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祖国召唤的时候,挺起胸膛站排头。”军人总是在祖国需要时首当其冲,总是站在国家和人民需要时的最前排,这是军人的职责所在,也是军人价值的体现。
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总是要做些什么的,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人生不至于碌碌无为而虚度,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人生充盈而有价值。中国的保尔柯察金吴云铎说:“人生的价值是用对祖国对人民所做出的贡献来衡量的。”军人从事的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军人用鲜血和生命保卫祖国的安全,保障人民的和平劳动和生活,军人与祖国同在、与人民同在,军人的价值在于奉献。
我很荣幸自己能成为一名军人,和很多的战友一样,我从小就梦想着能有一天穿上神圣的军装成为一名光荣的军人,因为我觉得再没有什么衣服能比军装更能让人显得威武阳刚,再也没有什么能比成为一名军人来保家卫国更体现出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在年满18岁时,我便积极响应祖国号召投身军营,希望能通过个人努力拼搏在军营这所大学校、大熔炉、大舞台中锻炼成长,从而成为一名对党和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
中国梦强国梦强军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提出让我们前所未有的感到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的紧密相连,激励着我们奋勇向前。2016年,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这样说到:“前景令人鼓舞,催人奋进,但幸福不会从天而降。只有坚持,梦想才会得以实现。踏上新的征程,我们要一步一个脚印,行的稳才能走得远,谋求更大跨越,我们要持之以恒,为实现中国梦强国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面临艰巨的发展任务时,我们更要树立必胜信念继续埋头苦干。
随着******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宣布裁剪军队员额30万,我军再一次吹响了改革的冲锋号。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一代人更有一代人的责任。今天的国防和军队改革,不只是为了应对挑战,更是为了把握机遇;不只是短期目标,更是长远之策;不只是时代要求,更是历史责任,其深刻性复杂性前所未有,难度也前所未有。
百舸争流,奋勇者先,勇进者胜。改革之路从无坦途,如果没有那么一股子精神,没有那么一种状态,昨天的改革不能为今天奠基,今天的改革也难以为明天铺路。作为新一代革命军人,我们既要拿出足够的智慧,更要拿出良好的精神状态,自觉拥护改革,支持改革,投身改革。
随着改革的帷幕慢慢拉开,改革的轮廓渐渐清晰,改革的重点主要是对领导管理体制和联合作战指挥体制进行一体化设计,精简机关和非战斗机构人员,优化军种比例,官兵比例,推动我军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优化规模结构,促进内涵式发展,向结构功能要制胜力,向现代化管理要效益,以推动军队现代化全面跃升。
先前原本还担忧会不会被裁掉的单位,终于舒缓了一口气。我们不禁要问,面对改革我们应该保持怎样的心态呢?能做些什么呢?1998年长江抗洪的时候,有的部队明知道抗洪结束后单位就要被裁掉了,却依然拼死奋战在抗洪大堤。我们讲拥护改革,支持改革,究竟要如何拥护改革,支持改革呢?我想这就是标准答案,我们每一位军人都应该有这样一种态度,无论改革如何推进,干好本职工作,站好每一班岗是天职,尽好职责是本分。我们也应该有这样的觉悟:改革没有旁观者,改革没有局外人,大家因岗位,职务不同,改革责任有大小之分,却没有有无之别。
******强调:越是深化改革的重要时期,越要凝神聚气,稳得住心,定得住神,以主人翁责任感投身改革,管好自己的事,尽好各自的责,在强军兴军的道路上书写出无愧于祖国,无愧于时代的精彩篇章。改革是为了强军,在******报告时,******指出党在各项工作任务中要特别注意防范和消除四种危险:即精神懈怠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这四种危险把精神懈怠的危险放在了第一位,我们知道改革是一场攻坚战,强军是一场持续的需要伟大精神支持的长期事业,我们每一个军人都应这样反省自我——我做到了吗?精神懈怠的危险在自身是否存在?
无论改革怎么改,我认为我们都应该时刻警惕和消除这四种危险,而不是想着只要不整编改革我们所在的单位,不进行裁撤就高枕无忧,偏安一隅了。军人只有两种状态:那就是战斗状态和准备战斗状态,我们常讲的一句话叫:时刻准备着。我准备好了吗?面对改革,面对裁军,我们能够做些什么呢?
