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了,卫玉容匆匆离开单位,向儿子小伟的学校奔去。她走的飞快,不光是担心儿子等的着急,她还需要买菜到父母家,饭晚了母亲饿了会着急。
远远的看见小伟,向他招招手,他也看见了,也招招手,但没像往日一样奔过来,来到跟前,见他疲累的样子,“怎么了,无精打采的?”小伟拽住卫玉容的手;“下午体育课打篮球,我们打比赛,我打了全场,累死了。妈妈,我饿了。”“能坚持到家吗,妈妈快点做,让你先吃。”卫玉容牵住小伟的手,一边说一边往市场走去。“可是我现在饿的走不动了,怎么办呀?”卫玉容爱怜的:“那你想吃什么,给你买点先吃。”这时正好路过一个烤肉串的小摊,摊主正在生火。“妈妈,我想吃肉串。”
卫玉容看炭火还没生好,“他这个碳还没生好,吃这个还得等半天,姥姥在家该着急了,我们到前面的蛋糕店给你买面包吃吧,行不行?”小伟懂事地“行。”
蛋糕店在市场边上,卫玉容给小伟买了一个面包,小伟拿过来迫不及待的咬了一口,看来是真饿了。卫玉容买菜,小伟跟在后面,买一样,他接过去一样。卫玉容见他大口大口地吃着,“不用你拎,你慢点吃,我拎着就行。”“给我吧,我能行。”卫玉容知道犟不过他,小伟从小就十分懂事,很有男子汉大丈夫的样儿,每次领他出去买东西,东西都要他拎着,实在拎不了的才分给卫玉容拿。一次买菜,所有袋子都他拎着,卫玉容要拿他说啥也不让,趔趔趄趄的,刚进小区门口,有几个老人看见小声议论:“让那么小的孩子拎东西,大人什么也不拿,真是的。”声音飘过来,卫玉容满脸通红,但也无比幸福。
来到父母家,母亲坐在轮椅上,父亲推着在客厅里走着。
小伟“姥姥、姥爷,我们回来了。”小伟一边打着招呼,一边换拖鞋,手里的菜掉到地上。
“怎么又都你拎着呀,让你妈也拿点,这么小,别累坏了。”母亲心疼地说。
“我要拿,他不让啊。”
“妈妈拿的水果也很沉,我能拿动,姥姥,我下午打篮球,打了全场呢,都没事。”小伟走过去,“姥爷,我来推,你歇一会儿。”
“不用你,你去写作业吧。今天你姥姥表现好,看了半天电视,这会儿刚下地不一会儿,我推就行。”父亲说着,把电视关了,“你写作业吧,今天作业多不多?”
“不多,一会儿就能写完,那写完了我推。”小伟说着拿起书包进里屋写作业去了。
卫玉容系上围裙,进厨房开始做饭,这时又想起要给丈夫打个电话,进屋从包里拿出手机。
电话拨通半天,那边才接起电话:“什么事?”丈夫刘子厚说话一向直接生硬,一点儿也不柔和。
“哦,晚上回不回来吃饭?”
“回家吃。”不等卫玉容答话,那边电话已经撂了。
卫玉容深深呼口气,放下电话,往电饭锅里又加了一碗米。
母亲中风五年了,当年好不容易抢救过来,但后遗症很严重,右腿几乎没有知觉,虽然多方治疗,但也没什么起色,扶着勉强能走十多步。母亲不愿坐在床上,除了让人扶着走锻炼外,就是坐在轮椅上让人推着,这样感觉像自己在运动一样,其实是她自己不动,推着她的人在运动,所以父亲很辛苦,可能是因为每天推着母亲走很多路,父亲被强迫锻炼的身体很健壮,要不是头发花白,一点也看不出已经是近七十的人了。卫玉容每天一下班就赶过来做饭、收拾屋子,帮母亲洗澡。丈夫因为工作忙,下班没有准点,所以每天都要给他打电话,如果回家吃,卫玉容就要多做一些,不仅要带出第二天中午父母的饭菜,还要带出丈夫那份。
菜做好了,卫玉容找出饭盒,几样菜每样装了一些。丈夫一开始还过来吃,后来因为有时回来晚,就不过来了,再后来就是不晚也不过来了,所以,只要回家吃,卫玉容就要用饭盒给他带回去,母亲住院时买了不少饭盒,现在都用上了。
饭菜端上桌子,卫玉容给母亲系上围兜,母亲现在吃饭需要围兜了,卫玉容依稀记得自己小时候吃饭也要戴围兜的。“妈,今天走了几圈呀?”
母亲骄傲地:“今天走的可不少,走了一百多圈。”
父亲笑着:“你妈净耍赖,走了没几步就拐弯了,那也算一圈。”
母亲以前是非常开朗大度的人,自从得这个病以后,总爱生气,卫玉容怕母亲不高兴,赶紧说:“那也算,不管怎么说走一百多圈还是挺厉害的,坚持走,就能越走越多。”
母亲看卫玉容有点疲倦的样子,心疼地:“你哥今天给我打电话了,他说明年小雨考完大学,他们就搬过来住,那时你就不用天天往这儿跑了。”
“时间过得真快,小雨明年都考大学了,小伟还得八年才能考大学呢,到那时小雨都该结婚了。”卫玉容摸摸小伟的头,感慨不已。
“就是你嫂子做的饭实在是不好吃。”母亲若有所思地,已经开始为明年的事打算了。
“放心吧,就是他们搬过来,我也天天过来给您做饭吃,不用担心,啊。”
“你妈就是要求太高,其实你嫂子做的饭也没那么难吃,明年到时候再说吧。”父亲心里也是十分心疼女儿。
吃完饭,卫玉容手脚麻利地捡桌子,刷碗,擦地,收拾好了,解下围裙:“妈,我们回去了。”
“快回去吧,子厚还没吃呢,该等着急了。”
“没事儿,他现在还不一定能到家呢,我们走啦。”
卫玉容帮儿子背上书包,拿起饭盒,离开了父母家,向自己家走去。
路灯的光线十分柔和,万家灯火为美丽的城市增添了一丝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