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炒股之前,我总认为股市是一个巨大的赌场,众股民是一群投机钻营的赌徒。之所以涉足股市,是出于偶然。那天,我去银行存款,柜台营业员看到我的账户上有二十余万元的存款,她像看怪物般地盯了我一眼,不无惊异地对我说:“如今谁还存款?连老头老太们都拿钱去买基金了!我建议你也拿出一部分存款买基金产品吧,收益肯定要比存款利息高得多!”透过她那闪亮的眼睛和兴奋的表情,看得出她是认真的。
对于基金产品的收益,我略有所闻的,听说一外地基民,也是在营业员的鼓动下,一口气买下了50万元的基金产品,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该基民的帐户资产已达到百万之多。况且在眼前,银行门口排起的这条长龙,就足以说明人们购买基金的踊跃。
见我有所犹豫,营业员迅速递出几份相关基金产品的说明书来,我粗略地翻看了一下,诚惶诚恐地说:“还是你帮我推荐吧!”营业员稍作犹豫,便向我推荐了一款简称为“工银稳健”的股票型基金。当时,该基金是刚上市的首次认购。
我很快办理完相关的认购手续,购买了30000元的“工银稳健”。或许见我买的有些少的缘故,营业员颇为遗憾地摇了摇头。走出银行大门,我惴惴不安的心里涌动着一股赚钱的欲望。
果然,一个多月过去后,在我的密切关注下,“工银稳健”居然“稳健地”上涨了30%之多!在近乎疯狂的喜悦中,我心中翻滚着强烈的自责与懊悔:怎么沒早买?干嘛没多买?在惊喜与冲动之余,我相继购买了“博时精选”、“兴达领先”、“华夏蓝筹”等几款股票型基金。截至2007年4月,我对基金产品的投人已达十多万,十几万对于“有钱人”来说也许算不上什么,或许只是几个月,甚至是十多天的零花钱,但对于我这个年届四十岁的工薪族来讲,已是近20年省吃俭用的血汗钱了。等到了2007年的国庆前夕,我所投资的几款基金产品的平均涨幅度高达60%。也就是说,我—当初投入的十几万元,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已奇迹般地变成了二十多万元。
眼看着这种突飞猛进式的高增长、高收益和快积累,心中除了兴奋和激动外,我还隐约有些吃惊与纳闷:“靠基金如此迅速暴富,还有必要撅着屁股上班吗?这种现象咋觉得有些不正常?”纳闷归纳闷,隐忧归隐忧,赚钱却是活生生的现实呀!也许国家在拉着我们跑步进小康呢!
也正是在密切关注基金市场“茁壮成长”的过程中,我逐渐对股票市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对股票知识、炒股程序、操作方法及选股技术有了些初步的了解和掌握。在经过简单的分析和慎重的思考之后,我决定赎回大部分基金,将“工作重点”投入到股票市场上去。
炒股的念头,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当时的股票市场正势如破竹般地高歌猛进着。尽管其间发生了“5.30暴跌”,政府采取了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等宏观调控政策,但牛市格局未变,许多股评家、荐股高手及专家学者们都在各媒体上激动万分地高呼:“在重大利好的奥运会前夕,上证指数直冲800D点乃至10000点是几乎成定局的!”
其次,偏股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无非也是将众基民的钱集合在一起用于炒股。基金公司能炒股为何我炒不得?难道基金经理们比我多长个脑袋?难道我比基金经理们笨?我何苦用较高的管理费或手续费去替基金公司打工呢?况且,钱还是放在自己的口袋里管理起来才认真些、踏实些。
另外,相比较基金而言,股票操作更快捷、更简便、更灵活而且更主动。在我周围,就有不少股民靠炒股赚了钱,其中我的一位好友,他在2005年以三万多元投资的一支股票,如今已变成三十多万元。很显然,炒股的收益要远远高于基金收益。
主要基于以上三个因素,我才下决心进入股市。在2007年10月中旬的一天,我就迫不及待地开户办卡,终于成为了股票市场中的一名“股民”。我买股票时,上证指数已由原先的6124点回落到5800多点。对于大盘指数回调,我心中窃喜:既然530的急跌都未能逼退“牛气”,像这种小跌又算得了什么?无非为将来的“冲击万点”拓展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正是在这种信念的支撑下,我买入股票的念头愈加强烈。
虽然对炒股知识、选股技巧等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但对于初学炒股的我来说,操作起来却并非易事我权衡再三,还是按照股评家的“指引”,分别以23.5元、11.8元价格买入了2000股大秦铁路(601006)和中信银行(601998)。
十多个交易日过去了,大盘依然震荡下行,其间的盘中反弹也不过是昙花一现。查验资金,我所持有的大秦铁路和中信银行已锐减了三万多元。
在近半个月的时间里,就损失了30000元,即便不吃不喝,也是我全年的工资啊!虽然心痛,但毕竟获利八万多元的基金收益,因此并不很痛。
隔日,在一股友的建议下,大盘稍作反弹,我便果断地割肉出逃了。
令人捶胸顿足的是,此次反弹居然延续了好几个交易日,且反弹幅度也较大。电视上,有些股评家们又眉飞色舞道:“大盘探底成功,市场已止跌企稳,牛市格局没有发生任何改变……”
此时,虽然对股评家们的分析与判断有所怀疑,但股指却实实在在的上涨着。面对此景,再怎么谨慎的炒股者,也忍不住购买的欲望。
权衡再三,我咬牙切齿地分别以10.85元、11.18元的价位,各自买入了3000股西单商场(600723)和天利高新(600339)。
三十多个交易日过去之后,西单商场的股价最高冲到了20多元,天利高新也涨至18元。当大盘开始回调,股价有所回落时我分别以19.8元和17.5.元的价格卖出了这两支股票。
这次操作,我不但捞回来了上次损失的三万多元,还净盈利两万多元。美呀!兴奋之余,心里还是有些懊恼:怎么当初没多买些!怎么没在最高价上果断卖出去!
