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青少年乒乓球锦标赛,省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皆来临。
只是前后相差两天。
意味着,举行五天的省乒乓球赛和进行半天的省奥数竞赛会在中间重合。
其实,这两场竞赛虽然都在省城举办,却并没有实际的关系,前者是运动竞技,后者是知识竞技,主办单位都不同。
但是,却联系了小添和小子。
小添一再要求小子提前陪同小添前往省城参加乒乓球赛。
小子一再表示要和学校校友一起前往参加奥数竞赛。
小添苦恼不已,最后苦苦央求舅舅前往拜访奥数竞赛带队老师,请求宽容小子提前批假去省城。
带队老师表示,没有特例,因为小子是学校重点培养奥数二试夺奖的热门对象,不可姑息。
小添近乎沮丧,小子说小添是孩子气。
最后小添找到了那位也夺得奥数一等奖的学姐兼师姐,学姐不情不愿的答应了。
学姐请求校长批准她带小子提前批假前往省城,一则好好复习备考,二则给小添鼓励加油。
校长同意了,前提是保证奥数二试拿奖。
小子得到消息,意外诧异。
当小添,小子,学姐同坐大舅的轿车前往省城的时候,小子还一直郁闷着。
小添大笑狂笑。
学姐爱理不理,只说:小添务必乒乓球赛进前三,保二争一!
小添举起军人手势,敬礼!
小子总感觉哪里不对,很郁闷,谁有这个自信说自己能拿奖呢?无论乒乓球赛,还是奥数竞赛,代价不要太大。
最令小子难以理解的是,奥数带队老师怎么会同意我和学姐提前擅自前往省城呢?
车子开了半路,小添才若有若无的吐露真相:原来校长是学姐的亲叔叔,而且是小添大舅以前的乒乓球队友,这关系剪不断理还乱。
一路上小添哼哼哈哈,小子却很有压力。
学姐对小添嗤之以鼻,却对小子关爱有加。
到了省城,入住宾馆。
大舅谨慎监督着小添的身体和心理状态,默认小子的随同,大舅希望借此鼓舞小添的比赛发挥。
学姐呢,其实是很希望小添拿下这次大赛的大奖的,进入省队,也算是遂了学姐心中乒乓球冠军的愿望。
无奈小添一直这样玩世不恭,正经场合总发挥不好,性子却倔,眼看前路漫漫,前程有忧,当下闯进了小子,愿小子成为小添的动力,助力一大把。
入住宾馆的这一晚,小添总是有说有笑,学姐和小子算是陪笑。
终于第二天早上,大舅带领小添进入比赛会场,学姐和小子作为观众坐到观众席。
开场很顺利,小添第一局打得很稳,获得满堂彩,第二局依然稳定发挥,第三局出现个把失误,最终较轻松的赢得第一轮。
小子始终轻轻的鼓掌,学姐偶尔灿烂的甩出几个“漂亮”“好球”的词汇。
一轮休息时间,小添冲小子和学姐招手,学姐回应一个大拇指。
半个小时后,第二轮开始,对手是个有经验的老手,小添按照大舅之前交代的,别怕敢冲。第一局打得主动且进攻性较猛,对手有点挫败,了解小添可能不好对付。第二局对手防守打得过硬,并且偶尔来个擦边球进攻,使得小添有点措手不及,最后输了。第三局小添也开始调动了全身来进攻,采取搏杀模式,结果发挥超好,赢得本局。第四局,对手和小添始终不相上下,比分一度追平到15比15,最后小添凭借一个擦网球再加一个抽球,战胜对手。此时小添有些耗费精力了,但依然高兴得冲小子和学姐打招呼。
休息片刻,小添迎来第三轮比赛,也是上午最后一轮。对手是个小两岁的少年,精力旺盛,活力十足的削球手。小添淡定应对。一开始确实不习惯,连续进攻都出现失误,慢慢调整过来,采用半削半拉打法来持衡,前两局以略微优势获胜。第三局出现死胡同,对手削球难度和技巧加强,使得小添处于被动状态,冷不丁被对方偶尔扣杀得分,分差逐渐拉大,小添不管不顾,反正这局要输,于是采取猛烈进攻模式,倒不是搏杀,只是用进攻套路挑打对方,最后竟然比分反超,到赛点时,小添稳定扣杀一球获胜。小添喜不自胜,可是对手却哭了起来。小添赶紧上前握手,并抱了抱对方,安慰道:弟弟别哭,哥哥我也是这样过来的!加油加油!
