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宙第三次投入资金,是前两次加起来的两倍还多,当杨宙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时,廉涛有些震惊。
按目前的资金投入比例调整股权,只怕他占的分量就跟李大嘴一样多了,彻底被边|缘化。
作为一个创业伙伴,这是失败的。
杨宙也怕这样一来廉涛会失去创业的动力,告诉他这些钱是借的,等网站盈利再还给他,不算投资。
廉涛同意了。
非典期间虽然封校,但杨宙的压力并没有减轻。
他将自己的时间分成三块,每天早上五点起床跑步,然后吃早晨,无关紧要的课能逃则逃,剩下的时间去校园网工作,下午则去自律会转一圈。
海大的更名工作已经展开,最先调整的就是学校的领导层,除了扩大原有机构,还增设了高教研究与评估中心、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等重点院校必备的硬性机构。
有人走就有人来,有人高升就有人顶替他的岗位。
所以这次升级更是校管理层的大升级,在这种关键时刻,每个人都想做出点成绩。
眼下最重要的成绩无非就是防治非典。
于是海大的防治工作在每个环节都执行的特别认真,是各级管理层发自内心的认真。
自律会由一周一次巡视改成了每天的必巡,不是抓旷课逃课,而是去每个班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确定没有发烧发热的病例。
他们还在校园里严抓随地吐痰的学生。
非典是飞沫传染,在传染方式曝光后,在公共场合咳嗽、吐痰成了最令人厌恶的现象,比随地大小便、拦路抢劫还要可恶,抓住了直接全校通报。
自律会忙了起来,但杨宙的工作还算轻松,因为杨文清已是他的铁杆盟友。
这缘于年前的那次聊天。
杨宙不仅告诉了胡明利将要调走的消息,更是告诉了谁要接替胡明利的工作。
杨文清抓住了这次机会。
接替胡明利的汪帆在法学院工作,更是他大二时《民法》课的授课老师,杨文清当过他的课当表,这次调整之后,杨文清成是他的左膀右臂。
这里面即有调整带来的机遇,也有杨宙帮忙的成分,他自然知道感恩。
03年的六月份,随着疫情的缓解,各大高校解除了封校,世贸组织也将华夏从疫情名单中剔除,意味着风波已基本过去。
虽然已经历过一次这样的危机,但校门打开的那一刹那,杨宙仍然感到恍如隔世。
他先给家里打电话报了平安,然后马不停蹄的赶到了滨海最有名的律师事务所。
他需要一个律师。
这半年来,随着网站的知名度提升,不断有公司在联系校园网的幕后开发团队。
有收购的,有投资的,也有想用校园网的平台投放广告的。
当时正值封校,杨宙出不去校园,再加上人心浮燥,这些人他一个没见,现在终于到时候了。
对于怎么盈利,杨宙跟廉涛深入的讨论过。
收购和天使投资他们一概回绝,就是投放广告的也要挑选优质客户。
选来选去,他们选中了两家公司,一个是做英语培训的教育机构,还有一个是星光文具,专门做办公用品的公司。
两家公司都跟学生沾边,校园网的用户又是有自主消费能力的大学生,所以这种广告的投放是双赢,即不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也能起来很好的广告效果。
跟星光文具的商谈比较轻松,他们签了一个为期两年的合同,广告费是四十万。
对于这笔钱,星光文具一开始开出的极限价码是一年十万或者两年十五万,但杨宙没说别的,只是将他们校网园的用户增长速度给他们看了一下,第二次商谈他们就愉快的签字了。
校园网的用户增长太吓人了,是一般城市论坛的十倍,而且一个城市论坛顶破了天也就是一个城市的用户群,但校园网一直在全国的高校里攻城掠地,每进入一所高校,就意味着将吸引大量的新用户进来,客户群是近亿的大学生。
按现在的增长速度,明年校园网有可能达到百万用户。
星光集团能算清这笔帐,那怕第一年二十万的广告费是赔钱的,但随着用户增长,第二年他们再花二十万在校园网投放广告,校园网都不一定答应,总体下来还是很值得的一笔广告投放。
果不其然,在签完合同的第四天,星光文具又找到杨宙,问合同能不能一下签五年,广告费是一百五十万。
杨宙想都没想都拒绝了。
开什么玩笑,五年之后校园网会是什么样子他是不确定,但参考前世的校内网也不能答应他。
跟新西方英文学校的商谈就比较费劲了,因为他们的校长刘洪敏也很具有战略眼光,最开始的想法不止是放一个广告那么简单。
他们开出的价码是二百三十万,但分成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那二百万,属于投资,付钱后要求持有校园网百分之四十的股份,剩下的三十万才是广告费。
广告费是一年一付,直到双言共同商议解除合同。
也就是说,只要接受了这笔钱,校园网又迎来了一个大股东,且跟新西方的合作会一直持续下去。
杨宙对这个条件的第一反应就是扯淡。
一口回绝。
过了没几天,新东方又找上门来,说还是那些钱,但持股比例变成了百分之三十。
他们对校园网的估值又变高了。
杨宙仍然是拒绝。
在拒绝到第三次的时候,新西方的副校长亲自带队来了滨海。
杨宙这才意识到他们是认真的。
认真就认真谈一谈,面对新西方的专业架式,杨宙先是找到一位律师,咨询了有关问题后才意识到律师可以负责拟定专业的合同,规避商业欺诈,但对于谈判仍然是不专业。
百般思考之下,杨宙忽然想到了欧阳倩。
这个美貌与智慧并存的女人虽不是商学院毕业的,但应该认识这方面的同学,就算不认识,凭她对人的观察,谈判也能直击要害。
杨宙打电话约出了欧阳倩,把情况简单的一说,欧阳倩理了理柔软的长发:“找对人了,我认识这方面的专业人士,而且本人也可以参与谈判,但你怎么谢我呀?”
“给你佣金。”
“本宫一个心理与哲学的双料博士,还顶着北大和剑桥的头衔,自己赚的钱够花,不在乎你这点小钱。”
杨宙一想也对,眼前的主不是缺钱的人,只好问道:”那你想要什么报酬?”
“让我再给你作一次心理侧写。”
杨宙想起上次痛苦万分的催眠,摇头说道:“打死不干。”
“那就是没得谈喽。”欧阳倩起身要走,杨宙连忙摆手阻止。
他犹豫了一下,忽然痛下决心的说道:“这样吧,我肉偿。”
欧阳倩脸上杀机四起:“我真学过擒拿,你不信?”
“不是谈报酬吗,不同意也不能打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