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抓民夫,他必定会被老百姓咒骂,骂他是皇帝的走狗。这样一来,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和名誉就会荡然无存。最主要的是,他历来都以好官自居,与人民同乐,这样做有违他的人格。
如果不抓民夫,那么他不仅官职保不住,皇帝还会要了他的命。他苦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才混得一官半职,他不想就这样毁了。他知道,要在秦朝混个官职,对于像他这样出身的人来说是非常艰难的。再说了,他不做官,还能干哪样?回去种地?他从小就不事生产!
亭长这个官职虽然低下,但好歹还能安身立命,只要好好干,狠心干,吃住是不成问题的。最起码在百姓的心中,好歹还是一个官,在社会上,好歹还会有人卖他几分脸面。
再想想他的父母,含辛茹苦把他拉扯大,甚至把自己的棺材卖了让他去考个功名。现在当官了,父母面上也光彩了,邻里乡亲也不再嘲讽了,对他的父母也变得客气了。假如他一旦没了官职,他的一切又将回到从前。
他不敢想象,失去官职后,被人们指指点点的情形,被他的嫂子比鸡骂狗的咒,被他的父母说他没有出息,更有可能,这个好不容易才娶来的媳妇也会因此而离开。
刘邦反反复复的思考,最终还是现实战胜了理智,他收起昔日慈祥的面孔,毅然决定:无论如何,官是不能丢的。
于是,刘邦带了几个手下去抓民夫。
只要刘邦狠得下心来,抓几十个民夫完成任务是不成问题的。关键是他心软,一遇到别人向他求情,他就狠不下心干。
第一天,刘邦一个民夫都没抓到。
这些民夫,不是说自己家里有七八十岁的老父老母正在生病,就是说自己三五岁的小孩正在发烧,或者说自己的老婆正在生孩子,……
第二天,刘邦还是一个民夫都没抓到。
当天晚上,他的新婚夫人吕雉就给他脸色看了。骂他如此妇人之仁,如何能成大事,还说她和她父亲看错人了!要是这样下去,他的小官肯定保不住,跟着她早晚要喝西北风。这话很明显,如果刘邦不肯抓民夫,那她就会离开他。
吕雉不仅语言上骂,在行动上也很干脆,当晚就拒绝和他同床。这很显然,如果他再这样下去,她是不会跟他在一起的。
刘邦当天晚上失眠了,想了一夜。
次日一大早,刘邦就怒不可遏地带着手下再去抓人。
这一次,他看到成年人就抓,再不听他们解释。有几个死缠烂打的,被他狠狠的教训了一顿,打得鼻青脸肿的。有老年人出来阻止和咒骂的,有大着肚子出来劝告的,有小孩子出来抱他大腿的,都被他狠狠的收拾了一顿。
很快,刘邦就抓到了足足一百个民夫。
抓到民夫还不算完事,还要安全地将这些民夫押送到骊山才算交差。
刘邦押着徒役(民夫)们往骊山前进,有几个想在半路逃走,被他抓回来毒打了一顿。
但刘邦的威严并没有吓到这些民夫,一路上还是多次有人妄想逃走。
刘邦终于忍无可忍了,将之抓回来杀了,只逃走了几个。
民夫们见有人逃走,有人被杀,心里都各作打算。
行了几天,刘邦一伙人来到了芒砀山下。
此时已是夜晚,刘邦让民夫打着火把走在前面,自己在后面压阵。
刚进深山不远,见前方有一山洞,民夫们见天色已晚,就想在山洞里过夜,等天明再行。
有小吏来报刘邦,刘邦也觉得劳累,且夜行容易出事,就同意了。
民夫们举着火把争先恐后地往山洞里挤,都想抢占最好的位置。
就在民夫们乱成一窝蜂的时候,刘邦在后面突然听到一声惨叫传来,那是抢在前面的民夫发出的惨叫,这种声音让人听了就毛骨悚然。
刘邦还没来得及问个明白,只见民夫们后退如山倒,都向洞外逃命,你踩我,我踩你的拼命逃跑,边跑边喊:“洞里有大白蟒!……”
刘邦以为这些民夫要逃跑,故意放出谣言,就拔出宝剑来制止,但民夫们个个像见了鬼一样,都失去了理智,任他怎么恐吓都无济于事。
民夫们就在刘邦的眼皮底下跑了个无影无踪,只有一些跑得慢点的、被撞翻倒地的人,因为一时翻不起身还在地上挣扎着,但仍然用手抓着土,拼命往后爬。
刘邦愤怒了,抓起一个民夫来问:“你们想死吗?为什么要逃跑?”
