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前,雨落凡尘。
……
骤雨初歇,山风湿润,雨露扑簌簌洒落在岩石上,声声娇滴,青山微凉,草木翠锦,山腰上的老槐树枝繁叶茂,雨滴顺着叶尖上滑下,风吹过,淅零零如细雨,打在脸上。
芳草怀烟,山空朦,沟壑深,零星稀疏的日光透过云雾,洒下一片阴影。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翁坐在槐树下,翘首望着山脚,天微亮老人就到这里坐着了,好像是在等什么人。
老翁时不时抬头看天,又站起来眺望山下,远处笼罩着氤氲的雾气,这偏野小路,别说人影儿,连半个鬼影都不见。
湿气有些急不可耐,重重叠叠着向下沉淀。
“会不会有人来呀?”老翁自言自语。
半晌,晨雾终于消散,金光大盛,光影斑驳,老人旁边的竹篓里,里面满满的青草,草芯儿上的露珠渐渐也都消散了。
仲夏,日不可暮,炎蒸毒肠。
良久。
山脚下一名男子款款而来,宽衣博带,墨发半束,手摇一把墨扇,端的是丰姿潇洒。
青衫翩翩,发丝飘扬,男子长了一双桃花眼,玉面须眉,如千年古玉温文尔雅,薄唇轻抿,微微一笑,风神秀异。
这般姿容,甚是惹人注目。
终于有人上山,老人见之大喜,忙问:“年轻人,可是要到青州?”
男子听到老者问话后,停下了脚步,抬眼一看。
老者虽然年逾古稀,但天庭明润,双目有神,一看就是个子孙满堂的福寿之人,男子温和一笑,遂称是。
闻之,老者喜上眉梢,:“到这青州城本有宽敞官道可行,为何你偏偏选这荒野小路。”
男子浅笑温和,回道:“只是想早些赶到青州城罢了”。
老翁见男子举动斯文,彬彬有礼,遂开口劝道:“这才晌午,不如从这条小路下去走官道吧。”
男子面露不解,将手中的墨扇合起来,含笑问:“翻过前面这个山头,便是青州了,老人家,您为何要我折返回去,绕道而行”。
老翁叹了一口气,解释道:“你从外地来可能不知道”老者指着小路前方,“前面不远处就是青云寨,是这青云山的山贼头子,你走的这条小路,虽说是到青州城的近路,却也是虎狼之地。为免生事端,还是绕其而行吧”。
“哦?”
男子轻笑,淡然处之。
老翁见男子毫无惧色,似乎未将他的话放在心里,有些着急,继续劝道:“我看你也是良善之人,虽说这青云山的山贼不轻易杀人,但如今依旧惹不得,最近几年他们专劫持年轻英俊的男子”,老翁复又看一眼男子,“如你这般容貌,无非是羊入虎口。”
男子迷惑。
老者声音陡然提高:“被抓去做压寨相公了。”
男子好笑道:“如此妄为,难道官府就放任不管……”
“哎,别提了。”
老者摆着手,叹了口气:“那山贼不去大闹官府,知府大人就烧香拜佛了,哪里还敢派人剿匪。”
男子温润的眼眸中划过一丝讶异。
“这山贼如此猖狂?”
老者又是一口叹气:“这青州城可没有人敢去招惹青云寨,我劝你千万不要走这条小路。”
男子勾了勾嘴角,露出一抹趣味的笑意:“多谢老伯提醒”。
说完,深深一揖。
男子不为所动,摇着墨扇,翩翩而去,继续朝着荒野小路深处走去。
须臾。
树后走出来一位白眉白须、仙风道骨的老人,望着男子远去的背影,目光意味深长。
“你让我等得人就是他吧”,先前老者面露遗憾,“我这般苦口婆心劝他,可他却执意要往那…”,老人摇了摇头,背起旁边的竹篓下山去了。
过了一会儿,仙风道骨的老人白眉轻蹙,口中不满的嘟哝着:“臭小子,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老人捋了一把白须,掐指推算一番,而后摇着头,目露悲悯:“自作孽,作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