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09700000019

第19章 锡克人的城市(1)

来自中国的唱游者

我在昏迷中离开德里,在清醒时来到阿姆利则。

车站不大,在拥挤的人流中,我拖着行李,和大伙一起往外走,竟然感到精力充沛、精神健旺,在德里困扰我整整两天的头疼、发烧、呕吐等症状完全消失。事实上在阿姆利则期间,我的状况一直都很好,当天上午就觉得病完全好了,后来更觉得劲头十足。这不禁让我认为德里是一个非常克我的城市,去之前和离开后,都不错,在那里就奇衰无比;与此相反,阿姆利则却对我具有滋补作用。

在我的这次印度旅行中,德里是一场昏睡,阿姆利则是一段神志清醒的时光。

在尼泊尔的时候,小莫狠狠推荐了一番阿姆利则的锡克教金庙,说是夜间的金庙极为灿烂,旁边还有机会找到免费的住宿--当然是比较混搭的大房间和多床位。

我们乘坐的三轮车在路上经过了贾连瓦拉花园,也就是当年发生阿姆利则大屠杀的地方。在这个小城里跑了大概半小时,路上看到很多书店,文字主要是旁遮普语,最后到达金庙门外的一片空地上。这里有一些食物摊位。

两天没有沾唇的印度奶茶闻起来香浓味美,很有吸引力,尽管昨天只闻到它的气味就让我非常恶心。我们在这里停下来,喝了一些奶茶。这时候我感到了隐藏已久的饥饿。在过去的48小时里,我吃过的东西大概只有强迫自己咽下去的一个苹果,外加总共比平时一顿饭还少的几口食物。

但是身边的行李带着是个累赘,得先去放好。

穿过白色的拱形大门,进去是一条通道,左边是一排几栋楼,不停有人在楼里进出。右边则是一片鳞次栉比的寺庙建筑群。

这一排楼房看起来应该是住宿的地方,它也有两个明显的入口。随意走到靠里的那个入口,好像也见不到专门接待的人。于是自行走进去,果然看见一些敞着的房间,好多床铺上都有人。一名白人姑娘粗鲁奔放地仰卧着呼呼大睡,大多数不得不经过那里的男子被迫将目光投向别处。

有一位穿长袍的锡克老爷子在走廊里,我去和他打招呼。他长着灰色的胡须,面相非常和蔼,微笑说:来住宿吗?我说:是。他很热情:来这里签名,还有地方。随即他看见了我们这一行人的全部成员,发现其中有小孩,又改口说:不,你们不适合住这里。

他说话非常温和,于是我等待下文。正在这时候,里面的房间里出来一个光头穿蓝衣服的小伙子,两人劈面一看,原来是认识的。这个人是在尼泊尔加德满都住同一宾馆的彬子,北京人。他有一个想法,大概是花最少的钱,去最多的地方玩。所以他骑车出游。当初他从成都骑车到西藏,又从西藏到尼泊尔,骑行到各地玩了一阵,之后又比我们先出发一段时间,直接到了印度。在加德满都期间,他唱歌挣钱,为后续的旅游积攒经费。后来听他说起过,在去蓝毗尼途中遇到了小偷,偷掉了他几百块人民币。

我记得彬子离开加德满都头一天晚上,在宾馆大堂里唱了很久的歌,在一旁听的人纷纷捐款。店主叫他有机会再来,说是还可以在顶楼搭帐篷免费过夜,就像之前那样。第二天彬子离开的时候正在下雨,他穿着雨披,就这么骑车去了印度。没想到过了这么多天,大家还能在金庙碰到。我和他不能算很熟,但对他存在轻微的好感,觉得他类似于某种喜欢唱游的行吟诗人。

锡克老大爷找来个人,带我们出去,到楼房靠外侧的那个入口,彬子也一起去了。这个地方显得更正式一些,就像国内比较老式的国营旅馆一样。窗口负责登记的人年纪也不小了,五十多岁的样子,他登记了大家的姓名,然后给安排了房间。我问:需要交多少钱?他笑着说:免费的,放心住。

然后我们就被领到楼上,有些门是开着的,透过门缝能看见里面的情形,就旅游住宿而言,都是比较大的房间,不小于四十平方米的样子。我们这一队人得到的房间,也没有什么例外。看起来这是好运气、对小孩子的特别照顾、对语言的亲切感等诸多因素凑在一起,给我们带来锡克式慷慨。

