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夜,月微冷,边塞的风更冷。
一匹快马从天边驶来,避过敌人的耳目,奔入宣城。这人正是连城留下照顾叶雪的士兵,他带来一封信,是叶雪所写:
连城,你在边塞的仗什么时候打完,快些回来吧…”连城只看到这里,就没再往下看,因为他知道下面的内容是:“云被你藏在哪里?他若安好,你就快些回来放我去见他吧,我的心为了等他,已经不能承受太多的痛苦了,我的眼睛一直在疼,都是因为流下太多的眼泪。。”
连城一直不愿意看后面的话,同类的信件已从京城传来十余封,内容大同小异。连城觉得当初不该骗她杜云笙还活着,而且被自己“安置”起来,但又担心叶雪会自杀,他是爱她的,所以他不能让她自杀。
连城悄然走上城楼,远处灯火通明,连营百里,都是敌人。
战争持续了一个半月,期间敌人派来使臣议和,要求明朝每年向他们纳贡白银三千万两,然后使臣被连城一刀砍死。从此敌方再未敢派来使臣。
第二天,敌人再次攻城,烽火烧上城楼,连城依旧站在城楼上,指挥防守。这已经是敌人第二十次攻城,连城守下了十五次,另外五次,是他未到之前。
连城突然有兴趣与前五次的守将见面,此次见面,应为召见,因为宣城的一
切将兵,已宣布效忠他。
黄昏降临,灯火照亮宣城大街小巷,士兵巡逻的身影也落在每一个大街小巷上。
议事殿中,只有连城和那位守将。守将很老,名叫做****祖,是开国将军徐达之后。
连城开口便问:“徐将军,敌军连续攻城二十次,却不见其疲劳,反而越战越勇,你怎么看?”
****祖道:“无辎重不成军,敌军越战越勇,想必是后勤得到保障,才会不显疲态。”
连城道:“辎重方面,我已派人暗中查探敌军运粮要道,十日来并未发现有辆运粮车经过,而且要道也无新的车痕,由此判断,敌军已经一月有余,没有从本国运送粮食,那么,他们怎么充饥?”
****祖作深思状,慢道:“竟有此事?”
连城道:“他们百万大军,岂非需要粮食?难道他们也如牛羊一般,只吃草料?”
****祖道:“不会,他们虽然野蛮,但只对别人野蛮,对于自己却是极好,绝不会去吃草料。”
连城道:“既不是吃草料杂物,早该饿死了,又怎会越战越勇?”
“报一一”
一个士兵从门外跑进来。
连城起身走近士兵身边,示意让他把话说完。
士兵道:“城门守卫在换班之际,抓到一队贩粮商人。”
城门口,一队贩粮商人被扣住,这一队商人,所运粮食巨大,可供十余万人吃三天。
倘若以前都是这些人将粮食运出,目标如此庞大他们又是如何做到的?
严刑下,一商人终于说出实话:“我们每晚都将粮食运出,以前都给官爷钱财,今日因为时间匆忙,没有带够银两,耽误了时间,却不想被巡逻士兵抓到,只好认罪。”
通敌叛国,一并死罪。
连城下令将商人和受贿官兵一概处死,以壮士气。
三日后,敌营又派来使者,要求无条件议和。
连城并未答应,但也没有杀死使臣,只让他带回一句话:“扣留主帅,各国每年向明朝进贡五百万两白银,才能议和。”
第二天,敌军又开始攻城,城未破,太阳又开始落山。
夜里,敌营大火,似乎是内乱。
第三天,敌军扣押数百名主帅前来投降,联合军队,轰然瓦解。
这一场战争,明国取得了胜利,却损失约十五万人,但宣府作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关隘,流传至民间,被后人称颂。
塞北天气,初冬已经很冷,连城对宣城稍做布置,就赶紧回朝,另外的原因,是他急于见到叶雪,他发现自己已经无法自拔,那时将她献给皇帝,是因为由爱生恨,而现在,他就是皇帝,所以,他要把叶雪献给自己。
归程的囚车内,押送着皇帝和敌国主帅,他们被关在一起。
皇帝道:“想不到百万大军也会溃败,朕错信了你们。”
其中一主帅道:“想不到堂堂明朝的皇帝,却斗不过手下的将军,和约的事,被你这个狗皇帝破坏了。你们国家的人,怎么也不会想到最大的卖国贼,就是他们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