学姐笑得那叫一个灿烂,小子只是默默的开心的笑。
结束比赛,大舅带着小添,和小子,学姐去吃了午饭,期间,学姐表扬道:小添比去年打得好啊!
小添腼腆的笑起来。
学姐揶揄:哟哟哟,还会害羞啊?果然长大了嘛!
大舅在旁边不说话,知趣得让话给孩子们。因为去年,小添输了预赛,跟大舅吵了一架,造成了不好的回忆。
学姐说道:下午还是要加油!还有三轮预赛呢!
小添点点头,转向小子,希望小子说点什么。
小子半天没挤出一句话,心里虽然有无数好奇,比如接下来半决赛,决赛是怎样的安排,学姐以前进了前几,为何又放弃了呢?
倒是学姐懂得气氛,举起手里的白开水,说道:来来来,干杯,为小添加油!
大舅欣慰祈祷的笑着。
小子满怀期待的笑着。
小添有所依托的笑着。
学姐不无遗憾的笑着。
下午三轮预赛,小添依然发挥得稳定,淘汰了一位小对手和两位同龄对手。
晚上在宾馆,小添和昨天一样有说有笑的,小子和学姐甘愿配合的陪笑着。
不要有压力,气氛平常心。
第二天是半决赛,上午两场,下午两场。大舅只象征性的给点小添建议和指导,实际上主要靠小添自己的思想调配。上午两场小添打得有些费力,勉强赢得选手,大舅过来只拍拍小添的肩膀。事后趁午休时间,大舅私自找到小子,希望小子能够给小添一些有效互动,比如赛前说几句话,赛中挥挥手,赛后给个拥抱,都会带给小添一些有效帮助。小子照做了,带着前所未有的信任感。诚然,小添下午这两场打得有声有色,从前十六争得了前八,再脱颖而出,争得了前四的决赛权。这表明进省队是没什么问题了。这让大舅几乎快留下眼泪来,因为这么多年对小添的栽培和用心,总算看到了成果。学姐从观众席上冲下来,对小添抱了又抱。小子也紧随其后,算是完成使命似的抱了下小添。
但这也意味着,第三天上午的决赛,小子和学姐不能再陪同小添了。
晚上回到宾馆,似乎大家都想庆祝,但小子和学姐都在尽力着眼于奥数习题卷,这两天陪着小添走近了乒乓球荣誉榜,但奥数二试的压力也随之而来,毕竟答应了校长的事情不能不做到,最主要的是,学姐的个性本不是那么在乎成绩,却因为小添这次乒乓球良好的表现,激发了学姐因为放弃乒乓球的遗憾而不得不在奥数方面取得荣誉的虚荣心,而小子呢,则是介于两者之间夹带的游戏参与者。
小添依然想有说有笑着,小子和学姐却没工夫搭理了,于是小添也给小子和学姐加油,学姐笑笑,小子也跟着笑。
第二天一大早,学姐和小子打车前往奥数竞赛考场,小添只能独自面对决赛的压力和状况,虽然大舅一再表示不用拿第一,尽力发挥就好了,可小添是明白大舅眼神里的期待的,既然都进前四了,不拿第一,岂不是浪费机会?况且拿第一准保进省队,成为省重点培养乒乓球运动员尖子,迟早一跃进入国家队。
小添心里少了些小子陪伴的力量,底气也不足了,潜意识的想向某个在场的人证明自己,忽然失去重心。
没办法,赌一把!
