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说,桥口村简直算不得一个村子。算上已故的大黄,村子里统共九条命。顺着山谷外的盐商古道往外走,走上六百多里地,才看得见其他人家。
不过,从堪舆学上来讲,桥口村的风水地势是顶好的。三面环山,村子就坐落在山谷间的一小片平田上。要进村子,要先通过一片密林。林中多竹,春夏雨后,往往竹高蔽日,这也是山谷中总积雾不散的原因之一。
村前一条窄河沟,也没个名字。不过,这河沟呈腰带状,中间部位正是环抱着村子入口。“腰带水”的绝佳风水,村民未必懂得,他们倒是懂得,村子世代吃水都是靠着这水沟子的,兴许远方其他村落也都是靠着它的。老人说,这可是有地泉神灵护佑的,水不仅十分清甜,还从来没断流过,就凭着这一点,村子的人都该感念神灵。何况,这水还有一点好处,那就是,即便艳阳三伏天,这水都是清清凉凉的,甚至有一些冰凛。寒热中暑的孩子,喝几口这河水,往往就能恢复精神,满地撒欢了。
自然,桥口村之所以称为桥口村,还是因为腰带水上架着的一座桥。这桥看上去没什么出奇,最普通的石梁桥,最常见的青石板子搭成。可时间久了,人也走,水也浸,石板倒真磨打得汉白玉一般光滑透亮,平实之中倒有几分古意。这桥怕是真有些年岁的,村子里往上数四五辈人,也说不出它的来历。唯一的一点线索,就是它的桥柱。石梁桥有两排桥柱,每排两根。据说,这四根桥柱的底端,各刻有一个鬼面。鬼面像人又不像人,似乎有着人的脸孔和眼睛,嘴巴却像是虫子的口器。不过这都无从考证了,因为提供这个线索的人是李祥福唯一的舅舅。他早年不慎落水,说是在水底见了鬼面,从此就疯疯癫癫了。人虽然是救了上来,却再没清醒过。迷迷糊糊说了这些疯话之后三个月,就一命呜呼了。
如果仙人没来,村子肯定就死光了。或者,根本不会有人知道这个村子存在过吧。英嫂想着,不免一个寒噤。怀里的孩子已经睡熟,英嫂抱着站在人群外围。自打昨天吃了仙人的药丸子,她的儿子没再哭闹过,呼吸平顺了不少,还会偶尔挥着小拳头“咿咿呀”跟英嫂笑。英嫂立时眼泪流了满脸,纠成一个疙瘩的心脏终于舒展开来。只要儿子平安,哪怕拿了我的命去呢!
人群中央,仙人伸出三根手指,探在李祥福的右喉颈处,李祥福一痒,吞了几口口水。仙人温和地笑了笑。仙人真是神奇啊,连这笑容都让人顿觉舒爽,好像再不用吃什么药了,只看着仙人的笑就可以长生不老。
“暂时算是稳住了。”
“谢谢神仙救命!”李祥福说着就要跪下,仙人一把扶起他。
“神仙恩人一定容我们磕个头!”说这话的是一位年轻姑娘,声音甜甜的,却透着让人心静的力量。这是李祥福的妹妹李珍珠,着一身黄色衫裙,跟着李祥福一起庄重拜下。
张德贤的目光一直追随着李珍珠,这时便嘟囔起来:“哪,个就成了神仙了?道,士会炼些丹,药,有什么稀奇的?我采的药也,是管用的!”
“可不敢这么大不敬!”英嫂不满地盯着张德贤,“不是神仙,能一颗药丸子就救了你我的命?不是神仙,那么大雾,哪进得了咱们村子?”
张德贤又气又羞,仙人却笑笑说:“贫道尘外中人,道号无尘,无量山炼丹修身,不敢担‘神仙’二字。昨夜途经此山谷,见有阴云覆之,恐有事端,故来一探,无谓叨扰各位。”
“不好了!我家男人不好了!来人啊……哎哟!”棒槌女一脸惊恐跑向人群,越急越乱,脚下一拌跌倒在地。众人赶忙围过去。
李珍珠第一个赶到,扶起棒槌女就问:“嫂子你先别慌,胡大哥昨天吃了药不是安安稳稳歇着去了吗?”
“是啊,可刚刚醒了,这一醒,开始咳血了!大黄死之前不就这样!”棒槌女一把抓住道长的衣服,“药丸子怎么不管用了呢?你不是神仙吗?这怎么……”
“这丹药你再拿去一颗,给你夫家服下,快!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