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协和曹操并排走在去往皇宫的路上,后面跟着负责保护他们的甲士。刘协看着这洛阳城内满目凄凉的景象,忍不住叹道:“孟德,我大汉建国四百余年将要在我手上亡国啊!”
曹操听后回应道:“皇上万不可这么说,此处人多眼杂,我们待回去宫中再说吧”。刘协听后“嗯”了一声,继续向朝皇宫走去。
等他们到达皇宫后,也已经黑了。刘协和曹操走进崇德殿后,刘协直接坐在龙椅上,而曹操站立在中央。
刘协看着曹操的样子,对着身旁的小德子说:“小德子,你先下去吧!等我召见你时,你再进来吧!”小德子犹豫了一会,便从崇德殿退了出去,顺便还关上了门。
就在小德子关了门后,只见曹操立马跪道:“臣曹操参见陛下”。刘协故作讶然道:“孟德,你何故突然如此尊敬我啊?”
曹操说:“启禀陛下,臣前些时候之所以冒犯陛下,那是因为人多眼杂,恐对陛下不利,因此才冒犯天颜,望陛下赎罪。”
刘协又说道:“那你何故此时对我如此尊敬啊!”曹操听后说:“陛下,那是因为今天只有君臣二人,因此才敢行如此大礼。”
刘协看着跪在台阶下的曹操,心道:“哎,我又得开始神棍了”,想完就严肃的从台阶上走了下来,等走到曹操面前时,说道:“汝忠心否?”曹操听后道:“臣之忠心,日月可见”。
刘协对着曹操说:“孟德,抬起你的身子”,曹操听后把身子挺了起来。刘协看到曹操成跪坐的姿势后,自己也蹲了下去。
刘协蹲下去后,从胸口中取出一粒丸子,刘协拿着这粒丸子对着曹操晃了晃,说:“孟德,你可知道这是什么东西”。曹操听后道:“启禀陛下,臣不知”。
刘协站了起来对着曹操胡扯道:“此丸名叫鹤顶丹,当年就是董卓那贼子用这种丹杀了我的哥哥少帝刘辩。当年我亲眼看到我哥哥惨死在我身旁,因为当时瓶子有两粒丹,其中一枚被我哥哥吃了,而其中的另一枚在我哥哥死后掉在了地上,我于是趁他们不注意偷偷的藏了起来,”说完刘协还强挤出了几滴眼泪。
曹操看着痛心疾首的刘协后,说道:“陛下节哀”,说完头又和地面来了个亲密接触。
刘协装成擦眼泪的样子,偷瞄了一下跪在地上的曹操后,突然发怒大叫道:“曹操,你可知罪?”曹操听后说:“臣知罪”。
刘协听后说声:“好”后又接着说:“曹操你勾结董贼,又欺君罔上,朕今日赐你死罪”,说完刘协便把手中的丸子向曹操扔去。
曹操看着滚在自己面前的丸子,心中无比复杂,手颤抖抖的拿起了丸子,抬起身子,看着直盯着自己的刘协,突然眼睛一闭,牙一咬便把这粒丸子磕了下去。
过了一会儿,曹操睁开眼睛看到刘协以一种欣慰的表情看着自己,这下自己哪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猛然间松了一口气,便发现自己的全身已经全身湿透。
看到曹操劫后余生的样子,刘协自己也松了一口气,紧握的拳头也随即一松。说实话,他刚才也捏着一把汗,并且拳头紧握,做好了曹操爆起的准备。
放松下来后的刘协连忙把还在跪着曹操拉了起来,坐在了旁边的台阶上。
在刘协和曹操做在台阶上后,刘协突然直视曹操,并且对着曹操说:“孟德,你怪我吗?”曹操回应道:“回皇上,臣不怪皇上。”
虽然曹操嘴上说着不怪,但语气中的怨气刘协还是听的出来的。
刘协听后苦笑道:“孟德啊,你嘴上说着不怪我,可说话的语气可是有些怨恨我的啊!”曹操听后道:“臣不敢”。
刘协把看向曹操的眼光收了回来,随后以一种很平静的语气说道:“孟德,你有怨气我不怪你,毕竟谁遇到这种事情会没有怨气呢!但是,孟德希望你也能理解我的处境啊,如今我一个人独自走在独木桥上,而独木桥下边便是万丈深渊。如果我一个不小心,便会被摔得粉身碎骨啊!”