第一场开始,争前二,对手是位很全面的老手,小添知道不公平,因为比赛之中,由于比赛对象的不同,第二名和第三名是会有误差的,打个比方,四分之一决赛中,按实力排名,第一名和本来的第二名比,本来的第三名和第四名比,结果会导致本来的第二名沦为第三名,好似田忌赛马。当然这是旁观者的角度,而当局者的态度就是只能做第一,用实力说话。
面对全面的对手,小添只能搏杀,机会主义在适当的时机是会战胜对手的稳扎稳打的,而小添希望自己超常发挥,这是一次试验。
为了大舅,也为了自己,某种程度上也为了小子,某个意义上也为了学姐。
第一局开场,小添就逼迫自己激发出热情,成效不错,超乎对手的预估,凭着猛攻猛打的强势,赢得了开局。
第二局,对手迅速调整,全力以赴防守好每个攻球,以此来消耗小添的战斗力,这拖延战略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小添出现个把失误。无所谓吧,小添只想好好的投入发挥就行了,搏杀力度越来越大,让对手也感受到压力,最后以三分优势赢得第二局。此时对手的教练开始在旁给出建议了,估计乱了阵脚。
小添无所谓,大舅过来只笑笑,只是眼神里依然满含着期望。
第三局,对手发球明显小心翼翼且增加了难度,小添接连接球失误两个。经过得分持续反超又追平,小添输了此局。
第四局,小添保持好发球和猛攻的节奏,获得略微的得分优势,一直到赛点,比分持平僵持不下,17比17,看得大舅胆战心惊,终于小添把握住了发球局先得一分,再猛抽了对手一个下旋球,宣布本局的胜利。对手过来握住小添的手,祝贺他!小添庆幸的回礼,表示对方也很厉害。大舅忍不住激动的心情,走过来抓住小添的手臂,再摸摸小添的后脑勺。小添像是配合,像是享受,像是佩服自己,像是感谢运气。
总之,小添离冠军只差一步了。
连大赛的几位裁判,也都朝小添竖了竖了大拇指。
半个小时后,冠军争夺赛。
小添莫名其妙的飘起来,此刻多想小子在旁边见证我的冠军之路。
大舅一直没怎么说话,只激动着,强调“搏杀”,保持好激情和战斗力。
冠军赛开始,巧的是,对手也是位搏杀型选手,小添想努力沉住气,却是枉然,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第一局,对手先发球,一个快长球,小添抽过去,对手反抽回来,如此有十来个回合,开了个精彩的好头,却加重了彼此的紧张感,都不是好对付的。小添输一球。第二球,对手发短旋球,小添挑打过去,对方横拉回来,又有个七八回合。小添又输一球。
没进过大赛决赛的小添,此时出现心态上的失衡,越想赢球越容易失误。
接连着,小添第一个发球失误,第二个发球没防住对方的快攻。
连输四球,让原本消耗了过多体力的小添在胜负欲上倾斜了天平。
小添开始着急忙慌的应对比赛。
结果输到第八球时,小添却产生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凭着感觉搏杀每一个可能的球路。
接连扳回六分,眼看有希望。
万万没想到,对手也不是沉闷的羔羊,也调动了搏击模式,连续快攻争得了三分,赢得第一局比赛。
大舅赶忙过去抚慰鼓励小添,小添靠着倔劲儿冲大舅点点头。
第二局开场,小添发球,侧旋快长球,扣杀得一分,再发球,下旋快短球,挑打得一分。对方发球,以猛攻模式夺得两分。比分一度持平,9比9时,对方发球,小添想快攻一个,结果出界,到了赛点,小添依然想快攻,结果又下网,此局输给对方。
这时,小添显得有些沮丧,逐渐丧失了斗志,内心隐隐觉得,冠军与我无缘了。
大舅看出了异样,只是过来依然拍拍小添的肩膀,眼里的期望也淡了不少,但最后也不忘强调:再搏杀一下!
