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随园也有一种曲终人散的味道,但一对的恋人的横空出现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在人生中最美的年华、在东方最美的校园、遇见了心中最美的你,成就了一段佳话。这两人都是青年才俊,男的是法官,英俊萧洒;女的为律师,婀娜多姿。他们真是男才女貌,珠联璧合。
据学凡同学考证,他们因一本书眉目传情,后来私定终身。看来随园还真是有缘。因此很多同学都在打听,到底是什么书有这样的诱惑力,让两颗年轻的心擦出爱情的火花?张爱玲在《爱》里这样写: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迟一步,刚巧赶上了。这就叫缘分。
如同你买了一本书,随手翻了几页,觉得不好看,搁在一边的一本书。若干年后,你无意中再拿起来看,却惊为天人,恨自己当时错过了这么好的一本书。而其实,你并没有错过。这好像两个人的相遇,没有早一步,也没有迟一步,于茫茫的天地间,于无涯的时光里,就是这一刻。
没有缘分的人就是再擦肩而过,就是衣服擦破了,冒青烟,也不会冒火花。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人生就是这样分离聚散。分别之前一定要做的事就是聚会、喝酒。那几天,同一地区、同一系统、同一宿舍的等等都在不同饭店摆开场子了。
在离校的前一天晚上,我们几个在新街口小聚,离别在即,大家酒到杯干。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想到再也不能如以前那样坐在教室里聆听老师授业讲课,有的想起职场打拼的艰苦、世事纷扰的纠结,酒入愁肠,化作离别泪。
此情此景,在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唐代李白同志就有同感,他在《金陵酒肆留别》中大发感慨: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真是写尽了朋友间分别前的情深意长。
为此,席间也有人即兴吟贺一首《送别》:
佳人席间拭泪痕,有人桌间吐不停。不是美酒能醉人,应为同学情谊真。
后来我和老周等人去喝茶解酒,茶越喝越淡,酒越解越淡。一直到凌晨三点,我们分手离去。从上海路往北,沿着季挖挖的、坎坷不平的路面,就着昏暗的路灯,还有天上可数的星星,一路摸索着往前走。
在路上我一直在想,南京,我热爱的城市,以后再也不会像上学时常来常往了。
到宿舍,已是三点半左右。干脆和衣而卧,不一会东方既白,天已大亮。我和老周扛起行李,各奔东西。
走出随园北大门时,我回首望了一眼自己住了两年四个学期的宿舍。
再见六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