曹操听后立马从台阶上站了起来,对着刘协跪道:“陛下,臣错了,臣愿为陛下鞠躬尽瘁”。
刘协听后站来大叫一声:“好,”,随后把跪着的曹操扶了起来。待曹操起来后,刘协握着曹操的双手意气风发地说道:“有孟德祝我,董贼何愁不灭也”。
曹操听后说:“皇上,今日难得良机,臣愿把心中之策说给陛下。”刘协听后说:“好,我们坐在地上长谈”,随后两人盘膝而坐。
待得两人坐下后,刘协说道:“今日良辰,就差一壶酒,待得来日诛杀董贼之后,你我君臣二人共醉。”曹操道:“谢皇上”,曹操了声:“好”。
刘协继续说道:“时不待我,孟德说出你的良策吧!”
曹操听后回应道:“启禀皇上,臣当年在董贼入京时便拜入其麾下,如今已取得其贼的信任,可以自由出入丞相府。而这正是臣的一个好机会,臣可以手持一把利刃,趁董贼熟睡之时,刺死此贼子。”
刘协听后在心中叹道:“历史还是重新回到轨道上了啊,看来我个蝴蝶效应还是不强啊!”,不过刘协心中叹归叹,但还是捏着鼻子对曹操说:“丞相府防卫严密,若孟德你此去不管功成还是失败,都可能会不复返,而你在洛阳城内的家人也会因你牵扯在内”。
曹操听后大义凛然道:“国家存亡之际,岂能因私事而避之,”刘协听后大怒道:“私事?关乎一家几十口的人命的事叫私事?况且伍孚的前车之鉴我至今还记忆犹新,怎能让你步入后尘呢?”
曹操还想说,可被刘协打断,只见刘协坚定地说道:“孟德,此计不妥,还是另想它计吧,况且我就不相信我们难道想象不出比这更好的计策了”。
曹操看到刘协坚定的眼神,知道无法说服刘协,便打消了念头,只得在心中暗自打定主意,嘴上对刘协敷衍了一下。
刘协看到曹操如此轻易妥协,知道他已经在心中打定主意,只得叹了口气,便转移话题地对着曹操说:“孟德给我说说这董贼之患的由来吧!”
曹操说了声“是”,后继续说道:“董贼之患,还是由十常侍当年乱政引起的。当年少帝继位,恰逢十常侍祸乱,大将军何进为了重新夺权便把我们几人召集在一块共想应对之策。其中一人便想出发密诏让董卓进京勤王之策”。
刘协听后问道:“哦,是何人出此计策呢?”曹操回答道:“此人正是此次联盟的首领袁绍,”刘协又继续问道:“难道当时没有人反对吗?”
曹操回答说:“有啊!当此计被提出来时便有人认为此计为驱狼吞虎之策,况且这头虎比狼更加凶猛,难以驱逐。”
刘协好奇地问道:“不知提出此计的人是谁?”曹操听后有些得意地说:“会皇上的话,此想法就是我提出来的。”
刘协夸了曹操一声“还是孟德有远见”,后又追问道:“那他们当时为什么不采纳你的意见呢?”
曹操叹了口气有些伤感地说:“皇上,当时臣人微言轻,能加入他们的行动应经算是好的了,况且袁绍有四世三公之名,他们就自然而然的采取袁绍的意见,才酿成了今日之患”。
刘协安慰曹操道:“孟德不必伤感,你已经尽力了,”,随后又问道:“孟德,你对此次联盟怎么看?”
曹操听后说:“皇上,臣认为此次联盟必胜,而董贼必败。”刘协“哦?”一声,接着说道:“我倒不认为联军会必胜,至少我认为董贼在此次战争中不会死”。
曹操听后讶然道:“皇上,何以见得?”,只见刘协站起来,双手放在背后,自信地说道:“首先,此次联盟虽兴师动众,但却无皇诏,因此师出无名;其次,此次联盟外表看起来来势汹汹,但其并非如其表面团结,而内部却内讧不断;第三,此次联盟中多是酒囊饭袋之辈,而真正的豪杰又有几个呢?“
刘协停了停,看着已经被自己震惊的无以复加的曹操后,继续说道:“凭此三点我必可断定此次联盟不会成功。况且,他们成功了对我们又有什么好处呢?只不过是有来了一个董卓罢了。”
曹操听后震惊,结结巴巴地说道:“皇上这些是从何得知的?”看着曹操这个神情,刘协感觉非常满意。随后有不满地说道:“孟德难道不相信这些是想的吗?”曹操听后连忙道:“皇上,不是的,只是这些话出自一个九岁孩子之口,实在让人难以置信,况且,况且..”
刘协笑了笑说:“孟德是想说,况且这个孩子还是长期处于深宫之中吧!”曹操听后惭愧地说了声:“回皇上,臣正是这样想的。”
求推荐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