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02400000033

第33章 最感人的人民教师张淑兰

11年前,一场家庭变故让张淑兰从大理来到丽江山区。原本只想为了忘却爱人过世的悲伤,她却看到了山区贫困孩子一张张渴望知识的纯真面庞。爱的本能让这位女教师在山区扎下了根。

为了改善孩子们的生活、学习状况,她节衣缩食,每天的生活费不超过3元,省下的每一分钱都用在学生身上。日积月累,张淑兰先后捐出了40多万元。令她引以为豪的是,她的学生没有任何一个因贫穷而辍学。2006年,云南省政府奖励的30万元,她全部捐献给了一座山区小学用来改建校舍。2001年起,她义务担任丽江华坪县“儿童之家”的院长,成为了54名孤儿的母亲。

为了孩子们,她全身心投入教学,将病痛置之度外;她把学生送进中考考场后才去医院——医生从她的腹腔切出一个超过2公斤重的肿瘤。她把生命献给了这片贫瘠的土地,除了孩子们,她别无所求——如果我是小溪,就流向沙漠,去造就一片生命的绿洲。

1975年,18岁的满族姑娘张淑兰随姐姐从黑龙江的牡丹江,来到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县支边。此后,在长达36年的时间里,张淑兰把全部身心献给了祖国西南边陲山区的教育事业。

36年来,张淑兰从迪庆、大理,再到华坪县辗转从教,成长为优秀共产党员和人民教师。

1993年12月,正在大理工作的张淑兰,得知丈夫患了癌症。不久,丈夫去世。

1995年2月24日,是张淑兰悲痛欲绝的日子——中年丧夫!随后的一年多,她触景生情,见物思人,精神恍惚,几乎崩溃。为了解脱,她终于做出了离开大理的决定。

她选择了无亲无故,比大理喜洲边远偏僻的华坪,去践行自己的诺言:“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

张淑兰曾失去活着的勇气。为了逃避悲伤,1996年她来到丽江华坪县华坪民族中学,承担起4个毕业班的政治课教学。

刚来时,她心灰意冷,只想在这样的偏僻之地了此残生。

张淑兰到了华坪县中心中学,就用忘我的工作努力冲淡心中的痛苦。是山区的老乡教育了她,她的行动也感动了乡亲。一次,一位傈僳族的家长来为孩子交书费。他伸出黑黑的大手,将一大把一元、一毛的钞票放在了张老师面前,满是皱纹的脸不好意思地说:

“就这些了啊——有了钱我还会送来!”看着这位兄长一般的男子,再看看他身边背着书包、脸蛋黑黑的小姑娘,清澈的目光中充满着求知的饥渴,张淑兰被深深触动了。她看到群众对教育的期盼,更想到了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群众的需要就是老师的光荣使命。报名表上,大多数学生是傈僳族,还有其他的少数民族,都是来自边远的贫困山区,家庭条件很差。

来自永兴乡的一个小姑娘,身上的衣服很少换洗,性格内向,总是呆呆地坐着,经常发出长长的叹息声。从她的身上看不到少女的活泼与欢快,功课都不及格。于是,张老师把她叫到自己的宿舍里,慈母般地和她交谈。终于,她流着眼泪向老师倾诉了压在她心底的秘密:“我爸爸也是一名教师,但因病早已去世,母亲一个人辛辛苦苦支撑着我们兄弟姐妹的生活,真不知今后怎么办?”张老师鼓励她要勇于战胜困难,表示一定会全力帮助她。张淑兰马上翻箱倒柜给她找了两套衣服,还把丈夫最后一次给她留下的花衬衣拿出来给小姑娘穿上,并且帮她交了书费。小姑娘生病,张淑兰掏钱领她去看病,细心的照顾和关心,使小姑娘激动地喊出了:“张老师,你就是我的妈妈!”慢慢地,这位小姑娘恢复了少女的天真与快乐。后来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高一级的学校。

一天早上,一个傈僳族小男孩迟迟不起床,用破被子把头蒙上。

张淑兰耐心地询问,孩子才掀开了被头,说他没有钱吃饭了。张淑兰什么也没想,说:“你起来,我去给你拿钱。”回到宿舍,翻开自己的钱包一看,傻眼了:里面只有二十元钱了!张淑兰没有多想,都拿给了孩子。她对孩子说:“你先用着,我会想办法。”从此,这位小男孩每个星期都得到张淑兰三十元的救助,直到他完成了初中学业。

