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文昌与屠百城,出了通道,跟着踪迹也来到小弥峰,在一丛草木后隐住身形。二人于此,可将场中情形一览无余。
。。。。。。
此时,八大派已齐聚终南山小弥峰。两拨人手对峙于此。靠山的一拨人,一身黑装扮,必是八大派搜索的对象——天门。另一拨人则服装各异,显然,他们是八大派的人,人数比来时少了很多,而且大多都已挂了彩。上百人聚在一起,竟无吵闹之声,山风吹过,旗帜咧咧作响,场中一片肃杀之气。
。。。。。。
武当掌门清虚道长眼看强攻混战于己方不利,若放弃今日,单凭武当一派,又万万不是对方之敌,只怕今日两败俱伤,其他门派得利,还得保存实力,以防不测。打定主意,道:“了尘大师,净空师太,今日对战天门,对方头领此刻仍未现身,若将其门人悉数击杀,未免太过血腥残忍。该如何是好?”
了尘大师道:“阿弥陀佛,道长所言正是贫僧所想。若他们弃刃投降,自此永离天门,实可放其一条生路。”
“万万不可,天门领头的人是否混迹其中尚不可知,再则,放任离去难保他们不再重聚,死灰复燃,卷土重来祸害武林。”长风门主萧权力主宁可错杀,不可漏放。
“徐庄主,你意下如何?”了尘拿不定主意,索性将难题抛给名剑山庄。
“武当少林向来是武林泰山北斗,名剑山庄自当与各派同仇敌忾,共同进退。”徐震心知了尘所想,自是不做这冤大头。
“这……”
。。。。。。
“哈哈哈哈,你们这些名门正派,想灭我天门,那是痴心妄想。”声至,一黑袍人缓缓从天而降。
这一手轻身术,直把八派之人看的面现惊色。
“了尘大师,这人轻身之术,如此高明,不知是什么来头?”武当一向以轻功驰誉武林,今见此人露这一手,清虚道长也是自叹弗如。
“我且问你们,我天门十年来,退守终南山,未曾参与江湖之事,今日为何对我天门赶紧杀绝?”灰袍人厉声问道。
“天门乃魔教余孽,十年前就不该放过你们。”无极门主陈一飞大义凛然。
“陈门主,说的真好听,不要以为我不知道你们打的什么心思。当年名尊被南山一叟设奸计困于终南山灵窟,并把众多武学奇珍封存于此,你们定是为此而来。”灰袍人冷言讥讽道,“都说出家人四大皆空,不知了尘大师和几位道长、师太又是为何而来?”
“天门残害生灵,不是一朝一夕,今日断不能让你等再有危害武林的机会。”丐帮长老神行奇丐说道。
“哈哈哈。”灰袍人不答神行奇丐,眼光横扫场中各派高手,“既然我们都是为灵窟藏宝而来,不妨打个商量,两方各派人手,一起寻找灵窟宝藏。如何?”灰袍人自思:我花近两年时间也未寻得灵窟所在,更何况里面必是机关重重,让他们打头阵,一来减少我方损失,二来虚弱对方实力,以我的功力,定能全身而退。
三门四派的人一听此话,顿时流露出贪婪神色,好似已经找到宝藏,唾手可得。
“你想拿我们当炮灰?”神行奇丐也不傻,
“欸,神行大侠说笑了。你我皆是为了将武学发扬光大嘛,何况各位武功盖世,门下个个精英,我也讨不了多少好处。”灰袍人主动示弱。
“哼,量你也耍不出什么花招。”
于是,三门四派各怀鬼胎,与天门达成协议,共同探寻灵窟。
。。。。。。
隐于高处的许文昌对屠百城说道:“小子,我们也跟着去吧。”
屠百城正想跟去瞧瞧,随即答道:“听三叔的。”
二人迅速混入寻宝队伍中,悄悄跟到名剑山庄徐震庄主。
“师父,二叔,我们来了。”屠百城细声说道。
“啊,老三,找到什么好东西了。”眼尖的司马俊凑了过来。
“都在三叔那里。”屠百城双手一摊,表示什么都没有。
“三叔,快分点给我。”司马俊立马找许文昌讨要宝贝。
“一边去,这么大声,想被抢啊?”许文昌往边一闪,躲开扑来的司马俊。
“别闹了,回去再说。”徐震提醒着,不要让其他门派注意到。
。。。。。。
说着话,一队人马已来到一个山洞前。
“各派掌门,我们这么多人一起进去,只怕窟小人多,转不过身啊。”金刀门主沈正林说道,金刀门此次终南山之行,弟子最少,担心其余门派人多,自己占不到便宜。
“沈门主此话差矣,既然一同寻宝,自然是人人都有机会,所谓见者有份嘛。”灰袍人反激将法一出,顿时引来长刀门主萧权反应,“洞中情形未明,吉凶难料,还是留一些人手在外接应才好。”开玩笑,人多了,到手的宝贝肯定更少。
怀此想法的人可不在少数,纷纷提议留下门人在外接应。
为求公平,每个门派只能进去四人。于是,进洞寻宝之人由先前的百多人,直减为三十六人。
这次,俱是能以一抵十的高手。
屠百城被师父留在了洞外,原因是你经验不足,此处尽是高手,只怕混战起来,分不开身保护你,况且你已去过一次,让你师兄去撞撞运气。
屠百城郁闷,这算什么理由。不过还是听话的留了下来。
各派确定好寻宝人手,并对留下接应的门人交代完后,逐一进了山洞深处。
。。。。。。
屠百城与其他门人一样,百无聊耐的在外等候。
手不自然的摸到怀里的玉佩,那枚在梦中受南山一叟所传的鬼谷信物。
“难道这不是南柯一梦?还是真如那十个字——洞中无天地,梦里有乾坤。”屠百城很是不解,既然是做梦,那这玉佩又怎么可能存在,而且还真的握于手中。
“不管了,且试试是不是真能打开这玉佩。”屠百城盘膝坐下,心中默念南山一叟传下的口诀。