此时此刻,我丝毫不怀疑自己是个炒股高手了,甚至有了辞掉工作,做个职业炒手的念头。在经过简单地分析和研究判断之后,我几乎动用了账户上的全部资金,毫不犹豫地重仓买入了三支自以为很有“钱图”的股票,它们分别是中国国航(601111),买入价是24.7元,五粮液(000858),买入价是44.8元,伊利股份(600887),买入价是32元。
之所以选购这三支股票,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和分析:首先,中国国航是中国唯一载国旗飞行的航空公司,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唯一航空客运合作伙伴,在航空客运、货运及相关服务诸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与国泰和星空联盟的合作强化了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有效降低了公司的运营成本。况且,随着人民币的升值,可对航空公司可构成长期利好。
再说五粮液吧。选择这支股票,主要是因为贵州茅台(600519)当时的股价是两百多元。我心想五粮液同样是驰名海内外的名牌白酒,再怎么不济,也不至于和贵州茅台的差距拉这么大吧?涨到百八十元恐怕不成问题。
买入伊利股份,主要是该公司占据着中国奶制品行业的半壁江山,其品牌早已深入人心,庞大的消费群体势必支撑着该公司的发展,喝奶的人总比喝酒的人要多吧?说不准其股价会赶超贵州茅台呢!
值得“庆贺”的是,当我重仓买入这三支股票的同时,中国石油(601857)正刺痛着股票市场的神经,这家上市不久的庞然大物,其股价已由开盘时48元,跌至了当时的28元。阿弥陀佛,我没有买入中石油呀!
中国石油上市前夕,几乎所有的股民都电巴巴地盼着它,都想在最快的时间内选择买入,我也由银行账户“紧急调入”证券账户30000元,做好了“抢购”中国石油的思想准备。
2007年11月5日9时30分,中国石油“闪亮登场”,原本一级市场上16.7元的市场发行价,刚一亮相即被迅速爆炒到了48元!我暗想,与其买入高价位的中石油,还不如多买些低价位的石化类股票稳妥一些。在犹豫和观望之中,我很快打消了买入中石油的欲望。
放弃买入中国石油这支股票,除了直觉股价偏高、上涨的空间较窄外,并没有预料到它会急跌,主要还不符合我的操作习惯。我一般至少以10手即1000股进行买卖交易,而我账户上的资金此时不够。假如上市当天开盘价在30元附近,我肯定也会选择买入的。
虽然我与中石油这头“熊”擦肩而过,但我所买入的另外几支股票的跌幅也不小,平均累计跌幅约在30%以上。从当时的盘面上看,许多个股的幅已远远超过了中石油。只不过在当时,作为A股市场上第一权重的“头熊”,它的走势更为引人注目罢了。
其实在当时,当沪指在4000点之上来回震荡的时候,市场普遍没有意识到会进入熊市。许多证券分析师、股评家依然坚持“牛市格局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市场反转将随即展开”的观点。更有少数颇有影响力的股评家,坚将沪指“胡指”在万点上。正因为如此,许多投资者是越跌越买,越买越套,实在熬不住了,割肉出逃,稍有反弹,赶紧再买,接着再套……总试图以补仓或抄底等操作方式进行自救。
其间,尽管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给出了明确信号,之前也有新闻媒体发表了“谁将为狂乱的股市买单”这样直接的评论文章,但狂热的投资者在更加狂热的“大师们”的吆喝声中迎“熊”而上。这正是:
咬定反弹不放松,解套就在抄底中。千割万套还坚韧,任你东西南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