“当祖国召唤的时候,挺起胸膛站排头”这首歌被我们经常传唱,强军的号角已经吹响,作为一名军人就应该具备军人应有的使命担当,能有机会站排头、以此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是作为军人特有的至高荣誉。
军人生来为打赢,强军改革都要求我们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更强烈的责任担当意识,更加坚韧的战斗意志,投身到强军实践中去。
真正有志于军营成长成才建功立业的人,有志于投身军队建设的人,是绝不会让自己出现精神懈怠危险的。真正有志于军营建功立业的人,会立足于军队建设的需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危机感去驱动自己,而不是当看客,不忘军人的使命与职责,不忘心中的满腔抱负,不冷却了胸中的热血和梦想,努力学习提高,完善自身的全面素质,爱军精武,以实际行动来为强军助力,让自己切实发挥军人应有的职责作用。
“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就怎么样。”作为一名战士,一名班长,是兵头将尾,同时也担负着为军队培养军事素质全面过硬、政治合格的战斗员的光荣职责与任务,士兵是军队的基石,士兵有着什么样的素质,军队就有着什么样的战斗力。2012年在全军和武警部队评选出的《百名好班长》新闻人物之一的“铁甲精兵”贾元友,是某部机械化师六连班长,掌握着‘一弹穿双靶’的过硬战斗技能,在演习过程中曾创下过‘四弹连一孔’的奇迹,若是在实战中,没有任何一个对手可以经得住这样精确的打击,为了练就这过硬的本领,为了比对手0.1秒的领先,他苦练了十三年。在《百名好班长》新闻人物的颁奖典礼上被主持人问到‘一弹穿双靶’是奇迹还是巧合的时候,贾元友说:“在一般人看来,这可能是巧合,但我心里清楚,这不是巧合。”被问到“那这是你的功夫好,还是你开的坦克太先进”的时候,他说道:“我觉得人与武器的关系,一个是默契,一个叫感觉,人与武器的完美结合,就是完美的最高追求。”主持人在贾班长回答后十分认同的说:“是的,我们这支部队能打仗、打胜仗,可能有很多的原因,但是有一个原因永远都不能缺,就是有一批像贾班长这样的精兵。”评委会对这位“铁甲精兵”好班长贾元友的颁奖词这样写道:一弹穿双靶,四弹连一孔。你用铁甲精兵的骄人战绩,诠释了信息化时代一名士兵转型的能量,也告诉我们英勇善战的时代内涵。挑起能打仗、打胜仗的担子,靠的是你这样的钢铁肩膀。在“铁甲精兵”好班长贾元友进行采访时,他回忆说道:“在那次演习后,望着被自己亲手击毁的老坦克,心里是百感交集,十三年前,正是这种老坦克教他学会了驾驶,当上了班长,一次次把立功的喜报寄回了家。如今,老伙伴却因为技术落后沦为靶子。更不会忘记,曾经驾驶老坦克摘得全团首席射手桂冠的老班长张子雷,就因为适应不了信息化装备,不得不挥泪告别军营。老班长的离开曾让我一度觉得部队很无情,但他的离开,也让我明白一个道理——如果我们掌握不好信息化装备,平时,走的是一个人;战时,倒下的可能就是一支军队。”自此,老班长转身离开的终点,成了他的起点,贾元友相继拿到了我军第三代主战坦克驾驶、通讯、射击三个专业的特级证书,成为驾驭信息化装备的“三特精兵”,新编的装甲兵教材中留下了他的篇章,某新型信息化装备的生产采纳了他的意见,新一代陆军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贡献了他的智慧。评委会评价说到:贾元友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班长的转型,关系着一支军队的转型,一个班长的传奇,映射着一支军队的荣光。贾元友说:军队时刻准备打仗,作为一名战士,一名班长,应该时刻提醒自己——如果那一天真的来临,我们准备好了吗?
我是一名班长,在广大的基层部队有千千万个班长,班长的力量不可小觑,班长的作用举足轻重,生在这个伟大的时代,面临着机遇和挑战,让我们以高度的责任担当、饱满的精神状态、实实在在的切身实践,大声的向祖国和人民说出:如果那一天真的来临,我们准备好了!此刻,在军队实行改革强军战略之时,我们准备好了!我们时刻准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