张淑兰的身体,早就是一部带有重病却日夜不停地运转的机器。

1997年4月她就已经把医院写有:子宫瘤(肿瘤已经有五个月胎儿那么大)的诊断书悄悄地揣进了怀里。那时,她任四个班的课,还有4个月就要升学考试了。学生们12年的寒窗苦,不能因为自己住院而受到影响!有一次,张淑兰去上课,上课的铃声还没响,几个学生在踢罐头盒子玩。突然罐头盒子飞来,她无力躲闪,啪的一下,打到她的腿上,当时就被打坐在了地上,爬也爬不起来。学生们吓得赶紧把她扶起来:“老师,对不起!我们把你送回宿舍吧?”她却说:“不用了,把我扶进教室,我把这节课讲完。”就这样,她坚持到7月,把学生送进了考场,张淑兰才住进了医院。1997年7月24日做了肿瘤切除手术。手术结束后,医生对她的姐姐讲:常人根本无法想象她是怎样熬过疼痛这一关的——要知道,她腹腔的器官已全部移了位,肠子都粘连贴到了腹后壁上!这疼痛是非常剧烈的。

等张淑兰从昏迷中苏醒过来,医生嘱咐:“张老师,事业是大家的,生命是自己的,请你今后多保重!”并要求她,最少也要调养半年后才能工作。可是,手术后的第24天,她就到了新分设的民族中学,担任1个毕业班的语文、政治教学,还担任班主任、学校妇女主任和文科教研组组长。

张淑兰的敬业风范,已经成为学生们学习、成长的光辉榜样和强劲动力。

丈夫去世后,张淑兰没有再组建家庭。她没有亲生子女,全身心扑在教育事业和慈善事业上。

心系山里穷孩子的张淑兰,不顾病痛,从2001年3月起,一边在“民中”当老师,一边义务当上了华坪县“儿童之家”的院长,成了众多孤儿的妈妈。

刚建院,第一天就收了36个孤儿,从2岁一直到12岁,满院子哭声震天,搅得左右邻居睡不着觉。

张淑兰尝试着与孩子们培养感情,细心照顾他们。孩子们的卫生习惯很差,头上有虱子,不会上卫生间,大小便满院子都是,床上、裤子里也是。她和工作人员洗得连饭都不想吃。

有一天晚上,她刚刚睡着,就听到有人大叫:“来鬼了!”

她吓了一跳,循声跑到孩子们的宿舍,看见地上呕吐了一堆饭菜,味道难闻。她问孩子们:“鬼在哪儿?”众人指着一个孩子说:

“他妈妈来找他了,因为他妈妈就是这么死的。”他赶紧抱着那个孩子跑到医院,医生说:“吃多了,吐出来就好了。”

打了针,开了药,把孩子带回来,从此再没人说鬼来了。

儿童之家在张淑兰和同事们的辛苦努力下,迄今共抚养118个孤儿,已有50多个走向社会。

而张淑兰这么多年,将自己所获得的各种奖励的奖金,社会各界支援她治病的资金和自己的一部分工资,累计用于资助学生、困难群众和教育事业的捐款已达70多万元。

“一个重病的人,为什么浑身有病却没有倒下,因为始终有一种精神支撑着我,那就是感恩,那就是回报!”

张淑兰说,华坪县父老乡亲们对自己有救命之恩,我所做的一切,就是想偿还这笔人情债,恨不得把自己变成几个人来干。

张淑兰在民中教学和管理儿童之家时经常能看到、听到山里孩子一个个的不幸遭遇。孩子们特别是那些贫困女孩的命运更是让她心痛——她们为了求学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张淑兰觉得应该给山里穷孩子一个公平。

她萌发了一个想法,办一所贫困女子高中,让山里的女孩子都能免费接受高中教育,不再陷入“低素质母亲、低素质孩子”这种恶性循环中,让她们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她来到省城开始穿街走巷四处募捐。