安顿下来之后,大家在一起聊天。朋友从国内带来给我的中国烟,我分了一包给彬子,他很高兴。这显然不是什么值钱东西,但是在印度我们基本没有见到过中国烟,对抽烟的人来说,故土烟草的口味是很有吸引力的。

彬子简单说了他这一路上的经历。从进入印度之后,他且行且住,主要走北印度路线,沿途观光了不少地方,不止一次是在别人的花园里搭帐篷过夜,中间也没受到什么人的骚扰。他已经开始吃素了。当然这在印度本土人中,是很普遍的。从前我认识一个印度男人,在北京留学,一起玩的时候从来只吃素。但是后来又认识一个印度女人,则说这男的不算真正的素食者,因为他还吃鸡蛋……我问彬子吃素之后有什么感受,对身体影响是否明显,他说:都挺好,精力和体力都不错。

他甚至告诉我,他都学会了像印度人一样上厕所。这是个非常令人敬畏的消息,对我来说。我很庆幸,不是在容易呕吐的德里期间遇到他并听到这一席话。

所谓印度人的上厕所方式,英语里有一个非常委婉的说法,叫作穆式沐浴(MuslimShower),专指印度人的如厕手段--几乎家家厕所里都放一个水罐,也有的用杯子、碗,里面自然是盛着水,出恭入敬之后,基本不用厕纸,直接拿手蘸水擦……当然这个手被规定死了,一定是左手,所以至少在印度,左手通常被认为是非常不洁的,一般要尽量避免使用左手递东西给别人。后来一些地方开发出可以直接喷水给人冲洗的马桶,避免了如厕的人自己动手,这是后话,而且大多数印度普通人家里并没有这么时髦的自动冲水马桶,更少有在日本公厕也比较普及的冲水外带暖风吹干的电动马桶。

鉴于彬子基本不住好一些的宾馆,我猜想他的穆式沐浴一定是亲力亲为的。没等我问,他解释说,来印度之后吃素这么久,其实大便闻起来都不臭了,挺干净的。看起来,他对自己身体的状况确实关注到很微小的细节方面了。

我不自称为善,也不看人为恶

大家白话了一会儿,彬子说该吃饭了。他在金庙已住了一阵,对里面的食堂什么时候开伙比较了解。

金庙食堂原本用来周济锡克教贫民,这是教内的互相帮助,但也向外来游客开放,很多到印度旅游来金庙的人,都有过在金庙食堂混饭的经历。我们在彬子熟门熟路的带领下,缠头赤脚,涉水进去,到这个宗教食堂混一顿饭吃。

食堂里的人安静有序,拿着餐具成排盘坐,分发食品的人挨个过来,给每个人添上一点,不够的可随意要。做的东西口味一般,奶茶味道略嫌淡薄,但这是完全免费的食品,而且每天要面对那么多的食客,人们没有任何理由去苛责。

我们刚从食堂出来,又看见一拨人从容地走进去,在这里没有人争抢。从住宿与食物开始,我对锡克教有了比较具体的感知,从前在印度历史书上看到的内容都变得生动具体了。

中国人对锡克教徒的印象很多来自旧上海英租界包头帕的印度巡捕“红头阿三”,这一点知识对于了解锡克教来说不免过于偏颇。

锡克教在印度各大宗教中,以宣扬平等、友爱著称,它原是印度教内部的某个支派,直到15世纪末,印度历史上著名的虔诚运动兴起,这个支派的首领纳拉克吸收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一些内容,创立锡克教,成为一种独立的宗教体系。

比起印度教,锡克教不存在把教众区分为不同阶层的严酷种姓制度;比起伊斯兰教,锡克教更不歧视异教徒(伊斯兰教词汇中存在对异教徒的贬称“卡费尔”);耆那教非常鄙视女性,锡克教则是在给男性的名字中加后缀“狮子”,给女性名字的后缀为“公主”。这个宗教对女性地位的强调,是包括佛教在内的印度其他宗教所无法企及的。

来自梵文的锡克一词含义为“弟子”,锡克教首领相应地被称为师尊--Guru。有一个美国的幽默电影就叫作TheGuru,这部电影把这个词变得在一定范围内流行了。纳拉克创教后,成为首任师尊,当时印度历史上发生了又一件大事。

