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是我国古代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一生都在从事教学和著述工作,他的思想融百家之长自成一体。他的著述更是笔势雄健、句法整齐、文气浑厚、论点鲜明,特别是善用比喻,议论风生,说理透辟。
圣贤之人当每天自省
南怀瑾认为,君子每天进行广泛的学习并且自省,在行为上就不会出现过错了。读懂荀子就要先明白他的主要思想,其思想就是要想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就要不停地、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要省察自己。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孔孟“自我反省”的理念始终贯穿于他们的为人处世和道德学问修养之中,他们也因此成就了一世英名,被后人尊崇为圣人,成为后人效仿的典范和学习的楷模。
人生旅途中,我们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岔路,虽然这些岔路两边景色迷人,但千万不要忘了给自己的内心留一只眼睛。时刻反省自己,这样我们才能看清自己的灵魂,给自己准确定位,走合适的路。前途坎坷,风雨凄迷,留一点警醒给自己,就是留一盏明灯给自己。时刻反省自己,有助于我们不偏离人生的轨道。
苏轼被贬黄州,但他并没有被贬谪的失意、难言的孤独压垮,他极其诚恳地自我剖析,无情地剥除自己身上每一点异己的成分,深刻反省自己过后,他找到了往日空灵的自己,终于形成了他大江东去的豪放。
无论荣辱成败,孔子、荀子、曾子、苏轼他们都能够深刻地反省自己,让心变得空灵。这种自我剖析,在他们心中仿佛明灯,让他们在暗夜中不会迷失方向。世事沧桑,兴亡更替,翻开历史的长卷,不知有多少人因为留了一只眼睛给自己而功成名就,因时刻反省自己而备受后人敬仰。
我们要结合自身的学习和生活实践“日参省乎己”。文坛怪杰、史学家卡莱尔说:“任何一本书的影响莫过于使读者开始作内心的反省”。我们读书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的思想得到升华,进而建立起自己的思想,而“不假思考地滥读或无休止地读书,所读过的东西无法刻骨铭心,其大部分终将消失殆尽”(叔本华语),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富兰克林说:“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所言极是!
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有多少人因为没有给自己留一只自省的眼睛,迷失在鲜花、掌声、荣誉和失败中;又因没有及时进行自我反省,没有及时调整人生方向,进而走向了衰亡。
让我们重温一下《小猴子下山》的故事吧:一只小猴子看到玉米就去摘玉米,看到桃子便丢掉玉米去摘桃子,后来看到大西瓜,又丢掉桃子去捡西瓜,后来看到了一只兔子,又丢了西瓜去追兔子。最后,连兔子也没追到的小猴子只好两手空空、神情沮丧地回到家中。小猴子的故事对我们有很重要的警示意义,其实我们学知识不也和小猴子下山有共同之处吗?我们天天学习新知识,但是边学边丢,到头来真正学到的东西寥寥无几。
让我们算一个时间账,从小学入学到高中毕业,一共12年,4380天。而我们要学多少知识呢?两千多个常用汉字,三千多个英语单词,千余条数理化公式,把这些知识平均分配到每一天中,你会发现,其实我们学的只有那么一点点,更不好意思的是,我们就连这一点点都没有学好。如果我们每天背会一个单词,那么这四千多天过后我们就能掌握4380个单词,我们还会担心我们的英语四级考不过吗?说来道去,我们中大部分人为什么还是掌握不好呢?因为你重演了《小猴子下山》的故事。
我们应该怎样克服这个错误呢?