2008年1月7日,张淑兰忽然接到姐姐从哈尔滨打来的电话,说哥哥病危,希望能见她最后一面。可她当时已答应和一个企业家在北京做电视访谈节目,为的是给筹备中的女子中学募捐。

做完节目,哥哥已经火化。她泪流满面。

苍天不负有心人。在云南省委、丽江市委的支持下,2008年9月,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正式开学了,一下就招收了100名女学生。

而她则当上了该校的校长。

学校开学了,那些学生家长感动地说,共产党真好,当今的政府真好,还真有这么一所不收费的高中。

张淑兰激动地大哭了一场:“我真的感谢各级组织和领导,帮我实现了这一夙愿,给了教育一个公平。”

在女子高中,张淑兰一直与学生同吃同住。

在这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里,她每天工作时间达到16个小时以上。为了更好地对学生实施感恩教育,掌握学校几百名学生的来历家底,她拖着病体,坚持走访了200名学生家庭,行程6000多里,中途病倒两次,拔掉针头接着踏上家访路。

张淑兰表现出色,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十大女杰,全国百名优秀母亲,全国十佳知识女性,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7年,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

这些年,张淑兰没有节假日。为了孩子,为了党的教育事业,她放弃了自己的个人生活,放弃了出国生活的机会。有时她也动摇过,因为曾被人误解,想一走了之。可她真舍不得这里的父老乡亲和那些朴实可爱的孩子。

张淑兰说:“三尺讲台,给了我诠释教师为人师表的小舞台,传授知识和施展才能的机会。儿童之家的孩子们,让我懂得了做一个母亲的伟大,使我的人生丰富多彩。孩子们已经一个个长大,有的上了大学,有的已有了工作,还有的已经结了婚。我忘不了那一幕幕温馨的情景。

名师点评:

张老师用她的实际行动和所取得的佳绩,明确回答了华坪教育的出路问题: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华坪教育的出路——在于理头工作,真抓实干。从她的身上让人看到了华坪教育振兴的希望,看到了华坪教育崛起的曙光!

同类推荐
  • 快乐服务

    快乐服务

    面对工作的压力,很多人感到迷茫、无奈,不知道如何解决。其实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那就是态度。本书中的主人公凯瑟琳用她近二十年的工作心得给大家讲述了这个问题:工作是一面镜子,你想从中看到什么样的自己由你做主。这本书通过凯瑟琳一天的工作,真实地再现了一个快乐的服务者。每一个读此书的人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凯瑟琳的感染和鼓舞,她让我们学会了热爱工作、热爱生活。
  • 蓝海战略之口才修炼

    蓝海战略之口才修炼

    口才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有口才的人必备良好的做人素质,健康热忱充满自信心的心态素质,睿智思想、聪慧思维品质素质,广博知识素质。《蓝海战略之口才修炼》从战略角度出发,针对不同场合、环境提出独到的口才修炼见解,旨在引导读者注重自身口才修炼,一步一步地培养修炼口才的思维能力,以求达到出口成章、语惊四座的口才境界,真正让自己的口才修炼水平从红海驶向蓝海。
  • 这辈子就这样吗:穷忙族的职场革命

    这辈子就这样吗:穷忙族的职场革命

    本书通过丰富的调查报告和数据分析,针对穷忙族的现象进行了最深入、客观的分析与探讨。书中解析了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很多人为什么失去了正确的方向,越忙越穷,越穷越忙,陷入了穷忙的怪圈中。书中讲述了穷忙族应该怎么应对当前的形势,采取正确的措施,从怪圈中走出来。
  • 秘密:世界上最神奇的潜能开发训练

    秘密:世界上最神奇的潜能开发训练

    这是本书中最具操作性,也是最为经典的一部著作。内容包括如何摄取财富和如何确保心理健康等方方面面,缕析精透,无所遗漏,构成了一个完备的系统工程,向读者展示了每一个梦想实现和人生成就背后隐藏的秘密原则。认识到本书中不可思议的观念和方法的人,能够获得难以置信的优势,从而傲视群雄,成为精英之中的精英。
  • 思考决定人生(走向成功丛书)

    思考决定人生(走向成功丛书)