彼时印度德里苏丹王国进入末世,正处在洛迪王朝期间。一名贵族为了篡位,写信邀请巴布尔进攻印度。后者对这片地区一直非常向往,应声从喀布尔发兵,来到印度建立了一番事业,成为莫卧儿王朝的开国皇帝。

纳拉克仇视莫卧儿人,把巴布尔的军队比喻为“罪恶的迎亲队”,并写书记录巴布尔入侵在印度造成的种种民生不幸。从这个时候起,锡克教与莫卧儿王朝当局就开始交恶。

锡克教刚开始由师尊指定继任者,从第四代师尊拉姆·达斯·索迪开始,师尊职位由索迪家族世袭。拉姆·达斯的重要功绩中的一项就是开始修建锡克教金庙,这个项目由他的儿子--第五代师尊阿尔琼完成。

后来阿尔琼被莫卧儿皇帝杀害,成为锡克教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他的儿子、第六代师尊把锡克教发展成一个具有武装力量的宗教组织,随后与官军和其他宗教教徒之间的武装冲突也开始频繁出现。

到第十位师尊高宾德·辛哈时期,锡克教完成了军事化演变,出现了强大的锡克军队。高宾德·辛哈同时制定了将锡克教徒区别于其他宗教徒众的5K制度:蓄长发、带梳子、穿短裤、戴钢镯、佩匕首(这五项规定的词语,在印地语中均以字母K开头,因此称为5K)。

第十位师尊之后,锡克教不再称首领为师尊,而是出现了一本书作为第十一师尊。这是一部被认为同时具有神格和人格的圣典,叫作《阿迪格兰特》。至今每间锡克教寺庙里,供奉的不是神像,而是《阿迪格兰特》。

这部每个锡克教徒每天清晨必读的经典中充满睿智优美、比很多寻常的格言警句还要有力的表达,有的令人过目不忘--

“我不自称为善,也不看人为恶。”

“我们今生的行为是墨,我们今生的心灵是纸,我们把善与恶两种笔迹写在上面。”

这个本来温和的宗教,在它的发展过程中,一度成为骁勇善战的代名词。

在莫卧儿王朝期间,从第五代师尊阿尔琼被害之后,第六代至第十代师尊一直率领锡克军队与莫卧儿官军作战,付出了惨烈的代价。

在英属印度期间,他们与英国人作斗争,发生过两次英-锡战争;1919年发生的阿姆利则惨案中,则有四百多名锡克人遭到屠杀。

1984年,在锡克人想独立成为哈利斯坦王国的过程中,印度政府军炮轰金庙,锡克人死了几百,被捕几千,下令攻击的女总理、尼赫鲁之女、人称“印度铁娘子”的英迪拉·甘地因此被锡克近卫刺杀。

至今印度仍存在一部分比较激进的锡克教武装力量,被官方宣布为恐怖组织。有媒体称,“印度最恐怖的十个人”中,有三名是锡克人。

慢慢地天色转阴,似乎又快要下雨了。仿佛每隔上一两天,印度的雨季就要以它的方式来提醒我们。

彬子带着我们在金庙里走了一圈。路上看见一些人坐在池边出神,也有的人沿着水池的道路去往金庙里面。那道栈桥上总不断有人。

彬子说:这里晚上比较好看,白天也还可以,就是不如晚上安静。

这时候一名穿红T恤、包着黄色头帕的当地小伙子慢慢路过,冲我们微笑一下。我招呼了他一声,他就过来,大家一起聊天。

于是彬子先回住处了,留下我们在金庙里,跟着这个人聊天。他说话语速极快,勉强听清楚他叫什么库马尔,这也是印度人的常见名字,来源于湿婆大神的二儿子鸠摩罗(印度教战神),如同中国至今有人给男孩子取名小刚或小强。

库马尔皮肤黝黑,鹰钩鼻,右耳戴着银白耳钉,脖子上套一条扭绞盘结的大金链子。他的胡茬特别密集,两颊、人中和下巴一带虽然刮得精光,下半边脸看起来还是像锅底。他也只是看起来比较老相,根据一路上和印度人交往聊天的经验判断,这副三十多岁的外表实际上也许只有二十五岁左右。

他和我们互相打听来历,算是彼此交换了一些身份信息。他说他是印度教徒,在这里当导游。我好奇问道:可是这并非是收费旅游景点,为什么还存在导游?他解释说,这是大家充当志愿者,给感兴趣的游客解说。

