一块平滑卵石作枕。转身时被石下一物绊了一下,回首低头一看,竟是一卷半埋于土石之中的玉制简书,简书露在外的部分看上去润滑流畅,上面并无任何捆绑之物,却又合的严实无缝。
无涯心中甚为惊奇,这些年游历无数山水,见过的奇物并不算少,如此物品,方是第一次。想罢,便放下石头伸手去捡,玉简触手温润却又清凉,压于石下不知何许年月,其上竟无半丝磨损之痕。无涯见现在外面天色尚明,转身朝洞口走去,本感觉打开玉简会有些许困难,没想到只是轻轻一拉,玉简便顺手而开。
玉简长不过一尺,其上记述也可称寥寥无几,无涯却越看越心惊,简书上所写并非此代文字,而像是一个个的符号。待仔细阅得几遍,直到天色浓黑,也不明其写为何物,便怀抱着简书席地而眠。
于半梦半醒间,一老者于远方而来,瞬间便至无涯身前。老者身材极其高大,完全不似现代人族,其须发眉皆白,面如温玉,身着锦袍缎带,数尺白发仅以一绸带扎付,双目一如中天之日,一如半掩之月,静静的看着被无涯抱着的玉简。
老者轻叹一声,从怀中也掏出一卷玉简,两卷玉简无论看长短大小还是质地做工,都一模一样,只是老者手中的那一卷显得很是虚幻。老者握着玉简的手微微一松一送,玉简便如有生命一般,自动飞到无涯身上,与其怀抱的玉简慢慢相融。
待融合完毕,老者轻轻点了点头,轻声念诵。每念一段,便会从老者口中飞出一个金色符号,随身而舞,而每飞出一个符号,老者的身形也会相应淡上一分。随着洞中飞舞的符号越来越多,老者念诵的速度也越来越快,符号飞舞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最后,洞中符文已多如满天星辰,老者的身形也完全消失不见,似乎是融入了这满洞金色星辰之中。随着一声轻啸,符文化为一条奔行的金色巨龙,直奔无涯眉心而去,又尽数没入其中。
翌日,无涯于睡梦中醒来,浑然不知昨夜之事,只觉身轻神明,心随意动。又拿出玉简一看,上面已不再是一个个诡异符号,而是变成了密密麻麻的小字。无涯心惊之余,便开始读了起来。苦读良久,方明其意,又动身一试,才明得其中之妙。
自此以后,无涯遍游异地险境,多有所获,又收得一孤儿为弟子,赐名为极。无涯中途习道,一生又多为游历,只得三百年便坐化而去。其弟子极承无涯之志,又加以天资聪慧,毅力极佳,深得玉简所述之道。
据无涯一生游历,再加上自己所见所闻,极推算,这天地间应该存在过三次或三次以上的巨大文明。其一为玉简所存之年,极称其为远古之年,其二为上古之年,其三只是推测,为太古之年。几次文明不知是被什么所毁灭,煌煌之威绝非凡人能想,不过被毁灭的时候,应该都达到了一个纪元的巅峰。远古之年尚存些许遗迹,仅从只字片物,便可窥其一二,令人叹为观止。上古之年所遗痕迹只存于些许绝险之境,而太古之年仅仅只是猜测,掘地千尺不得其迹。
极于六百年后归去,一生所收弟子九名,九名弟子中为六弟子最佳。九名弟子于极归去之地开山立派,名为归一,广收门徒。众弟子推六弟子为首代掌门,执掌门派大事,六弟子为纪念师傅与祖师,改道号为无极真人,并规定后代掌门皆沿用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