    怎样走向成功?成功的要素有哪些?有理想的青少年朋友都会思考这样的问题。为此,我们组织编译了世界著名的成功学大师们的代表作,希望用大师们自己的成功灾例和经验,帮助青少年朋友塑造自己,一步步走向成功之路,成为人生的赢家。
热门推荐
  • 玄天武神

    玄天武神

    玄天世界就像是个囚笼,无数武者都被困在里面,不能冲破囚笼。文天来到了这个世界后,凭着家传的九阳神功为基础,看他如何在这个世界风声水起,最终成神。。。。。。。。。
  • 幸福何处

    幸福何处

    有些人的命运幸福的让人羡慕嫉妒恨,而有些人的命运则卑微的让人寂寞空虚冷。他慕辰修有着俊逸无比的精美轮廓,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五官,修长而魁梧的身材,拥有着世界首富的财产,拥有着最权威的势力。他没有他得不到的东西。同样他也心狠手辣,残忍无比,做事雷厉风行,遇事沉稳淡定。在他完美的毫无瑕疵的外表下有着一个致命伤,那就是——慕斯羽。他视她为囊中宝贝,他将她的生命看得比比他的命更重要,她存在于他的生命里就是他的幸福。在慕斯羽应该肆意的张狂青春的时候,她却只有淡漠,那与他有关。在慕斯羽想要拥有爱情的时候,她却选择下意识的逃避,那与他有关。在慕斯羽知道爱情会幸福的时候,而幸福应该是他的时候,他却选择离开……一切的一切敬请期待下文,慕斯羽的幸福将如何寻得……
  • 黑血驱魔师

    黑血驱魔师

    在很长很长年月的时间里,人类与恶魔爆发了一次又一次战争,可渐渐的仅仅依靠传统的神父与军队已无法再抵挡恶魔的脚步。但在某一天,一部分人为了获得胜利将一只脚踏入了禁忌的铁门。于是那一部分人变成了本该待在地狱的恶魔,驱魔师。
  • 泣血孤王

    泣血孤王

    谁知道这家伙下一步会做什么!新人新书求关注,求评价
  • 天禄宝鉴

    天禄宝鉴

    天禄者,天之美禄。上合天地之德,下合日月之明,裁成天地,辅相大道,万事皆可为。从摆地摊到开古玩店,林谦的梦想一直是买楼房、娶村姑、生大胖小子。直到他寻到李白真迹,他看到了李太白醉草吓蛮书,看到了一个四夷宾服、万邦来朝的伟大时代。薄薄几页旧纸,或者巴掌大的汝窑盘子,包罗万千,蕴含历史,让人追古抚今,抒发千古忧思,这就是收藏的乐趣。我们苦苦寻觅的,并不是秦砖汉瓦官窑名器,而是我们的祖先踌躇满志的一腔热血。我们视若珍宝的,并不是价值连城的神兵利器,而是一个伟大民族豪迈盖天的英勇无畏!我们将一起感悟的,会是一段荡气回肠的生命旅程。--单女主,不后宫。
  • 万古猎术

    万古猎术

    自炼成丹,百炼成仙。世俗失意,自炼成丹,从此走上不归路。丹身修行,举步维艰,一步一步,成就帝王。ps:自炼成丹在五十章以后,不想看缘由的小伙伴直接跳到第二卷就好啦。ps:本书群493335744,欢迎探讨。
  • 月色寥寥,杀手的情

    月色寥寥,杀手的情

    他是一个一流的杀手,他是华夏安全局的预选成员,当他们碰到一起,是他为她放弃自己的职业,还是她跟着他一起堕落成魔。
  • 万界帝天

    万界帝天

    浩大世界,光怪陆离。皇室宗门,书院蛮族,百家争鸣!少年横空出世,得天命,战诸雄,勇闯天涯!帝路争锋,谁主沉浮?少年无匹,登天梯,踏歌行,只手主天穹!
  • 禅宗正脉

    禅宗正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从没开始过的爱情

    从没开始过的爱情

    身在异国的男女,寂寞,热烈的心,在互相试探中互相伤害——我作为一个旁观者,到最后却爱上那个把所有男人玩弄于鼓掌之间的南方姑娘,一段爵士乐般梦幻的爱情,似乎从未开始就已经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