学会积累每天所学的知识。我们应该在每晚睡前回顾一下当天所学的新知识,这样才能让自己学而不忘。《创新日记本——成功的阶梯》里知识积累栏目就是做这个用的。如小猴子摘到玉米时一样,应当先将它放到贮藏室里去,然后再看到桃子,又把它摘回放入贮藏室,看到西瓜亦然……当然了,如果我们仅仅是往知识的仓库里放东西,却不经常理会它,那仓库里的东西也会腐烂变质,所以我们还得及时做好保鲜工作。学习知识也一样,如果每天学习新知识而不及时复习,那新知识也会很快被忘掉。所以,我们应该学会给自己的知识“保鲜”。如果对一些知识点记不清了,就应该及时复习。将要忘记而未忘的时候去复习,这样的记忆效率是最高的。
按照我教给你的方法去做,你就可以学到任何想学到的东西、做到任何想做的事。如果你每天背一首诗词,三年下来,你就可以背1095首诗词,那么,《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你都能背了,你就可以成为诗词高手;如果你每天背五个英语单词,三年下来,你就可以成为英语专家;如果你每天记五条成语,三年下来,你可以成为一部活的成语词典;如果你每天记上几条名言警句,几年时间下来你就是一部活名言词典……知识在于积累,只要坚持下来,你也可以成为非常有知识的人,可以成为在某个领域里有作为的人。
我们应当时常反思自己,从而不断完善自己。成绩也好,思想也罢,都要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这个道理恐怕每个人都懂,但真能做到的人却寥寥无几。善于总结和反思的人,最终都会成为他所在行业的佼佼者。牛顿、爱因斯坦、爱迪生等科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赞科夫、绔美纽斯等大教育家,以及其他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没有哪个不是善于总结和反思的。总结和反思有利于提高和改进,这样才能让你通向成功,尽早成为某一行业的杰出人物。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南怀瑾对荀子在《劝学》中所提到的“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做了如下解释:君子的本性和一般人没有什么不同,不过是善于借用外物的力量罢了。
以前看过一则故事:
约翰为了给妈妈制造一点惊喜,特意从学校赶回家过周末。到家后,发现妈妈还没回家,于是他决定清理一下那口不出水的井,或许在清理过后就会流出水来。当他用手电去探查井口时,因为没有注意到井边的青苔,致使自己脚下打滑,掉进了这口深井中。腰和腿的剧痛让他当时就昏迷过去。第二天一早,他在饥饿中醒来,他朝着井口不顾一切地喊:“救救我,救救我!”但这似乎都没有用,声音在井内回荡着。第二天、第三天依然如此,所有努力在此刻都显得那样苍白无力。妈妈认为他还在学校,而老师则认为他已经回家了,就这样,一直到了第四天,约翰才无意中看到了一个掉在井底的杠夹钳,于是他用尽全身力气,用钳子把井壁的砖撬开作为自己向上爬的落脚点,最终他爬出了这口死亡之井。
约翰借助杠夹钳得以重生。若是换成别的什么动物,只会成为一具无人发觉的僵冷尸体。虽然普通动物也能感受到灾难的降临,但是它们毕竟知道得太少了,更不用说“假于物”了。
日光浴是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斐塞司博士看见猫喜欢晒太阳而发明的;大陆漂移说是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在一张地图的启发下提出的;牛顿因为被树上掉下的苹果砸到脑袋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这些伟大的科学家都是因为善于借助外物的提示而发现新事物和规律的。
其实,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做到“善假于物”,必定也会有所发现与作为。
荀子所说的“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在成功人士的身上有非常明显的体现。有位哲人曾经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两人交换之后,每个人手中仍然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智慧,我有一种智慧,因为吸收了别人的智慧,每个人都会发现自己各有收获。
荀子认为君子的天性同常人一样,只是好学罢了。大脑的好坏并不是天生的,关键在于你如何利用。凡有所成者无一例外都是善于用脑思索之人。我们想要发掘自己的潜力,将更多的脑细胞加以利用,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经常用新信息和知识去刺激脑细胞。例如看书读报时多问几个“为什么”,养成这样的习惯对保持大脑的灵活是很有益处的。其实每个人都有求知的本能,这一点在小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小孩的好奇心很强,他们总喜欢问“为什么”,这便是求知本能的表现。如果小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本能要求没有得到满足,那他(她)就不能算是完整意义上的“人”,而仅仅是生理意义上的人,狼孩的出现就是个有力的证据。
荀子主张“学莫便乎近其人”,意思是说学习崇高的思想品德,最快捷的方式就是亲近那些品德高尚的贤人。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深刻的。例如学校经常开展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的活动,让学生们从这些感人的事迹中受到教育,从而激发他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三人行,必有我师。”孔子教导我们应积极地向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学习。同时还应注意,高尚的思想道德还需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并表现出来。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模范人物热爱民众的思想品格,正是在他们的社会实践过程中才闪耀出不灭的光辉。荀子提出的“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的观点富有深刻的哲理性,它启发和鼓励人们利用外物来增强人的能力,要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来提高生产力、战斗力,以便走上成功之路。
成功,犹如天山雪莲,诱着人去采摘;成功的感觉,像蜜一样甘甜。谁不渴望成功呢?
著名作家茨威格的文章《成功的秘诀》,是一篇短小精悍的散文,文中以简洁的笔墨告诉我们:勤奋、执著、坚韧是成功的秘诀,但却不是唯一的方式。俗谚有云:条条大路通罗马。成功的方法很多,除了矢志不渝的追求、努力,还需要一个灵活的头脑、巧妙的方法,大凡有成就之士,不乏坚韧不拔之意志,亦必有不俗的诀窍。要善于借助外界的有利因素成就自己的大业,即“善假于物”。
翻开厚厚的帝王史,可以看到其中不乏“善假于物”的君子。刘备才能一般,但是他知人善任,三顾茅庐最终请出诸葛亮为之南征北战,终成建蜀大业;唐太宗重用魏征,喜闻其过,从善如流,最终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大好局面;乾隆任用博学多识、敢于直言的纪晓岚,同时又令贪得无厌的和珅理财,是他有眼无珠,不懂治国之道吗?绝不!纪晓岚治学在行,理财却不行,而和珅虽贪,理财却在行,乾隆实为极懂为君之道的明君,要不怎能延续“康乾盛世”呢?可见,“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我们若想取得成功,是不是也该懂得“善假于物”的道理呢?