然后他带我们去看了锡克博物馆。这场馆里严禁拍照,只能看。除了一些前人用过的刀枪甲胄之类的遗物外,有一个锡克历史的图片展。

通过这图片展可知,锡克人领袖,从阿尔琼以来的历代师尊中多有受难者,在这些图片中都有明白的表示。有的被砍头,有的被捆起来从头到脚锯成两半,有的被吊起来拷打……血淋淋的场景到处都是。这种悲惨的景象在莫卧儿王朝比较集中一些,那时候大概算是锡克人最多灾多难的时期。

看完这图片展出来,外面已经在下大雨,博物馆里想出去的人都无事可做,要么返回重新细看,要么坐等雨停。我们回头又看了一遍,见外面仍是瓢泼大雨,就跟着别的很多人在楼梯口坐下,等着这大雨什么时候不下了才好出去。

按理说印度北部这个时间,即使下雨都应该是热的,但是阿姆利则地形特殊,也许离喜马拉雅山更近一些,略有点幽冷,大雨下起来就有秋天的感觉,穿一件T恤只觉得凉意阵阵,偶尔还起点鸡皮疙瘩。

大家继续说着闲话,后来雨渐渐住了。库马尔说带我们去照照片。一行人跟着他去了。出了金庙,从彬子他们住的那个集体宿舍区穿过去,走过一个天井,后面是一些相通的楼房,上面全是人,有的避雨未走,有的在阳台上看下面的热闹。

同类推荐
  • 在路上,遇见最好的自己

    在路上,遇见最好的自己

    趁年轻,去远行——每个人,都有一个梦想;去远方,流浪。人生,是需要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的。因为,短浅人生里,最好的时光始终在路上。因为,缱绻时光里,最美的自己始终在远方。因为,在最好的旅行中,最终会遇见那个你最想成为的自己。因为,出发并不难,只要你愿意,随时都可以!甚至无需花费太多,你就可以游历各地,路遇万千美景!那么,别再犹豫,拿出说走就走的魄力,享受当下的淡定,带着梦想,趁年轻,趁时光未老,出发——去那遥远的远方吧!
  • 众山的拴马桩

    众山的拴马桩

    作者在帕米尔高原的地域,通过在天空无蔽,峦山重叠,河脉稀落的背景之下,以与作者有着深厚羁绊的尼亚孜一家为主角,讲述高原上的河、高原上的女人、高原的转场、高原的婚礼等的群体行为,展示了一种过于渺小的社群与自然对峙的必然逻辑。作者以高原的自然和人文为描写对象,并通过行旅感受将自己融入其间,与他挚爱的西极大地一起历经岁月。正是这种深深的情意使作者在面对着的山地、旷野、牧场、村落的时候,有着一种特别的亲切,使他的文字透明洁净而又真实自然。
  • 侣行

    侣行

    在中国,从来没有一对情侣,像张昕宇和梁红这样“侣行”过。“5.12”汶川地震,张昕宇自己组队去现场救援,灾难现场的震撼终于促使他下定决心,开始用行动去触摸生命的价值与真意。他们制定了庞大的环球极限侣行计划:海盗乱邦索马里、世界寒极奥伊米亚康、核泄漏鬼城切尔诺贝利、天堂之门地狱之眼马鲁姆火山……如有可能,他们打算把火星也列入计划。他们曾在零下72℃的极寒之地穿越600公里无人区;他们曾在索马里首都差点被自己的安保队长劫持;他们曾在切尔诺贝利亲密接触被“石棺”封存的4号反应堆;他们曾在太平洋马鲁姆活火山内见识熔岩湖的炽烈与浩瀚……
  • 神圣与世俗

    神圣与世俗

    本书之“东南佛国”主要是指浙江区域,主要探讨浙江佛教文化旅游。在对“文化旅游”概念作理论分析并在充分的田野调查基础上,本书上篇从资源、现状、潜力、问题及对策等方面对浙江宗教文化旅游作了作了综合的分析,下篇则是对省内各地宗教历史文化资源的深入发掘、价值分析以及保护开发建议等。
  • 轻松玩露营

    轻松玩露营

    "想跟家人、朋友或恋人一起去露营,第一次难免有些不安或疑惑。本书收录所有相关的实用知识,从选择装备、各式器材的使用方法、还有在营地该如何享受愉悦的露营时光,其实露营可以很简单。走吧!露营去!在晴朗的天空下闲适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露营需要什么样的装备?请放心,露营一点也不难!本书收录从出发开始的准备工作至撤收回家,关于露营所有的基本知识,即使是第一次露营也能轻松办到,感受露营带来的无穷乐趣。"
热门推荐
  • 你是我的全天下