小添擦了擦汗,喝了口水。
第三局开场,对手发球,在气势上已经盛气凌人了,连发两球快攻得分,小添无心恋战,在气势上已经败下阵来,发球攻球频频失误。5比0,交换场地,小添又连输两球。这种沮丧仿佛又坠入了去年预赛的阴影,不同的是,当下小添渴望冠军的心太强烈,越近而越不可得,便是一种煎熬,如果去年是感觉到一无是处,那么此刻感觉便是人外有人。挣扎着,小添赢得了三分,最终败给对方。对手赢得冠军时并没有兴高采烈,很礼貌的走过来和小添握手,并给了小添一个大拇指,然后走回到他的教练身边,他的教练也没笑,只递给了他一瓶水,一切都显得如此淡定。小添也默默走回到大舅身边,大舅还是冲小添自豪的笑了起来,想给小添一个轻松的夸赞。小添内心很复杂,各种情绪夹杂而来,遗憾,失望,庆幸,满足,矛盾而丰富。
站上领奖台,领取亚军荣誉证书时,小添似乎看到了未来,又害怕未来。
接下来是女子乒乓球竞赛,小添可以选择回家了。
中午在宾馆等待着奥数竞赛归来的小子和学姐,却迟迟不见人影。
不多久,大舅随同一位省队教练来到宾馆,打量小添,小添有些受宠若惊,不知所措。
省队教练慈眉善目,看着很熟悉,噢,像那个冠军的教练!
教练开口说道:你叫张哲添是吧?嗯,你舅舅培养你培养得不错,今后你就跟着我了,你可愿意?
大舅挤眉弄眼,撺掇着小添。
小添思虑了一下,说道:教练好!我打得不够好,还想跟着我舅舅多练练。
教练哈哈大笑:小伙子还挺谦虚呐?我愿意带你呀,我那冠军侄子今后也是我带,你们还可以做朋友!
大舅都快眉飞色舞了,明指暗指小添不识抬举。
小添也反应过来,这位省队教练可能是那冠军的伯伯,而那冠军的原来教练是他爸爸。
小添礼貌的笑道:谢谢教练的欣赏!我能不能回家再想想?我不是不愿意,只是想跟我爸妈好好商量下。
大舅有点儿生气了,慌忙扯着小添的手。
省队教练也看出所以然,快速回答道:那有什么关系,是要和父母商量!这样,你舅舅有我的电话,等你想通了,给我打电话,我到时安排手续。
大舅连忙表示感谢,恭送省队教练回去了。
等大舅回来,一股怨气扑面而来:小添你是不是找抽呢?这么好的机会你都不抓住?啊?
小添爱答不理,边收拾行李。
大舅继续发火:你什么想法?你倒是说啊!
小添冷言冷语:去年输了预赛吵架,今年我赢了亚军还想吵架吗?
大舅被噎得不知怎么回应,努力平复情绪:好好好,你有什么想法呢,跟舅舅说,好不好?
小添慢条斯理:等小子他们回来,一起说吧。
大舅无语凝噎,气不吭声。
下午1点钟,小子和学姐才火急火燎的赶回宾馆。
小添担心又开心的笑道:你们干嘛去了?还以为你们考试考丢了呢!
学姐一顿抱怨:唉,别说了,这次奥数竞赛有两个人作弊被现抓了,整个考场都被广播通报了一遍,影响了不少考生的发挥。考完了之后,各个带队老师被召集开了个会,害我们苦等许久,我们俩还算提前逃出来了呢!
小添感到诧异,关心的看了看小子。
学姐反应过来:诶,你打得怎么样?第几名?哈,让我猜猜,应该有第三吧?
小子也马上想知道。
小添故作神秘道:你猜猜,小子!
小子被这么一问,竟然紧张了:我不猜。
学姐忽然来劲儿了,掐住小添的胳膊:你快说!不然对不住我和小子!
小添慢慢的把获奖证书摊开给他们看。
学姐惊叫起来:呀!第二名!亚军亚军!我的天呐!你可真行!小添!你可真行!
小子也跟着惊喜道:小添真是好样儿的!
小添正要沾沾自喜。
忽然学姐把亚军荣誉证书抱在怀里流下眼泪来,身子微颤起来。
小子吓坏了,忙关心的问学姐怎么了?
小添意识到,这触动到学姐的伤心往事和曾经梦想了。小添轻轻的拍拍学姐的肩膀,小子也温柔的拍拍学姐的另一半肩膀。
两分钟不到,学姐又笑起来,化解尴尬道:唉,我曾经也进过前八呢!
小子表示羡慕道:那很棒啊!
小添附和:棒得不得了!曾经是我们县的乒乓球女王呢!
学姐喜悦着:那也是曾经啊!好了,小添你得好好努力,再接再厉,在这条路上有多远走多远!
小添默契的给予回应:会的!为梦想扬帆起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