与辽阔的宇宙相比,个人的力量是弱小的,甚至整个人类的力量都是渺小的,如此一来,我们就必然要善假于物,通过优势互补,放大自己的力量,以合理的约束和舍弃换取更大的利益,利用身边所有能利用的事物。这就像我们的皮肤不足以保暖就多穿衣服一样。荀子所说的“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不正是对我们学习、生活、工作所做的最直观生动的诠释吗?
人生贵在锲而不舍
《劝学篇》中有一句名言:“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南怀瑾认为,“锲而不舍”是一种非常可贵的治学精神。不管做什么,都贵在坚持,贵在几十年如一日的努力付出。
南怀瑾总结:“我想,要是没有这种在困难面前坚韧不拔、锲而不舍、一步一个脚印的精神,即使你再有凌云壮志也只是一句空话。那种浅尝辄止、学了一点就自满自大起来的人,或是在科学知识的高峰前畏缩不前的人,都是不会有所作为的。”
让我们来看看下边这两个小故事。
苏格拉底在开学第一天对自己的学生们说:“今天我们只学一件最简单的事。每个人尽量做到将胳膊先向前甩,然后再尽量向后甩。从今开始,务必保持每天做300下,我希望大家都能坚持做下去。”一个月后,90%的同学坚持按照老师的吩咐在做这个动作。又过了一个月,有80%的同学坚持下来了。到了第三个月,60%的同学还在坚持。一年的时间转眼即逝,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大家:“我教大家的甩手运动还有谁坚持在做?”苏格拉底环顾四周发现只有一个人举起了手,这个人便是后来的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柏拉图。
阿基勃特是美国标准石油公司里的一名小职员。他有个独特的习惯,即不论在住旅馆、购物还是写信签发收据,只要需要签名时,他就总会在自己签名下方写上“每桶四美元的标准石油”的字样。久而久之,他被同事们赠了一个雅号——“每桶四美元”,他的真名反而没人叫了。董事长洛克菲勒听说这件事后十分感动,他赞扬:“想不到竟有职员如此坚持不懈地宣传公司的声誉。”于是,他要求人事部门密切关注阿基勃特,看他还能坚持多久。阿基勃特并不知道这件事,但他却坚持了10年,签下了不计其数的“每桶四美元”字样。后来的事情就不足为奇了,在洛克菲勒卸任后,阿基勃特接任了董事长一职。
可以说,坚持是世界上最容易也是最难做的事。容易,是因为只要愿意做,人人都行;困难,是因为能够坚持到底的人少之又少。如同上边那个故事里所讲的,一天甩300下手,谁都可以做到,可是要坚持一年甚至更长,那就没几个人能做得到了,这也无怪乎新一代大哲学家是柏拉图而不是别人。写下“每桶四美元的标准石油”的字样,更是简单,只需几秒钟时间,然而不厌其烦积年累月又毫无收获地写这几个字,也是很难坚持的。可是毕竟阿基勃特做到了,那么董事长的帽子就只能落在他的头上,尽管公司里比他资历老、比他有才华的人多的是。
成功在于坚持。荀子比别人都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在《劝学》中告诫学子们“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历史上也有很多这样的故事,像精卫填海、愚公移山、悬梁刺股、铁棒磨针等,动人优美且励志,让人回味无穷。
坚持,好比大浪淘沙;坚持,犹如水滴石穿;坚持,就是积小胜为大胜;坚持,就是从量变到质变;坚持,才能换来“柳暗花明又一村”;坚持,方可“历尽坎坷见大道”;坚持,是毅力的较量,所以能够坚持下来的笨人比聪明人往往更容易收获成功,就像愚公赢了智叟,木讷笨拙的唐僧却能取来真经,道理是一样的。
不论做什么事,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最好的办法是把坚持变成习惯,对坚持的事情产生浓郁兴趣。剧作家莫里哀一生坚持写戏演戏,最后死在舞台上;画家塞尚一生坚持绘画不辍,直到逝世时,手中还握着画笔;马克思一生坚持理论研究,最后逝世在书桌前……在别人眼中,不胜辛苦,视为畏途,但他们却乐在其中,甘之如饴。
大多数情况下,坚持的过程是寂寞冷清和枯燥的,最终结局却是令人羡慕的;坚持的滋味是苦涩的,但坚持后的成功却是甘甜的。
综观古今中外,凡是在事业上有所建树的名家学者,无一不是在锲而不舍的努力中取得成就的。也许有些人天资并不聪颖,而这种坚持到底的精神弥补了他天资不足的缺憾。说到这里不得不提著名科学家居里及其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