    你是我的全天下

    :猫给鱼说,我们做朋友吧,我给你抓蚯蚓。鱼不相信,送了他一个大白眼。猫也不介意,每天抓来新鲜的蚯蚓给她吃。鱼儿慢慢被猫的诚意所打动,偶尔会吃着蚯蚓。开心地和他说说身边事。有一天,猫要鱼闭上眼睛。说有礼物给她,鱼儿不疑有他的闭上了眼。痛,透彻心扉……猫杀了鱼,饱餐一顿。说,傻鱼,居然和猫做朋友……几天后,猫刨开土,找到了好多蚯蚓。兴高采烈地跑到湖边,突然发现,那只傻鱼已经不在了……“我若有一天不在了,他的存在就是你的未来。”“能够代替你的人……还没有把你屈服呢!!!”
  • 长腿叔叔

    长腿叔叔

    简·韦伯斯特(Jean Webster,1876-1916),美国人。1976年出生于纽约州的佛雷多尼亚一个充满文艺气息的家庭中,父亲从事出版工作,母亲是马克·吐温的侄女。在校期间,她就常常在巴萨女子大学校友杂志和地方新闻刊物投稿,并利用课余时间到孤儿院和感化院做社会服条。这段时间的所见所闻,成为她日后写作《长腿叔叔》的最佳素材。1912年,韦伯斯特出版小说《长腿叔叔》。在她众多作品中,《长腿叔叔》最受读者喜爱,此书后业被拍成电影,由当时最受欢迎的女明星担任女主角,使小说的影响更加深入。幸运女神忽然降临在孤女茱蒂身上,因为她写的一篇文章,孤儿院的一位匿名理事愿意资助她上大学,并培育她成为作家。
  • 时空非梦

    时空非梦

    楚心漠:“我不知道世界的方向,不知道人生的意义,我活了很长时间,又好像很短,我是谁?”
  • EXO人鱼的眼泪

    EXO人鱼的眼泪

    风筝有风,海豚有海,我存在在你之外。你好,我是蓝沫若。这……是我的故事。
  • 诛生录

    诛生录

    上古年间,世上曾有神明天地也曾有着无数的文明和秩序突然有那么一天,天上有无尽的星辰陨落,诸神战死,他们的主神也不知下落,从此天道残缺,因果不全无数生灵沦为所谓强者满足自己变态欲望和嗜好的玩具直至一日,一个名叫武流炎的孩子降生在一颗六等不知名行星上的翰国他渐渐恢复记忆,回想起无尽岁月以前的事,他发誓为自己报仇,也为因自己的弱小而消逝之人报仇,挑战所谓的创世真神
  • 星阀

    星阀

    这是游戏?明明是玄幻好吗?施昊无意间打开一款游戏,开启了他的游戏……不,应该是玄幻生涯。
  • 异世陌落

    异世陌落

    废材就只剩下等待高人指点,一飞冲天逆袭吗?兄弟情义就只能够在女人与金钱的压榨下变得一文不值吗?什么是真正的王者霸道,怎样在被颠覆的炘域里沉醉......
  • 擎天战尊

    擎天战尊

    老魔重生,追寻长生!逢黄金盛世,遇天地大劫,布精妙神局,破无尽杀戮,携神笔,战天下!原来,天地尽在局中……
  • 怒放的雪莲

    怒放的雪莲

    人成长的经历就像走过的路一样,有一马平川的阳光大道,有崎岖泥泞的羊肠小道,有让人不寒而栗唯恐避之不及的山林要道。人生这条路无论你怎么走都别忘了路的旁边还是路。人生总是要经历风险的,不是在困难面前哭着倒下,就是含泪笑着胜利。迎难而上享受战胜困境过程中带来的惊心动魄,并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不足,让自己的人格魅力在困境中得以升华。婉宁在她坎坷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地与困难作斗争顽强拼搏永不认输,她就像天山雪莲一样不畏严寒跟艰险与不幸命运抗争,她风雨兼程走过所有常人无法想像的路以后,最终到达了成功的巅峰。
  • 铳剑

    铳剑

    刀剑无眼,子弹更不会长眼!在这个冷与热的混乱交错的时代,秦天如何摆脱过去,走向世界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