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临大军和阿尔泰的土司军仓皇撤退至彝族大寨,依据有利地形进行反击,再几次进攻都败退后,多尔衮不敢贸进。
现在福临账下除豪格、王礼、陈庆之外便无能统兵作战的大将,虽然,陈庆之善以少胜多但他得为日后着想。
对了,还有一人,那便是杨在兴!是时候让他归我福临麾下了。
心意已决,福临便让人将杨在兴带上,好在刚才慌乱之时他没有逃走。那杨在兴被押在福临面前几不服气,本想激怒福临让他杀了自己了之。
但福临的举动让他意外。只见福临笑着走到杨在兴身后,给他解开绳子然后对太监吩咐道:“吴良辅,看座!”
那吴良辅听见主子的吩咐连忙搬来一把凳子放在杨在兴身后,杨在兴冷哼一声看也不看便把凳子一脚踢飞:“少来这套假惺惺的,某不吃这套!”他并没有把这个尚未亲政且尚未成年的皇帝放在眼里。
福临见此知道不用攻心之计是不行的了,人呐,最薄弱的地方还是那颗心。
“杨将军,你可知,你杨家先祖杨业,因何而死?”
“哼,我杨家先祖那是忠心耿耿为保大宋江山为国捐躯。”杨在兴翻了翻白眼道。
“对,杨家将个个英勇善战,忠于国家,但是忠心也有愚忠和明忠之分,宋辽之战,本来宋胜局已定,但是宋朝皇帝却宁愿相信奸臣潘仁美,也不愿意相信为朝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杨家将。从而导致杨业兵败身亡,杨业直至死前还在相信大宋皇帝会派兵来就他,哼!愚忠!绝对的愚忠!援兵要是能来早就去了!我想杨将军一定继承了杨家将的忠勇,但是杨将军一定不会愚忠与将要灭亡的大西政权吧。杨将军,我大军正是用人之际,杨将军何不归顺我大清,我可以给你一个武略骑尉,待将军日后立功后再行封赏。我,爱新觉罗福临保证,我一定会一统天下,会让我大清国泰民安,他邦不敢轻易犯我大清!我更不会听信奸佞谗言,残害忠臣,让我大清短命而亡。”
说到杨家将,福临对这段历史颇为了解。话里除
了指出杨家将的愚忠外,就是惋惜。
杨在兴开始对幼帝福临感兴趣了,这福临不过八九岁的年纪,要是在平常百姓家,他这个年纪还父母怀里撒娇呢,而他却被迫走向政坛。小小年纪能说出这番话是在令人佩服。
“哈哈,好,好啊,福临好一句一统天下啊,福临,说白了不就是想让我投靠你吗?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应该是摄政王多尔衮造反了吧,福临现在你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了吧。哎呀,可怜你还在这里妄谈政治。”
杨在兴这番话并没有让福临有一丁点难堪或是尴尬,“哈哈哈,你不会认为我军人少就打不过多尔衮的叛军吧?如果你那样想就打错特错了,我有一员善于以少胜多的儒将,堪称千古奇才,不出三日就能打败多尔衮的叛军!不过你说的也有道理,我现在手下正缺能冲锋陷阵的良将,如果杨将军瞧得上我福临,就请杨将军屈尊我的帳下。”福临满怀诚意的道。
杨在兴深思:福临已经够礼贤下士了,天下有哪些君王有如此风度?福临将来定是位了不起的君王,不敢说千古一帝那也是英名远扬万世传颂!此为名君也。
福临见杨在兴久久不语以为杨在兴不肯答应只得道出了最后底限:“杨将军若是不肯答应也无妨,待此战过后杨将军便可以走了,福临以人格保证绝不阻难。”
“愿为大清血染战袍,死战沙场。”杨在兴行礼道。
“杨将军这么说是同意了?那好,从今天起你就是我大清的武略骑尉,正六品。”
“谢主隆恩,臣一定为我大清鞠躬尽瘁。还请皇上放心,臣此生生,是我大清忠臣,死,是我大清忠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