那民夫挣扎着、颤抖着,失魂落魄地说:“蟒蛇!洞里有大白蟒蛇!有几个人被它吃了!”
刘邦不信,又抓起几个来问,听到的都是一样的话。
这时,有跟着逃跑的小吏从刘邦身边跑过,刘邦问他为何慌张,那人说了同样的话,还劝刘邦快点逃命,再不跑就来不及了。
刘邦总算相信了民夫的话。
看到民夫们就要跑个精光,刘邦愤怒到了极点,当时提着三尺长剑,就往山洞走去。
刘邦此时没有害怕,他只是想,民夫跑光了,他交不了差,那么他就完蛋了。而造成这一切后果的罪魁祸首就是那该死的大蟒蛇,既然这大蟒蛇害了他,他无论如何也不会放过它的。
刘邦要去跟白蛇拼命。
刘邦气势汹汹的向山洞走去,他的勇气没有吓到白蛇,倒让那些逃跑的民夫惊呆了,一个个回转头来看着刘邦,再没有往前逃命。
刘邦果然见一条桶口粗大的白蟒横卧在洞口,拦住他的去路,那阵势好像摆明了要跟他决战。
刘邦忘记了害怕,挥舞着宝剑就去抢战白蟒。
刘邦和白蟒战了许多个回合,打得不可开交。
人蛇大战异常精彩,看得民夫们一个个目瞪口呆。
就在刘邦和白蛇大战的瞬间,奇怪的现象又出现了。
在洞外的民夫们眼前出现了幻觉,只看到一条黄龙与白蛇纠缠在一起,打得天昏地暗。
没过多久,就在刘邦举剑将白蛇的头砍断的同时,民夫们看到黄龙将白蛇一口咬成两断。
刘邦斩了白蛇,将其头拖出洞来,扔在这些民夫的面前。
也许是刘邦拼命过度,随即就晕死过去。
民夫们再不敢小看刘邦,一个个凑近前来,都议论不已。说刘邦不是凡人,定是天神转世,他是龙投胎的。这龙就是皇帝,刘邦早晚是皇帝。
等刘邦醒来,睁开眼睛看时,只见民夫们全部围在他身边,一个个在地上叩头跪拜。
刘邦似乎忘了之前的事,只问:“你们不是逃跑了吗?怎么又回来了!”
这时,有民夫指着地上的白蟒巨头给刘邦看,刘邦惊恐万分,连连后退,问众人这是怎么回事。
刘邦的手下才解释说:“刚才有白蟒挡道,还吞食了几个民夫,是你斩了白蛇,救了大伙的命!你不记得了吗?”
刘邦不知是真不记得,还是装不记得,他只是摇头说:“怎么可能!你们尽开玩笑。我从小就怕蛇,哪里还敢与这么大的蛇作战!就算真敢,我也早被它吃了,哪能活到现在!”
众人都议论起来,说刘邦肯定是真龙天子,在危急时刻才现了原形,现在他又恢复凡人之体了。
刘邦但见民夫们没有逃走,很是欣慰,就问:“你们明明有机会逃走的,为什么又都回来了呢?”
有民夫说:“你是真龙天子,我们以后就跟着你了!”
刘邦笑着说:“你们开玩笑了!我只是一个凡人,只是一个小小的亭长,哪里是什么真龙!”
有人说:“我们刚才亲眼所见,难道还会有假!”刘邦解释说:“这只是我父亲编的一个故事,逗小孩子开心的,你们千万别当真!”
众人问什么故事!
刘邦说:“我父亲曾告诉我,我母亲怀我之时,在野外梦到神,我父亲去找她,正好看到一条黄龙缠绕在她的身上,后来就怀孕了,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是真龙天子投胎转世的!”
众人听了,感觉那情景跟刚才看到的正好吻合,于是更加相信刘邦就是真龙天子了。
刘邦又说:“对了,这个故事没有多少人知道,你们是从哪里听到的呢?”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都很诧异,最后才说:“我们刚刚亲眼看到一条黄龙打败了那条白蛇,而与白蛇大战的人就是你啊!我们并没有听说过关于你的身世传说啊!”
刘邦听了,也不以为然,就叫众人原地休息,明天继续前进。
这些民夫经过这事之后,都把刘邦的话当成了神的指令,由心地听从。
次日,刘邦又带着民夫上路,望骊山出发。
行至芒砀山深处,众人见有一老妇拦路哭泣。
有人问她为什么哭,老妇人说:“有人杀了我儿,我在哭他。”
有人问:“你的孩子为什么被杀呢?”老妇说:“我儿是白帝之子,变化成蛇,挡在道路中间,如今被赤帝之子杀了,故哭。”
众人以为老妇人是在说谎,正要打她,老妇人却忽然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